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無名(一)

知道自己留不住紅拂,李婉兒也不再刻意挽留。作爲一個曾經被丈夫毫不猶豫地當作累贅拋棄的女人,她知道這世上有些傷根本無藥可治。也許流水般的時間會將傷口上的血跡慢慢沖淡,但任何時候,哪怕有一絲風吹上去,已經藏起來的傷口依舊會疼得人撕心裂肺。

能讓疼痛暫時被忘記的唯一辦法是找另外某些重要的事情,把自己的閒暇時間全部佔滿。就像現在的她,每天在軍中從早忙到晚,有數不清的命令要下,數不清的雜事要理順,即便柴紹刻意跑來搭話,名義上還是夫妻的二人也要花費好大力氣,才能將話題從軍務轉到私事上。往往到了這個時候,新的軍情又送了進來。雙方不得不再度沉浸於軍務。

“我已經向唐公請纓,待攻破京師後,就領一支兵馬北上!”望着妻子再次垂下的頭,柴紹低聲告訴。北上的方向,自然是突厥人入侵的方向,他知道妻子肯定爲自己這樣做而感到高興,但從對方專注於公文的眼神裡卻看不到半分波瀾。

“我仔細分析了一下,突厥人不可能只選一條路南進。他們有很多部族,彼此之間都怕對方佔了自家便宜。所以,最大的可能是多路齊頭並進,涿郡只是其中一條道路。太原…”柴紹故意把話停住,想試試婉兒是否在聽自己的分析。眼前的人只是鄒了鄒眉頭,然後就又把目光放在了公務上。

“西側的樑師都兵力不強。弘化郡雖然對李家至關重要,但距離長安甚遠!”輕輕嘆了口氣,柴紹繼續道。“所以,我不準備去西路。我準備去雁門一帶,如果突厥人從劉武周的地盤上殺過來,我剛好以騎兵跟他一較長短!”

“那你小心些!元吉還是個孩子,根本別指望他能給你幫忙。如果戰事不順,你隨時可以退入五臺山區。那邊地形起伏較大,不適合騎兵的展開。突厥人想追殺你也未必能找得到進山的路!”李婉兒終於回答了一句。但話語卻僅僅限於軍事上的見解。

即便這樣,已經讓柴紹喜出望外。他不指望能完全獲得妻子的諒解,但兩個人同在唐公帳下爲軍官,總是這樣僵着也的確不是辦法。況且現在的妻子不是當初那個只可能拖累他丟掉性命的婉兒。現在妻子背後站着數萬虎狼之師,還有一個沒多久就可能成爲皇帝的父親。對於一個渴望者將事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男人,什麼嫁妝能比這數萬大軍和通天捷徑更厚重?

想到二人之間的關係可能會出現轉機,柴紹說話的語調更爲溫柔。儘管在內心深處,這樣做讓他很尷尬,但男人活着,卻不得不正視現實。“婉兒…….”他低低地輕喚妻子的名字,滿臉愛憐與祈求。

“還有別的事情麼?”李婉兒從公文上擡起頭,明亮的目光宛若冬夜裡的冷月。

“沒,沒別的事情。我這次來就是想問一句,如果娘子軍先入了城。你真的打算做這個北上兵馬的統帥麼?”柴紹被看得有些緊張,結結巴巴地問。

“那也得我的娘子軍能率先入城!已經攻了九天了……”李婉兒也輕輕嘆了口氣。她知道柴紹在想方設法彌補兩人之間的裂痕,但越是彌補,給她的感覺卻是裂痕越清晰。也許,這條裂痕在二人成親之前就存在的,只是她當年少不經事,一直以爲世間大部分男人的肩膀都厚重如山。而只有經歷過後才知道,能在關鍵時刻刀山火海都不會放棄你的男人,錯過後便不可能再找到第二個。

以世俗眼光標準,柴紹當時做得一點兒都沒錯,甚至堪稱理智。夫妻兩個與其一塊兒被人捉住殺頭,還不如各自逃命。至少,那樣,活下來的人可能有機會爲死去的人報仇。但婉兒卻不想自己再與一個理智的男人生活於同一屋檐下。至少,她不想再被人理智地拋棄一回。

“長安城支持不了多久了,守軍已經是強弩之末!”柴紹見婉兒眉宇間帶着煩躁,笑着開解。

“其他事情,待城破之後我纔有時間想!”李婉兒輕輕搖頭,話語裡透着堅決。“城破之後,無論是不是娘子軍第一個進城,我都會領兵北上!”在內心深處,她同時也作出決定。

無論爲了當年的相救之恩,還是妹妹萁兒的幸福,她都不會看着李旭獨自面對塞外數十萬狼騎。

久攻不下的長安城隨着屍體的堆積,終於被人血衝開了一條缺口。十一月,丙辰,李建成麾下的旅帥雷永吉帶領一百多弟兄在長安城北牆上站穩了腳跟。隨後,左三統軍竇琮親領侍衛殺上,殺散已經精疲力竭的守軍,成功奪下了長安北門。

緊跟着,娘子軍從西門入城。生擒京兆尹骨儀,並從試圖立功贖罪的他口中得知了百姓們傾力支持守軍的緣由。爲了避免出現麾下士卒與百姓之間的衝突,李婉兒派遣自己的族叔李神通舉着其父李淵的親筆手令巡街,有蓄意擾民者,殺無赦。幾個劫掠民財的害羣之馬還沒等把搶來的財帛捂熱乎便被當衆斬首。一些尚未蔓延開來的暴行也被及時地栽贓於戰敗潰散的守軍頭上。本來抱着必死決心的城內百姓見李家軍入城後非但沒有亂殺無辜,而且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剋制,立刻打消了與大隋共存亡的念頭。

長安城經歷了十餘天血腥洗禮後,重新恢復了寧靜。壬戌,李淵擁立十三歲的代王楊侑爲皇帝,改元義寧。遙尊楊廣爲太上皇。緊跟着,在親信的授意下,楊侑加封李淵爲大都督,總管內外諸軍事。尚書令、大丞相,總管內外政務。唐王,假節鉞,開府,授權更改所有政令。又下旨,“事無大小,文武設官,位無貴賤,憲章賞罰,鹹歸相府”,唯獨“郊祀天地”,需要向皇家奏聞。

李淵領旨謝恩,旋即大賞羣臣。封李建成爲唐世子,李世民爲秦公,元吉爲齊公,李婉兒爲平陽郡主。裴寂爲魏郡公,賞關中良田千頃。武士彠太原郡公,賞河東良田萬頃。劉弘基以“創業而來軍功第一”封爲左光祿大夫,西河郡公,正三品懷化大將軍。柴紹以“尚義敢戰”封爲臨汾郡公,馬軍大總管。其餘如殷開山、姜寶誼、錢九隴、陳演壽、馬三寶等人皆授高職,賞宅院、金帛、良田無算。

“這倒真應了紅拂走之前所說的話!”看到父親在一瞬間將京師府庫搬了個乾乾淨淨,李婉兒苦笑着想。但她無法指責父親做得不對。如果父親不大方地酬謝這些“從龍”有功者,也許哪天他剛從丞相府出來,就會被一支突然而來的流矢射殺在戰馬旁。而能給大夥帶來更多實惠的人將成爲新的大丞相,唐公,掌管內外軍政事務。

從某種程度而言,造反就是爲了搶地盤、搶錢、搶女人。強盜們做的事情,義軍以清君側的名義做時,聽上去冠冕堂皇些,本質上差別卻不大。但在處理善後事務方面,她的父親李淵做得比任何一位綠林好漢都嫺熟。長安城內外的流民都得到了妥善安置,破城時受到戰火波及的普通百姓也得到了賠償。從永豐倉內源源不斷運來的陳米,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們對戰爭的恐慌,通過抄沒京師留守官員的家產,李家軍在不增添百姓負擔的情況下,也籌集到了足夠的軍資。

除此之外,李淵在入城之後,參照漢高祖入咸陽故事,廢除大隋苛政,與民約法十二條的舉措也爲他贏來了赫赫聲名。如今,京師上下無論官員還是百姓,都交口稱讚唐公是個仁厚睿智的好丞相。由他來掌管政權,給朝廷和大夥帶來的好處幾乎是立竿見影。

在這些短暫的快樂和繁榮下面掩蓋着巨大的犧牲。當然,所有人都認爲那些被犧牲掉的傢伙是罪有應得。包括婉兒在內,雖然她對骨儀的最後下場有些同情,但無論從此人爲官時貪婪程度,和抵抗大軍時所犯下的那些罪行來看,唐公李淵只處了他一個斬首抄家,族人流放的懲罰,已經是充分考慮到了他最後一刻的立功表現。

其他守城者的下場就比較悽慘了。左翊衛將軍陰世師抄殺李家在先,抵抗義師在後,被判車裂之型。如同幾個月前陰世師帶人衝入李家一樣,陰家上下兩百多口,無論男女,無論主僕,超過十五歲以上者全部被殺,十五歲以下者賣爲官奴。

另一名守軍將領楊寶藏被處以斬刑,財產充公,家人被沒爲裴寂的私奴。其餘還有十幾位李婉兒不太熟悉的將軍,也被一併處死,家人爲奴,家產充公。還有留守長安城內的幾個家中豪富的文官,也以貪婪、索賄、苛待百姓等罪名,被罰得傾家蕩產。

就連已經死了近月餘的衛文升,李淵也沒有放過。他命人將衛文升的屍體從墳墓裡扒出來,挫骨揚灰。但罪名不是抵抗義軍,而是“逢迎太上,陷害有功將士!”。

焚燒衛文升屍體時,當年從遼東活着返回來的幾個原護糧隊出身的軍官都到了現場。已經成了大隋宣威將軍的王元通親手點燃了第一根乾柴。透過驟然騰起的濃煙,李婉兒看見王元通的眼睛紅紅的,依稀有淚。

在火光於衛文升的屍體上騰起來的剎那,李建成輕輕地轉過了臉。他不想讓人看到自己失態,但緊握的拳頭卻始終在顫抖。

遼河上的那場大火一直纏繞着他,令他日日夜夜不得安寧。而今天,噩夢終於結束了。當年不顧他攔阻放火燒掉將士們退路的人,用自己的屍體償還了罪孽。他李建成也不再是一個“不可依託”的主帥。第一個登上長安城牆的是他麾下的勇士,第一支衝入長安的隊伍是他所率領的左軍!他重新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不比這個時代任何英雄差,至少,不比二弟世民……想到這,他悄悄用眼角的餘光掃視,看見弟弟世民那張英武的臉上寫滿了遺憾。

李建成明白弟弟世民在遺憾什麼。自從大軍南下以來,雖然世民本人在戰場上的表現糟糕至極,但冥冥中有一種好運始終追隨着他。打霍邑,李世民被宋老生從眼前透陣而過,可追斬宋老生於城牆之下的劉弘基恰恰是隸屬於世民麾下的將領。攻黃河,李世民所部被敵人半渡而擊,全軍幾近崩潰。可關鍵時刻從別處渡河的柴紹以數百騎兵迂迴到了隋軍主將桑顯和身後,再度把李世民從失敗的邊緣硬拉了回來。雖然那時柴紹已經被提拔爲父親直屬的馬軍總管,可此人當時帶領的騎兵卻是侯君集和武士矱二人親手訓練出來的飛虎軍。過後算功勞,依然少不了李世民的那一份。待到大軍進逼京師,經略扶風,李世民麾下的劉弘基和侯君集二人又大放異彩,舉手之間拓地百里,聚衆數萬,把領兵前來迎戰的衛文升打得抱鞍吐血,逃回京師後沒幾天便羞憤而死。

有了這些功勞撐腰,李世民對建成這個當哥哥的壓力愈發明顯。雖然在表面上,二人兄友弟恭,親密得依舊像五年前。但李建成清楚地知道,如果自己再不拿出些像樣的功勞來,在家族中的地位早晚會被人所取代。

如果是自己才能和德行都較弟弟相差甚遠也就罷了。李建成會主動將唐公,不,現在是唐王的第一繼承人身份交出來。無論爲了家族的興旺還是個人的安全,他都有必要這樣做。可捫心自問,李建成實在看不出自己除了運氣外,哪裡不及二弟世民?

的確,當年在遼河上,是自己沒有保住護糧隊的退路。可當時許國公宇文述也在,連他都無法阻礙衛文升放火燒橋,自己一個人微言輕後生晚輩又怎可能阻礙得了?

儘管不是自己的錯,自己也爲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事情發生後,所有人都認爲自己“不可依託”,活着回來的劉弘基、武士矱,甚至失散多年後如今又重回父親旗下的王元通、齊破凝,都不肯再爲自己效力。而劉弘基在二弟麾下,武士矱在父親帳下,王元通和齊破凝二人跟在婉兒身後,都立下了赫赫功勞!結果,那些功勞分別歸屬於二弟,歸屬於父親,歸屬於婉兒,而作爲他們的老上司的自己,什麼都沒分到!

的確,自己所部左路軍在起兵之後的表現遠不如世民所部右路軍的表現那樣花哨。可左路軍也沒犯下任何威脅到整個李家生存的錯誤。相比於左路的穩紮穩打,右路軍的動作充分暴露了二弟世民的賭徒性子。如果不是劉弘基、侯君集這些人替他兜底,整支兵馬早就被他葬送得一乾二淨!

論爲人,建成認爲自己遠比二弟世民沉穩寬容。論政務,有着多年協助父親管理地方經驗的自己,更是遠遠把凡事喜歡率性而爲的二弟拋在了身後。世民唯一可以與自己一較短長的能力便是軍務。二弟可以把劉弘基和柴紹的功勞都算在他自己頭上,甚至把部分與娘子軍合作取得的戰績也全都貪爲己有。可當着幾十萬雙眼睛的面,第一個攻入堅城長安的卻是左軍將士。左路軍僅憑此一戰,就足以讓右路軍開戰以來的所有功勞黯然失色!

既然各方面的能力和對家族的貢獻根本不比弟弟差,李建成當然不能將世子之位拱手相讓。長時間以來,做弟弟的世民步步緊逼,他這個做哥哥的因爲擔着個“葬送數百家族潛在助力”的惡名不得不一再隱忍。今後,他再不用於世民的咄咄鋒芒之前退避三舍了。他已經親手爲屈死於遼河東岸的護糧隊弟兄們報了仇,他已經親手證明了自己的卓越用人能力和統軍能力。接下來,他要做的事情便是按照攻取長安之前的約定,帶領李家主力北上與冠軍大將軍李旭並肩抵禦突厥狼騎。並順道將父親假新帝楊侑之手授予李旭的驃騎大將軍、世襲博陵郡王的獎賞帶給李旭,進而將河北六郡與河東、京畿等地併爲一體。

如果此事交給世民來辦,以他那霸氣十足的性格,肯定又會搞砸。而交給自己來辦,李建成認爲自己達成目的的可能十拿九穩。首先,旭子一直像尊敬親生哥哥一樣尊敬自己,而自己也一直以兄長的身份與對方交往,彼此之間本來就有一股抹不去的親情存在,即便某些事情談不攏,也可以開誠佈公地討價還價,不會因爲對河北六郡未來的發展道路見解不一致而當場翻臉;第二,在擊退突厥狼騎之前,自己不會談兩家並做一家的事,以免讓旭子覺得河東李家在趁人之危。通過並肩血戰,博陵軍將士會充分看到河東李家目前的實力和未來的遠大前景,只要旭子本人沒有稱孤道寡的野心,對彼此都沒壞處合併幾乎水到渠成;第三,即便旭子已經不是當年的旭子,有了更高的人生目標,對權力有了更多渴望。他也應該能看到以六郡之地席捲天下幾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只要他肯提出條件,自己將以李家第一繼承人的身份盡最大可能滿足他的要求。以旭子的爲人和聰明,應該能看出李家在此事上表現出來的誠意。

如果有了旭子相助……。目光掃過重重黑煙,李建成再度打量默不作聲的劉弘基、長孫無忌和侯君集。這些幾個當世英才加在一起,能力也無法與旭子比肩。自己的世子地位將穩如磐石,誰也不可能再威脅得動。李家也將在自己的手上更加茂盛,超越父親,以及父親的父親,達到前所未有的輝煌。

“世子可做好了出發準備?有需要末將效勞之處麼?”感覺到了李建成略帶挑剔意味的目光,距離他最近的武士矱趕緊湊上前幾步,低聲詢問。

儘管已經被封爲太原郡公,武士矱依舊對建成、世民幾個保持着家將對少主般的尊敬。這是他長時間寄人籬下所養成的習慣,一時半會兒想改也改不過來。李建成對這種態度到非常滿意,凌厲的目光陡然變得溫和,想了想,笑着回答:“陳叔一直負責此事,我今天事情太多,還沒來得及問他!如果太原公待會兒能抽出些時間來的話,我讓竇將軍前去找你領些守城用的弩箭。涿郡有內外兩道長城,利於憑險據守。我軍多帶些羽箭過去,應該能派上用場!”

武士矱微笑着點頭,“我已經將兵部庫存的所有羽箭都調了出來。此外,還有四千套馬甲,如果世子需要,可以全部領走。咱們到了河北後是客軍,軍械如果帶得不足,難免會被人家笑話小氣!”

“那其他幾路兵馬如果有需要的話,他們到哪裡去領羽箭?”李建成沒料到武士矱對自己這麼大方,楞了一下,質問的聲音脫口而出。

“末將已經稟告過唐公,從明天開始砍伐城外的皇家園林。那些園子裡的木材養了二十幾年,該派上用場了!”武士矱對李建成的疑問早有準備,笑了笑,低聲給出答案。

他之所以刻意在話中凸顯河北與河東的差別,是爲了避免授人口實。但力所能及的忙,他已經儘量替昔日的朋友做了。趕製出來的羽箭在質量上肯定不如原來的庫存,可雙方面對的敵人也不一樣。一方是拿着簡陋武器,穿着廉價鎧甲的亂匪,另一方面對的是傾朝而來的數十萬狼騎。哪邊的威脅更大,聰明人心裡應該能分清楚。

李建成肯定屬於聰明人一類。略作沉吟,他便決定將武士矱的舉動算作向自己靠攏的一種手段。自從帶兵率先攻入長安後,類似的靠攏舉動每天他都要遇上十幾次,因而很容易習慣成自然。

幷州武家雖然算不上什麼名門,但這次長安受封,除了武士矱這個郡公外,還有一個武士棱也被封爲縣公。憑藉着一門兩公的封爵和半個幷州的財勢,武家的騰飛指日可待。這樣的人家,能引爲助力自然是順水推舟的收於帳下爲好。即便暫時無法得到他的效忠,也總不能眼睜睜地看着他替別人跑前跑後。

考慮到以上因素,李建成的笑容看起來愈發平和,“武將軍做事總能想在衆人前頭。有你來掌管輜重,這一路上不知道讓大夥省了多少心。如果不是父親已經任命你做了將作司正卿,北征大軍的督糧官一職,肯定非士矱莫屬!”

“多謝世子擡愛,武某所做,都是些份內之事而已。算不上謀事在前。”武士矱被李建成的肆無忌憚嚇了一跳,趕緊將話題向軍務上岔。他不想得罪眼下聲勢如日中天的李建成,卻遠沒市儈到見到對方可能佔據上風立刻改換門庭的地步。況且他知道自己根基淺,比不上長孫順德、劉文靜這些人。所以能不跟摻和立儲奪嫡的事情,還是躲遠些爲妙。

還沒等武士矱將自己撇清楚,李建成麾下心腹左三統軍竇琮立刻湊過來,陰陽怪氣地說道:“古語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果士矱兄所爲算不得謀事在前的話,那麼某些連眼力架都沒有的人,更枉擔了個多謀之名了!”

說這話時,竇琮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站在李世民身邊的李靖。直盯得對方低下頭去,將官帽後的花白頭髮全都露出來,才得意洋洋地哼了一聲,高高地翹起下巴。

“將作監還有些事情,武某先走一步。世子勿怪!”武士矱唯恐再交談下去會給自己惹上更多的麻煩,趕緊躬身告退。

“武將軍慢行。待會兒竇將軍就去找你!”李建成淡然一笑,並不以武士矱的推搪爲忤。相反,對方越是這樣,越令他心生敬意。與武士矱相比,正被竇琮用言語擠兌的李靖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就差得太多了。那廝才四十剛過頭髮就白了近半,滿臉晦氣就像欠了別人幾十萬貫錢一般,瞧着就沒個好人樣!。因此,儘管自己麾下蓄意挑釁在先,李建成也不想制止。內心深處反而非常涌起一股夾雜着渴望的快意,等着看李世民如何替李靖這勢利小人出頭。

此事若是放在平常時刻,發現世子和二公子之間發生摩擦,周圍大多數人肯定會像武士矱那樣找藉口躲得遠遠的。可今天,不小心聽到竇琮之言的大部分人都將目光從火堆之前轉向了摩擦現場。十個當中,有八個對李靖滿眼鄙夷。

大夥弄不明白,平素機智過人的二公子最近幾天到底哪根筋不對,竟然拼着惹娘子軍統領李婉兒和唐王李淵兩人不痛快,非要從鬼頭刀下硬將李靖給保下來?雖然李靖在臨被處死之前,喊的那聲“公興義兵,欲平暴亂,乃以私怨殺壯士乎!”聽上去很有門道,可這年頭會說大話的人多了,也沒見其中有幾個真能做正事。

在衆人眼裡,此刻的李靖又齷齪又邋遢,簡直比過街的老鼠還惹人討厭。那廝二十年前就甚負盛名,結果一直混到四十歲,也沒闖出些能與他的名聲相當的事業來。李家在太原整軍備戰,作爲從劉武周那裡逃入太原的難民,那廝居然絲毫不感念唐公家族的收留之恩,反而把告發河東李家作爲晉身的大好機會。結果到了長安後,先給陰世師出主意壞了李家祖墳,然後又試圖煽動闔城百姓來與李家軍對抗。如果不是已故的京兆尹骨儀在最後關頭髮了善念,整個長安都可能爲李靖那廝的功利心來殉葬。

此外,那廝還親手射殺了包括武鄉縣公孫華在內的數名娘子軍將領。甚至被年青將領們一致視爲天仙般人物的張出塵也差點兒命喪於其手。聽未經考證的消息說,李靖那廝當年爲了逃命,還與人家有過白首之約。張出塵之所以到現在還待字閨中,實際上就是在等着李靖。

就這樣一個無情、無義,爲了一己私心不惜殺人滅口的傢伙,二公子李世民居然還要以戰功相贖?居然還要請求唐公根據此人守城時的表現委之以重任?好在唐公還沒老糊塗,雖然赦免了此人的罪責,卻只讓他做了個七品參軍。否則,衆人每天議事時都要與此輩同列,真是羞也羞死!

四下射過來目光之中透露出的敵視意味令李世民也倍感壓力。但他堅信自己沒有做錯什麼。李家化家爲國的路纔剛剛開了個頭,這時候用人要用其才,而不是用其德。等到父親坐穩的江山,如果不喜歡那些德行有虧的傢伙,給他一個虛位高高掛起來便是,絕不能現在就表現得過於方正,弄得原大隋朝的那些臣子一個個都不敢前來投奔。若論私德,眼下在太上皇楊廣身邊奔走的虞世基、裴矩、裴蘊、宇文士及等人,哪個不比李靖更陰險。可他們之中任何一人如果投靠過來,對李家而言都不異於得了數萬雄兵。

所以,無論別人怎麼看,李世民都決不會放棄李靖。他先衝着自己的哥哥笑了笑,緩和掉撲面而來的滾滾熱浪。然後輕輕地轉過身體,用自己的背部擋住所有射向李靖的敵意。

“藥師兄,我記得昨天跟你討論東進剿匪方略時,還有些細節沒有完成。你先回去幫我處理一下吧。待會兒大夥再繼續補充完善!”故意將聲音提高了幾分,李世民鄭重吩咐。

“末將、屬下,屬下絕不辜負二公子所託!”被衆人目光盯得無地自容的李靖沒想到李世民居然這個時候還肯替自己出頭,先是一愣,然後躬身下去,用顫抖的聲音回答。

“你初到我軍中,才華還沒機會展現。若是早來數月,想必已經脫穎而出。”李世民輕輕拍了拍李靖肩膀,說話的語調雖然平和,卻帶着幾處無法掩飾的棱角。說罷,他親手替李靖整頓衣冠,然後目送對方緩緩離開。待李靖走得遠了,才轉過頭來,衝着大夥輕輕抱拳。“如果李靖在戰場上有得罪之處,請大夥看在我的薄面上別再追究。原來他和咱們是敵人,自然所有能用的手段無不用其極。但現在,他已經爲李家麾下一員,不能再被當做敵人看。”

這番話說得雖然未必能讓大夥心服,卻勝在有禮有節。許多原本抱着看熱鬧心態湊過來的將領們笑着還禮,訕訕地退回自己該站的位置。有一些沿途各郡中因爲兵力不敵義軍“棄暗投明”過來的故隋將領,反倒覺得李建成和他麾下將領的心胸狹窄,李世民寬宏大度,從而對李二公子的好感又增添了數分。

見到二弟在談笑之間便化去了竇琮的蓄意一擊,並捎帶着回敬給自己幾個軟釘子。李建成心裡不覺有些着惱。可由於已經習慣忍讓的緣故,他一時也找不出什麼既不失兄長身份,又能打擊世民囂張氣焰的話頭來。直憋得胸腹內濃煙滾滾,彷彿整個火堆上的煙塵都被自己吸到了肚子般。

一時間,火堆旁的氛圍竟有些尷尬。當衆焚燒衛文升屍體的命令是李淵親自下的,說是爲了祭祀第一次徵遼時被衛老賊葬送在遼河對岸的八百壯士。放眼整個李家軍,無論是李淵直屬,還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婉兒三人麾下,都有不少出身於當年你那支護糧隊的將領。所以無論文臣武將,大夥都抱着廣結善緣的心態前來觀禮。萬萬沒有想到衛文升的屍體還沒化成灰,火焰卻已經蔓延到李家兄弟之間。

“李靖過去做了那麼錯事,父親雖然說過不追究了,大夥偶爾對他說兩句閒話話發泄一下不滿,也不能算過分。”李婉兒不願意讓衆人看到自己的哥哥和弟弟不合,不得不出面打圓場。在她的記憶中,哥哥建成和弟弟世民彼此之間根本不該是現在這般模樣。她記得在自己出嫁那年,世民還終日纏着哥哥建成,視後者爲天下最大的屏障。而哥哥也儘自己最大努力滿足世民的一切要求。長兄如父,這個詞用在當時的兩兄弟之間再恰當不過

‘只不過才幾年光景!’李婉兒心中暗自嘆息。強裝笑臉,她繼續對哥哥和弟弟說道:“就拿我來說,公事上,自然不會再找李靖的麻煩。可如果他私下裡做事依舊像原來一樣把所有人都當墊腳石,那就別怪我老賬新賬一起算。我是個女人,心胸本來就不如你們男人寬廣。特別是對傷害過我娘子軍將領的傢伙,可以接受他同朝爲官,卻千萬別指望我會給他好臉色!”

不知爲何,對於自己這個生得一幅男兒氣概的二姐,李世民心中總是又敬又畏。儘管有些不高興,他還是退開半步,笑着回答道:“那是自然,二姐快人快語。公是公,私是私。李靖既然犯過錯,語言上吃些小虧,也是應該!”

“二妹言之有理!”李建成得到了鋪墊,總算挽回了一點顏面。先向抱打不平的妹妹致謝,隨後又轉頭去吩咐竇琮,“念你剛纔也是出於一時義憤。說過的話就算了。但以後切莫再找李靖麻煩。否則,人家反而覺得你以大欺小!”

“是!”竇琮肅立抱拳,大聲回答。

一點口舌之爭差點演變成兄弟二人當衆衝突,李建成和李世民兩個都覺得甚爲無趣。眼看着盛放衛文升屍骸的棺木被火焰一點點吞噬殆盡,李世民先找了個藉口,帶着自己的幕僚和親信離開了火場。又百無聊賴地拖延了片刻,李建成也藉口籌備北征的軍務,轉身跳上了馬背。

焚燒屍骨的味道很難聞,所以在片刻之後,前來觀禮並祭奠八百壯士的文武官員相繼散去,慢慢地,火堆旁只剩下了李婉兒和她的部屬。知道很多人未必喜歡陪着自己,李婉兒也不爲難大夥,回頭衝衆人擺了擺手,低聲命令道:“大夥都回去準備吧。等糧草輜重籌集好了,你們之中大部分人也要隨我北上!”

如果不是出於對婉兒的尊敬,衆將恐怕早就逃之夭夭了。所以,聽到她的命令,丘師利、任寰、郗士陵等人立刻告退。只有王元通和齊破凝兩個選擇留了下來,一左一右站在李婉兒的身側,彷彿兩座高聳的山峰。

三個人並肩而立,靜靜地看着一堆烈焰在眼前跳躍。如果不是當年那場大火,很多人的道路將與現在大相徑庭。王、齊兩個不會被靺鞨人捉去當奴隸,當然也不會有後來的綠林生涯。至於婉兒,她肯定還會嫁給柴紹,那是她作爲唐公女兒對家族的責任,根本無法擺脫。但在出嫁之前,她會有很長很長一段時間賴在李旭身邊,在彼此的生命中都留下無法忘懷的記憶……

“走吧。天太冷,站久了身體未必撐得住!”待火焰一點點減弱下去後,王元通轉到婉兒正前方,低聲奉勸。

“走吧。找幾個軍士來,將火滅了,將灰撒到城外的管道上!”婉兒輕輕嘆了口氣,迴應。

讓她感到遺憾的,不僅僅是當年自己的小女兒心願。那場大火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包括哥哥建成。如果當年的橋不斷,想必旭子會理所當然成爲哥哥的臂膀。劉弘基和武士矱也不會跟哥哥疏遠。那樣,弟弟世民也不會因爲越來翅膀越硬,進而對哥哥生出輕蔑之心吧!

“其實他們兩兄弟今天之所以鬧得非常不愉快,爲的是北征大軍的統帥位置,而不是李靖那龜孫!”齊破凝向來跟婉兒直來直去慣了,知道對方在想什麼,所以也不隱藏自己的觀點。

他這麼說,讓婉兒心裡覺得稍微好受了些。但同時又非常懷疑此言的正確程度。想了片刻,遲疑地追問道“突厥狼騎又不是什麼好相與的,他們何必爲此鬧得那樣不愉快?想搶着建功立業,四下裡比突厥狼騎好對付的敵人不是多得很麼?”

“那不同。自古以來,在我們這些當兵的眼裡就對外戰比內爭看得重。內爭伏屍百萬未必算本事,外戰不捨寸土必然是英雄。所以伏波將軍馬援和定遠侯班超纔能有那麼大名氣。對抗突厥狼騎的任務是艱鉅了些,萬一打贏了,可就是力挽天河的功勞。”王元通搖了搖頭,從男人的角度向婉兒解釋這個問題。

剩下的話,他無須繼續向婉兒提醒。立下如許大功的人,即便唐王李淵想虧待他,恐怕也有很多人會仗義執言吧!

那是風險,但對善於把握的男人來說,同時也是天賜的大好機遇。這一點,李建成身邊的謀臣不會看不到。而素有睿智之稱的李世民,恐怕早就看得清清楚楚。

第三章 何草(一)第七章 盛世(四)第三章 爭雄(六)第四章 國殤(四)第二章 吳鉤(七)第四章 爭雄(四)第五章 歸途(八)第三章 扶搖(一)第四章 醉鄉(五)第五章 諾言(二)第二章 虎雛(四)第五章 君恩(六)第二章 壯士(六)第二章 吳鉤(七)第四章 國殤(四)第五章 歸途(四)第四章 補天(三)第三章 扶搖(四)第四章 補天(五)第五章 歸途(四)第二章 吳鉤(八)第三章 何草(三)第四章 爭雄(四)第一章 擊鼓(七)第五章 無名(五)第七章 盛世(六)第三章 無衣(一)第四章 變徵(八)第五章 無家(二)第七章 盛世(八)第三章 浮沉(二)第三章 爭雄(五)第四章 烽火(四)第二章 出仕(一)第五章 無名(七)第六章 持槊(四)第一章 肱股(三)第三章 浮沉(七)第五章 諾言(三)第三章 扶搖(五)第二章 吳鉤(二)第四章 變徵(一)第五章 獵鹿(六)第一章 大賊(二)第五章 無名(四)第四章 國殤(五)第四章 國殤(二)第一章 擊鼓(五)第五章 歸途(二)第六章 錦瑟(三)第二章 吳鉤(六)第六章 錦瑟(四)第三章 浮沉(一)第六章 持槊(五)第六章 持槊(四)第五章 無家(二)第二章 壯士(三)第二章 背棄(六)第四章 取捨(八)第三章 烽火(三)第四章 爭雄(四)第四章 爭雄(四)第七章 盛世(九)第三章 浮沉(一)第二章 背棄(四)第一章 雷霆(二)第二章 背棄(五)第一章 出柙(五)第三章 爭鋒(二)第三章 無衣(四)第四章 補天(六)第二章 展翼(三)第四章 取捨(一)第一章 出柙(三)第四章 補天(五)第五章 獵鹿(四)第一章 雷霆(二)第二章 壯士(一)第五章 無家(三)第六章 錦瑟(二)第七章 盛世(八)第七章 盛世(八)第七章 盛世(十三)第二章 壯士(一)第五章 無家(二)第二章 壯士(二)第二章 展翼(六)第一章 盛世(四)第一章 大賊(一)第四章 醉鄉(三)第三章 無衣(四)第一章 出柙(四)第四章 故人(四)第一章 擊鼓(七)第一章 雷霆(八)第五章 無家(五)第三章 浮沉(五)第四章 取捨(八)第一章 出柙(六)第二章 背棄(八)
第三章 何草(一)第七章 盛世(四)第三章 爭雄(六)第四章 國殤(四)第二章 吳鉤(七)第四章 爭雄(四)第五章 歸途(八)第三章 扶搖(一)第四章 醉鄉(五)第五章 諾言(二)第二章 虎雛(四)第五章 君恩(六)第二章 壯士(六)第二章 吳鉤(七)第四章 國殤(四)第五章 歸途(四)第四章 補天(三)第三章 扶搖(四)第四章 補天(五)第五章 歸途(四)第二章 吳鉤(八)第三章 何草(三)第四章 爭雄(四)第一章 擊鼓(七)第五章 無名(五)第七章 盛世(六)第三章 無衣(一)第四章 變徵(八)第五章 無家(二)第七章 盛世(八)第三章 浮沉(二)第三章 爭雄(五)第四章 烽火(四)第二章 出仕(一)第五章 無名(七)第六章 持槊(四)第一章 肱股(三)第三章 浮沉(七)第五章 諾言(三)第三章 扶搖(五)第二章 吳鉤(二)第四章 變徵(一)第五章 獵鹿(六)第一章 大賊(二)第五章 無名(四)第四章 國殤(五)第四章 國殤(二)第一章 擊鼓(五)第五章 歸途(二)第六章 錦瑟(三)第二章 吳鉤(六)第六章 錦瑟(四)第三章 浮沉(一)第六章 持槊(五)第六章 持槊(四)第五章 無家(二)第二章 壯士(三)第二章 背棄(六)第四章 取捨(八)第三章 烽火(三)第四章 爭雄(四)第四章 爭雄(四)第七章 盛世(九)第三章 浮沉(一)第二章 背棄(四)第一章 雷霆(二)第二章 背棄(五)第一章 出柙(五)第三章 爭鋒(二)第三章 無衣(四)第四章 補天(六)第二章 展翼(三)第四章 取捨(一)第一章 出柙(三)第四章 補天(五)第五章 獵鹿(四)第一章 雷霆(二)第二章 壯士(一)第五章 無家(三)第六章 錦瑟(二)第七章 盛世(八)第七章 盛世(八)第七章 盛世(十三)第二章 壯士(一)第五章 無家(二)第二章 壯士(二)第二章 展翼(六)第一章 盛世(四)第一章 大賊(一)第四章 醉鄉(三)第三章 無衣(四)第一章 出柙(四)第四章 故人(四)第一章 擊鼓(七)第一章 雷霆(八)第五章 無家(五)第三章 浮沉(五)第四章 取捨(八)第一章 出柙(六)第二章 背棄(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