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中秋夜宴

當夜幕降臨之時,崔府後園中的幾棵桂樹上掛起了一排精緻的燈籠。月白色的帳幔繞着桂樹圍了起來,沉重而紋飾精美的烏檀食案依次擺成雁翅狀,中間則留出大片的空地,以備歌舞奏樂之用。身在帳幔之中,周圍的一切都被遮擋住了,只能望見頭頂那片深邃的夜空,與那一輪靜懸的圓月。

崔簡提着一盞玉兔燈,從桂樹後探出身體,卻不由得被那一輪圓月吸引了注意力。崔韌在桂樹間跌跌撞撞地找了幾圈,終於看見他,喊着“阿兄”,便要去拿他手裡的那盞燈。他手裡本來也應該有一盞燈,眼下卻不知道丟到哪個角落裡去了,崔簡也便很大方地將自己的燈給了他。

桂樹的陰影裡,崔澄的庶子,六歲的五郎崔會悄無聲息地站着。

“五阿兄。”崔簡發現他之後,便衝着他燦爛的笑了起來。

崔會挪了幾步,終於移到了燈籠的光暈下,有些拘謹地回了他一個笑容:“六郎。”他生得和父親崔澄很像,性子卻和生母一樣沉默寡言。在崔府當中,也常常是被忽略的存在。除了晨昏定省的時候偶爾能見到他之外,只要崔澄和嫡母小鄭氏沒有想起來,他便從來不在人前出現。

“五阿兄知道月宮的故事麼?”崔簡問。關於嫦娥的故事,他也是前些日子才聽王玫說過。出處自然是語焉不詳,但故事的情節卻是跌宕起伏。所以,看到空中的圓月,聞着桂花的香氣,他便想起了月宮中那棵桂樹、砍樹的吳剛、搗藥的玉兔和鬱郁的嫦娥。

崔會搖了搖首,崔韌也跟着扭回了腦袋,好奇地看了崔會一眼:這位小兄長對他來說就是個陌生人。

“那我給你們講講吧。”崔簡一手拉起一個,又轉回了桂樹中間,繪聲繪色地講了起來。

他那略有些稚嫩的聲音時斷時續地傳出來,正盯着燈籠出神的崔淵勾了勾嘴角,神思不知不覺就越飄越遠。也不知過了多久,他剛將四處遊蕩的心神收回來,便聽見身後響起了衆多腳步聲,有輕有重,有快有慢。他回首看去,便見嫋嫋婷婷行來的女眷們身邊,一行或氣宇軒昂或優雅瀟灑的男子也緩步走了過來。

爲首的男子年約五十來歲,鬚髮皆已經斑白,卻毫無半分老態。他雙目精光湛湛,看似和悅的笑容中隱藏着鋒芒,既不過分張揚亦不低調含蓄。這樣的氣質與脾性,在那些才華橫溢的當世名臣之中,既不特立獨行亦不平庸失色。然而,在某些需要他挺身而出的時刻,他卻足以令任何一個人在第一眼見到他時,就會對他高大結實的身量、鬼斧刀削般的臉孔產生深刻的印象。他,便是博陵崔氏二房嫡支的家主,時任兵部尚書的崔敦。

在崔敦身側走着的,是一位氣質飄逸出衆、皮膚白皙、容貌也十分賞心悅目的美髯公。他的眼角眉梢都帶着格外和煦的笑容,性情看起來也十分和緩,甚至連說話時都不緊不慢。他便是駙馬都尉崔斂,目前也有職官在身,爲光祿寺少卿。光祿寺執掌酒醴膳羞之政,總太官、珍羞、良醞、掌醢四署,算得上是個悠閒職位,卻也是四品高官。

他們身後,便是剛剛將襴袍換下的崔澄、崔澹,以及不知從哪個角落裡冒出的崔滔

“阿爺,叔父。”崔淵向兩位長輩行禮,又對後頭的幾位兄長示意,“大兄,二兄,子由兄。”

崔敦掃了他一眼,又瞥向從桂樹後頭走出來規規矩矩行禮的三個小傢伙,似笑非笑道:“子竟,見你一面可真不容易。”他公務繁忙,自從幼子歸家之後,只趕上過一次晨昏定省,便再也不曾見過了。

“從今日起,我和阿實便搬回家中住。阿爺有什麼事,儘管吩咐便是。”崔淵彬彬有禮地回道。

崔敦便道:“宴席之後,你們幾兄弟都隨着我去書房。”說罷,他眼角餘光看向崔斂、崔滔父子:“二郎、子由,你們也一起過來。”而後,他望向了一旁正在笑吟吟和鄭夫人低語的真定長公主,笑道:“貴主,請入席。”

“今日只敘家禮,不敘國禮。”真定長公主笑道,“阿兄、阿嫂先入席罷。”

崔敦與鄭夫人也便不再推辭,率先在主位上坐了。真定長公主與崔斂隨後也在主位上就座。晚輩們分成子輩與孫輩,以年齡排行順次坐在左右兩邊。左邊共設七席:崔澄、小鄭氏、崔澹、清平郡主、崔滔、李十三娘、崔淵;右邊共設八席:崔篤、崔敏、崔蕙娘、崔慎、崔芝娘、崔會、崔簡、崔韌。崔英娘始終跟在清平郡主身邊。

崔敦撫了撫斑白的長鬚,滿意地看着底下的衆兒孫們。除了他的庶子崔遊因在外爲縣令的緣故並未歸家之外,博陵崔氏二房嫡支便都已經到齊了。他頗有些感慨地望向崔斂,嘆道:“我們這一代只得你我兄弟兩個,未免太過單薄了些。如今且看下頭,你我皆是兒孫滿堂,也算能對得起父母祖先了。”

崔斂微笑着舉起夜光杯:“阿兄怎麼突地便感傷起來了?兒孫滿堂不是大喜之事麼?當浮一大白纔是。”

崔敦失笑,頷首道:“飲勝!”

鄭夫人、真定長公主皆接道:“飲勝!”

待長輩們飲完後,崔澄幾兄弟便帶着自家娘子皆飲盡了杯中琥珀色的酒液。而另一頭崔篤、崔敏、崔蕙娘、崔慎也跟着飲了一杯,從九歲的崔芝娘往下,便都只能喝酪漿或者葡萄漿了。崔會、崔簡與崔韌對酒並不好奇,只顧着將酪漿換成葡萄漿,又將葡萄漿換成甜瓜漿。這種酸酸甜甜的口味,也讓他們食慾大開。

“今日既是家宴,便不須守什麼規矩,隨意一些便是。”崔敦道,瞥向崔淵,隨口吩咐,“子竟,去舞一曲胡旋來助興!”

崔淵早便有了心理準備,自是毫不意外他是第一個被自家阿爺挑中叫起來的。於是,他很乾脆地起身,淺淺彎起嘴角道:“不如讓子由敲羯鼓罷,合着鼓點也跳得更盡興些。”爲家人起舞助興是應該的,但他幾乎已經一天未曾進食了,肚腹空空地怎麼也提不起勁來。若能再拉上一人,自然便平衡許多。

崔滔磨了磨牙,笑道:“既是子竟相邀,自然不敢不從。”

“好

!”崔敦與崔斂都頷了頷首。

話音剛落,立刻便有僕從擡上一面羯鼓,崔滔掄起鼓槌便敲了起來。先時鼓點緩慢,但隨後越來越急,竟彷彿夏日午後的疾風暴雨一般。崔淵在空地上的旋舞也愈來愈快,與鼓點絲毫不差。立着飛旋、半蹲着飛旋、蹲下來飛旋,身姿變幻的時候,只留下一道道殘影。胡旋舞看的便是旋的速度與持續的時間,他從頭到尾就不曾停下過,反而越旋越快。

“好!!”崔澄與崔澹大聲喝彩,崔篤、崔敏與崔慎也很是捧場。崔會、崔簡、崔韌更是看得雙眼亮閃閃,滿臉都是崇拜之色。

終於,鼓點由疾而緩、由重而輕,崔淵的動作也跟着慢下來,旋舞的舉手擡足漸漸看得越發清楚。崔簡和崔韌都不自禁地跟着手舞足蹈起來。兩人一不小心,便摔成了一團,趁着沒幾個人發現,立即裝作若無其事地爬起來,端端正正地坐好。坐在對面的小鄭氏、清平郡主、李十三娘見了,都露出了笑容。

一曲胡旋舞結束,崔淵在原地立了片刻,緩了緩頭昏目眩之狀,這才走回食案邊。他已經餓得狠了,也不拘食案上究竟有些什麼,便如同風捲殘雲一般吃了個乾淨。旁邊的僕從不動聲色地又給他上了些吃食,他端起葡萄酒飲了一杯,接着慢條斯理地吃起了駝峰炙、光明蝦炙等現烤的肉食。

不多時,崔篤、崔敏、崔慎三人便又主動起身,爲長輩們獻上羣舞。這種羣舞十分簡單,時下不論老少都會,無非是拍拍胸口、拍拍大腿、拍拍手臂、跺跺腳之類的動作。但凡是大型飲宴上,便少不了一羣人這樣載歌載舞(羣魔亂舞)的景象。不過,堂兄弟三人勝在動作整齊,而且均十分認真,看起來竟有幾分憨態可掬之感。他們這般賣力的表現,逗得真定長公主笑個不停,輕聲與鄭夫人一起評他們跳得如何。

“比起四郎,你們三個可差得遠了!好好地向他學一學!咱們家的兒郎,不光是文武出衆,可是什麼都不能輸的!”一舞畢後,真定長公主如此評道,還含笑看了看旁邊的崔斂、崔敦,意有所指道,“你們祖父、阿爺、叔父們,跳得可都不差。阿兄還曾贊過你們祖父跳舞的姿態優美得很呢!逢宴飲時便要讓他去舞一場!”她所說的阿兄,自然便是當今聖人。

崔篤、崔敏和崔慎臉微微一紅。他們平日都只顧着習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確實沒顧得上跳舞。年紀最小的崔慎大着膽子道:“孫兒們可從未見過祖父跳舞,不如也讓孫兒們開開眼界?阿爺、二叔父也不知跳得如何?”

崔敦哈哈大笑,興致大發地站了起來:“二郎,子尚(崔澄)、子放(崔澹)、子由(崔滔)、子竟,都下場跳給他們好好瞧一瞧!”

於是,祖父輩與父輩們都舞了起來。動作雖都是那些動作,看似沒有什麼變化,但他們舉手投足間便多了那麼幾分英武、幾分豪氣。於是,如此簡單的羣舞,看起來便是賞心悅目多了。崔篤、崔敏、崔慎看得有些心癢,擠進去一同舞了起來,崔簡、崔韌也坐不住了,拉上崔會也悄悄地溜了進去。

最終,崔家的女眷們便欣賞到了崔家老少三代兒郎們帶來的羣舞。宴席中,歡聲笑語始終不斷,一直持續到深夜也不曾停歇。

作爲兵部尚書,崔敦的書房內外皆是防衛森嚴,足足有二十來個部曲專門守在附近

wWW▪ Tтkā n▪ ¢Ο

。這些部曲都是曾隨着他闖過腥風血雨的屬下,無不對他忠心耿耿,家人也盡在崔氏門下。他們也只忠誠於崔敦一人。若無他的允許,家中的任何人,包括鄭夫人與郎君們在內,都不能進出這座書房。

然而,此時,他卻浩浩蕩蕩地將自家的兒郎們都帶了進去。

這座書房看起來與別的書房並沒有任何不同:書案上鋪着未寫完的文書,書架上擺滿了各類文牘卷軸,牆上則掛着一柄寒光四射的橫刀。除此之外,四處皆是光禿禿的,只剩下地上鋪着的茵褥等物了。

崔敦與崔斂率先在茵褥上趺坐下來,崔澄、崔澹、崔滔、崔淵也依次坐下了。

崔敦也不再繞彎,直接問道:“子竟,你怎麼不曾說過,在潼關遇襲之事?!若不是我的部曲發現你那些部曲的異動,你難不成打算一直隱瞞下去?這種事如何能瞞得?!”

崔斂、崔澄、崔澹、崔滔皆悚然大驚,忙問道:“可曾受傷?”

“阿爺、叔父、兄長們安心,我並未受傷。”崔淵回道,“阿實也沒發覺異狀。”

“沒受傷你便不打算說?”崔斂擰起眉,一貫含笑的臉孔上佈滿了怒火,變得暴躁無比,“到底是何人下的手?!”他猛地跳了起來,猶如困獸般在原地走來走去:“你在外頭結了仇家?是那些遊俠兒乾的?!不,若是遊俠兒,你還有什麼不能說的?!那會是誰?子竟又不曾入仕,若是咱們家的仇家,又爲何會衝着他去!!”

“二郎,冷靜一些。”崔敦安撫了一句,不慌不忙地繼續道,“子竟,我若是想查,還查不出來麼?你,或者那人,想將這件事抹得一乾二淨,也不容易。”他手底下那羣部曲,風裡來雨裡去,什麼事不曾見過,查出真相也是輕而易舉之事。

“四郎,你知道是誰?”崔澄滿臉擔憂,“那爲何還要替那人隱瞞?”

“說出來,好教我們知道,給你報仇。”崔澹握着拳頭冷笑道。

“你不說,是因爲我們認得?”崔滔撫着下頜上的短鬚,猜測道,“不方便……有多不方便?難不成,是我們的親戚?”

“我確實懷疑一人。”崔淵道,不讓他們再繼續聯想下去,“待我查得證據之後,再給你們說罷。”倘若沒有證據,便是父親、叔父與兄長們,恐怕也難以相信。不,他們會毫不猶豫地相信他。然而,若要報復回去,集一家之力與他一人之力,帶來的後果絕對不可同日而語。同族之間的操戈,只會讓整個博陵崔氏聲名掃地而已。

作者有話要說:在唐朝的時候,載歌載舞是必備技能→ →

宴席上更是要跳舞助興的,會跳的上個劍器舞、胡旋舞或者胡騰舞,引來一大片叫好聲。不會跳的跟着大家跳羣舞,羣魔亂舞也沒有人注意。據說,在新年那種大朝會上,也是要跳舞的。李二陛下,不知道看着底下大臣們羣魔亂舞,新年第一天的心情會不會好呢……otl

昨天吐的血今天還沒恢復,萎靡不振……繼續休息去了……羣mua

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35章 偶然相遇第153章 家人再聚第91章 相約上元第133章 選妃傳言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168章 隱患暗藏第73章 落花流水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72章 王大婚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25章 寺廟進香第30章 雙喜一怒第54章 嫁妝經營第57章 久仰大名第69章 表妹來襲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26章 遇到惡人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37章 道觀生活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28章 首次相見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94章 添妝鋪房第72章 初次交鋒第151章 又到中元第45章 道門歸家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17章 家中生活第24章 宴飲之樂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32章 尚無對策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9章 洛陽坊市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15章 回家首夜第138章 影響王第83章 納吉之禮第76章 相見恨晚第150章 摹本之事第3章 長秋尼寺第50章 重新相識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9章 端陽來臨第44章 心中志向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29章 兄長貢舉第9章 洛陽坊市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7章 家中生活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6章 再見前夫第153章 家人再聚第38章 訪客探望第20章 曲競渡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54章 嫁妝經營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94章 添妝鋪房第102章 夫婦同心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69章 表妹來襲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97章 催出新婦第61章 盧十一娘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63章 心悅君兮第47章 王家宴會第4章 王家七郎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73章 落花流水第41章 暫時告別
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35章 偶然相遇第153章 家人再聚第91章 相約上元第133章 選妃傳言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168章 隱患暗藏第73章 落花流水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72章 王大婚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25章 寺廟進香第30章 雙喜一怒第54章 嫁妝經營第57章 久仰大名第69章 表妹來襲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26章 遇到惡人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37章 道觀生活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28章 首次相見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94章 添妝鋪房第72章 初次交鋒第151章 又到中元第45章 道門歸家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17章 家中生活第24章 宴飲之樂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32章 尚無對策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9章 洛陽坊市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15章 回家首夜第138章 影響王第83章 納吉之禮第76章 相見恨晚第150章 摹本之事第3章 長秋尼寺第50章 重新相識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9章 端陽來臨第44章 心中志向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29章 兄長貢舉第9章 洛陽坊市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7章 家中生活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6章 再見前夫第153章 家人再聚第38章 訪客探望第20章 曲競渡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54章 嫁妝經營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94章 添妝鋪房第102章 夫婦同心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69章 表妹來襲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97章 催出新婦第61章 盧十一娘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63章 心悅君兮第47章 王家宴會第4章 王家七郎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73章 落花流水第41章 暫時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