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

陸氏聞言不由得一怔, 她望了望楊氏, 緩緩說:“若論相貌,能配得上墨兒的女子也沒有幾人, 若論性情,我倒覺得穆家兩位小姐都不夠溫柔細膩, 恐怕楊家老夫人也難滿意。”

楊氏聽出她話中的意思, 笑了笑, 說:“大嫂說得沒錯, 墨兒的親事還得母親點頭才行。日後若是有機會, 最好還需母親瞧過了纔好。”

陸氏點了點頭,不再開口,楊氏也不再言語,馬車便靜靜得往沈府走去。

到了六月初六,正是沈家二爺沈仲彥成親的日子, 沈府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心兒不便隨着穆老夫人到沈府去, 而煙紫也不願被各家夫人上下打量端看,便也留在穆府陪着心兒與秋露。

沈府二夫人楊氏藉機忙將母親楊老夫人帶到穆老夫人面前, 楊老夫人直嘆沒有見到穆家兩位小姐, 心中遺憾不已。穆老夫人只得說日後定然帶着兩位小姐登門拜訪。

不想過了幾日,楊老夫人竟帶了楊家女眷親自來到穆府, 穆老夫人心下疑惑,可免不得遣人去將心兒與煙紫請到仁心堂來見一見。二人雖不情願,也無法, 只得隨着高嬤嬤來了仁心堂。

二人走進廳內,便瞧到穆老夫人身邊坐着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夫人,下面坐着幾位簪珠戴寶、花枝招展的婦人。心兒知這老者便是楊老夫人,便同煙紫二人上前施了禮。

楊老夫人上上下下將二人打量了一番,口中不住地讚道:“果然是上等的模樣性情,難怪秀英見過之後便難以忘懷,在我面前提過多次。”

“母親,女兒說的沒錯吧?”沈府二夫人楊氏也走到二人面前,眯着眼睛,打量着二人。

心兒聽到楊氏的聲音,不由得擡眼望向她,她仍是明豔華貴的妝扮,一行一動間髮鬢的步搖、腕上的鐲子琮琮作響、清脆悅耳。

心兒正望着她,不妨楊老夫人忽伸手一把將她與煙紫二人拉至眼前,心兒只覺得手腕一緊,忙回過神來,望着這位老夫人,她眼中雖笑意盈盈,可眼底卻透着一絲寒意,她彷彿生怕心兒掙脫一般,手指緊緊扣着她的手腕,心兒不由得想躲,可卻掙脫不了,便忙垂了頭。

楊老夫人似乎沒有覺察到心兒的不情願,只一味笑着讚了二人一番,方纔鬆了手。

心兒剛鬆了口氣,便聽穆老夫人說道:“三丫頭,四丫頭,你們姊妹二人還沒見過楊府夫人、大奶奶還有小姐。”

二人進門時便瞧到屋內還有幾位夫人,便忙上前一一見過了。年紀略大些的是楊夫人王氏、年紀淺些的是楊家大爺楊煦的妻子大奶奶嚴氏,還有便是楊家大小姐楊熙。

一一見過衆人後心兒不由得感嘆,楊家女眷除了大小姐楊熙之外,無不華貴富麗、光彩照人,尤其是大奶奶嚴氏,珠翠華服、明豔照人。

王氏笑盈盈地讚了二人一番,而大奶奶嚴氏雖面上帶着笑,可神情卻有些傲倨,敷衍地讚了幾句,便垂下頭擺弄着手中的梅花團扇。大小姐楊熙大約十三四歲的模樣,或許是不常出門的原因,倒是流露出些許怯怯的神情來。

二人見過衆人後,穆老夫人便留了幾位夫人說話,煙紫與心兒則帶着楊家大小姐楊熙在園子裡四處看看。

三人一面走一面聊,沒多久倒也熟絡起來。原來這楊家大小姐並不是夫人王氏嫡出的女兒,而是姨娘庶出,平日竟從未出過楊府的大門,今日大約是要來見穆家兩位小姐,才特意帶了她來。

楊熙性子雖怯弱些,卻溫柔隨和,與心兒、煙紫二人倒也合得來。只是心兒留意到這楊熙似乎有意與自己親近,說話時也時不時便瞧一眼自己,所幸煙紫一向心無旁騖,這細枝末節也未曾注意到,只帶着楊熙四處觀賞着園內的景緻。心兒不由得有些納悶起來,不知楊家此次登門究竟是何意。

到了下午時分,楊老夫人才帶着楊家女眷離了穆府。送走她們之後,心兒與煙紫仍留在仁心堂陪穆老夫人與蔣氏說話。

蔣氏問道:“母親,楊家與我們穆家一向鮮少往來,不知近日怎麼忽的熱絡起來?”

穆老夫人似乎有些乏了,歪在榻上,高嬤嬤在一旁輕輕替她捶着背。她擡眼望了望衆蔣氏,緩緩說道:“你可還記得上次煙紫與心兒的及笄禮上,沈家二夫人說她孃家侄子還未娶親。”

蔣氏點了點頭,說:“母親是說楊家有心同我們穆家結親?”

穆老夫人閉上眼睛點了點頭,心兒與煙紫互相對望了一眼,各自尋思,若是結親,那便是她們二人中間的一位。心兒忽想到曾經瞧到過楊墨撩撥沈府一衆丫鬟的模樣,不由得微微蹙了眉頭。

蔣氏見穆老夫人不緊不慢的閉目養神,不由得有些着急起來,說:“素來聽聞楊家喜好奢靡,母親今日也瞧到了楊家夫人、奶奶的穿着穿扮,何等華貴豔麗。而我們穆家一向簡樸,我們兩家如何能結秦晉之好?日後不論她們姊妹二人誰嫁去楊家,也難順心遂意。”

穆老夫人睜開眼,對蔣氏說道:“你如何又急了起來?依我看,倒是好事,今日一見,便知楊家家風如何,縱使那楊家二爺模樣再好、脾性再謙和,也定然不能將煙紫或是心兒娶了去。”

蔣氏聞言鬆了口氣,說:“母親說得極是,倒是媳婦沉不住氣。”

一旁的心兒與煙紫互相望了望,也都鬆了口氣,即便是楊家請了保山上門,穆老夫人定然回尋個合適的藉口推掉,想必楊家也不能如何了。廳內氣氛略輕鬆了些,煙紫便又哄着穆老夫人笑了一陣,衆人才離了仁心堂。

原以爲此事便如此作罷了,不想到了月底,楊家真請了保山上門。

一日,沈府大夫人陸氏登門門拜訪,起先穆老夫人並不知道她的來意,可當瞧出她竟是來給楊家做保山,並得知楊家求娶的竟是心兒後,穆老夫人便不由得呆在那裡,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絕。

原來沈家二夫人楊氏隨着母親等人離了穆府之後,便細細與楊老夫人合計了一番。楊老夫人雖不滿意穆家清簡樸素,心兒性子冷淡,可一想她是皇后娘娘的親妹妹,沈府的二小姐,終還是點頭將此事定了下來。

楊老夫人正盤算着請哪位保山纔好,不想二夫人楊氏早已打算好了,要請的保山不是別人,正是沈府大夫人陸氏。

楊氏早已算準陸氏心中不喜歡心兒這個丫頭,楊家雖不是顯貴,可迎娶心兒倒也勉強,陸氏在大老爺沈青正面前也算說得過去。

此外,若是穆老夫人不願與楊家結親,請了旁的保山,她只需一口回絕便好,日後楊家便無計可施了。可她若瞧到這保山是沈家大夫人、心兒的嫡母,她自然便知道,大老爺沈青正定已同意了這門親事,她如何好回絕?如此算來,只要請得到大夫人陸氏做媒,這親事便成了八分。

一日,二夫人楊氏尋了個機會便向陸氏說起此事。只聽楊氏說道:“夫人有所不知,二爺仲彥成親那日,家母便與穆老夫人相談甚歡,穆老夫人還邀了母親去穆府相聚。後來家母便攜了家人便拜訪了穆家,不想她老人家瞧到穆家兩位小姐後喜歡得不得了,便動了結親的念頭。”

“只是兩位小姐各有千秋,母親難以取捨,思來想去,還是覺得四小姐合心性格穩重,更合墨兒的性子。母親知道沈家一向同穆家往來較多,便有心請大嫂做保山,不知大嫂可否看在弟妹的面子上,爲楊家做這樁媒?”楊氏說罷,擡眼望向陸氏。

陸氏聞言不由得有些詫異,她深知楊老夫人對二爺楊墨的親事萬般挑剔,都城多少大家閨秀都入不了老夫人的眼,不想卻瞧上了穆家的兩位小姐,竟還選了中了心兒。

她想了片刻,才緩緩說道:“弟妹,你是知道的,我一向鮮少替人做媒,墨兒這親事楊老夫人當緊的很,若是辦不好,豈不是誤了老夫人的好事?”

楊氏明豔地一笑,說道:“夫人萬萬不要推辭,如今與穆家往來較多的也只有世交的沈家、岳家等幾家。夫人身份貴重,是皇后娘娘的親生母親,若是夫人肯爲楊穆兩家做媒,那也是穆家與楊家兩家的光彩。”

陸氏聞言細細思量了起來:從門第上來看,楊家與穆家也算得上是門當戶對,心兒這御醫家的小姐嫁到楊家也並不委屈。更何況楊家二爺貌似潘安,是都城數一數二的美男子,性格又溫順柔和,配心兒這丫頭倒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只是,陸氏有些猶豫起來,只是大老爺這裡該如何去講呢?心兒畢竟是他的親生女兒,他也知楊家的行事做派,他定是不肯的。

楊氏瞧出陸氏的猶豫,便又說道:“墨兒夫人也是見過的,儒雅謙和,見過的人無不誇好,那日連大老爺瞧到了,都贊他溫文爾雅呢。”

陸氏聽聞大老爺也曾誇獎過楊墨,心中一動,她笑了笑,說:“這做媒可不是小事,容我再細細思量思量。”

楊氏聞言,知她動了心思,便笑着說道:“夫人且放寬心,若是穆家有意,納彩問名也不過是個禮儀已而。若是穆家無意,楊家也定會記得夫人的恩情。”

陸氏微微沉吟了一番,終還是推辭不過,答應下來。楊氏心中大喜,又謝了她幾番才作罷。

作者有話要說:  好戲要開始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