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相談

陳遠和徐煥之到漣郡時胡箐想安排他們住在太守府,陳遠說人多不方便,便自己在漣軍兵營附近尋了一處叫“穹園”的多進荒廢宅院住下了。但陳遠帶了一萬人,園中的房屋畢竟有限,大部分士兵還是就近住進了兵營。

徐煥之和陸長銘回到穹園時,陳遠早就在等他們了。

吃飯的時候陳遠問徐煥之見李赴和胡箐的情況。徐煥之不說話,陸長銘直搖頭。

陳遠說:“怎麼?不好對付?”

徐煥之做無奈狀撇撇嘴,“豈止是不好對付,狡猾又刁鑽。唉——不說他們了,你今天見到宗政將軍了嗎?他還好吧?”

“嗯,他本要跟我一起回來,後來軍中有事,他說明天再來。即明跟他很熟嗎?”

“熟到說不上。同朝爲官,見過幾次。不過我很敬重他,他似乎不太把裴丞相看在眼裡呢。”

“此話怎講?”

“四年前桓原大戰結束後,前樑亡國,裴丞相曾來漣州跟東涼商談如何劃分晉涼邊界的事。他當時帶來的都是他自己的人,具體是如何談的我不知道。但回去之後,裴丞相對宗政將軍似乎頗有微詞,還曾在朝上說過他‘擁兵自重’。”

“不知道他跟李赴和胡箐的關係怎樣?不合最好。”

“嗯,明天他來的話,試探一下。”

陳遠想:又是試探,難道這官場上的事就沒有能直接說、直接問的?

第二天,一過正午宗政延就到了。徐煥之沒有離開穹園,派了陸長銘和寧長出去找一個人,陳遠讓雲七和餘凌跟在後面保護着,萬一有什麼情況好及時回來告訴他。

陳遠和徐煥之陪着宗政延在院子裡各處轉了轉,最後回到廳堂,各自都坐到榻上,宗政延說:“這園子不錯,離大營這麼近,我怎麼早沒來看看。”

徐煥之說:“可我聽說這園子鬧鬼呢。”

“什麼?!”陳遠吃驚地看着徐煥之,“我怎麼沒聽說?”

“朝食過後我出園子在附近轉了一圈兒。我聽人說這裡以前的主人是一個柯姓的士族,六年前柯府上下一百多口人一夜之間全都被毒死了。後來官府調查了一段時間說是江湖仇殺,就草草結案了。從那時起這園子就再也沒有人住過,後來有夜裡進來想偷東西的人說聽見有女人的哭聲,結果東西沒偷成,人差點兒沒被嚇死。最後就連盜賊也不敢再來,所以這園子才荒廢成現在這個樣子。”

陳遠說:“倒確是慘案一樁,但我不信有鬼。”

“六年前?”宗政延偏着頭想了一下說:“家父就是六年前在漣郡突然亡故的。”

陳遠問:“將軍那時不在漣郡?”

不等宗政延回答,徐煥之搖搖頭說:“煥之沒記錯的話,及長六年前在把守鱗州,是宗政老將軍去世之後才被調到漣州,接管這裡的守軍的。”

宗政延點點頭,“即明說的沒錯。我回來料理家父後事的時候胡太守說家父是出城時遇上了涼軍,寡不敵衆,才慘遭不測的。”

徐煥之皺起眉,“令尊難道是一個人出城的?”

“說是帶了幾百人,但是全都被匈奴兵殺了。”

三個人沉默了一會兒。

徐煥之突然說:“及長覺得胡箐和李赴的爲人如何?”

“他們……”宗政延略微猶豫了一下才說:“二位既然是皇上派來的,我不妨直說。他們是裴丞相的人,所以延與那二人素來沒什麼交往。即明應該知道,要不是我手握重兵,把守要地,裴愨早就容不下我了。”

“那及長的意思是願意效忠於皇上了?”

“嗯……說心裡話,”宗政延低下頭,“其實……延不過是一介武夫,不懂什麼爭權奪勢,最討厭參與朝中的黨派之爭。皇上也好,丞相也罷,延只希望能做好自己的本份,保護一方百姓,守住漢地,不辱沒我宗政家世代忠魂的英名,此外別無它求。”

陳遠看看徐煥之,然後對宗政延說:“將軍知道我跟即明是帶着虎符來的嗎?”

宗政延一愣,“皇上跟丞相……已經到這種程度了嗎?可是……漣州守軍不可輕動。”

陳遠笑笑,“將軍放心,遠不會調離漣軍離開晉涼邊界的。只希望一旦建康開戰,將軍能派兵增援桓州,守住戟勒嶺,切不可讓東涼趁勢南進。”

宗政延一拱手,“此乃份內之事,末將自當盡心竭力。吾皇果然聖明,沒有看錯陳將軍。”

這時陳遠和徐煥之爲宗政延準備的簡單酒宴已經擺好了,三人入席之後把酒言歡,陳遠和宗政延頗有些相見恨晚的意思。

正喝到酒酣耳熱之際,陸長銘、寧長、雲七和餘凌回來了,見宗政延在,他們沒說什麼,行過禮便走了。

看着雲七離去的背影,宗政延說:“那個着緗衣的清秀公子我見過。”

陳遠擡起頭,“不會吧?”

“我在鱗州見過。”

“鱗州?”

“他是聞人絮的徒弟。”

“什麼?瞿如老人聞人絮的徒弟?!” 徐煥之也有些不大相信地看着宗政延。

“是。因爲久聞聞人絮的盛名,我一到鱗州就去拜訪他。”

“瞿如老人?”陳遠想了想,“是那個傳說已年過百歲有蓋世神功又善長嘯的出世高人嗎?”

“就是他,他長年住在深山裡,而且一般不見世人,想見他一面很難。我去了好幾次都沒能見到他,後來聽說我是宗政家的後人,纔跟我見了一面。當時那個面容清俊的年輕人就一直在他的身後,我向聞人絮請教長嘯導氣之術。他說他年事已高,除了鳥獸山樹,他已經不再對人而嘯。然後他讓那個年輕人代他嘯歌,說那是他的弟子叫雲介。因爲那時聽到的嘯聲太婉轉動聽了,以至每每想起都似猶縈在耳,所以我對他的長相記得很清楚,就是剛纔那個人。”

“原來他叫雲介。”陳遠嘟囔了一句,“你說他善長嘯?”

徐煥之說:“而且還嘯功了得?”

宗政延看着兩人都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肯定地說:“正是。怎麼了?你們沒聽過嗎?”

“他……恐怕已經不能再嘯了,因爲他已經不能說話了。”

這回輪到宗政延吃驚了,“不能說話?!”

“是。”

“怎麼……”

“他的舌頭沒了。”

“怎麼可能?!”

“你還知道關於他的其它事情嗎?”

宗政延緊鎖雙眉,搖搖頭,“我只見過他一面。他怎麼會在這兒?”

陳遠想了一下說:“他現在叫雲七,是我的朋友。”

“那他的舌頭是怎麼回事?”

“我也不知道,很多事情他都不肯告訴我。”

“唉——”宗政延嘆氣,“真是可惜。”

又是一陣沉默。

後來他們三個由雲七、長嘯談到莊老、三玄,一直喝到深夜,全都酩町大醉,最後被人扶回房裡的時候,幾乎都是不省人事。

宗政延是在天剛亮的時候醒的,陳遠和徐煥之還睡着,他讓守衛的人等他們倆醒了說他有事先走了,然後就離開了。

徐煥之醒來之後讓人找來了陸長銘,問他昨天出去的情況。

陸長銘說:“我們連地牢裡都找過了,可還是沒有。”

這時有人敲門,徐煥之剛換好衣服正在系革帶,他剛要說“等一下。”可“等”字還沒出口,門已經被陸長銘打開了,是陳遠。

徐煥之趕緊整理一下衣襬,陳遠把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怎麼樣?胡服還穿得慣嗎?”

徐煥之低頭看着自己身上的衣服,“嗯,很好。保暖又方便,難怪你喜歡穿。”

陳遠突然走到徐煥之跟前,扯扯袖子,又拉拉衣襟,“這件好像還是大了些,明天再讓他們改改。”

徐煥之趕緊向後退了一步,“不用了。用不了幾天就要回去了。”

“回去?我看還早着呢。促之(寧長)跟我說了,你要找的叫全卯的人還一直沒有找到。那是什麼人啊?”

“你不知道嗎?皇上沒告訴你?”

“沒有。他只讓我保護好你,負責調兵,別的都沒跟我說。”

“是這樣的,”徐煥之坐到一把胡牀上,“因爲漣州是軍事要地,四年前皇上在太守府和刺史府按插了兩個自己的人:路申和全卯。前些日子皇上讓他們找裴丞相通敵的證據,好象是他們找到了裴丞相的什麼重要信函,可最後在路申和全卯準備一起離開漣州回建康的時候被李赴發現了,於是他派了人去追他們。爲了能甩掉追兵,他們是分開跑的。因爲全卯比較年輕,所以信是由他帶在身上的,可沒想到的是結果全卯被抓住了,路申逃了回去。離開建康之前皇上讓我到了漣郡務必先找到全卯。可前天我和銘字(陸長銘)問起全卯的時候,李赴說他早就離開漣州了,去了哪兒沒有人知道,他顯然是在撒謊。其實我懷疑他已經把全卯滅口了,但是皇上既然能派他來這裡,他又在李赴身邊呆了這麼多年,也需他有辦法讓李赴不殺他,所以我想他也有可能還活着。”

“是找到全卯就可以找到裴丞相通敵的證據了嗎?”

“可以這樣說。”

“是能證明裴愨通敵就可以發兵捉拿他了嗎?”

“對。”

“我有辦法。”

“什麼辦法?”

“什麼辦法你不用管,明天我跟你一起去找李赴和胡箐。”

作者有話要說:瞿如:東五百里,曰禱過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有鳥焉,其狀如?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鳴自號也。泿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海。其中有虎蛟,其狀魚身而蛇尾,其音如鴛鴦,食者不腫,可以已痔。——《山海經·南山經·南次三經》

譯文:(天虞山)往東五百里,有禱過山,……,有一種傳說中的禽鳥,形狀像?卻是白色的腦袋,長着三隻腳(一說是三首雙足),人一樣的臉,它總是“瞿如、瞿如”地叫,彷彿在呼喚自己的名字。……

聞人絮之所以被稱爲瞿如老人,是因爲傳說他在長嘯時曾引來神鳥瞿如。

三玄:玄學,中國魏晉時期出現的一種崇尚老莊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晉玄學。“玄”這一概念,最早見於《老子》:“玄之又玄,衆妙之門。”魏晉人注重《老子》 、《莊子》和《易經》,稱之爲“三玄”。

嘯與玄學有一定的關聯,以後再慢慢說。

插入書籤

第二十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五章 第五十章 第十三章 第二十二章 第九章 第二十六章 附表三附表二第五十一章 第四十六章 第三十一章 第六章 第一章 第十二章 附表二第三十九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四章 第五十八章 第一章 第六十一章 第二十章 第四章 第十三章 第二十九章 附表二第五章 第三十七章 第二十六章 第四十章 第三十一章 外章第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附表二第二十五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一章 第二十章 外章第二十二章 第六十章 第八章 第十六章 第五十章 第七章 第十三章 第三十章 第十二章 第二十二章 第三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六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三十章 第二十九章 外章外章附表二第三十三章 外章第五十章 第四章 第五十四章 附表二第五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 第二十四章 附表二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四章 第五十六章 附表二第六章 第五十二章 第三十四章 外章附表五第二十六章 第五十五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五十九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二十三章 第六十二章 第五十五章 第四十二章 第十章 第四十五章 附表四附表四第五十五章 外章第五十二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五章 第五十章 第十三章 第二十二章 第九章 第二十六章 附表三附表二第五十一章 第四十六章 第三十一章 第六章 第一章 第十二章 附表二第三十九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四章 第五十八章 第一章 第六十一章 第二十章 第四章 第十三章 第二十九章 附表二第五章 第三十七章 第二十六章 第四十章 第三十一章 外章第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附表二第二十五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一章 第二十章 外章第二十二章 第六十章 第八章 第十六章 第五十章 第七章 第十三章 第三十章 第十二章 第二十二章 第三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六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三十章 第二十九章 外章外章附表二第三十三章 外章第五十章 第四章 第五十四章 附表二第五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 第二十四章 附表二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四章 第五十六章 附表二第六章 第五十二章 第三十四章 外章附表五第二十六章 第五十五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五十九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二十三章 第六十二章 第五十五章 第四十二章 第十章 第四十五章 附表四附表四第五十五章 外章第五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