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

更新時間:2005-11-10 22:25:00 字數:5623

“你看隨陽的法子行得通嗎?”尹朔剛退到殿外,紫蘇便直截了當地問齊朗的看法,齊朗也不是很驚訝,微微揚眉,便道:“不是已經施行得很順了嗎?”

“那也要朝議通過才行!而且,按察司還可以封駁複議!”紫蘇無奈地搖頭,“皇帝很不滿,朝中的非議也不會少,怎麼能說順呢?”

謝清藉着清查官倉儲糧,將濟州世族狠狠地搜刮了一番,那些人在朝中也不是毫無勢力,怎麼會輕易同意對濟州的處置?雖沒多少用,卻也很麻煩。

“陛下真的是對隨陽不滿嗎?”齊朗皺眉,低聲反問,卻有些意味不明的深意在其中,紫蘇沒有迴應,只是默然。

“您同意徙民也是因爲陛下的態度嗎?”齊朗沒有在上一個問題上糾纏,淡淡一笑,不着痕跡地轉開話題,紫蘇的默然也可以算是一種回答了。

“是的!”紫蘇嘆息,“皇帝對濟州平民十分同情,若是強硬懲治,只怕皇帝會更不滿。”她無法不顧慮陽玄顥的想法,畢竟,將來治理天下的是他,若是一時不慎,讓他起了逆反心理,她的一切努力都會付諸東流。

“我明白了!”齊朗深深地看入她的眼底,“那就讓康焓收尾吧!濟州對南疆十分重要,也算合情合理,康焓一向中立公正,以邊疆安全爲名,朝中沒有會反對。”

“康焓屬下有可以處理這些事的人嗎?”紫蘇反問,康焓從不過問軍略以外的事,她不得不擔心。

“威遠侯的嫡子,康緒。”齊朗有現成的人選,“他一直有平南將軍府少卿的職位。”少卿、書記與典正都是幕僚屬官,與長史等職位不同,無品階,無俸祿,但是計入兵部的案冊,可以算是朝廷官員,這種職位一般都是官員給予幕僚中那些沒有出身的寒門子弟的,可以說是真正的親信才能得到。

“一直是什麼意思?”紫蘇皺眉,有些好奇。

“從湘王經略南疆起,他就有這個名位。”齊朗笑說,“湘王殿下用人倒真的是不拘一格!”

“嫡子爲庶子的幕僚?的確是不拘一格了!”紫蘇搖頭,“你怎麼不早說?”

“我也是剛查到!”齊朗明白她的意思,這種非同尋常的事情應該早點上報纔對,可是,又有幾個人會去看那些幕僚的名字,齊朗又一向事多,這種小事就更不可能注意了,這次要不是想讓康焓接手濟州的事,他也不會去查平南將軍府的幕僚。

“你見過他嗎?”紫蘇不是很放心,“而且,這會不會影響南疆的軍心?”威遠侯與靖平將軍之間的平衡一直是南疆穩定的重心,紫蘇不得不慎重,康焓倒也罷了,畢竟他一直在靖平將軍麾下,再加一個康緒,靖平將軍只怕就不會漠視了。

“那位侯世子處事的手腕很有些永寧貞王的風格。”

永寧貞王是指夏祈年,貞是他的諡號。——齊朗對康緒的評價很高,“而且,這次主要還是針對濟州的世族,還是世家子弟去的好。”

“就按你說的辦吧!”紫蘇沒有異議,只是嘆了口氣,“所以,我纔不想讓尹相多涉入這件事,他現在已經是如履薄冰了!可是……”

“陛下似乎更偏向寒族。”齊朗小心地措辭,“娘娘您最好多注意一點。”

紫蘇不由沉下臉,冷笑道:“你不必說得那麼委婉,從來就沒有哪一位皇帝喜歡過世族!皇帝是年少氣盛,不讓他撞得頭破血流,就別指望他醒悟!”說到最後,紫蘇的語氣中竟有着難以掩飾的無奈與心疼。

哪個母親不希望兒子一馬平川,順心如意,可是,很多時候,希望是沒有用的!

齊朗一驚,卻只能無語。

的確是“年少氣盛”啊!當年的他們又何嘗沒有同樣的雄心壯志,想除掉世族,可是,隨着閱歷的增加,他們才明白這種想的幼稚。

“太后娘娘,永寧王妃已經入宮了,葉尚宮遣奴婢請示娘娘,王妃是否在中和殿謁見。”一個宮女在殿外請示,紫蘇不由皺眉,沒有回答,卻向齊朗交代:

“你與尹相談談,康緒還是由他提出來比較好。”

“是!”

紫蘇隨即起身,走向殿門,敞開的殿門前,一個小宮女正跪伏在地,顯然是方纔出聲稟報之人。

“擺架慈和宮。”紫蘇見趙全在旁邊,便直接吩咐,隨後纔對那名宮道:“起來吧!中和殿不是可以隨意出聲的地方,回去自己向葉原秋請罰!葉原秋調教失職,趙全,讓宮正司議罪!”

“是!”趙全應聲。

“景瀚,你去忙你的吧!”紫蘇看向身後的齊朗,微微擡手,笑着道。

“是!”齊朗應了聲,行禮退下,神色平靜得讓人看不出他的心思。

永寧王妃的儀駕緩緩行進,坐在車裡,倩容皺着眉,思忖太后宣召是爲什麼事情,朝廷的事情,她清楚,可是,應該沒有事情有必要讓太后召見她,其它的,又能是什麼事呢?

“這……是去慈和宮?”驀地發現行車路線與尋常不同,倩容揚聲問道。

葉原秋溫和地回答:“是太后娘娘的吩咐,王妃娘娘!”

倩容淡淡地點頭,沒有再開口。

慈和宮的精美雅緻是皇宮之最,但是,因爲目前主人並不住在這裡,難免有幾分清冷陰寒之氣,倩容步入殿內裡,心中竟是不由一顫,因爲那股冷絕之氣似從地底直入人心。

“大嫂,坐吧!”紫蘇坐在紅木榻上,手邊是一副棋秤,拈了一枚黑子在手,輕輕敲着秤邊,另一隻手漫不經心地指向棋秤另一側的位置。

紫蘇的棋力並非絕佳,倩容卻是此中高手,因此,她倒有一半的心思在紫蘇的話語上。

“大哥有信來嗎?”

“時有家信來往,娘娘。”

“家裡還熱鬧嗎?”

“世子與郡主還小,想清靜都難。”

“那倒是,大嫂一向不喜交際。世子還好嗎?”

“太醫開了食補的方子,入秋以來,倒也沒什麼病痛。”

“那就好,不過,大嫂還是要多花點心思在兒女身上,郡主大了,有些事難免會知道,大嫂要多費點心了。”

“……是。”倩容明白地應聲,落下白子。

“外面的事情讓倩儀表姐出面就行了,王府的門戶還是要緊些,別什麼話都傳出來。”紫蘇投子認輸,卻也不惱,只是淡淡地笑着,告誡倩容。

“太后娘娘,臣妾一向治家嚴謹,斷不會有那種事發生。”以爲有什麼狀況,倩容急忙分辯。

紫蘇微微揚眉,慢條斯里地收起棋子,輕笑着說:“哀家不是那個意思,大嫂誤會了!只是……”她停頓了一下,斟酌着詞句道:“有些事情,母親未必有告訴大嫂,但是,還是有跡可循的,大嫂仔細想想就明白了。”

“世子的身體不好,倒也並非壞事……”見倩容不解,紫蘇又道了一句,隨即輕嘆一聲。

倩容一怔,轉瞬之間就明白了紫蘇的意思,臉色立時數變,半晌纔開口回答:“臣妾明白了。太后娘娘放心,臣妾幼失怙恃,胸無大志,現下,只盼世子平安長成,再無所求了。”

紫蘇嘆了口氣,不再多言,只笑道:“王府事多,哀家就不留大嫂了,只是,聽說已經有人在詢問世子的婚事了,此事一定要謹慎纔好。”

這番話讓倩容有些不滿,子女的婚事總要由父母作主纔是,不過,想到眼下有些不明瞭的朝局,心中隱隱明白紫蘇的心意,那不滿的念頭轉瞬即逝,也笑道:“世子尚小,身子又不好,臣妾還未想到以後的事呢!”

紫蘇笑了笑,示意她退下,倩容剛走到殿門口,就被人迎面撞開,她身邊並無隨侍之人,一個踉蹌,幸好一手扶到了殿門,才勉強撐住,沒有跌倒,正在頭暈沉沉的時候,就聽到紫蘇冷冷地厲斥:“成什麼體統?”

“母后恕罪,孩兒不明白,沅兒犯了錯,母后要把她調走?”陽玄顥的聲音壓抑着惱怒。

哐!譁!——紫蘇似乎是怒極,兩盒棋子被一拂而下,黑子白子灑了一地。

“這麼點小事就值得皇帝來向哀家興師問罪?沒有通報不說,還撞上永寧王妃!皇帝連個長幼禮儀都不分了嗎?”紫蘇冷言。

陽玄顥這纔看見門旁站着的倩容,眼中驚慌不已。

“王妃退下吧!”紫蘇不想太削兒子的面子,壓下情緒對倩容擺手,倩容也正尷尬不已,聞言連忙退下。

出了殿,倩容便看到趙全與葉原秋都候在殿前,見到她,兩人同時行禮,卻沒有說話,而另一羣宮人則站在另一邊,緊張地盯着殿門。

倩容維持着一臉淡然的笑容,仿若什麼事都不知道,對趙全與葉原秋微微頜首,便離開了慈和宮。

出了宮門,倩容招過侍女,輕聲交代:“去請謝相夫人過府一敘!”

倩儀並非獨自一人到永寧王府的,與她一起來的是齊朗。

“景瀚怎麼一起來了?”倩容挺驚訝的。

“方纔與表姐說些事情,正趕上你派人去請,說王妃剛從宮裡退出,我想問些事。”齊朗皺眉,“不方便的話,我先告辭,改日再來!”

倩容看了侍女一眼,無奈地道:“不必了,你在也好。”隨即便把紫蘇的意思說了一下,當然也不無保留。

“還真被你說中了,隨陽被推到了檯面上。”倩儀嘆了口氣,看向齊朗。

“王妃並沒有在宮中久留啊……”齊朗沒有迴應倩儀的話,而是皺着眉問道了一句似乎不相干的話,“不過,若太后娘娘只說了這些,王妃呆得似乎又久了一點。”

倩容一怔,隨即笑道:“娘娘本也沒多說,只是正要退出時,遇上陛下急着見太后娘娘。”

“哦?”齊朗淡淡地應了一聲,“那麼,王妃現在的意思如何?”

倩儀一笑,回答地爽快:“太后娘娘說得那麼清楚了,我還能如何?不就是深居簡出,不問外事嗎?永寧王府是太后的孃家,這點避嫌之舉本也算不得什麼!”

齊朗點頭,又看向倩儀,道:“隨陽看似如履薄冰,實則穩如山嶽,不必擔憂,這次的行動,三司並無彈劾,隨陽又自請處分,太后自然不會追究,便是日後,也沒有追究的理由。”

“太后現在這麼做……”齊朗沉吟了一下,“算是因勢利導吧!隨陽自己應該早已明白。”

倩儀皺了皺眉,仍是有些不滿:“爲什麼不是你?正面衝突可不是什麼好差使!”

齊朗面色一沉,毫不留情面地回了一句:“明知尹相有意於後宮,隨陽仍要皇后之位時,就註定了他迴避不了衝突!”因此他才說紫蘇只是“因勢利導”。

倩儀一怔,最後還是無可奈何地一笑,道:“景瀚,我又不是要與太后決裂,你不必如此吧!”

齊朗搖頭:“表姐,你多慮了!不過,我可以告訴你,對太后娘娘而言,媳婦如何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儲君,你與隨陽可不要顧此失彼了!”

倩儀眉頭一皺,無言地點頭,知道他所言非虛。

倩容卻是微笑,問了一句:“那太后對王府的用意又在何處呢?”

齊朗這一次卻是淡淡一笑,搖頭道:“王妃是明知故問吧!”

“我知道原因沒什麼奇怪的,可是,你又是怎麼知道的呢?”倩容很好奇,永寧王府有自己的消息來源,因此,可以明白紫蘇的用心,但是,齊朗又是怎麼知道呢?

齊朗微笑:“我猜的!”的確是猜的,依據不過是朝中的動向。

永寧王府內的氣氛尚算融洽,慈和宮裡卻是近乎劍拔弩張了,陽玄顥這次似乎是鐵了心,一定要把人要回去,紫蘇只是冷冷地聽着。

“皇帝說完了?”等陽玄顥住口,紫蘇才冷冷地開口,“那個宮女好到讓皇帝如此在意嗎?”

陽玄顥明白紫蘇的言外之意,卻仍是正色回答:“沅兒沒有多好,可是,朕身邊的宮人也不能隨便就調走吧!”

“有哀家的手諭,還算隨便嗎?”紫蘇這次是氣極了,“後宮有後宮的規矩!別說一個小小的宮女,便是皇帝身邊的一位內官,哀家想調,皇帝也無置喙的餘地!”

“母后已經不是中和宮之主了!”陽玄顥仍是寸步不讓,連不敬之語都說出口了。

紫蘇怒極,看着陽玄顥卻笑了,揚聲下令:“葉尚宮,去執事司,給那個宮女賜一杯鴆酒!罪名是私交外臣!”

陽玄顥一顫,臉色一下子變得蒼白,紫蘇盯着兒子,一字一句地道:“皇帝做事太不謹慎了!”

一個宮女如何敢私交外臣,這個罪名不過是代人受過罷了。

陽玄顥不知道該怎麼反應纔好,只能毫不躲閃地迎着母親的目光。

“皇帝,你要學的還有很多,哀家希望你不要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與哀家爭鬥上,那不是皇帝應該做的!”紫蘇嘆了口氣,無奈地勸說,她還能如何呢?

陽玄顥無語地退出,紫蘇也無語地看着他消沉的樣子。

什麼纔是皇帝應該做的呢?——陽玄顥在心中自問。

“請齊相過來,朕有些事要問太傅。”陽玄顥輕聲下令,他也不知道爲什麼要見齊朗,可是,他知道,對紫蘇的想法,齊朗應該是知道的。

齊朗幾乎是剛回到家中,就被皇帝召進宮了,從內官口中,他已經知道事情的大概了,只是,他不認爲,這種事情有外臣說話的餘地,說到底,他們仍是母子,紫蘇對兒子已經算是愛護有加了,陽玄顥縱然有奪權的心,按他平素的表現,只怕也無法真對紫蘇下什麼重手,至多就是強迫紫蘇放權,之後,恐怕還會內疚於心,這種事,還是不要插手比較好,畢竟,紫蘇本就有歸政的打算。

“太傅上次不是說,母后本就打算讓朕做點事,爲什麼會這樣?”陽玄顥遣退宮人,直接問齊朗。

齊朗不由一愣,無語地望着皇帝,好一會兒纔開口:“陛下是有恃無恐吧?”言下之意,陽玄顥根本沒有當真去做,其中還有幾分遊戲之意。

陽玄顥尷尬不已,不知道該怎麼說。

“陛下恕罪,臣說句大不敬的話,若臣處於陛下的位置,臣就不會去做奪權的事情,畢竟,您與太后是親母子,太后只有您一個骨肉,皇權遲早是您的,您應該做的是,讓太后明白,您會是一位明君。這樣就足夠了。”齊朗恭敬地對陽玄顥進言。

“是這樣吧?”陽玄顥有些猶豫了。

“臣想,太后的意思應該就是如此,太后娘娘希望皇帝明白皇位的責任,有些事情只有體會過,纔會真正明白。”齊朗說得認真。

“朕明白了。”陽玄顥點頭,“難怪母親說,那不是朕應該做的。”

“多謝齊相。”陽玄顥執弟子禮,讓齊朗一驚,道;“陛下,這裡並非書房,臣不敢當此大禮。”

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十章 波瀾初起(上)第二十六章 冷月長風(中)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三十二章 長夜未央(中)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十章 波瀾初起(上)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七章 風雲變幻(上)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九章 風雲變幻(下)第二十五章 冷月長風(上)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一章 上有絃歌聲(上)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十一章 暗流紛起(中)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七章 儲位之爭(下)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十章 暗流紛起(上)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十章 驚天之變(下)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至略史•元寧篇》第一章第十二章 此消彼長(下)第二十二章 葉落知秋(上)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十一章 暗流紛起(中)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九章 風雲變幻(下)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二十七章 冷月長風(下)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六章 四顧何茫茫(下)第五章 儲位之爭(上)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十八章 涉江採芙蓉(下)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
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十章 波瀾初起(上)第二十六章 冷月長風(中)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三十二章 長夜未央(中)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十章 波瀾初起(上)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七章 風雲變幻(上)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九章 風雲變幻(下)第二十五章 冷月長風(上)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一章 上有絃歌聲(上)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十一章 暗流紛起(中)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七章 儲位之爭(下)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十章 暗流紛起(上)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十章 驚天之變(下)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至略史•元寧篇》第一章第十二章 此消彼長(下)第二十二章 葉落知秋(上)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十一章 暗流紛起(中)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九章 風雲變幻(下)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二十七章 冷月長風(下)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六章 四顧何茫茫(下)第五章 儲位之爭(上)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十八章 涉江採芙蓉(下)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