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江陵變天

城牆上,一名唐軍校尉再次向劉方智狂奔而來,急聲稟報:“將軍,大隊隋軍出現在水門處,水門處無人防禦!”

他話音剛落,劉方智的長矛便狠狠刺進了他的胸膛,校尉一聲慘叫,不可置信地望着劉方智,倒地死去,劉方智拔出長矛,對城上的守軍和一些民夫大喊道:“快逃命去吧!隋軍已殺進城。”

城上數千守軍都驚恐地望着他,不知所措,劉方智再次高喊:“我不忍爾等送命,快逃命去吧!”

就在這時,水城門附近忽然爆發出一片喊殺聲,南城門上的守軍這才如夢方醒,頓時一片大亂,紛紛丟盔卸甲,沒命地向城下奔逃而去……

劉方智調轉馬頭,帶着百餘人縱馬城東奔去,衆人一邊奔跑一邊大喊:“隋軍殺進城了,快逃命吧!”

“大將軍有令!停止抵抗。”

在劉方智的鼓動之下,城東守軍也開始混亂起來,尤其以他這樣的身份喊出‘大將軍有令,停止抵抗!’無疑讓很多人都深信不疑,士氣早已低迷,劉方智的倒戈無疑是最沉重的一擊,東城的防禦守軍也開始崩潰了。

劉方智大爲得意,他縱馬沿着甬道衝下城頭,準備搶奪城門,就在這時,黑暗中傳來一個低沉的聲音,“叛賊授首!”

劉方智大吃一驚,只見一名騎兵向自己疾衝而至,手執方天畫戟,火光忽亮,正是被他扳倒的盧祖尚,劉方智知道盧祖尚武藝高強,他頓時嚇得魂飛魄散,本能地揮矛向迎,他左手有傷,只能單臂執矛。

‘咔嚓!’

盧祖尚的鐵戟沉重無比,將他的矛杆折爲兩段,方天畫戟閃電般刺進了劉方智的胸膛,劉方智大叫一聲,當場斃命,後面的親兵慢了一步,他們見主將身死,皆急紅了眼,一起向盧祖尚圍殺而來。

這時,旁邊盧祖尚的心腹趙瀾揮刀劈砍,兩人一陣衝殺,百餘親兵片刻死傷過半,剩下之人發一聲喊,四散而逃,盧祖尚跳下馬,一刀將劉方智的人頭砍下,連聲冷笑:“劉方智,你也有今天?”

“將軍,我們怎麼辦?”趙瀾在一旁着急地問道。

盧祖尚翻身上馬,向四周望去,只見南門處火光熊熊,喊殺聲震天,估計城門已經不保,“去城北!”他調轉馬頭,兩人一前一後向北城疾奔而去……

南城門已到最後的激戰時刻,謝映登率領從水城門先期進入的數千隋軍殺向城門,而鎮守南城門的士兵是柴紹從關中帶來的兩千軍隊,由偏將賀拔寧率領,儘管城頭上的守軍一片混亂,但賀拔寧依然率軍死守住城門,隨着謝映登率軍殺來,兩支軍隊在南城門處爆發了激戰。

黑夜中雙方混戰在一起,長矛相擊、刀劈劍砍,甚至肉搏格鬥,雙方扭作一團……

謝映登在外圍手執弓箭,目光如獵鷹一般尋找着敵軍主將,他被稱爲隋軍第二箭,神箭無敵,百發百中,這時,他忽然看到了,一名騎馬的唐軍大將,身材如黑熊般強壯,手執大錘和數十名隋軍士兵鏖戰,吼叫聲如雷,在他腳下,已經被他殺死二十餘人。

謝映登大怒,猛地拉開了弓箭,弦一鬆,一支狼牙利箭閃電般射向那名唐軍大將,唐軍大將正是鎮守南城門的偏將賀拔寧,是鮮卑人的後代,力大錘猛,武藝高強。

他正舉錘向一名隋軍士兵的天靈蓋砸去,忽然一支冷箭射來,他措不及防,‘噗!’一聲,利箭射穿了他的咽喉,賀拔寧一聲悶叫,手中大錘落地,圍戰在他身邊數十名隋軍士兵抓住這個空擋,十幾根長矛一齊刺進了他的身體……

隋軍士兵越來越多,守城門的唐軍終於抵擋不住,紛紛跪地投降,哀求饒命,數百名隋軍士兵衝進城洞,拉開了城門,城頭上吊橋也放下,城樓火光沖天。

在一里外已等候多時的主帥楊元慶下達了進城的命令,一萬五千騎兵戰馬奔騰如狂潮,儼如洶涌的洪水殺進了江陵城……

此時柴紹正在急急趕向南城的途中,他被劉方智騙去了北城,但北城卻沒有任何異常,就在他心中暗暗驚異之時,南城處忽然爆發出一片喊殺聲,緊接着火光沖天,這令柴紹大吃一驚。

他這才忽然意識到,他上了劉方智的當,驚怒之下,柴紹率領數千精銳之軍向南城衝去,剛衝到半路,盧祖尚帶着數百人迎面本來,“大將軍!”

柴紹拉住了戰馬,此時他已明白自己上了劉方智大當,自斷兩指也是他施的苦肉之計,騙取自己的信任,早知道劉方智這樣的本地大戶,投降纔是他們的最大利益,自己竟瞎了眼,相信他的忠心。

盧祖尚的突然出現令柴紹心中有些愧疚,他暗歎一口氣問道:“南城情況如何?”

盧祖尚在馬上抱拳道:“啓稟大將軍,劉方智已經獻了南城,隋軍騎兵殺進了城門,請大將軍火速從北門撤退。”

柴紹儼如被一擊重擊,他身子晃了晃,險些從馬車栽下,半晌,他咬牙切齒道:“我非殺了此獠不可!”

盧祖尚從馬頸處摘下劉方智的人頭,雙手奉上,“啓稟大將軍,劉方智已被卑職所殺。”

柴紹大喜,“殺得好!”

他接過人頭,果然是劉方智,心中的異常解恨,此時,就連江陵城破也比不上殺劉方智這個叛賊重要了,柴紹點了點頭,沉聲道:“從現在開始,你官復原職,我再任命你爲副將。”

盧祖尚已經決心用自己的忠義爲李孝恭殉葬,他抱拳施禮,“多謝大將軍信任,但隋軍騎兵已進城,唐軍軍心瓦解,無法再戰,請大將軍立刻出北門,離開江陵城,卑職願護衛大將軍北上。”

城內喊殺聲震天,柴紹已經聽見了隋軍騎兵衝進城內的馬蹄轟鳴聲,他不由長長地一聲嘆息,調轉馬頭令道:“從北面撤離!”

北城門開啓,柴紹和盧祖尚率領駐紮北城門附近的三千唐軍騎兵逃出了江陵城,向西北方向奔逃而去,隋軍在江陵的兵力也只有五萬人,無法四面攔截,隋軍主攻南城,北城外並無駐軍,使柴紹得以僥倖逃脫。

此時隋軍主力已經入城,並漸漸控制住了江陵城,江陵城內,家家戶戶關閉門窗,躲在家中不敢外。

一隊隊隋軍騎兵在江陵城的大街小巷奔馳,將隱藏在暗處的逃兵驅趕出來,一些負隅頑抗者當場被格殺,趁機搶劫店鋪的不少逃兵也抓捕,當街斬首,成羣的逃兵被隋軍騎兵解押着,驅趕去主幹大街上集中。

在南城門處,數千士兵手執火把,將南城門照如白晝一般,餘壽仁哭着跪倒在楊元慶的戰馬前,“啓稟殿下,卑職找到了劉將軍的屍體,可憐他被盧祖尚所殺,不能再爲殿下效忠了。”

楊元慶好言安撫餘壽仁,加封他爲當陽縣侯,協助大將劉滔駐防江陵,同時封劉方智爲江陵縣公,準其子繼承爵位,並賞黃金千兩,以示安撫。

楊元慶眉頭一皺,又問道:“可有盧祖尚消息?”

謝映登躬身道:“啓稟殿下,有被俘士兵招供,看見盧祖尚跟隨柴紹出了北城,向北逃走了。”

這時,旁邊王君廓上前請令道:“卑職願率五千騎兵追趕柴紹,拿他人頭來見。”

楊元慶卻搖了搖頭,“柴紹不足爲慮,隨他去,我有更重要任務給你。”

王君廓隱隱猜到了是什麼,心中有一種i狂喜,楊元慶隨即又命人將韋雲起叫來,在城頭上,楊元慶凝視西方,緩緩對二人道:“我們還有五艘大船和百餘艘哨船,在明天天黑前,可以將一萬八千騎兵運過長江,這一萬八千騎兵和夷陵郡的九千軍隊我就交給你們,你們以最快的速度向西進發,殺進巴蜀,一舉殲滅巴蜀的軍隊,他們都是新兵,只有三萬餘人,足以一戰擊潰,阻擋不了你們的鐵蹄。”

楊元慶目光注視着韋雲起,“我正式任命你爲巴蜀總管,蜀人以安撫爲主,接受郡縣官員的投降,不到迫不得已,不要妄施殺戮,我在南方的所做所爲,我想你應該都看見了。”

韋雲起默默點頭,“屬下明白,請殿下放心。”

楊元慶的目光又移向王君廓,“你爲副將,協助韋總管的行動,一切聽令從於韋總管,不得擅自做主,把巴蜀平安拿下,我將正式封你爲蜀國公。”

王君廓大喜,深深施一禮,“卑職遵令!”

一萬八千騎兵連夜離開了江陵城,在江邊集結,五艘萬石大船和百餘艘哨船在大江上來回穿梭,運送騎兵過江,楊元慶站在城頭默默注視着遠方,雨霧濛濛,雨絲紛飛,深沉的夜色遮蔽了他的視線,但他心中卻前所未有的明亮,只要拿下巴蜀,和唐朝的最後決戰時刻就將來臨……

五天後,隋軍整頓完降軍,楊元慶率領六萬大軍北上,此時整個荊襄只剩下襄陽一座孤城,楊恭仁率三萬軍死守這座孤城,楊元慶並沒有發動攻城,他命徐世績和杜伏威率九萬荊襄及江淮軍,繼續圍困襄陽,他則親率四萬隋軍向洛陽開去。

()

第24章 李淵之憂第33章 洛陽兵變第28章 二次談判第50章 平定幽州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5章 兩個使者第50章 潼關內訌第50章 平定幽州第4章 啓用暗線第44章 江陵蕭氏第17章 被迫決戰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26章 裴氏父子第16章 軍心不穩第35章 夜訪封宅第33章 跨境剿匪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29章 聯合施壓第10章 捉兇逼宮第22章 收穫不菲第26章 一戰成名第60章 關鍵人物第50章 平定幽州第2章 宇文義子第6章 出乎意料第6章 陰山可汗第13章 御房嘉獎第53章 脣槍舌劍第38章 楊廣之怒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1章 上洛隱梟第41章 弟高一籌第80章 長孫之策第27章 京城家信第55章 江陵變天第65章 緊急情報第5章 初到幽州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30章 玄感回京第14章 新的兵器第26章 說服李靖第69章 道高一丈第33章 大軍壓境第45章 送君高招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4章 不露聲色第27章 李思楊慮第17章 君心難測第21章 幽州平寇第27章 迎頭痛擊(中)第64章 予民厚禮第36章 返回太原第36章 楚王親書第11章 鐵腕奪位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48章 東線突破第1章 如期而至第35章 衛南漁翁第40章 痛苦抉擇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44章 公主阿蠻第26章 宿將抉擇第56章 漁翁李密第11章 發現主力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34章 尋找突破第33章 御房進諫第4章 露出破綻第69章 殺機四伏第4章 入伍斥候第41章 屈突中計第14章 龍鳳美玉第30章 宮中毒蛇第16章 伴君如虎第45章 兵壓江陵第68章 突襲漳南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9章 綠茶疑蹤第7章 楊廣之憂第26章 另有深意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12章 練武第26章 裴氏父子第28章 捉姦在牀第22章 烽火狼煙第23章 切斷退路第21章 幽州平寇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49章 西陘關前第27章 義成公主第35章 夜訪封宅第34章 北市暴亂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5章 突厥野心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4章 天下大變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
第24章 李淵之憂第33章 洛陽兵變第28章 二次談判第50章 平定幽州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5章 兩個使者第50章 潼關內訌第50章 平定幽州第4章 啓用暗線第44章 江陵蕭氏第17章 被迫決戰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26章 裴氏父子第16章 軍心不穩第35章 夜訪封宅第33章 跨境剿匪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29章 聯合施壓第10章 捉兇逼宮第22章 收穫不菲第26章 一戰成名第60章 關鍵人物第50章 平定幽州第2章 宇文義子第6章 出乎意料第6章 陰山可汗第13章 御房嘉獎第53章 脣槍舌劍第38章 楊廣之怒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1章 上洛隱梟第41章 弟高一籌第80章 長孫之策第27章 京城家信第55章 江陵變天第65章 緊急情報第5章 初到幽州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30章 玄感回京第14章 新的兵器第26章 說服李靖第69章 道高一丈第33章 大軍壓境第45章 送君高招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4章 不露聲色第27章 李思楊慮第17章 君心難測第21章 幽州平寇第27章 迎頭痛擊(中)第64章 予民厚禮第36章 返回太原第36章 楚王親書第11章 鐵腕奪位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48章 東線突破第1章 如期而至第35章 衛南漁翁第40章 痛苦抉擇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44章 公主阿蠻第26章 宿將抉擇第56章 漁翁李密第11章 發現主力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34章 尋找突破第33章 御房進諫第4章 露出破綻第69章 殺機四伏第4章 入伍斥候第41章 屈突中計第14章 龍鳳美玉第30章 宮中毒蛇第16章 伴君如虎第45章 兵壓江陵第68章 突襲漳南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9章 綠茶疑蹤第7章 楊廣之憂第26章 另有深意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12章 練武第26章 裴氏父子第28章 捉姦在牀第22章 烽火狼煙第23章 切斷退路第21章 幽州平寇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49章 西陘關前第27章 義成公主第35章 夜訪封宅第34章 北市暴亂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5章 突厥野心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4章 天下大變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