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妙法破敵

不說陶應那邊感嘆傷亡太重,卻說這邊張勳回營之後,差點沒有把肺給氣炸了。白天陶應小兒如此侮辱自己,自己本應該將其扒皮拆骨。可惜自己手裡握着優勢軍力,卻還只是和對方戰了個平手。試問世界上還有這種想做一件事,卻又偏偏做不成的感覺更難受的嗎,所以張勳心裡憋屈啊。

等下人把傷亡統計出來之後,張勳更是生氣。己方居然傷亡了約有五萬人。特別是騎兵居然傷亡了一萬五千左右。不過自己手裡還是有多餘的兵力,只要以後穩紮穩打,最後勝利的還會是自己。想到這裡,張勳決定去看看敵軍營寨。

陶應這邊在一時感嘆之後,隨即又詢問破敵之法。陶應想用劫寨之法,手下將領有的說同意,有的反對,反正一時間卻是沒有定論。不過其中有一個人一直沒有說話,那就是徐庶。徐庶今天雖然很成功的指揮了這場大戰,但是他心裡覺得自己做的還遠遠不夠。

所以在聽到張遼說張勳最後親自上戰場時,有一個模糊的想法在腦海裡誕生了,並且越來越清晰。最後,大廳衆人討論許久之後沒有了任何辦法,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徐庶身上,徐庶把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之後,所有人不由得對這位年輕的參軍都是刮目相看,就連一向眼高於頂的關羽也是佩服的看了看徐庶。

當晚張勳來到了陶應大營外察看,發現無機可乘,只得回營決定在戰場上擊敗陶軍。第二日袁軍來到陶應營寨外挑戰,本以爲陶軍會避而不戰,沒想到陶軍也是旌旗獵獵,出來與袁軍決戰。不過這一日陶軍沒有了昨日的好運氣,在絕對的兵力優勢下,袁軍終於打破了陶軍營寨,陶軍只得倉惶後撤。

很快的,袁軍就佔領了陶軍營寨。陶軍後退三十里下寨。接下來的幾日陶軍一次次被袁軍打得後撤,五天下來,撤了一百五十里。袁軍節節得勝,士氣高漲。張勳雖然心裡有點不安,但無論是用兵還是營寨,張勳都沒有發現一點問題。但他畢竟是袁術大將,勝利情況下還是叫人小心守寨。

說下來這幾日陶應也沒有派人劫過張勳的營,只是每天白天和張勳交戰,打到最後就棄寨而逃,而張勳等人也心安理得的佔據了陶應的營寨。就這樣到了第五日,張勳在主帳裡和陳紀說話,張勳道:

“陶應小兒,剛開始見他年紀輕輕就領徐州,本以爲有點本事。沒想到這幾日下來,倒是被我軍打得節節敗退。看來也不過如此,要不了幾日,本將就可以到徐州城了。到時候破了陶應小兒,就回軍與橋髳一起破去曹操。”

陳紀也是奉承道:“陶應不過是一黃口小兒,如何會是大將軍對手,大將軍此次破去陶應,日後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到時候大將軍可不要忘了末將啊。”

張勳擺擺手,剛要說些什麼,斥候進賬道:“稟大將軍,陶軍一支部隊襲擊我軍右寨,且人數不斷增多。”

張勳:“陶應小兒,終於沉不住氣了。傳令其他寨士兵前去接應,務必要擊敗陶軍。”斥候領命而去。張勳和陳紀站起來看着右面,嘴角都是一絲微笑。

“陶應小兒,區區誘敵之計也敢拿出來顯擺,本將早知道你在使誘敵之計,。本就這次早有準備,看你有何法可解。”張勳自言自語的說完,滿臉志得意滿,可是突然一隻利箭擦着張勳耳邊而過,頓時張勳驚起了一身冷汗。

接下來便是一支兵馬奔着張勳而來,爲首三人,一人年齒頗輕,望之約有二旬左右,身上不住的散發出一股別樣的氣質,不是別人,正是陶應。左邊之人一身綠袍,臉色紅潤,神情不怒自威,正是關羽。右邊之人全身黑甲,手持丈八蛇矛,正是張飛。

此次陶應帶着關張二人,率領所有陶軍精銳前來。張勳趕忙組織人迎敵。當頭的陳紀迎上關羽,只三刀過後,關羽將陳紀連人帶馬劈爲兩段。張飛打馬直衝着張勳而去,張勳措手不及,當即被張飛梟首。

張飛割下張勳的頭提在手裡,仰天爆吼一聲:“張勳以死,降者免死。”所有的袁軍聽到這句話都不由得愣了一下,然後所有的陶軍都吼了起來:

“張勳以死,降者免死!”

“張勳以死,降者免死!”

“張勳以死,降者免死!”

“…………”

漸漸的,有人率先放下了武器,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一個。再加上徐庶率領大軍從後面趕來,所有的袁軍知道抵抗無用,全部放下了武器。至此,徐州的危機再一次解除了。下一步就是整合袁軍敗軍,前往淮北汝南等地。

可笑張勳上一刻還在嘲笑陶應小兒之謀,這一刻已經是別人手下亡魂。不得不讓人感嘆世事無常。

原來當初徐庶故意安排詐敗,就是要引誘張勳上鉤。進過了第一天的對陣,徐庶也知道張勳是大將之才,必然會識破己方的誘敵之計。所以徐庶連敗五陣,就是要在營寨上麻痹對方。徐庶命令部隊每後退一陣,就把營寨擴大半里,五陣過後,營寨擴大了三裡。

而張勳覺得奇怪的,就在這裡,但是事態緊急,他沒有發現其中的不妥之處。今晚徐庶親自去劫右寨,就是要吸引敵人軍力。然後再以陶應等人前來中軍,帶領關張二人,實施擒賊先擒王。張勳的營寨在不知不覺間被擴大,中軍遇襲,兩邊救應不及,所以張飛纔可以一矛刺死張勳。

此次徐庶之謀,可謂環環相扣,就連身在徐州的賈詡聽了之後,也覺得徐庶不簡單。軍中以前對徐庶頗有微詞的將領,也再也不敢質疑徐庶右參軍的能力了。經此一戰,徐州牧陶應及其麾下的右參軍徐庶都是開始向天下人展露名聲了。

不一會兒,徐庶張遼等人俱是前來和陶應會和。陶應安排人員下去收攏敗軍,今夜全軍好好休整,明日開始向淮北進軍。

陶應坐在大帳裡,身旁的呂綺玲渾身浴血,剛纔她也是奮勇殺敵,不過沒有受傷。陶應轉頭說道:“綺玲,先下去休息吧,夫君再忙些事,過會兒我就來。”

呂綺玲白了陶應一眼,退了出去。徐庶開始向陶應彙報這次的戰果。此次陶軍俘虜八萬人左右,徐庶選擇了其中的三萬人衝入軍中,使陶應大軍保持在十萬左右。剩下的遣宋憲魏續送回了徐州,待此次戰亂過後再做安排。

陶應聽了徐庶的話,道:“麻煩元直了,這些事我暫時也不能管,就交給你吧。”

徐庶道:“主公放心,在下一定妥善安排。”

陶應問道:“元直,這都半月有餘了,其他諸侯那裡怎樣了?”

徐庶無奈一笑,道:“在下也正想來向主公稟報此事。江東孫策在打下了淮南廬江等地之後,隨即留下人馬駐紮,自己率軍回了江東。劉表一直在荊州大張旗鼓,可是過了這麼久,沒有一丁點出兵的意思。如庶所料不錯,劉表肯定不會出兵。”

陶應接口道:“那曹操呢?和曹操對敵的是誰?”

“曹操起大軍從中原而來,徐徐蠶食淮西之地。袁術派遣大將橋髳,雷簿率十萬大軍前去阻擋曹操,如今雙方交戰數場,各有勝負。不過這樣一來,曹操的進攻步伐也被擋住了。”

陶應聞言奇道:“劉表年前得罪孫堅已是後悔不已,現在的劉表已經是驚弓之鳥。只想守住自己的荊州,不出兵還可以理解。江東孫策剛剛平定江東,後方不穩,退兵也是在情理之中。不過袁術稱帝對曹操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曹操怎麼會不做速進攻呢?”

說完又是自言自語道:“以曹操的本事,不可能拿不下橋髳雷簿啊。再說曹操手下接近二十萬士兵,兵力上也非常佔優勢啊。難道曹操不知道拖久了自己就糧草不濟了嗎,這點真是讓人費解啊。”

擡頭看到徐庶也在思考什麼,陶應開口道:“元直,你的看法呢?”

徐庶理了理自己的鬍鬚,沉默半響道:“稟主公,如庶所料不差,曹操是在等時機。等我們其他諸侯和袁術兩敗俱傷時,他再以雷霆之勢,拿下壽春,這樣纔可以最大程度獲取利益。”

陶應喔了一聲,難怪歷史上曹操也是糧盡才進攻壽春,這就是曹操的自信,無論什麼時候,自己都有信心可以擊敗袁術。可惜曹操百密一疏,沒有想到袁術會焚燒糧種,導致以後曹操在很長時間裡糧草都處於被動狀態。不過自己現在擔心這些沒用,還是想想下一步該如何做吧。想到這裡,陶應問道:“元直,那你覺得現在我們該怎麼做呢?”

徐庶:“不用去管曹操,只管一心進攻汝南就可以了。本來我徐州士卒就疏於戰陣,而這些只有在戰爭中才可以鍛煉出來。袁術此次對付我們十五萬兵馬,對付曹操十萬兵馬,手裡最多還有十萬兵馬。只要我軍最後勝了這十萬兵馬,就可以長驅直入汝南地區了。”

陶應道:“那好,元直你下去休息吧,明日整頓大軍,前往汝南,咱們去會會仲室皇帝。”徐庶聞言退了下去,陶應也是來到了呂綺玲的帳裡,不過看到呂綺玲已經睡着,只得作罷,老實的躺在一旁,沉沉的睡去。

第75章 定計烏巢第52章 宛城戰後第22章 活捉高順第217章 短暫的休整第284章 陶應在婚第31章 徐庶歸心第132章 徵兵事項第76章 官渡之戰的轉折第208章 韓遂結局第66章 初遇華佗第88章 故人相見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75章 定計烏巢第61章 對峙琅玡第246章 月下清波 故人相見第272章 南鄭禍事第150章 幽州事定第90章 天倫之樂第246章 潼關事定(4)第48章 宛城戰亂第234章 挽回損失第287章 馬超趙雲第162章 議計出兵第57章 袁紹出兵第195章 勸降戰俘第276章 戰亂再起第189章 結局明瞭第118章 將計就計第192章 再生強敵第34章 徐庶點兵第166章 拉鋸戰第28章 呂布結局第90章 天倫之樂第53章 兩件大事第160章 三年之後第200章 分封諸侯第189章 結局明瞭第192章 再生強敵第193章 西北之事第17章 呂布來投第63章 燒營破敵第57章 袁紹出兵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247章 趨於明朗第92章 暗手現身第51章 痛揍荊州軍第111章 從此是路人第283章 吳郡攻防第193章 西北之事第115章 說降袁熙第226章 名士北顧第95章 幽州之事第9章 離別第60章 失敗之後第112章 前至中山第28章 呂布結局第1章 夢迴三國第2章 兵臨城下第236章 潼關渭水第82章 閆行歸心第223章 河東大戰第130章 遼東事定第209章 陶應南下第223章 河東大戰第93章 夜戰青州第104章 橫掃草原第235章 碌碌無爲第280章 東吳出兵第3章 會見曹操第277章 荊州戰始第85章 壽春李通第200章 分封諸侯第247章 趨於明朗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248章 虛虛實實第276章 戰亂再起第194章 諸侯動向第144章 交戰第52章 宛城戰後第1章 夢迴三國第109章 合作第245章 水落石出第46章 賢妻悍婦第27章 孤立呂布第223章 河東大戰第147章 夜襲敵營第223章 河東大戰第42章 又是離別第212章 曹氏分裂第65章 陶應入中原第249章 意外突顯第245章 水落石出第240章 黎陽變故第39章 袁術之終第236章 潼關渭水第4章 血戰廣陵第41章 劉備歸許都第125章 北上遼東第280章 東吳出兵
第75章 定計烏巢第52章 宛城戰後第22章 活捉高順第217章 短暫的休整第284章 陶應在婚第31章 徐庶歸心第132章 徵兵事項第76章 官渡之戰的轉折第208章 韓遂結局第66章 初遇華佗第88章 故人相見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75章 定計烏巢第61章 對峙琅玡第246章 月下清波 故人相見第272章 南鄭禍事第150章 幽州事定第90章 天倫之樂第246章 潼關事定(4)第48章 宛城戰亂第234章 挽回損失第287章 馬超趙雲第162章 議計出兵第57章 袁紹出兵第195章 勸降戰俘第276章 戰亂再起第189章 結局明瞭第118章 將計就計第192章 再生強敵第34章 徐庶點兵第166章 拉鋸戰第28章 呂布結局第90章 天倫之樂第53章 兩件大事第160章 三年之後第200章 分封諸侯第189章 結局明瞭第192章 再生強敵第193章 西北之事第17章 呂布來投第63章 燒營破敵第57章 袁紹出兵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247章 趨於明朗第92章 暗手現身第51章 痛揍荊州軍第111章 從此是路人第283章 吳郡攻防第193章 西北之事第115章 說降袁熙第226章 名士北顧第95章 幽州之事第9章 離別第60章 失敗之後第112章 前至中山第28章 呂布結局第1章 夢迴三國第2章 兵臨城下第236章 潼關渭水第82章 閆行歸心第223章 河東大戰第130章 遼東事定第209章 陶應南下第223章 河東大戰第93章 夜戰青州第104章 橫掃草原第235章 碌碌無爲第280章 東吳出兵第3章 會見曹操第277章 荊州戰始第85章 壽春李通第200章 分封諸侯第247章 趨於明朗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248章 虛虛實實第276章 戰亂再起第194章 諸侯動向第144章 交戰第52章 宛城戰後第1章 夢迴三國第109章 合作第245章 水落石出第46章 賢妻悍婦第27章 孤立呂布第223章 河東大戰第147章 夜襲敵營第223章 河東大戰第42章 又是離別第212章 曹氏分裂第65章 陶應入中原第249章 意外突顯第245章 水落石出第240章 黎陽變故第39章 袁術之終第236章 潼關渭水第4章 血戰廣陵第41章 劉備歸許都第125章 北上遼東第280章 東吳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