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返回太原

..隨着李淵軍隊撤出河東,楊元慶的軍隊完全佔領了河東全境,數日後,一支萬餘人的軍隊護衛着一支千人隊伍浩浩蕩蕩抵達了太原城。

這是一支極爲重要的隊伍,包括代王楊侑、楊元慶等衆將的妻女以及蘇威、裴矩、李綱、崔君素、魏徵等重要人物也一同前來。.

在一輛極爲寬大的馬車內,楊侑拉開車簾,望着氣勢巍峨的城牆,對身後裴矩道:“我小時候曾經隨皇祖父來過一次太原城,是哪一年我記不清楚了。”

“應該是大業四年。”

同樣坐在後排的蘇威接口笑道:“我記得很清楚,那一年聖上出巡五原郡,在榆林縣差點要殺高熲,我和楊總管力保高熲,結果我被貶官,楊總管被調去修汾陽宮,後來聖上回來時就經過太原城,那一年殿下也隨駕而行。”

裴矩眉頭一皺道:“我怎麼記得是大業五年,那次我們不是要去遊玩北魏舊都嗎?”

“裴公這記性,哎!是大業四年。”蘇威嘆氣道。

“沒錯,我記得是五年。”

兩人在一旁爭執,楊侑卻問道:“不知高相國現在情況如何了?”

裴矩和蘇威都沉默了,半晌,蘇威嘆了口氣道:“高相是調嶺南爲番禹太守,他年紀太大,受不了那邊的氣候,我估計他支持不了多久。”

裴矩卻搖搖頭,“高相已經不在嶺南了,去年六月在嶺南摔斷腿,聖上準他辭官,他好像是去巴蜀了,他兒子在那邊。”

這時,隊伍停了下來,一名侍衛奔過來稟報:“殿下。楊總管出城迎接來了。”

只聽見一陣鼓樂聲傳來,從大門那邊出現無數旌旗。向這邊快速而來,旌旗是一隊騎兵,簇擁着幾十名戰將,這是楊元慶親自率領杜如晦、楊思恩、李靖、王緒等文武大臣數十人出城迎接代王楊侑的到來。

行至近前。楊元慶翻身下馬,單膝向楊侑跪下,後面數十名大將也紛紛跪下,楊元慶朗聲道:“豐州總管、楚國公楊元慶迎接代王殿下駕臨太原。”

楊侑慌忙下了馬車。將楊元慶扶起,“總管以後不要再行大禮,這是我的要求。”

“臣遵命!”

楊元慶站起身,又向坐在馬車後面的裴矩和蘇威二人行了一禮,“兩位閣老一路辛苦了。”

裴矩呵呵笑道:“我們是坐船過來,在離石郡下船改乘馬車,一路遊山玩水,愜意得很,一點不辛苦,總管南征北戰。打下河東,纔是辛苦。”

蘇威眉毛一挑道:“我認爲元慶應該換個稱呼了,總管是指豐州總管。現在豐州只有我們治下一郡,再叫總管有點不合適了,應該叫河東道兼關北行軍元帥,或者叫幷州總管。”

楊元慶笑了笑,“這個過幾天再說,大家一路辛苦,先回城好好休息兩天。殿下請去晉陽宮。”

楊侑看了一眼裴矩,有些爲難道:“我也進太原城吧!”

裴矩給楊元慶使了一個眼色,意味深長地笑道:“元慶,讓殿下也進太原城休息吧!”

楊元慶沉吟一下道:“好吧!殿下就暫時住我的府上。”

他轉身一揮手,“殿下大隊進城!”

在一片鼓樂聲中,隊伍浩浩蕩蕩進了太原城,楊元慶則放慢馬速,等到了自己家人乘坐的馬車。

“爹爹!”

幾個兒女老遠便看見了他,爭着從車窗鑽出頭向他招手,楊元慶心中大喜,上前笑着捏了捏幾個孩兒的小臉蛋,望着孩子們興奮得滿臉通紅,他笑問道:“一路上開心嗎?”

“爹爹,坐船最開心了!”長子楊寧搶先道。

楊元慶索性把他從車窗裡拔出來,坐在自己馬前,楊寧興奮異常,拉着繮繩‘駕!駕!’大喊,旁邊的親兵們都笑了起來。

楊元慶又問長女楊冰,“冰兒,你大娘呢?”

車廂裡傳來裴敏秋埋怨的聲音,“這一羣小傢伙把車窗堵住了,你當然看不見我。”

楊元慶歉然,其實他是想看一看出塵給自己生的次子楊致,快兩個月了,自己還沒有見到孩子。

裴敏秋知道他在想什麼,便笑道:“他們母子在後面一輛馬車裡。”

楊元慶又轉到後一輛馬車,車簾拉開了,露出出塵俏麗的臉龐,她對丈夫嫣然一笑,指了指車內,低聲道:“還在睡呢!”

楊寧小聲嘟囔道:“弟弟整天就喜歡睡覺。”

楊元慶在他腦袋上敲了一記,“你小時候不也一樣嗎?”

楊寧吐了一下舌頭,不敢吭聲了,楊元慶又探頭進了車窗,只見在一個大搖籃裡,一個白胖的小子睡得正香,長得虎頭虎腦,頗像自己,楊元慶高興得嘴都合不攏,他的長子眉眼像母親,臉型像自己,次子楊靜長得酷似母親阿蓮,非常秀氣,而老三則完全繼承了自己血統,可以想象,他長大後會和自己長得極像。

出塵心中歡喜異常,她趁丈夫的頭伸進窗子,便在他臉上輕輕吻了一下,在他耳邊低聲笑道:“他讓我想到了兩歲時的你。”

“可別寵壞了他。”

楊元慶和出塵對視一笑,他縮回頭,催馬向前方奔去,出塵望着他背影遠去,心懷眷念地嘆了口氣,有時候她也懷念從前做女俠時的生活,可是女人總歸是要回家,只有家和孩子纔是她的歸宿,這時她再回首,發現往昔的生活離她越來越模糊了。

“爹爹,我不想練武!”

長子楊寧終於找到機會,小心翼翼地向父親提出了這個要求。

“爲什麼?”

楊元慶笑問,其實他也知道長子的體質不適合練武,他也不想勉強長子,只是他想知道原因。

“你是怕吃苦嗎?”

“不!不!”楊寧慌忙搖頭,“孩兒不是怕吃苦,而是我更喜歡讀書,練武讓我沒有時間讀書。”

“真是這樣嗎?”楊元慶注視着他的小臉問道。

“真是這樣。而且祖外公和李先生都說我有讀書天賦,讓我不要去練武。應專心致志讀書。”

“李先生?”

楊遠慶愣了一下,“哪個李先生?”

“就是教代王讀書的李先生,爹爹忘了嗎?你把他從長安請來。”

楊元慶臉上露出一絲苦笑,他知道是誰了。李綱,他竟然教自己兒子讀書,這倒讓楊元慶始料不及。

“是誰讓李先生教你讀書的?祖外公嗎?”

“嗯!”楊寧小腦袋重重點了點頭。

楊元慶又向裴矩望去,只見裴矩眯眼對自己微笑着。笑容裡有一種說不出的神秘,這讓楊元慶心中怪異之極,不知裴矩有什麼事要和自己談。

楊元慶的府邸位於太原城中部,也是原來漢王楊諒的王府,佔地一百二十畝,可以稱爲一座雄堡,四周被河流包圍,岸邊種滿了垂柳,進府必須走一座小橋進去,院牆高約兩長。堅實寬厚,上面可以並行四人,有士兵在院牆上來回巡邏。

內宅佔地八十畝。內牆高兩丈三尺,這纔是真正的居住府宅,外宅則是守衛士兵的軍營。

內宅裡風景秀麗,亭臺樓閣數百間,種滿了各種名貴花木,一棟棟精緻的建築掩映在濃郁的綠色中,一條小河引進府中。在後院形成了一片面積約十畝的小湖。

府宅已經收拾好了,就等主人入住,楊元慶的宅子,無論京城洛陽還是九原縣,一直都只有十畝大小,今天卻變成了一百二十畝,就算不考慮外宅,也有八十畝,這讓衆人都一下子難以適應。

只有孩子歡喜異常,歡呼着衝進府中去了,他們早就夢想能有這麼一座大宅子,可以讓他們無憂無慮地奔跑。

裴敏秋秀眉微蹙,對楊元慶道:“夫君,我們要這麼大的府宅做什麼?”

楊元慶握住妻子的笑道:“我去了聞喜縣,你們裴家村的老宅佔地一百五十畝,比這裡可大得多。”

“那不一樣,那邊有七房幾百口人,可我們家連二十人都不到。”

“加上丫鬟僕人也有二三百人了,再說以後我封王,總不能讓王府也只有十畝大小吧!”

“夫君,你說什麼?”裴敏秋驚訝地望着丈夫,她反應不過來,丈夫雖然姓楊,但並不是皇族,他怎麼可能封王?她一時想不通。

楊元慶笑了笑道:“李淵都可以封唐王,我的勢力不比他,爲什麼我就不能封王?”

“他是......”

裴敏秋嘆了口氣,“夫君,他是造反,自立爲王,而你是隋臣,怎麼能和他相提並論?”

楊元慶心中暗笑,如果有一天自己告訴她,她要成爲皇后,不知道她會是什麼表情?他很期待那一刻的到來。

“好吧!就算是楚國公府,我祖父在長安的楚國公府佔地就是一百五十畝,一個堂堂的楚國公,總不能再蝸居十畝小宅吧!”

裴敏秋半晌沒有說話,最後她幽幽嘆息道:“夫君,我是怕你奪下河東就開始變得奢侈無度,我希望你依然像在豐州一樣勤儉樸素,能讓將士們爲你感到驕傲,而不是住上一座大宅才顯得你高高在上。”

妻子的勸告讓楊元慶十分感動,他點點頭,“你放心吧!我不會忘記本色,搬到這座府宅,我只是從安全上考慮,現在我的敵人很多,他們對我下不了手,或許會對我的家人下手,我不能有半點大意。”

裴敏秋還想再說什麼,楊元慶拍拍她的手笑道:“我要去找祖父,他好像有重要事情找我,我們晚上再細談吧!”

裴敏秋抿嘴一笑,轉身走了,楊元慶又吩咐搬運物品的親兵幾句,這才匆匆去了東院。

第57章 藥到病除第67章 慷人之慨第25章 野心泄露第73章 銀錢危機第37章 南市酒樓第11章 雙雄火併第3章 雙瞳之將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19章 誘敵之計第42章 違禁生意第2章 敵蹤初現第2章 一戰成名第28章 盛名之禍第20章 緊急受命第54章 彭城兵變第37章 南市酒樓第35章 真相揭開第28章 意外消息第25章 悲情男人第34章 知己知彼第46章 攻克平壤第43章 丹陽公主第24章 河邊誤認第62章 雞肋之城第34章 發現敵蹤第17章 收網之時第8章 臨戰前夜第32章 誰有骨氣第40章 敏秋賑災第8章 黑夜黑人第34章 微服私訪第22章 公主夜宴(下)第23章 世充求救第28章 交換戰俘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36章 屈突良言第21章 京城來人第24章 添把小亂第89章 胡馬煙塵第22章 公主夜宴(下)第5章 初到幽州第38章 微服私訪第3章 水勢漸深(上)第41章 弟高一籌第7章 羅藝告密第8章 一點眉目第11章 興風作浪第56章 雙相辭呈第47章 江都驚魂(上)第7章 秋風至楊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11章 風險悄至第33章 攜子視察第32章 千金一箭第148章 難過新年第24章 汾陽宮監第36章 屈突良言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88章 爭鋒相對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5章 兩個使者第24章 等待機會第12章 平亂奪權第86章 最後通牒第44章 公主阿蠻第12章 先鋒玄霸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9章 應對危機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43章 催風助火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30章 兄弟和解第31章 以刀代令第23章 男扮女裝第50章 心結難解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23章 都市買禮第52章 人心難測第31章 宿怨爆發第11章 新官上任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6章 裴府家宴第50章 局勢漸變第12章 平亂奪權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25章 野心泄露第12章 初到突厥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40章 三管齊下第67章 兵壓漢中第22章 河東紳商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51章 一葉知秋第42章 局勢複雜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25章 宇文父子
第57章 藥到病除第67章 慷人之慨第25章 野心泄露第73章 銀錢危機第37章 南市酒樓第11章 雙雄火併第3章 雙瞳之將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19章 誘敵之計第42章 違禁生意第2章 敵蹤初現第2章 一戰成名第28章 盛名之禍第20章 緊急受命第54章 彭城兵變第37章 南市酒樓第35章 真相揭開第28章 意外消息第25章 悲情男人第34章 知己知彼第46章 攻克平壤第43章 丹陽公主第24章 河邊誤認第62章 雞肋之城第34章 發現敵蹤第17章 收網之時第8章 臨戰前夜第32章 誰有骨氣第40章 敏秋賑災第8章 黑夜黑人第34章 微服私訪第22章 公主夜宴(下)第23章 世充求救第28章 交換戰俘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36章 屈突良言第21章 京城來人第24章 添把小亂第89章 胡馬煙塵第22章 公主夜宴(下)第5章 初到幽州第38章 微服私訪第3章 水勢漸深(上)第41章 弟高一籌第7章 羅藝告密第8章 一點眉目第11章 興風作浪第56章 雙相辭呈第47章 江都驚魂(上)第7章 秋風至楊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11章 風險悄至第33章 攜子視察第32章 千金一箭第148章 難過新年第24章 汾陽宮監第36章 屈突良言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88章 爭鋒相對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5章 兩個使者第24章 等待機會第12章 平亂奪權第86章 最後通牒第44章 公主阿蠻第12章 先鋒玄霸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9章 應對危機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43章 催風助火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30章 兄弟和解第31章 以刀代令第23章 男扮女裝第50章 心結難解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23章 都市買禮第52章 人心難測第31章 宿怨爆發第11章 新官上任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6章 裴府家宴第50章 局勢漸變第12章 平亂奪權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25章 野心泄露第12章 初到突厥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40章 三管齊下第67章 兵壓漢中第22章 河東紳商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51章 一葉知秋第42章 局勢複雜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25章 宇文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