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北原謀生

一個月後,這天上午,元慶在曲江池練完功便向奔向北山,他打算狩獵賺錢,這是他殺一條野狗時得到的啓發,打狗要看主人,如果射野味就沒有什麼忌諱,既可以練射箭,又可以賺錢,何樂而不爲?

而且野味賣給酒肆一般都能賣個好價錢,他記得有人射一隻野羊,就能賣三吊錢,曲江池附近雖然有山林,但畢竟村莊較多,野獸很少,最多是一些野鴨、山雞、野兔之類,並不值錢。

而城北是皇宮背後,那裡丘原縱橫,山谷幽深近百里,森林莽莽,人煙稀少,常有野獸出沒,由於靠近皇宮,一般不準人進入,更不準尋常民衆狩獵,因此野獸極多。

到秋天時,皇室子弟一般都會去那邊圍獵,那邊還有灞水流過,河中野鴨衆多,不過野鴨不值錢,一隻最多賣十錢。

半個時辰後,元慶跑到了城北,大興城的地勢是東南高西北低,灞、滻、潏水之間沖積形成一塊平原,大興城便修建在這片平原之上。

但東北方向的龍首原卻是大興城地勢最高之處,幾十年後,這裡開始修建大明宮,但此時是人煙荒蕪的山原地帶,但如果再向西北走三十里,那裡便是漢長安城所在,依然有人居住。

所以最佳的狩獵地點便在城東北的龍首原和正北的一大片原始森林內,這裡緊靠西內苑,苑內時常有騎兵巡邏,不準山民進入,而這一帶屬於西內苑外圍,也不準打獵。

離皇宮不遠有一條道路,路上有士兵巡邏,不準行人過去,元慶卻攀上懸崖,鑽進叢林,一路向疾奔,除了道路上有騎兵巡邏外,森林內再沒有任何人,連樵夫也沒有。

這一帶其實也不準人進入狩獵或者砍柴,每一個路口都有士兵把守,靠近皇宮的路上還有軍隊巡邏,戒備森嚴,尤其元慶帶着兵器,更會被視爲刺客,一旦被士兵發現,就有性命之憂,風險非常大。

風險雖大,但收益也高,這一帶各種野味衆多,是狩獵的絕佳場所,如果膽子再大一點,潛入皇宮西內苑,那裡的收益更高。

元慶聽楊氏族人聊天時說過,有膽大者偷偷溜進西內苑獵殺珍獸以獲取皮毛,一旦被抓住,輕則受刑入獄,重則喪命,不過若得手,往往就會發一筆橫財,西內苑放養的都是珍稀動物,皮毛十分昂貴。

元慶走在一條幽靜的山谷中,他身一身藍色布衣,腳穿半舊布靴,頭束平巾,腰挎一把兩尺長的厚背短刀,後背一壺羽箭,手執黑色長弓,雖然衣着粗陋,但他卻英姿矯健,步伐輕快。

山谷兩邊都是莽莽原始森林,此時正是早春二月,萬物復甦,枝葉發新芽,草地也變新綠,一羣羣鳥雀在頭頂上盤旋鳴叫,充滿了生機勃勃。

在他身後數裡外便是西內苑,和外面的山原基本上沒有什麼阻隔,只有幾塊界石,西內苑其實也是被茂密的原始森林包圍,中間地帶是跑馬的草原,整個西內苑長十幾裡,寬只有數裡,裡面駐紮着數千武衛軍。

越過西內苑,可以看見高大宏偉的城牆,城牆內隱隱可見巍峨的宮殿羣,那裡便是大隋帝國的皇宮,他甚至可以看見一座雄偉的皇宮大門,那便是玄武門,歷史上的玄武門事件就在那裡爆發。

元慶正胡思亂想,忽然一隻巨大的黑影從他頭頂掠過,元慶目力極好,一眼便認出這是一隻雄性山雉,拖着長長的尾羽,羽毛十分豔麗,上個月他和妞妞逛上元夜,一根山雉羽毛就要賣十錢。

元慶看到的彷彿已不是一隻山雉,而是一吊錢在空中飛,他現在思錢若渴,發喊一聲,拔足追上去。

三年的築基和魔鬼般訓練已經使他的體能讓常人望而生畏,他索性脫去布靴,赤足疾奔,身形快如鬼魅,霎時間便追離山雉不到三十步遠,山雉也感覺到危險,它剛要飛入森林,元慶已拉弓如滿月,一鬆弦,箭如流星,迅疾無比地射穿了空中的山雉,它悲鳴一聲,從空中**。

元慶大喜,他衝上谷坡,在一叢山草中找到了獵物,山雉已經死去,血順着箭桿流下,元慶抓住箭桿將山雉拎起,重約兩三斤,羽毛很長,非常豔麗,他數了數,足足有十五根漂亮的羽毛。

其實秋天的山雉羽毛纔是最好,現在纔是初春,品相還差一點,不過物以稀爲貴,這些羽毛賣一吊錢肯定沒有問題。

元慶心花怒放,這是他的第一隻獵物,也是他的午飯,他將箭收回箭壺,拔足便向山谷深入奔去,越過山谷,那邊便是灞水了。

灞水已經解凍,水流充足,緩緩從山原間流過,兩岸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半個時辰後,坐在河邊打坐的元慶慢慢從調息中醒來,他只覺得渾身精力充沛,彷彿又使不完的力氣,但膽子卻餓得咕咕直響。

一回頭,見旁邊燒的一堆火已經熄滅,他高興得一躍而起,將火堆推開,從地上挖出烤如硬殼的泥團,用刀一敲,泥殼脫落,裡面露出熱騰騰的白肉,香氣撲鼻而來。

這種叫花雞做法元慶是在書上看到,第一次嘗試,居然也獲得成功,他唯一不知道的是,其實不用拔毛,烤熟後羽毛自然脫落,拔毛就費了他半天力氣。

元慶撒上鹽末,他已經垂涎欲滴,捧起肥白的熟野雞便大嚼起來,一邊啃,一邊望着旁邊插在草地上的一束羽毛,像旗幟一樣在空中飄揚,他自言自語笑道:“不錯啊!有得吃,有得賺,還能練箭法,這樣的日子不錯。”

可剛啃了沒兩口,他忽然甩下肥雞,一個翻身便將刀拔在手中,他感覺到了一種強烈的危險氣息......

就在五十步內,有東西在靠近他,他聽得清清楚楚,有四肢踩樹枝的聲音,肯定不是人,他將刀插進腰帶,拾起弓箭向四處尋覓,他的目力異於常人,任何細微的變化都休想逃過他的眼睛。

忽然,他的目光定住了,三十步外的一棵桂樹上,他的眼睛和一對兇狠銳利的眼睛對視在一起。

.........

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6章 一劍之情第28章 交換戰俘第30章 兄弟和解第14章 府門遭遇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19章 誘敵之計第5章 動之以情第7章 戰略對抗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45章 烈火焚城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69章 一觸即發第15章 楊家喜憂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16章 紅影驚現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39章 泄露天機第12章 練武第41章 爭鋒相對第8章 元慶抉擇第3章 意外相遇第36章 漏網之魚第11章 秘密協議第4章 不露聲色第12章 練武第25章 不速之客第53章 臣的要求第72章 闊綽請客第15章 少女遇窘第39章 承天廣場第8章 弔孝風波第4章 反客爲主第4章 利益之誘第10章 糧船不到第36章 太原之變第8章 違規賣酒第24章 小男養家第15章 求賢若渴第13章 勝利逃亡第28章 交換戰俘第35章 佳人同舟第25章 一劍穿心第48章 圍城打援第17章 尋找線索第43章 戰船立威第14章 殺雞儆猴第12章 裴閥老謀第37章 欲加之罪第57章 東宮震怒第55章 借風夜襲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15章 史蜀之毒第50章 鴻門酒宴第20章 倉曹參軍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1章 江南隱憂第17章 雄信之災第9章 臨危下船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3章 盜馬風波第36章 千里改錯第40章 痛苦抉擇第10章 裴矩辭相第47章 匪亂再起第16章 夜探胡營第48章 兩路奇兵第30章 飲恨弘農第51章 連夜清洗第19章 離別之酒第1章 初入楊府第27章 元家之慾第25章 初有收穫第31章 蠅頭小利第33章 智取宜昌第18章 舊情難動第46章 攻克平壤第7章 兵壓關內第27章 監察御史第72章 請功負罪第50章 局勢漸變第24章 遼東反擊第17章 收網之時第14章 武周示弱第44章 公主阿蠻第37章 凌晨偷襲第54章 西域戰略第29章 再提條件第51章 草原異變第19章 首鼠兩端第33章 棒打貴客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14章 死地後生第7章 初遇敵情第39章 發現機會第65章 蕭後心機第95章 隱患爆發第37章 內衛情報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39章 泄露天機
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6章 一劍之情第28章 交換戰俘第30章 兄弟和解第14章 府門遭遇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19章 誘敵之計第5章 動之以情第7章 戰略對抗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45章 烈火焚城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69章 一觸即發第15章 楊家喜憂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16章 紅影驚現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39章 泄露天機第12章 練武第41章 爭鋒相對第8章 元慶抉擇第3章 意外相遇第36章 漏網之魚第11章 秘密協議第4章 不露聲色第12章 練武第25章 不速之客第53章 臣的要求第72章 闊綽請客第15章 少女遇窘第39章 承天廣場第8章 弔孝風波第4章 反客爲主第4章 利益之誘第10章 糧船不到第36章 太原之變第8章 違規賣酒第24章 小男養家第15章 求賢若渴第13章 勝利逃亡第28章 交換戰俘第35章 佳人同舟第25章 一劍穿心第48章 圍城打援第17章 尋找線索第43章 戰船立威第14章 殺雞儆猴第12章 裴閥老謀第37章 欲加之罪第57章 東宮震怒第55章 借風夜襲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15章 史蜀之毒第50章 鴻門酒宴第20章 倉曹參軍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1章 江南隱憂第17章 雄信之災第9章 臨危下船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3章 盜馬風波第36章 千里改錯第40章 痛苦抉擇第10章 裴矩辭相第47章 匪亂再起第16章 夜探胡營第48章 兩路奇兵第30章 飲恨弘農第51章 連夜清洗第19章 離別之酒第1章 初入楊府第27章 元家之慾第25章 初有收穫第31章 蠅頭小利第33章 智取宜昌第18章 舊情難動第46章 攻克平壤第7章 兵壓關內第27章 監察御史第72章 請功負罪第50章 局勢漸變第24章 遼東反擊第17章 收網之時第14章 武周示弱第44章 公主阿蠻第37章 凌晨偷襲第54章 西域戰略第29章 再提條件第51章 草原異變第19章 首鼠兩端第33章 棒打貴客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14章 死地後生第7章 初遇敵情第39章 發現機會第65章 蕭後心機第95章 隱患爆發第37章 內衛情報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39章 泄露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