第十章 月榭憑欄(上)

更新時間:2005-5-8 21:54:00 字數:5868

因爲刺殺事件,紫蘇的怒氣前所未有地盡顯於外,江華城大小官員都被斥責了一通,甚至牽連易州的其他官員,讓周圍的人緊張不已,連永寧王妃都被她以“治家不嚴”的名義狠狠地訓斥了一頓——“在永寧王府的地盤上遭到伏擊,不異於削了太后的面子!”衆人如此猜測她惱怒的原因——雖不全中,卻也相差不遠。

身爲易州太守,謝清在刺殺事件後的第三天趕到御駕所在問安請罪,趕到時已是深夜。

“這不是表哥的錯,一州之地如此廣大,又是我自作主張,擅改行程,也算是自作自受!”不知是否是怒氣已經平息,紫蘇並沒有對謝清發火,反而笑着安慰他,這讓隨行的朝臣終於鬆了口氣。

此事發生以來,紫蘇雖然憤怒,也遷怒於地方官員,但是,並沒有因此撤換任何一人,謝清不得不代表易州上下又說了一番誠惶誠恐之類的話,紫蘇也聽他說完,卻沒有再說什麼,擺手示意,讓他起身,並賜了座。

遣開無關之人,紫蘇才問他:“這件事,表哥有什麼見解?”

無人在側,謝清也收起玩世不恭的模樣,認真地回答紫蘇:“如今陛下年幼,太后垂簾攝政,只要除去您,元寧必將爲了爭權掀起一場大亂,依臣之見,應是外人所爲!”

“表哥倒是很有信心嗎?”紫蘇笑言,謝清也不知她是什麼意思。

“太后也是如此認爲的吧?”不得已,謝清也只能如此笑着迴應。

“不全是!”紫蘇卻出乎他意料地搖了搖頭,讓謝清的心立時一緊。

“哦?”謝清面露驚訝之色。

紫蘇看着他,淡淡地開口:“當年父王遭遇不測,世人皆知爲周揚所爲,我卻仍對周揚使臣禮遇有加,外人皆言我與父親感情淡漠,表哥不會不知道!”

“臣明白了!”謝清馬上明白過來,“應是內外勾結。”到這一步,他也不能裝不知道,乾脆坦率地道出事實。

“知道哀家與父親感情深厚的人並不多,因此,也就不難想到了!”紫蘇的語氣很是冷淡。

謝清卻只是皺眉不語,低垂的目光讓紫蘇看不到他的神色。“表哥以爲如何?”見他不語,紫蘇輕笑着問一臉凝重的謝清,眼中卻是一片真誠。

“太后要三思而後行!”擡頭看向紫蘇,過了好一會兒,謝清終於直言相告。

這句話讓紫蘇笑了,沒有再談這事,她輕鬆對他說:“去看看景瀚吧!他傷得不輕!”

“是!”謝清的神色卻並不輕鬆,但是,他還是依言退下。

謝清剛退下,趙全便從外面進來,無言地向紫蘇呈上一紙便箋,紫蘇卻是看都沒看便放到燭火上燒了。

“娘娘?”趙全驚呼,心中萬分不解。

“不需要看了!哀家已經知道你上面寫了什麼!”紫蘇淡言。

“奴才先行告退!”趙全不再多言,主動退出房間,卻又被紫蘇叫住。

“另一件事查得如何?”

趙全轉身跪下請罪:“奴才無能,尚未查出!”

“不怪你,繼續去查查,再不行就算了!永寧王府的口風一向很緊!”紫蘇不在意地說了一句,揮手讓他退下。

“是!”趙全立刻退了出去。

謝清見到齊朗時,真的是鬆了口氣:“看來你並沒什麼大礙,害我擔心了好幾天!”聽說他受了重傷,謝清真的是擔心齊朗是否有生命危險。

齊朗笑了笑,道:“讓隨陽如此擔憂,我倒是罪過大了!”他的傷只是看上去嚴重,皮肉傷爲多,畢竟他並不是殺手的目標,不過,他也看出,那些殺手是擔心再也找不到機會,因此纔沒有一擊不中,便立即退避,可見,幕後的主使者對此是很擔憂的。

“知道就好!”謝清笑說,“急着從首府趕快來,我可是幾天沒閤眼,這剛太平幾天啊!竟然又出了這種事!聽說,各國都往我們元寧遣派了使臣!”

“這麼快?”齊朗一驚,心下卻是一片苦澀——照這樣看,事情應該與紫蘇想的差不多了。

“太后娘娘震怒不已,對刺客下了‘格殺令’,這事還不立刻傳遍各國宮廷?”謝清開始是不在意地說道,卻在見到齊朗沉思的神色後,猛然一驚,也陷入了思索。

“隨陽!”

“……”

“隨陽!”

“……”

“隨陽!”

“……”

齊朗連着叫了謝清三次,他都沒反應,齊朗只能伸手推了推他。

“什麼事?”謝清一驚,連忙問齊朗。

齊朗好笑地說:“應當是我問你吧!你在想什麼?我叫了你好幾聲,你都沒聽見!”

“沒什麼!”謝清自嘲地一笑,“只是一時猜不透太后在想什麼!”說是如此說,他心裡明白,只怕太后已經猜出九成九了。

“你當太后還是那個不知世事的小女孩啊!”齊朗笑說,“什麼心思都能看透!”答應過紫蘇不能說,齊朗只能漫無邊際地提醒謝清。

“是啊!一轉眼,小女孩已經長大了,變得有心計、有城府、有膽略,什麼都不必靠別人了!”謝清感慨不已,他們都是看着紫蘇成長的人,想到當年天真的歲月,想不感慨都難。

齊朗也一怔,沉默了。

良久,齊朗開口:“你不是說過,我們都變了嗎?”當年離京時,謝清就曾這樣說過,此時,齊朗脣邊帶着一絲輕淺的笑意,有着無奈的嘲諷,對別人,也對自己。

謝清不知該怎麼說,只能無言以對。

“這不是我們希望的嗎?”又是一句淡漠而無法反駁的話,齊朗只是平淡地道出。

謝清也唯有默認了,好一會兒,他才轉回正題:“你怎麼想?”

齊朗一愣之後纔想到他在問什麼,又沉吟了一會兒,纔不確定地悠悠開口:“總不外乎‘一勞永逸’四個字!”箭在弦上的絕對不是隻有一方。

謝清再次沉默了,心中複雜萬分。

崇明元年七月十二,御駕抵承清行宮。同日,古曼使臣、周揚使臣到達承清,等候接見。此後數日,各國使臣陸續抵達。

“太后娘娘,不知您與陛下打算先接見哪位使臣?”尹朔恭敬地詢問,手上是各國請求允許晉見的文書。這樣的文書,尹朔的公事房中還有很多,因爲不少使臣都遞了不只一次這種文書,偏偏紫蘇就是不批不詔,將一堆使臣晾在承清,尹朔不知她想幹什麼,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那些人找上門,他也是不勝其煩。

紫蘇坐在屏風後,悠然地回答他,話語間不掩笑意:“尹相是被人煩了吧!”

“臣惶恐!”尹朔苦笑,語氣中帶着一絲懇求,與紫蘇認識久了,他也明白,這種私下應對不必太拘禮數,自然也就隨意點了。

紫蘇轉而對趙全說:“趙全,帶幾個人去尹相那裡將那些使臣的文書搬到煙爽齋,哀家這些天留下的文書也送過去。”

“是!”趙全應聲出去辦理。

尹朔忙謝恩:“謝太后娘娘!”

“也差不多了!就當給尹相做人情吧!”紫蘇笑言。

“臣惶恐!”這次是真的誠惶誠恐,尹朔一向謹慎,自知自己與太后交集甚少,也就將“恪己奉公”奉爲處事之道,如今聽紫蘇這樣說,他自是心慌不已,說話間,已經在心中將她的話想了數遍,揣測她話中有幾分真意。

紫蘇倒是的確沒什麼深意,不過見他這樣,卻也不多說,只隨意地說了一下:“退下吧!這事還要尹相費心呢!”

尹朔退下後,紫蘇示意宮人將屏風移開,本來與尹朔他們見面也不必如此拘束的,只是尹朔來得不巧——她嫌天氣太熱,所以早上見過幾個人後,便脫了外面的衣服,只穿着輕薄的夏裙,實在不宜見外臣,她又不想麻煩,便直接讓人移了屏風過來。

清涼的微風從闌干外的水面送入水榭,紫蘇微笑着從長榻上起身,迎風而立,舒暢的感覺讓她不禁閉上眼睛去享受。水榭中的宮女看着太后這般孩子氣的舉動,竟是嚇了一跳——一直都是高深莫測的太后竟然也會因這種微小的事情而真心微笑嗎?

“小時候,有一個夏天,哀家忽然害了‘苦夏’,一連好幾天顆米未進,母親尋了好幾位名醫,可都是無用,父親從邊關回家,見到哀家的模樣,說了母親一頓,連夜命人在府裡開了一池活水,又佈置了幾座舊屋,讓哀家搬進去,不到一天,就好了,自那之後,卻再沒有過‘苦夏’,白白糟蹋了父親的一番心意。”紫蘇喃喃地自語。

水榭中一片寂靜,紫蘇又站了一會兒,便重新坐到長榻上,好似什麼都沒說,擡眼卻發現手旁的几上少了幾份涼食,便問道:“誰撤了點心?”

一個站在角落的宮女忙跪下請罪:“奴婢斗膽,自作主張撤了那幾份涼食,請娘娘懲治!”

“自作主張?”紫蘇並未生氣,反倒饒有興味地問她,“既然知道不對,竟然又做了,現在再來請罪?你倒也有意思!”

“奴婢聽娘娘吩咐趙總管將文書送到煙爽齋,猜測娘娘要將熬夜,那幾份涼食味雖甘美,卻都是至寒的性子,實在不宜娘娘現在用!”那宮女見紫蘇並未惱,便大着膽子回話,眼中卻仍有幾分恐懼。

“你叫什麼?怎麼知道那些食物的性子的?”紫蘇擡手示意她起身。

那宮女站起身,低着頭回答,聲音卻也清晰:“奴婢姓葉,家人都叫奴婢原秋。奴婢家中世代以行醫爲生,所以奴婢對這些也知道一些,入宮之後,奴婢又在太醫局待過。”

“原秋……”紫蘇略略沉吟了一會兒,“的確是念過書的人。哀家身邊少個典書尚儀,你來當吧!”紫蘇還算滿意她的應對,便直接調人了,本來,這事應該能過趙全來做,但是,紫蘇心中卻直覺地想繞過趙全,反正也不是大事,她也就順着自己的心意了,同時,她也想着,若是葉原秋還算不錯,以後可以讓她做自己的掌令尚宮,代替容尚宮。

“謝娘娘恩典!”葉原秋驚喜萬分,連忙磕頭謝恩,紫蘇笑了笑,示意她罷了,便不再理會,直到趙全回來稟告一切俱已辦妥,紫蘇便動身往煙爽齋去了。

到了煙爽齋,紫蘇看了一下桌上堆着的文書,卻笑了:“那些人想把外政廳塞滿嗎?”說完對趙全吩咐:“讓所有的典書尚儀來,把這些按國家分類。——外政廳是按時間歸檔的。”

“是!”趙全正要去,又聽見紫蘇對一個宮女說:“原秋,你先做着,宣政廳的旨意明天才能頒下!”

“是!”葉原秋低首應道。

趙全看了她一眼,不禁眉頭一皺,卻是什麼都沒說,便要往外走,但又被紫蘇叫住:“趙全,再把齊朗和謝清請過來!”

“是!”趙全不敢耽擱,連忙去辦。

交代完,紫蘇便進了內間,隨意抽了本書來看,沒多久,便聽到外面的尚儀稟告:“太后娘娘,謝太守大人求見!”

“請進吧!”紫蘇擱下書,淡淡地吩咐。

謝清進來行過禮,紫蘇便讓他坐下,問道:“景瀚沒和表哥在一起嗎?”齊朗尚未大好,紫蘇也沒有給他政務,這兩日,按趙全的稟告,齊朗都與謝清在一起,此時卻只有謝清一人來,紫蘇不禁有些驚訝。

“是!”謝清笑說,“一早鄭秋鄭大人便邀了他,似乎是陛下學業上的事!”

“這樣啊……趙全就要多跑一段路了!”紫蘇笑說,隨即也就不再多說,直接進了正題:

“各國的使臣,表哥都見過了嗎?”謝清雖是外職,但是,他的身份那些使臣只怕無人不知,會找上他的人也不會少。

謝清點頭,這些也沒必要否認:“大多見過了!太后您一直沒個回覆,那些使臣自是坐不住。”因爲是在煙爽齋,並不算正式應對,謝清也說得十分輕鬆。

紫蘇笑着搖了搖頭:“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人嗎?”她比較想知道這個。

謝清皺了皺眉,回答道:“倒有一個人讓臣過目難忘!”

“哦?”

“是古曼的使臣。”謝清很認真地說,“依臣之見,此人決非一般人!”他語帶深意,卻又有所保留,畢竟,他沒有證據。

“難不成是成佑皇帝親至?”紫蘇笑說,倒沒有當真。

謝清卻不說了,可以算是默認了,這讓紫蘇的精神一振,有了興致:“那可就有趣了!”

“雖然只是臣的猜測,不過,應是差不了的!聽說成佑皇帝前些日子入宗廟祈福,可能要有一個月之久!”謝清說出另一份情報。

“是嗎?”紫蘇微微驚訝之後,輕笑着反問。

“娘娘……”謝清的話被尚儀打斷,又是一聲通報:

“太后娘娘,齊大人到!”

“請進吧!”紫蘇沒有猶豫,倒是門外的齊朗怔忡了一會兒,自從那天夜裡之後,紫蘇便沒有再露面,等他略好些,也沒有宣召,只讓內侍前去撫慰了一下,下賜了一些東西。

“景瀚以爲這次的事該如何處理?”沒等齊朗行禮,紫蘇擺手示意不必行禮,微笑着問道也算當事人的齊朗。

不必想也知道,各國最關心的便是此次遇刺事件如何了結,紫蘇此刻雖然只問了齊朗,但是她笑着望向兩人的眼神表示她想聽他們兩人的建言。

“臣以爲娘娘此次的目標只在朝中。”齊朗微微皺眉,語氣平淡卻也有着不解,更多的是因爲,她並不避諱謝清的姿態。

“是那樣沒錯!”紫蘇承認,不過,她只是道出另一個考量,“沒有必要將好時機推拒掉吧?”對齊朗真正的疑惑,她並沒有解釋。

謝清笑了:“娘娘想重新考慮外政?”出身謝家,謝清對這些要更熟悉些,也就直接道出。

紫蘇沉默了一會兒,方纔開口:“我不喜歡周揚!而且,我比較好奇古曼的成佑皇帝想做到何種地步,又能做到何地步!”

齊朗沉吟片刻,明白她只想就事論事,方道:“一直以來,元寧都是與周揚結盟,對抗古曼,或是與普蘭結盟,對抗兆閩,娘娘想轉變一下?”

“不可行嗎?”紫蘇反問。

“那倒不是……”齊朗搖頭,“只是古曼與我國並無信任可言,很難有實質上的改變!”

“我想等見過古曼的使臣之後再說具體如何操作!”紫蘇也明白他所說的困難,因此也就並未太堅持,一笑過後,便說起另一件事:

“倒是表哥,刺客的事查得如何?”在易州出的事,紫蘇又說了由地方官員處理的話,謝清這位太守自然是責無旁貸了。

“從現在的調查來看,的確是娘娘所想的情況。”謝清如實稟告,“但是,與刺客聯繫的到底是什麼人,暫時還沒結果。”

“恐怕表哥要快點查清楚了!哀家就要接見各國使臣了,到時候,總要對外有個說辭!”紫蘇淡淡地說,也挑明瞭自己到底要什麼樣的結果,也表示她暫時不想追究得太深。

“臣明白,定不會讓娘娘失望!”謝清領命,心中卻鬆了一口氣。

“這點我絕對相信表哥的能力!”紫蘇笑說,轉頭又問齊朗,“對了,景瀚,鄭大人找你是爲了什麼事?是皇帝在學業上有什麼問題嗎?”

齊朗笑說:“算是吧!陛上昨天把鄭大人問得啞口無言,所以鄭大人找了我和尹相,跟我們商量想將陛下的課業略做調整!”

“皇帝問了什麼問題?”紫蘇挺奇怪什麼樣的問題能將鄭秋這個博學的狀元問倒。

“是那個‘上胡不法先王之法’的問題嗎?”謝清也湊了一句。

齊朗點頭。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紫蘇皺眉,“這個能有什麼問題?”說是如此說,她心中卻有一個不悅的念頭。

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二十五章 冷月長風(上)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十五章 孰能無情(下)第五章 儲位之爭(上)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十一章 火中龍吟(上)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五章 儲位之爭(上)第十章 月榭憑欄(上)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九章 針鋒相對(下)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十章 暗流紛起(上)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十二章 月榭憑欄(下)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第二十二章 葉落知秋(上)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三十三章 長夜未央(下)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十章 驚天之變(下)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十九章 冠蓋滿京華(上)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七章 儲位之爭(下)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十章 波瀾初起(上)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十六章 載舟覆舟(上)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二十二章 葉落知秋(上)第九章 風雲變幻(下)第七章 風雲變幻(上)第十章 月榭憑欄(上)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二十四章 葉落知秋(下)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十八章 涉江採芙蓉(下)第一章 小樓夜雨(上)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九章 風雲變幻(下)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至略史•元寧篇》第一章第十八章 涉江採芙蓉(下)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六章 四顧何茫茫(下)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十二章 此消彼長(下)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三十六章 暮雲長風(下)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八章 誰能爲此曲(中)
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二十五章 冷月長風(上)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十五章 孰能無情(下)第五章 儲位之爭(上)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十一章 火中龍吟(上)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五章 儲位之爭(上)第十章 月榭憑欄(上)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九章 針鋒相對(下)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十章 暗流紛起(上)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十二章 月榭憑欄(下)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第二十二章 葉落知秋(上)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三十三章 長夜未央(下)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十章 驚天之變(下)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十九章 冠蓋滿京華(上)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七章 儲位之爭(下)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十章 波瀾初起(上)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十六章 載舟覆舟(上)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二十二章 葉落知秋(上)第九章 風雲變幻(下)第七章 風雲變幻(上)第十章 月榭憑欄(上)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二十四章 葉落知秋(下)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十八章 涉江採芙蓉(下)第一章 小樓夜雨(上)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九章 風雲變幻(下)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至略史•元寧篇》第一章第十八章 涉江採芙蓉(下)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六章 四顧何茫茫(下)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十二章 此消彼長(下)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三十六章 暮雲長風(下)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八章 誰能爲此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