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零章 悄然無聲,爲他破例

戌時,甘泉宮正殿。文王於案後翻看太子呈上的奏摺。顴骨凸起的面龐上,眉頭輕蹙。微微抿着脣,嘴角爬上三兩道分明的皺紋。

馮公公立在下首,得了門外值守的小太監通報,擡手止了他多言,微微搖一搖頭。再過一炷香工夫,王上便該用藥。此刻有朝臣於殿外請見,非要緊事,叫他多等片刻無妨。這個主,他還做得了。

見慣了這位御前大總管手上拿捏的權勢,在這甘泉宮中,當真是一人之下。七姑娘兩手扣在身前,停停靜靜侍立着。待得文王撂了筆,這才上前,熟門熟路,一眼也不多瞄,規規矩矩合上奏摺。輕聲提醒一句,“王上,該用藥了。”

正是她這般絕不多事兒的做派,令得文王放手使喚她。瞥一眼更漏,文王向後靠進寶座,動一動久坐僵直的肩頭,接過她盛上的藥碗。

“哪個在外頭?”這話卻是衝馮瑛而去。

“是江陰侯賀沛。爲的乃是太妃娘娘,去歲給侯府世子說的一門親事。世子如今還在任上,想是對這親事不滿意,起初不應。如今家裡又催他好幾回,人硬是當做不知曉,拖延着,不肯回京。江陰侯這是氣得狠了,方纔進宮請旨,欲求王上下旨,招他回京述職,也好趁機了卻一樁心事。”

“端的胡鬧。”文王咽一口藥湯,擡眸望向殿外,果真見得一模糊身影,遂擺手道,“命他回去。此事交由太子處置。”似責怪江陰侯不分輕重,挑了這時候進宮,竟只爲府上世子說親,委實有些老糊塗了。

七姑娘心下一跳,聽文王這意思,並不反對賀大人回京?雖駁了江陰侯請旨,卻又將此事交由太子。但凡太子一道口諭,賀大人又怎好抗旨不遵?

一瞬間,諸般猜想在七姑娘腦子裡一一浮現。這當口,調賀大人回京,就不怕給太子憑添助力,於公子成不利麼?

沒等她細細琢磨,便聽文王話鋒一轉,彷彿對她與那人的親事,更放在了心上。“太史令卜算得如何?可定下吉日?”

七姑娘面色一正,慶幸自個兒沒有走神。莫不然,誰知曉這話頭忽然就能牽扯到她身上。

“回王上,奴婢也是得馮公公給遞的信兒。定是定了的,定的乃是明年秋,九月二十一。”說着便向馮公公遞去感激的一瞥。

她人在宮中,外間如何,消息進不來,形同耳聾目盲。那人素來行事沉穩,知她在御前當差,非生死攸關的大事兒,萬不會與她私下傳遞消息。唯恐宮禁森嚴,被人察覺,帶累了她。

馮公公能與她遞個話,她也明白,必是受那人囑託。馮瑛與他雖非一路人,至少在徹底撕破臉面之前,明面上,彼此兩廂安好。裝裝樣子,********。宮裡的太監受人好處,跑跑腿兒,傳些個不打緊的口信兒,是常事兒。沒必要因了是他,刻意迴避。有時候,立場不同之人,往往更能若無其事,談笑風生。

果然,文王並不動怒。用了大半碗湯藥,從她手裡的陶罐裡,捻了塊果脯。含在嘴裡,緩一緩苦澀的藥味兒。

“他倒是心急。寡人記得,你也不過九月初上頭,方纔及笄。竟是一月也等不及。”仿似笑他終究少年風流,文王斜睨她一眼,笑着揮手,命她退下。

這時候,她竟從文王身上,罕見的,感受到一種長輩待晚輩的平和來。

她深埋着頭,躬身告退。及至避到門外,旁人再看不到的角落,這才仰起頭,望着天上一輪彎月,抱着臂膀,眼神莫名複雜。

夜深,宮裡寒涼。可是在這冷得本該令人絕望的深宮裡,並不是漆黑一片,半點兒沒有溫情在的。

文王幾次提及他,話語雖淡,她卻能聽出,這位君王,對他實是讚賞有加。當初文王欽封他尊號“玉樞”。這裡面,怕也是摻雜了幾分真心。

誇他,也惱他。褒獎他的才華,也怒極他恃才放曠,處處與王權對峙。

七姑娘緩步往自個兒院子去,千頭萬緒攪在心頭,終歸,只化作一聲無奈的嘆息。

這世上,從來沒有簡單一句,好壞之說。譬如文王,自登基起,這位帝王,屢屢遭受世家掣肘。文王雖異常勤政,於政事上,卻少有建樹。可細細一想,巍氏能在短短數年內興起,太尉府把持天下近半數兵馬。不難窺見,文王絕非庸碌之輩。恰恰相反,不過是時不待人,壯志未展。

大周猶如一架腐朽的車馬,經年累月在田埂路上顛簸馳騁。風吹日曬,車軲轆與車轅,折騰得近乎要散了架。再高明的馬伕,御使起來,除了吃力,也只能眼見它于波折的路途中,吱呀吱呀,發出一聲聲彷彿到了盡頭的哀鳴。

穿過長長的廊道,這是七姑娘頭一回,如此深切領會到,“世事不由人”的道理。爲了求存,王權與世家,哪個都沒有錯。錯的,不過是這吃人的世道。

回去屋裡,梳洗過後,她一人坐在妝奩前。靜靜望着鏡中女子,緩緩擡手,一指點在鏡中人眉心,划着圈摩挲。

囈語般喃喃,“若然導師知曉你近日所爲,怕是要狠狠與你生氣。”

人總是要活命。情理,情理。“理”之一字,早成了死衚衕。餘下情之一道,總是各有各的偏頗。今日她罔顧導師訓誡,強壓下心底的難受,腦子裡只能想着,這麼長長久久與他在一塊兒,末了,總能與他分擔少許。

他在“捨得”一道上,身體力行,給她做了最好的示範。他爲她捨棄的,何止八王府助力。她不能永遠坐享其成,她需要長進,爲他,盡一分心力。

“從今往後,再不是‘問心無愧’。”鏡裡鏡外,兩張同樣乾淨白皙的面孔,隨着腕間閃閃發亮的珠串,微微折了光。她眼底的悵然,漸漸散去。取而代之,是一雙清明堅定,又不失溫暖的眼睛。

廷尉府衙,近些時日,聽得最多,還是宮中傳聞,姜女官如何本事,只一月不到,經她侍疾,文王已能親自過問朝政。據傳,再兩日,文王便能恢復上朝聽政。

太子宮中,諸位幕僚打量廷尉大人的眼光,頗有幾分耐人尋味。或疑慮,或生怒,或猜忌防備。

顧衍把着酒盞,指尖旋一旋,冷眼一掃。在座諸人,因侍疾一事,對她生出質疑。他面有不豫,沒給人好臉。

開口,挑眉反問,“諸位以爲,侍疾有功,比‘圖謀不軌,受人唆使’如何?”將天下大勢,怨怪到一個女子身上。竟還疑心她生出二心。只這般對她猜忌,他全數視作對她的輕辱,語氣自然好不到哪兒去。如今她名分既定,他袒護她,不遮不掩。

“圖謀不軌,受人唆使”?誰人唆使?

本還喧嚷的大殿,慢慢兒消停下去。衆人對視一眼,極有默契,再不吱聲。文王命大,病症有了起色,總比剛送了姜女官過去,隔日便病重不起來身的好。畢竟,這人,到底還是從太子慶陽宮中,送出門。

周太子聽他一席話,心尖那根刺,這才消融了去。擡手喚人再送好酒,一時間,殿內觥籌交錯,鼓樂笙簫。

顧衍屏退欲上前斟酒的宮婢,手腕輕搖,指尖碾磨酒盞。半杯酒,面上蕩起一圈又一圈漣漪。

他望着杯中模糊的倒影,在腦中勾勒她娟秀的笑顏。耳畔似又聽她抱怨,“大人,吃力不討好的活兒,下官真不樂意幹。”

第103章 緊追不捨第三十八章 點滴之間第117章 姜昱不是吃素的第三四五章 盛寵之開端第三六九章 幾步之遙,生死一線第三零四章 世子自有阿瑗磨第二一九章 叫冉青與你下帖,結...第151章 羞玉顏(2)第114章 潤物無聲第二八七章 姜氏女?寡人記得你...第四零二章 幸福憨傻的小七第1卷 第九十七章 小七再受罰第三一零章 傷的是腿。別處立起,輕而第五十一章 兩相權衡第八十章 不容抵賴第二零二章 “好姑娘”第三九七章 成長的煩惱(一)第二四九章 家賊難防,不見也罷第二零七章 再一月,衆目睽睽,由得人看第二零一章 廷尉的人,都這般好說話第182章 脈脈此情誰訴第二二二章 吃虧的事兒,咱不幹第四十八章 不覺融洽第130章 世子折節?第五十六章 於無聲中第101章 雲開月明第100章 柳暗花明第三四七章 那人來尋第135章 燕京廷尉第三七七章 昔日伊人,今安在?第三零二章 都聽阿瑗的,休要惱怒第二一三章 百花殺盡第二四四章 聖旨下第三七二章 這一齣戲,孰贏孰輸第165章 序幕(3)第177章 以權謀私第二三二章 大人,下官敢擔保…...第二零六章 姑姑,阿舅稀罕外頭相好的麼?第192章 醉花蔭(3)第一九五章 緣起第三二八章 體嬌而膚白,吾婦美甚第274章 一無出身,二無仰仗(文字)第三五七章 他的歡喜,比她多很多很多第三八七章 一家三口,平淡中的溫馨第102章 無聲初許第113章 眼力勁兒第五十四章 麓山夜話第191章 醉花蔭(2)第三零七章 護她有如除巍黨,用心良苦第136章 不期而至第二九九章 京畿王城,不可招惹之人第二十章 值得第三四二章 終相見第二八一章 陌上春歸,好事將近第三十章 一碗麪條第二九九章 京畿王城,不可招惹之人第二七七章 七姑娘也在使勁兒第一章 姜家小七第三二五章 最徹底的漠視第122章 祖孫鬥法(1)第267章 大人慾行之事,下官無顏勸阻(文字)第二六二章 被他打消的心思第二十章 值得第三百章 畢其功於一役,轉眼第119章 高歌勇進第三八七章 一家三口,平淡中的溫馨第106章 破廟(1)第三四二章 終相見第三八八章 由此及彼,甚爲期許第130章 世子折節?第二零九章 他的愛很溫和,別太爲難他第二四八章 大人,下官家務事,...第二九四章 事成與否,撲朔迷離第五十七章 美玉天成第三百章 畢其功於一役,轉眼第六十章 絕口不提第三一四章 當他低頭……第四零六章 天造地設,此情伊始第八日第三零一章 高牆內外,兩樣溫情第三三八章 坑人的三姑娘第二六二章 被他打消的心思第五十章 家務事第七十九章 世子稍勝一籌第三二九章 有骨氣的,與打歪主意的第165章 序幕(3)第三百章 畢其功於一役,轉眼第三七七章 昔日伊人,今安在?第三四五章 盛寵之開端第161章 序幕(1)第三七六章 大人,侯爺自是上乘之選第三二七章 願與卿卿戲水作樂第二一九章 叫冉青與你下帖,結...第三一零章 傷的是腿。別處立起,輕而第四十四章 世子英明第187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第三一一章 五年,相識,相知,相依第三六六章 借他那世子妃姜氏一用。第125章 知交難求第十三章 允你靠近第七十六章 多嘴的下場
第103章 緊追不捨第三十八章 點滴之間第117章 姜昱不是吃素的第三四五章 盛寵之開端第三六九章 幾步之遙,生死一線第三零四章 世子自有阿瑗磨第二一九章 叫冉青與你下帖,結...第151章 羞玉顏(2)第114章 潤物無聲第二八七章 姜氏女?寡人記得你...第四零二章 幸福憨傻的小七第1卷 第九十七章 小七再受罰第三一零章 傷的是腿。別處立起,輕而第五十一章 兩相權衡第八十章 不容抵賴第二零二章 “好姑娘”第三九七章 成長的煩惱(一)第二四九章 家賊難防,不見也罷第二零七章 再一月,衆目睽睽,由得人看第二零一章 廷尉的人,都這般好說話第182章 脈脈此情誰訴第二二二章 吃虧的事兒,咱不幹第四十八章 不覺融洽第130章 世子折節?第五十六章 於無聲中第101章 雲開月明第100章 柳暗花明第三四七章 那人來尋第135章 燕京廷尉第三七七章 昔日伊人,今安在?第三零二章 都聽阿瑗的,休要惱怒第二一三章 百花殺盡第二四四章 聖旨下第三七二章 這一齣戲,孰贏孰輸第165章 序幕(3)第177章 以權謀私第二三二章 大人,下官敢擔保…...第二零六章 姑姑,阿舅稀罕外頭相好的麼?第192章 醉花蔭(3)第一九五章 緣起第三二八章 體嬌而膚白,吾婦美甚第274章 一無出身,二無仰仗(文字)第三五七章 他的歡喜,比她多很多很多第三八七章 一家三口,平淡中的溫馨第102章 無聲初許第113章 眼力勁兒第五十四章 麓山夜話第191章 醉花蔭(2)第三零七章 護她有如除巍黨,用心良苦第136章 不期而至第二九九章 京畿王城,不可招惹之人第二十章 值得第三四二章 終相見第二八一章 陌上春歸,好事將近第三十章 一碗麪條第二九九章 京畿王城,不可招惹之人第二七七章 七姑娘也在使勁兒第一章 姜家小七第三二五章 最徹底的漠視第122章 祖孫鬥法(1)第267章 大人慾行之事,下官無顏勸阻(文字)第二六二章 被他打消的心思第二十章 值得第三百章 畢其功於一役,轉眼第119章 高歌勇進第三八七章 一家三口,平淡中的溫馨第106章 破廟(1)第三四二章 終相見第三八八章 由此及彼,甚爲期許第130章 世子折節?第二零九章 他的愛很溫和,別太爲難他第二四八章 大人,下官家務事,...第二九四章 事成與否,撲朔迷離第五十七章 美玉天成第三百章 畢其功於一役,轉眼第六十章 絕口不提第三一四章 當他低頭……第四零六章 天造地設,此情伊始第八日第三零一章 高牆內外,兩樣溫情第三三八章 坑人的三姑娘第二六二章 被他打消的心思第五十章 家務事第七十九章 世子稍勝一籌第三二九章 有骨氣的,與打歪主意的第165章 序幕(3)第三百章 畢其功於一役,轉眼第三七七章 昔日伊人,今安在?第三四五章 盛寵之開端第161章 序幕(1)第三七六章 大人,侯爺自是上乘之選第三二七章 願與卿卿戲水作樂第二一九章 叫冉青與你下帖,結...第三一零章 傷的是腿。別處立起,輕而第四十四章 世子英明第187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第三一一章 五年,相識,相知,相依第三六六章 借他那世子妃姜氏一用。第125章 知交難求第十三章 允你靠近第七十六章 多嘴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