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閒談劉備

陶應回到了徐州好幾月,這短時間裡各路諸侯都是偃旗息鼓,只有曹操,不顧寒冬的侵襲,親率大軍南下,和劉備在壽春大戰。陶應也不想去幫助誰,就在徐州躲着看曹操和劉備互掐。

雖然陶應給劉備留下了不少的物資,而且劉備比起歷史上,人員也多了不少。不過陶應心裡明白,沒有諸葛亮的幫助,劉備無論如何也不會是曹操的對手。少則兩月,多則三月,劉備必然會南逃至荊州。

徐州的冬天,其實還是很冷的。雖說達不到什麼北國風光,萬里雪飄的氣候,但是也經常飄灑着小雪,溫度至少在零度之下。這樣的天氣,誰也不願多出門,陶應也一樣,平時沒事就在府裡坐着,哪兒也不去。

時間轉眼到了第二年初,雖然大地尚未復甦,但是徐州的小河裡也有了涓涓的流水,不再是一如既往的凝結成冰了。可能再有一兩個月,這天氣就要回暖了,大漢的天下也將因爲這一次的開春,再一次沸騰起來。

這幾個月陶應也不是什麼都沒做,他一直幫助賈詡安排全國各地的哨探,現在的陶應,不僅對於身旁的中原河北的信息瞭如指掌,而且就算是南面的孫權,荊州的劉表,甚至西蜀的劉璋,陶應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都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的信息體系。

就在這一天陶應和賈詡商量着試試用信鴿傳信的時候,陶應無來由的對着天上笑了笑,道:“文和,你說我們這樣費盡心思的去監視各地,到底有沒有用?”

賈詡聞言,笑道:“這種事情在下也不清楚,但又一點,我們可以第一時間得到天下諸侯的動態,好讓我們爲此提早做出準備,長遠來看,還是有用的。”

“呵呵,長遠來看,不過我這人一向目光短淺,這都幾個月了,還沒有傳回任何一點有意義的消息,這讓我有點坐不住啊。”

賈詡聞言正要說話,秦宜祿大踏步進來,手裡拿着一份文件,說道:“稟報主公,壽春那邊有重要情報來了。”

陶應賈詡對視了一眼,賈詡笑道:“有意義的消息來了。”

陶應伸出手來,道:“拿與我看。”

秦宜祿恭恭敬敬的遞上那份情報,快速的看完之後,順手拿起來遞給賈詡。賈詡接過來看都沒看,直接就放在了一旁。陶應問道:“文和你不看看壽春發生了什麼事嗎?”

賈詡淡然道:“還能有什麼事,劉備必然是被曹操擊敗了。而且既然劉備沒有來徐州,多半就是去荊州了。”

陶應笑道:“文和果然高見,那你覺得劉備這個人怎麼樣?”

賈詡微閉的雙眼裡聽到劉備這個名字,閃過一絲佩服的神色,隨即緩緩道:“劉備在下對他了解不多,但是觀其所作所爲,劉備此人心志堅定,非常人可比。但劉備並無雄才,手下關張等人也是一匹夫,不足爲慮,不過這次劉備去了荊州,情況就有點不一樣了。”

陶應聞言奇道:“不一樣?在哪裡不一樣?”

“荊襄之地,龍蟠虎踞,如果劉備在這裡得到了能人相助,說不定在這天下會是異軍突起。”

陶應聞言笑道:“想不到文和平時對什麼事都是緘口不言,內心裡反而看的這麼清楚。天下的謀士大都出於潁川書院和鹿門山書院,就這點來看,文和也算是異軍突起。”

賈詡對於陶應的褒獎,沒有任何一點表情,就那樣靜靜的坐在那裡。陶應見狀,笑着道:“罷了罷了,和你說話真是費勁,現在也沒事了,你先下去吧。”

賈詡聞言站起身來,點點頭,道:“主公,在下告辭。”

陶應衝着賈詡揮了揮手,賈詡緩緩地退了出去。賈詡剛剛消失在陶應家的客廳裡,陶應對着守在他身邊的宋憲道:“宋憲,你去把元直叫來,就說我有事找他。”

宋憲聞言下去了,不一會兒,徐庶來了,一番行禮之後,徐庶坐在了陶應對面。徐庶問道:“不知主公喚在下來何事?”

陶應拿起桌上的那份戰報遞給徐庶,道:“你先看看這個。”

徐庶接過一目十行地看完之後,喃喃道:“曹操果然厲害,還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搞定了劉備。劉備居然也不來徐州,跑道荊州去了。那接下來曹操應該又會和袁紹交戰了吧。”

接着擡頭看着陶應道:“主公喚我來,莫不是要說如何在下一次袁曹之戰中,我軍好去分一杯羹?這事在下早有想法……”

徐庶還未說完,陶應擡手止住了徐庶的話頭,道:“這事我改日在廷議上會說,現在找你來,是有別的事。”

徐庶看到陶應這麼嚴肅,急忙站起來言道:“主公請講。”

陶應擺了擺手示意徐庶坐下,道:“你覺得劉備此人怎麼樣?”

徐庶聞言一愣,道:“劉備,皇叔也。且其爲人素有仁義之名,當時英雄耳。但是現在劉備英雄無用武之地,去荊州也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

陶應問道:“元直何意?”

“庶本就出生於荊州新野之地,對於荊州之事也還算是瞭解。荊州牧劉表自從得罪了江東孫氏之後,一直老老實實的守在荊州。雖然國險民富,但是荊州內有蔡瑁專權,外有孫氏虎視眈眈。就憑劉備只能,如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陶應點點頭,道:“劉備的確不能,但如果他在荊州尋到了智謀之士,就不一樣了。”

“智謀之士,主公何意?”

陶應站起來笑着拍了拍徐庶的肩膀,道:“沒什麼意思,隨便一猜……對了,元直,你在令師坐下時,荊州有沒有和你齊名的大賢?”

徐庶聞言急忙拱手道:“主公謬讚了,庶一屆鄉野村夫,如何當得大賢之名。家師好友龐德公黃承彥皆是當世大賢,勝過在下何止千倍啊。”

陶應擺了擺手,道:“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我不是指他們一輩的,我是說和你一輩的人。”

徐庶想了想,道:“在下在家師坐下年齡最大,但學術並非上品。出身汝南的孟建,廣陵的崔廣元,年紀輕輕,已經有了賢士之名。”

“就這些啊?你再想想,還有沒有小一點的,但已經是讓你覺得身居奇才的人呢?”

“有,龐德公的侄子,龐統龐士元。現在尚未而立之年,便已是談吐不凡。三年前龐統胸中所學,就絕不在庶之下。即使是家師,也經常稱讚其能。”

陶應聽到龐統的名字,不由得眼前一亮,道:“你再想想,還有沒有其他的賢才,也許他比龐統還小。”

徐庶點了點頭,道:“家師坐下最小的弟子比起龐統還要小三歲,三年前我出師之時,他還尚未及冠。”

陶應聽到這裡,忍不住脫口而出,道:“是不是叫諸葛亮?”

陶應一說完,就感覺自己說漏嘴了。果不其然,徐庶聞言之後,目光炯炯的看着陶應,道:“主公是如何知曉的?”

陶應尷尬的笑了笑,道:“我聽別人說的。”

“聽誰說的?”

陶應不耐煩的擺了擺手,道:“你先別管我聽誰說的,我現在問你,你可不可以寫信請你那些好朋友來徐州做官?”

徐庶無奈的搖了搖頭,道:“主公,這點請恕在下無能爲力。孟建他們現在還沒有出仕的意願,至於士元他們還太小了,暫時還不能出仕。”

陶應聞言心裡暗道:真是可惜了,難道這些人也要如歷史上一般,最後歸於劉備嗎?真是可惜啊……徐庶看着陶應失魂落魄的樣子,問道:“主公,你沒事吧?”

徐庶這一聲問話,直接把陶應拉回了現實,陶應擺了擺手,道:“沒事……現在這裡也沒事了,你下去吧。”

徐庶擡頭莫名奇妙的看了陶應一眼,問道:“主公,曹操可能不久之後就要和袁紹再一次決戰,您看?”

陶應揮了揮手,道:“我知道,不過曹操和袁紹開打也還要有一點時間,過幾天我們開例會的時候在慢慢商討,你先下去吧。”

徐庶聞言下去了,陶應看着徐庶的背影,心裡又是一番感嘆。元直啊元直,如果有一天我和你的同窗好友爲敵,你會怎麼辦,你會背叛我嗎?陶某這心裡真是糾結的很啊……

陶應在原地胡思亂想了好久,終究還是什麼都沒想通,索性把心一橫,果斷來到後院的廚房裡準備找一點吃的,畢竟無論在什麼時候,煩惱的時候大吃一通,心情總是會好的。

現在徐州牧府裡,陶商因爲已經是太守了,陶應也就在州牧府旁邊尋了一間大宅子,讓陶商他們搬進去了。現在州牧總是感覺空空的,呂綺玲經常在軍隊裡練兵,華佗因爲醫館開張,也不能隨時過來了。陶應雖然是一個甩手掌櫃的,但是甩手掌櫃的事也不少,所以也不能經常在家。現在的陶府,只有糜貞一個人忙裡忙外。

本來陶應也不想打擾糜貞,準備自己來到廚房一個人安安靜靜的吃點東西。可是今天的太守府府裡,不只有糜貞,呂綺玲也在那裡。看這兩個女人在院子裡曬太陽,陶應悄無聲息的走了過去……

第183章 蠢蠢欲動的劉備第218章 西北鉅變第236章 潼關渭水第11章 赴宴陳家第202章 大軍徵西第279章 水淹七軍第26章 曹昂離 張繡來第265章 如火如荼第124章 短暫的休整第97章 塞外名士第130章 遼東事定第3章 會見曹操第115章 說降袁熙第261 南鄭議事第244章 倚天不出第159章 夫妻夜話第225章 扭轉乾坤第240章 黎陽變故第68章 酒館瑣事第141章 戰前的準備第92章 北上青州第189章 結局明瞭第21章 戰亂再起第247章 國賊何物第98章 會盟九原第180章 絕地重生第124章 短暫的休整第209章 陶應南下第269章 定軍山下第136章 乾兒子鄧艾第11章 赴宴陳家第113章 徐庶的計謀第248章 分兵三路第30章 前去宛城第272章 南鄭禍事第136章 乾兒子鄧艾第259章 與君相見第265章 如火如荼第21章 戰亂再起第139章 春日郊遊第127章 攻克襄平第260章 各有所算第269章 定軍山下第96章 定計朔方第99章 司馬出招第6章 第一次勝利第75章 定計烏巢第291章 諸葛毒計第77章 烏巢偷糧第207章 幷州事定第141章 戰前的準備第160章 三年之後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227章 兄弟決裂第61章 對峙琅玡第280章 東吳出兵第178章 破釜沉舟第178章 破釜沉舟第40章 戰後事宜第271章 退軍南鄭第39章 袁術之終第11章 赴宴陳家第111章 從此是路人第90章 天倫之樂第108章 草原再亂第88章 故人相見第180章 絕地重生第70章 陶應比劍第32章 袁術稱帝第164章 回合三將第7章 援兵來到第40章 戰後事宜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110章 率軍南迴第6章 第一次勝利第153章 塞外趣事斷更通知第271章 退軍南鄭第209章 陶應南下第262章 陶應東巡第18章 曹昂來徐州第202章 大軍徵西第112章 呂綺玲的心結第269章 定軍山下第84章 襲擾壽春第180章 絕地重生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286章 鄧艾的潛力第134章 蔡琰的婚事第175章 幽州風雲第79章 回師徐州第57章 袁紹出兵第158章 潁川夏侯娟第261 南鄭議事第61章 對峙琅玡第2章 兵臨城下第152章 獵場遇險第129章 公孫康的結局
第183章 蠢蠢欲動的劉備第218章 西北鉅變第236章 潼關渭水第11章 赴宴陳家第202章 大軍徵西第279章 水淹七軍第26章 曹昂離 張繡來第265章 如火如荼第124章 短暫的休整第97章 塞外名士第130章 遼東事定第3章 會見曹操第115章 說降袁熙第261 南鄭議事第244章 倚天不出第159章 夫妻夜話第225章 扭轉乾坤第240章 黎陽變故第68章 酒館瑣事第141章 戰前的準備第92章 北上青州第189章 結局明瞭第21章 戰亂再起第247章 國賊何物第98章 會盟九原第180章 絕地重生第124章 短暫的休整第209章 陶應南下第269章 定軍山下第136章 乾兒子鄧艾第11章 赴宴陳家第113章 徐庶的計謀第248章 分兵三路第30章 前去宛城第272章 南鄭禍事第136章 乾兒子鄧艾第259章 與君相見第265章 如火如荼第21章 戰亂再起第139章 春日郊遊第127章 攻克襄平第260章 各有所算第269章 定軍山下第96章 定計朔方第99章 司馬出招第6章 第一次勝利第75章 定計烏巢第291章 諸葛毒計第77章 烏巢偷糧第207章 幷州事定第141章 戰前的準備第160章 三年之後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227章 兄弟決裂第61章 對峙琅玡第280章 東吳出兵第178章 破釜沉舟第178章 破釜沉舟第40章 戰後事宜第271章 退軍南鄭第39章 袁術之終第11章 赴宴陳家第111章 從此是路人第90章 天倫之樂第108章 草原再亂第88章 故人相見第180章 絕地重生第70章 陶應比劍第32章 袁術稱帝第164章 回合三將第7章 援兵來到第40章 戰後事宜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110章 率軍南迴第6章 第一次勝利第153章 塞外趣事斷更通知第271章 退軍南鄭第209章 陶應南下第262章 陶應東巡第18章 曹昂來徐州第202章 大軍徵西第112章 呂綺玲的心結第269章 定軍山下第84章 襲擾壽春第180章 絕地重生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286章 鄧艾的潛力第134章 蔡琰的婚事第175章 幽州風雲第79章 回師徐州第57章 袁紹出兵第158章 潁川夏侯娟第261 南鄭議事第61章 對峙琅玡第2章 兵臨城下第152章 獵場遇險第129章 公孫康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