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實力大增

接下來的幾天,由於那些士兵的推波助瀾,劉備算是被黑爆了。而徐庶賈詡等人負責招收新的兵員也基本完成了。不論是徐州還是淮南生產也基本穩定了下來。陶應決定召開一次全體會議,商討以後的事情。而恰好在這一天,天子任命詔書也到來了。

聽聞天子詔書前來,滿堂衆人盡皆起身。唯有賈詡依然坐着未動,彷彿此事與自己無關,又彷彿天子在他的眼裡已經沒有了絲毫的威嚴。在賈詡看來,現在的天子就是曹操,對待曹操,又何必這麼客氣了。

那傳旨的小黃門也知道現在根本沒有所謂的皇家尊嚴,所以絲毫沒有擺架子,只是走了一道程序,讀也未讀,就把聖旨給了陶應。陶應雖然表面上還是恭敬,不過跪拜禮這些也免了。所有人裡面只有徐庶這個水鏡學子對皇家尊嚴還十分在乎,神態眉宇之間顯得十分恭敬。

這一切都落在了陶應的眼裡,陶應心裡直搖頭。果然水鏡學子都是心向漢室的,歷史上諸葛亮他們選擇劉備,還是有原因的。看來自己日後一定要和徐庶好好談談,要不然以後重演歷史上曹操和荀彧之間的悲劇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陶應接過聖旨看了一片,大意上就是表彰陶應對抗袁術之功,彰顯天子威嚴。最後加封陶應爲衛將軍,授平鄉侯。陶應覺得還挺滿意,要知道歷史上諸葛亮也只是一個武鄉侯。既然黃門不念,那就自己把聖旨念出來吧。想畢,就大聲把聖旨讀了出來。

衆人聽完,雖然表現各異,不過還是齊聲恭賀陶應。陶應笑着道:“天子也還是比較客氣,就是沒有來點實際的,要是來點實際的那就更不錯了。”

衆人聞言臉上全是黑線,陶應又接着道:“罷了。罷了。誰讓人家是天子,我是臣子了。放心,該上供的我還是不會少的,不過此次天子封官雖然沒有滿足我小小的上進心,不過也還是差強人意了。”

那小黃門現在有點被陶應嚇到了,如此大的封賞還只是差強人意?要知道衛將軍僅次於三公,而且封鄉侯也是很少的了。陶應看大家沒說話,又是開口道:“那個,元直啊,既然天子那麼摳門,那上貢的物品也就相應的減少一半吧。”

徐庶爲難的看了那個已經有點不自在的黃門一眼,道:“主公,真的要這樣嗎?”

“那當然,你以爲我再和你開玩笑啊。就這樣做,快去吧。”

徐庶無奈的下去了。陶應道:“聖旨我收到了,你先下去吧,等元直準備好了物品,你就回許都去吧。”

那黃門也是無奈,只得拱手道:“那在下多謝平鄉侯了,在下告辭。”

待黃門走遠之後,陶應開口道:“好了現在天子任命也來了,接下來就要商量此次招收新兵的事了。現在元直去照顧天子使節了,剩下的事,就由文和你來說吧。”

賈詡還是一副睡不醒的模樣,聽到陶應叫他,站出來出班奏道:“依照主公的想法,此次徵兵,按照十丁抽一的原則,總共徵集到十二萬新兵。扣除前些日子給劉備的兩萬騎兵,我軍總兵力正好在二十萬左右。具體安排,就依主公之意。”

陶應點點頭,道:“很好,那每戶人口如何?景興(王朗的字)。”

王朗聽到陶應叫他,也是站出來道:“啓稟主公,戶口人數基本統計完畢。汝南等地人口經過袁術經略,再加上戰火的洗禮,共有一百七十萬人左右,加上徐州本地,還有宛城地區,現在主公麾下共有三百五十萬人左右。”

“三百五十萬,還是有點少啊。”陶應口中念着。

王朗以爲陶應有些不滿,急忙道:“主公不必如此,現在各地都是戰亂,能有三百五十萬人口,還是不錯了。”

陶應道:“沒事,我就是隨便感嘆一下。現在我宣佈一下新的任命。”

全部人員盡皆站起,聽陶應的任命。

“咳咳。”陶應清了清嗓子。

“加封高順爲陷陣中郎將,調撥三萬人與你麾下,重組陷陣營,明日前往小沛。加封張遼爲虎賁中郎將,調撥三萬人與你麾下,組建颶風騎兵。加封太史慈爲蕩寇中郎將,訓練剩下十萬所有步兵。其餘秦宜祿四人爲校尉,繼續做我身邊盾牌營親衛。加封呂綺玲爲校尉,統領一萬盾牌營騎兵。”

陶應一口氣說完了所有的話,大家都是有點奇怪的看着他。陶應歇了口氣,道:“都看着我幹嘛,我臉上有東西啊?”

半響過後,張遼出班奏道:“主公,現在徐州的戰馬連組建一萬盾牌營騎兵尚還不足,又如何有多於的戰馬來組建颶風營騎兵?”

陶應聞言摸了摸頭,道:“這個啊,我還真給忘了。”

可是接下來的一句話,直接讓張遼有點氣悶,陶應問道:“文遠啊,你看不要戰馬可以訓練騎兵嗎?”

張遼聞言臉色有點發青,不要戰馬,還想訓練騎兵。這種話都說的出來的人得是有多彪啊。如果陶應不是張遼的主公,依照張遼的性格多半會上去揪住他的衣領,罵他是**。可惜現在的張遼倒是不敢這麼做。

張遼愣了半響,道:“這個,末將跟隨溫侯多年,還真是沒聽說過有如此訓練騎兵之法。”

陶應道:“真的沒有嗎?”

張遼心裡有點發慌,他害怕陶應真的讓自己用這種方法訓練騎兵。不過張遼還是很實在的答道:“啓稟主公,真的沒有。”

陶應笑了,道:“沒有就沒有吧,那我們現在還有多少戰馬?”

張遼想了想,道:“五千左右,而且算不得上等戰馬。”

陶應想了想,實在沒有什麼好辦法,道:“這個問題以後再想辦法,那五千戰馬就先交給綺玲訓練吧。至於文遠,就先練着那五千士兵,等以後戰馬充足了再組建騎兵了。”

陶應都這麼說了,張遼也不再勉強了,隨即退到了一邊。陶應開口道:“文和,現在我軍下一步該如何做呢?”

賈詡沒有廢話,道:“練兵,練出一支真正的精兵,等待時機,進而開疆擴土。”

陶應道:“練兵是肯定的,不過文和所言的時機在哪裡,不會讓我和曹操他們比時間吧,等三十年,他們全都死了,那時我也稱霸天下了。”

衆人聞言又是黑線,賈詡清了清嗓子,道:“主公多慮了,雖然要等,但也等不了那麼久的。徐州處在渤海之邊,一般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現在北地最引人注目的梟雄就是中原的曹操和河北的袁紹。袁紹在接下來的兩年裡一定會以消滅公孫瓚爲主,而曹操嘛。”

賈詡說道這裡就不說了,張遼在下首問道:“賈先生莫不是認爲曹操會襲擊袁紹後方?”

賈詡尚未說話,陶應在上面道:“應該不會,按道理曹操會等袁紹剿滅公孫瓚之後再和袁紹對敵,至於爲什麼,我自己的感覺而已。”

張遼衆人聞言不由的好笑,這種事居然憑感覺,自己的主公到底是怎麼了。陶應心裡也在暗罵,總不可能讓我告訴你們我是從三國演義中看到的吧。不過賈詡倒是少有的主動出言道:“主公之言,和在下不謀而合。”

陶應道:“那依照文和之意,曹操下一步動向是什麼呢,不會是覬覦我的徐州吧?”

“非也,現在主公已經擁有徐州汝南,曹操就是想打,也短時間內打不下來。如詡所料不差,曹操下一步的動向必定是關中。李傕郭汜在關中還有餘孽,而且關中十路諸侯對於曹操而言也是如鯁在喉。”

陶應突然喃喃的說道:“十路諸侯,不是隻有韓遂馬騰嗎?現在又那裡鑽出來了十路。”

賈詡奇怪的問道:“主公,你說什麼?”

“沒事,文和你繼續說。”陶應揮了揮手。

“現在曹操手裡握有天子,所以他一定會去關中平亂。而且關中沃野千里,對於曹操來說也是不小的**。”

“那文和的意思是,這兩年我們除了練兵,就什麼都不要做,等到袁紹剿滅了公孫瓚,曹操平定了關中。然後讓他們交戰,我們纔去撿便宜。就像那個誰看到兩個東西在打架,然後他扮作漁人去得利。”

王朗在一旁實在忍不住了,開口道:“主公,你的文筆真需要加強啊,什麼兩個動物打架,那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陶應一拍後腦勺,道:“對對對,就是這個,景興說的太好了。那就讓他們當鷸蚌,我們來當漁翁。”

這時陳圭在一旁道:“賈先生所言的卻很好,不過現在言之爲時尚早。當務之急,還是先解決戰馬問題。”

陶應道:“陳大夫說的是,不過我看今天大家都累了,戰馬問題容我好好想想,明日在做討論,諸位以爲如何。”

大家聽的陶應這麼說了,也不再反駁,全部起身應諾告辭。留下陶應一個人在思考,曹操袁紹,以後的路還長的很啊…………

第149章 大破馬超第37章 決戰紀靈第5章 聯合世家第260章 各有所算第134章 蔡琰的婚事第76章 官渡之戰的轉折第217章 短暫的休整第147章 夜襲敵營第99章 司馬出招第111章 從此是路人第247章 國賊何物第251章 潼關事了(3)第83章 陶應南下第219章 水軍初定第33章 袁術入寇第70章 陶應比劍第186章 曹操行動第91章 戰前準備第136章 乾兒子鄧艾第138章 曹軍的策略第28章 呂布結局第82章 閆行歸心第136章 乾兒子鄧艾第9章 離別第173章 郭嘉到了第268章 漢中風雲第55章 泰山平叛第8章 戰亂終結第95章 幽州之事第91章 戰前準備第189章 結局明瞭第158章 潁川夏侯娟第32章 袁術稱帝第157章 想太多第95章 幽州之事第73章 黑山到了第116章 化險爲夷第83章 陶應南下第238章 戰場轉折第23章 徐州保衛戰第273章 最後的了斷第245章 水落石出第12章 封爲主簿第229章 驗明正身第162章 議計出兵第261 南鄭議事第170章 會見曹操第133章 閤家團圓第77章 烏巢偷糧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75章 定計烏巢第200章 分封諸侯第95章 幽州之事第238章 戰場轉折第208章 韓遂結局第36章 路遇紀靈第267章 嶄新的時代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126章 首戰不利第79章 回師徐州第29章 戰後諸事第277章 荊州戰始第232章 李儒終結第157章 想太多第285章 邀戰新城第5章 聯合世家第217章 短暫的休整第88章 故人相見第169章 虛與委蛇第56章 風雲將起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207章 幷州事定第25章 合兵劉備第40章 戰後事宜第169章 虛與委蛇第281章 同歸於盡第65章 陶應入中原第186章 曹操行動第177章 馬騰身死第7章 援兵來到第242章 馬超戰曹彰第178章 破釜沉舟第235章 碌碌無爲第196章 陶氏遷鄴第284章 陶應在婚第140章 出兵幽州第53章 兩件大事第133章 閤家團圓第84章 襲擾壽春第225章 扭轉乾坤第248章 虛虛實實第272章 南鄭禍事第72章 司馬定計第7章 援兵來到第152章 獵場遇險第76章 官渡之戰的轉折第26章 曹昂離 張繡來第256章 小戰兩場第164章 回合三將
第149章 大破馬超第37章 決戰紀靈第5章 聯合世家第260章 各有所算第134章 蔡琰的婚事第76章 官渡之戰的轉折第217章 短暫的休整第147章 夜襲敵營第99章 司馬出招第111章 從此是路人第247章 國賊何物第251章 潼關事了(3)第83章 陶應南下第219章 水軍初定第33章 袁術入寇第70章 陶應比劍第186章 曹操行動第91章 戰前準備第136章 乾兒子鄧艾第138章 曹軍的策略第28章 呂布結局第82章 閆行歸心第136章 乾兒子鄧艾第9章 離別第173章 郭嘉到了第268章 漢中風雲第55章 泰山平叛第8章 戰亂終結第95章 幽州之事第91章 戰前準備第189章 結局明瞭第158章 潁川夏侯娟第32章 袁術稱帝第157章 想太多第95章 幽州之事第73章 黑山到了第116章 化險爲夷第83章 陶應南下第238章 戰場轉折第23章 徐州保衛戰第273章 最後的了斷第245章 水落石出第12章 封爲主簿第229章 驗明正身第162章 議計出兵第261 南鄭議事第170章 會見曹操第133章 閤家團圓第77章 烏巢偷糧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75章 定計烏巢第200章 分封諸侯第95章 幽州之事第238章 戰場轉折第208章 韓遂結局第36章 路遇紀靈第267章 嶄新的時代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126章 首戰不利第79章 回師徐州第29章 戰後諸事第277章 荊州戰始第232章 李儒終結第157章 想太多第285章 邀戰新城第5章 聯合世家第217章 短暫的休整第88章 故人相見第169章 虛與委蛇第56章 風雲將起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207章 幷州事定第25章 合兵劉備第40章 戰後事宜第169章 虛與委蛇第281章 同歸於盡第65章 陶應入中原第186章 曹操行動第177章 馬騰身死第7章 援兵來到第242章 馬超戰曹彰第178章 破釜沉舟第235章 碌碌無爲第196章 陶氏遷鄴第284章 陶應在婚第140章 出兵幽州第53章 兩件大事第133章 閤家團圓第84章 襲擾壽春第225章 扭轉乾坤第248章 虛虛實實第272章 南鄭禍事第72章 司馬定計第7章 援兵來到第152章 獵場遇險第76章 官渡之戰的轉折第26章 曹昂離 張繡來第256章 小戰兩場第164章 回合三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