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解困之恩

身後的腳步越來越近,王玫心中雖是愈來愈緊張,但頭腦反倒是更加冷靜了。倘若被追上,無非就是繼續冷淡對峙下去,直到青娘、丹娘她們帶人來找到她爲止。她不信這元十九在朗朗乾坤下還敢多做些什麼,或者強行將她帶到他租賃的院子裡去。倘若沒有被追上,當然是再好不過,她也不用忍受噁心繼續面對那個人渣。

在前頭奔跑開路的孩童忽然又轉了方向,王玫本能地隨着他跑了過去,卻見不遠處或坐或立,似是聚了一羣人。她正想避開,那孩童卻牽着她從一旁繞了過去,只驚動了站在外圍的一個穿右衽寬袖長袍的年輕士子。

那士子瞥了他們一眼,露出些許驚訝之色。

王玫在匆忙之間,也覺得這人似是有些眼熟,但卻已經來不及細想了。

“這不是元十九郎麼?元兄!元兄稍等!某對元兄實在仰慕已久!”身後忽然響起了又熟悉又陌生的聲音,顯然那士子攔住了元十九。

王玫忍不住轉頭看去,正好那年輕士子也不動聲色地瞧過來。她終於想起來,那是兄長在洛陽城郊認識的朋友,鍾十四郎。她忍不住對他露出了感激之色,他微微點了點頭,又回首笑道:“諸位看這是誰?四年前以一首曲江賦名動京城的元十九郎啊!”

元十九本是有些不耐地要推開他,卻不料旁邊那些布袍士子聽了此話,都又驚又喜地涌了過來,將他圍在了中間,你一言我一語地寒暄起來。

王玫見那人渣與幾個僕從都被這羣士子團團圍在中間,不敢翻臉只能勉強應對,頓時鬆了口氣。但她也知道,光靠這羣士子畢竟不可能留下他太久,她仍然處於危險之中,只能繼續逃跑。

這時,她才分神望向前頭那個救了她的孩童,越端詳卻越覺得熟悉,忍不住脫口而出:“崔小郎?”

那小小的身影微微一滯,卻仍然未停下來,反而牽着她的手繼續在林子中東繞西繞。直到奔到湖泊北側的一片假山羣中,那孩子才止了步子,回頭粲然一笑。不是在潼關遇到過的崔小郎卻是誰?

跑了這麼久,此時王玫已經累得一步都挪不動了。她看着與記憶裡一般無二的可愛孩子,一邊喘着氣平復過急的心跳,一邊笑道:“崔小郎,這回可真是託了你的福。若不是你突然出現救了我,我真不知該如何對付那個人渣……”

“人渣?就是那個壞人?”崔小郎也微微有些氣喘,歪了歪腦袋,“我瞧着王娘子很討厭他,他還追過來不放,是想把王娘子帶走的柺子嗎?”

“反正不是什麼好人。”王玫失笑。這孩子倒是將青娘提過的“柺子”這個詞記得很是清楚,想必潼關那番被父親丟下的遭遇也令他記憶十分深刻。“真是多謝你了。你眼下有空閒麼?我帶你去講經院找我阿孃、阿嫂,順便請你一起吃素齋,如何?”雖然已經離得足夠遠了,但她仍然須儘早與侍婢匯合,回到講經院纔好。免得王旼的乳媼驚慌失措將此事透露給母親李氏、嫂嫂崔氏知道,反倒是驚動了她們。

崔小郎想了想,往假山上看了過去,脆生生地問:“阿爺,我跟着王娘子去吃素齋,行麼?”

王玫一愣,根本沒想到假山上居然還有人。她立刻擡首看過去,卻只瞧見那假山石上露出的一角衣袍。只見那衣袍微微一動,一個有些心不在焉的聲音回道:“什麼王娘子?阿實,你小心被人騙了去。”那音色聽起來像是簫聲,低沉而磁性,但明顯有些神思不屬,好像正魂遊天外一般。

崔小郎臉微微一紅,鼓起雙頰,氣道:“就是在潼關對我有施飯之恩的王娘子!”他有些羞惱地看了看王玫,似是對自家阿爺散漫的反應十分不滿。

王玫安撫地朝他淺淺一笑。畢竟事情都已經過了那麼久,又是小恩小惠,不記得也很正常。作爲成人需要記住的事情委實太多了,對孩子而言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在成人看來也不過是彈指間便可忘記的小事而已。

“……唔……”假山上的人似乎記起了什麼,沉吟了一會兒,“你們怎麼趕得這麼急?都餓到那般程度了麼?”

“……”王玫沒想到對方剛纔根本沒聽見她和崔小郎的對話,一時也不知該如何解釋爲好。倒是崔小郎,毫不猶豫地回道:“王娘子遇到了壞人,我帶着她逃出來了。”他就像所有年紀不大的孩童一樣,對着自家阿爺難免有些自豪之色:“那壞人一直追在我們後面,我故意往那些士子聚在一起的方向跑,果然有人將他留下了。啊,對了,他還穿着襴袍呢!”

“噢?這麼說,你救了王娘子。”

“是的,幸虧有崔小郎相救,我才得以脫身。”王玫趕緊接過話,“解困之恩眼下難以報答——不知二位暫居何處?改日我再與阿兄來拜訪二位。”說是拜訪,其實就是送禮答謝。有兄長王珂陪伴在側,方便來往,也顯得正式一些。

“呵,不必如此。救你的是阿實,不是我,你儘管謝阿實便是。”

王玫暗道:這人倒是頗爲灑脫,並不是那等挾恩圖報之輩,怪不得養出了崔小郎這般懂事的好孩子。她先前因潼關之事,多少對這位不負責任的父親有些負面印象。但如今卻覺得,大概這位父親的性格便是如此,又是孤身帶着幼小的孩子,難免有疏漏之處。

想到此,她笑盈盈地行了個禮,又對崔小郎道:“崔小郎的小名是阿實?我能這麼喚你麼?”

崔小郎坦然點了點頭:“我叫崔簡,小名阿實。”

“那,阿實,時候也不早了,你大概還未用過午食,先同我一起去用了午食如何?你這解困之恩,可比我那施飯之恩重多了,我須得好好想想該如何謝你。”

“我救王娘子,只是因爲想救,沒想過要謝禮。”崔簡很乾脆地回道。

王玫笑了,終於緩過勁來的她看起來也精神了不少。“當初我帶你回潼關城裡,給你送吃食,也沒想過讓你記我的恩情。所以,彼此彼此而已。”

崔簡想了想,看了一眼假山上那完全看不見蹤影的父親,猶豫道:“我可以帶些吃食回來給我阿爺麼?”

“當然。”王玫牽起他的手,朗聲道,“崔郎君,我借阿實一會兒,大約一個時辰後定將他還回來。”

“借?還?”假山上的人笑起來,“去罷。”

一大一小手牽着手,不約而同地走進了假山裡,又相視一笑。王玫只是不想走回頭路,再在湖泊邊出現,遇到那人渣元十九的機率也大些。而崔簡早熟懂事,自然也理解她的顧慮,熟門熟路地順着小徑走出假山羣,越過一個不起眼的月洞門,一路向西行去。

王玫見他對這大興善寺十分熟悉,索性便完全由他帶着走:“阿實,你們什麼時候來了長安?如今是住在這大興善寺中麼?”

“前兩日剛回來。阿爺不想回家,便帶我躲在這裡。”崔簡回答。

“原來你們也是長安人?”

“嗯。”

“之前你阿爺帶着你四處遊歷?”

“嗯,我們去了蒲州、鄭州、洛陽、商州。”

兩人一問一答,很快便回到仍然熱熱鬧鬧的講經院。法師講經顯然已經告一段落,正在小佛堂中休息。底下的聽衆信徒們或正吃着自己準備的簡單吃食、飲些漿水,或擠到法師身旁抹淚問那些故事人物命運如何,或乾脆施捨香油錢換了寺內的素齋吃。

王家衆人先前聽講經的雅舍外,李氏身邊的貼身婢女琉娘正安安靜靜地等着,卻不時目露焦灼之色。王玫心中暗歎王旼那乳媼實在沉不住氣,竟然沒聽她的話,莽莽撞撞地便說了出去。她並不是想隱瞞今日之事,而是覺得沒有必要在寺中提起。何況李十三娘也在,委實不好解釋。待到回家之後,她自會向父母兄嫂將前因後果述說清楚,尋求他們的幫助。

“琉娘,我回來了,正好遇見一位有緣的小郎君,便帶着他來了。”想到此處,她仍是揚起了笑容。

琉娘神色略鬆了鬆,上上下下仔細地打量了她一番,又看了看崔簡,笑着將他們迎了進去:“午食的時辰都要過了,娘子、七郎娘子還擔心九娘迷了路呢!”

“這大興善寺的園子確實太大了些,不慎就與青娘、丹娘走散了。”王玫回道,“幸好遇到這位崔小郎君,便央他帶我回來了。”說話時,她已經走進了雅舍裡。李氏、崔氏、晗娘、昐娘雖然仍坐在茵褥上,卻都有些擔心地看了過來,王旼更是突然從乳媼身邊撲了上來,緊緊摟住她不放。而李十三娘、崔芝娘卻並不在雅舍裡頭。

這時候不必面對李十三娘,無疑又是幸事了。王玫問:“表姊和芝娘呢?”

“有位貴主也來寺裡上香,她帶着芝娘過去問好,待會兒便回來。”李氏略收起了擔憂之色,和善地對着崔簡笑起來,“都餓了罷,趕緊用午食。”

崔簡躬身行禮,見過長輩、同輩後,這纔在食案邊坐了下來。

李氏、崔氏雖不知潼關之事,但見這孩童小小年紀進退有據,顯然是世家子,仔細一看也煞是眼熟,卻一時想不起是清河崔氏還是博陵崔氏子弟。而晗娘、昐娘也甚少見這般年紀的小郎君,很是好奇,時不時地便瞧過來。至於王旼,眼見着自家姑姑對這陌生孩童如此親近,心中難免有些吃味,一直往王玫懷裡鑽。

在衆人的關注下,崔簡倒仍是泰然自若,彷彿早已經習慣一般。

寺中的小沙彌又端上新鮮的素點心、素菜,將兩人面前的食案擺得滿滿當當。僧尼不得破戒食葷,因而最拿手的便是做“糜餅油食之物”,並會爲那些特別的點心取些佛門典故名字。諸如婆羅門輕高面、法王料斗、指天餡、羅睺羅飯、道場羹、涅槃兜之類。粗略一看,竟辨不出究竟是什麼食材製成的。至於素菜,也無非豆腐、葵菜、雍菜、菘菜、胡瓜之類,較爲名貴的波棱菜(菠菜)等卻是不見蹤影。

不過,這些主食、點心、素菜樣樣皆很是精緻,又清香撲鼻,早便覺得腹中飢餓的王玫與崔簡都不由得食指大動。

待他們用完比平日份量更多的午食,丹娘、青娘也陸續回來了,在外頭簡單地喝了粥湯後,便回到王玫身旁繼續伺候着。

王玫瞧了一眼王旼那仍有些驚魂不定的乳媼,輕描淡寫地道:“方纔不過是個誤會而已。那位郎君認錯了人,後來也道過歉了。阿孃阿嫂都很不必將此事放在心上。不過,也因此又遇上了崔小郎,我才能順利地回到講經院。說起來,他阿爺正在湖邊冥思,尚未用午食,我送崔小郎回去,不如也順便捎帶些吃食?”

“這自是應該。”李氏道,吩咐身邊婢女向小沙彌要了食盒,裝了一份吃食。崔氏又貼心地吩咐天熱多放些漿水。

李氏、崔氏自然知道方纔的內情絕不僅僅是如此,但眼下不是說話的時候,也只能放王玫去了。王玫便帶上丹娘、青娘,牽着崔簡又一次繞道去了東園湖邊。

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1章 大唐棄婦第57章 久仰大名第22章 芙蓉之宴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172章 王大婚第60章 盧家拜訪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99章 揭破虛僞第57章 久仰大名第59章 續絃之意第133章 選妃傳言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87章 崔郎報復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168章 隱患暗藏第96章 親迎之禮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28章 首次相見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139章 形形□□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71章 重陽之宴第4章 王家七郎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205章 番外五再回長安(中)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194章 倒戈一擊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86章 準備雪恥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28章 首次相見第46章 宴飲邀請第19章 端陽來臨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136章 圍觀武氏第50章 重新相識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34章 心生抉擇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43章 崔氏一門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2章 放妻之後第24章 宴飲之樂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21章 受邀宴飲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169章 三房歸來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205章 番外五再回長安(中)第35章 偶然相遇第28章 首次相見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25章 寺廟進香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96章 親迎之禮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27章 宮中應對第21章 受邀宴飲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72章 初次交鋒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40章 何人出手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29章 兄長貢舉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20章 曲競渡第22章 芙蓉之宴第189章 慶賀飲宴第76章 相見恨晚第88章 下聘納徵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25章 寺廟進香第55章 中秋之節
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1章 大唐棄婦第57章 久仰大名第22章 芙蓉之宴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172章 王大婚第60章 盧家拜訪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99章 揭破虛僞第57章 久仰大名第59章 續絃之意第133章 選妃傳言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87章 崔郎報復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168章 隱患暗藏第96章 親迎之禮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28章 首次相見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139章 形形□□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71章 重陽之宴第4章 王家七郎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205章 番外五再回長安(中)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194章 倒戈一擊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86章 準備雪恥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28章 首次相見第46章 宴飲邀請第19章 端陽來臨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136章 圍觀武氏第50章 重新相識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34章 心生抉擇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43章 崔氏一門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2章 放妻之後第24章 宴飲之樂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21章 受邀宴飲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169章 三房歸來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205章 番外五再回長安(中)第35章 偶然相遇第28章 首次相見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25章 寺廟進香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96章 親迎之禮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27章 宮中應對第21章 受邀宴飲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72章 初次交鋒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40章 何人出手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29章 兄長貢舉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20章 曲競渡第22章 芙蓉之宴第189章 慶賀飲宴第76章 相見恨晚第88章 下聘納徵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25章 寺廟進香第55章 中秋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