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另有深意

楊元慶沒有能離開皇城,他剛走到端門前,便聽見背後有人喊他,“楊將軍,楊將軍留步!”

楊元慶一回頭,只見兩名宦官騎馬疾奔而來,他勒住了繮繩,兩名宦官飛馳而至,氣喘吁吁道:“楊將軍,快跟我們回去,聖上要召見你!”

楊元慶點點頭,調轉馬頭跟他們同行,他又笑着問兩人道:“兩位公公,聖上心情如何?”

“聖上已經喝了兩碗燕窩粥,應該心情不錯。”

楊元慶心中有數了,這說明楊廣剛纔怒氣衝衝離去也是裝出來的,他也是想借這個機會再打壓關隴貴族。

有的時候楊元慶也有點懷疑楊廣又想重新啓用關隴貴族,但從今天的情況來看,楊廣打擊關隴貴族的主線沒有變,只是更加隱蔽。

楊廣會不會趁這個機會全面清洗元家呢?

.....

此時,在御書房中,楊廣也同樣在考慮這個問題,元家子弟遍佈朝廷和軍隊,他該不該利用這個機會將元家子弟全部清除?

楊廣心中很猶豫,如果真將元家連根拔起,那麼獨孤氏就一家爲大,關隴貴族內部就失去內鬥的契機,相反,如果能保留元家,利用這次機會製造出元家和獨孤家的仇怨,那麼關隴貴族就會分解爲兩派,從而形成內鬥之勢,這要比將元家連根拔起要更有利。

想到這裡,楊廣做出了決定,這一次只針對元壽,不涉及元氏家族。

他坐了下來,提筆在元壽剛剛遞來的辭職報告上批了一個‘敇’,他鬆了一口氣,這件事就算了結。

這時,御書房外傳來宦官的稟報,“陛下,楊將軍來了。”

“宣他進來!”

楊廣臉上輕鬆的笑容消失了,又恢復了他離開宣政殿時的冷淡,這個楊元慶今天的招數出乎他的意料,給他一種掌控不住的感覺,他不喜歡這種感覺,他覺得有必要再收收楊元慶的心,不要這麼早放他走。

這時,楊元慶走了進來,深施一禮,“臣楊元慶參見陛下!”

楊廣在一隻抽屜裡翻了半晌,找出一本奏摺,遞給楊元慶,“你先看看吧!”

一名宦官將摺子轉給楊元慶,他翻了翻,心中暗暗一驚,這是大業二年元月初五宇文述上了一本奏摺,裡面詳細地陳列了獨孤家族在京城的糧鋪,指出獨孤家族控制了京城的糧食。

楊廣似笑非笑地看着楊元慶,他的眼神就似乎在告訴楊元慶,一切都瞞不過他,楊元慶嘆一口氣,深深低下頭,“陛下深謀遠慮,臣自愧不如。”

楊廣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楊元慶承認自己不如,這讓他心中略略舒服了一點,“不過元家幾時接手了糧鋪,我倒不知,你說說看?”

楊元慶想了一下道:“臣上次奉旨入京穩定局勢,才發現竟然是獨孤家控制着京城糧食,臣上門勒令獨孤家降糧價,估計就是那次,獨孤家意識到了危險,便把糧鋪轉給了元家。”

“哼!他們意識到了危險,就把危險轉給別人,獨孤家倒挺有手段嘛!”

楊廣冷笑一聲,隨手將宇文述的奏摺扔進了廢紙筒裡,元家將店鋪上繳,這本奏摺就沒有意義了,本來他還想在將來某個關鍵時候用這個把柄來對付獨孤家,不料楊元慶今天卻搶先用了。

“好吧!這件事朕就不提了。”

楊廣轉開了話題,臉上露出了笑容,“元慶,今天朕才發現,你不光武力厲害,頭腦也不錯,很善於抓住機會,現在天下太平,讓你去邊疆似乎有點可惜了。”

楊元慶心中一跳,楊廣不會是想讓他去當地方官吧!

楊廣看了他一眼,彷彿明白他的心思,搖搖頭道:“朕也不想讓你做地方官,那發揮不了你的特長,朕從去年開始設進士科,取十科舉人,確實涌現了不少優秀子弟,像張損之、侯君素、房玄齡、溫彥博等等,不過大部分都是北方子弟,所以朕決定在江都舉行一次四科舉士,專門針對南方各郡,凡學校生徒,無論貴賤,皆可參與考試,元慶,怎麼樣,你有興趣做主考嗎?”

楊元慶慌忙擺手,“讓臣去做主考,豈不是誤人子弟。”

楊廣沉思半晌,他也覺得讓楊元慶做主考不合適,便點點頭,“江都科舉朕讓蕭矩主管,你就去給朕巡視漕運吧!”

楊元慶摸不透楊廣心思,總覺得楊廣很隨意,一會兒讓自己做主考,一會兒又安排去巡視漕運,都是隨口而定,就像是一種藉口,直覺告訴他,楊廣似乎另有安排。

他躬身施禮,“臣願爲陛下分憂!”

果然,楊廣一擺手,命書房的宦官都退下,他這才淡淡道:“元慶,今天早朝時朕說的話,你還記得嗎?”

楊元慶點了點頭,他知道楊廣指的是大運河之事,“陛下說的是江淮官場。”

楊廣取出兩本奏摺,遞給楊元慶,“你再看看這個。”

楊元慶看了看,一本是御史韋德裕的奏摺,一本是司隸大夫薛道衡的奏摺,內容都是關於江淮官場,楊廣冷冷道:“這兩人現在都在江都,他們送來的奏摺內容卻完全不同,韋德裕的奏摺告訴朕,彭城郡太守張信私自在運河設卡收稅,還有更多的官員在做其他不法勾當,而薛道衡的奏摺卻說江淮官場清明,又彈劾韋德裕勒索官員錢財,朕真不知該信哪一個,所以,你名義上去視察漕運,但實際上.....你明白了嗎?”

楊元慶這才明白楊廣的真實目的,竟是讓自己去清查江淮官場,這可是得罪人的差事,楊元慶猶豫了片刻,道:“只是臣身無監察之職,恐怕難以鎮住江南官場。”

“這個朕自然明白,朕會加你御史大夫頭銜,賜你尚方天子劍,準你先斬後奏!”

........

楊元慶心事重重回到家中,不知爲什麼,他總覺得楊廣的這次任命很詭異,有點不合常理,如果是覺得薛道衡或者韋德裕不可信,他完全可以讓其他御史大夫前去查案,比如裴蘊或者張衡,都是經驗豐富且精明無比,讓自己這個沒有經驗的人去查官場,似乎有點用非所人,楊廣的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剛走進家門,妻子敏秋便急急慌慌跑來,“夫君,快到客房去,祖父已經等你快半個時辰了。”

楊元慶一愣,裴矩在等自己嗎?他也顧不得說要出差之事,便快步向客房走去。

客房內,裴矩正揹着手,仔細地凝視着牆上一幅字,越看眼中越驚訝,這時,楊元慶快步走進來,向裴矩施禮道:“元慶參見祖父!”

裴矩指了指牆上這幅字問:“這幅字你是從哪裡得來?”

楊元慶從來沒有注意過牆上的字,便笑道:“應該是樂平公主送我的字幅。”

“公主殿下送你的字幅,你就隨便掛在這裡嗎?”

“這個.....這好像是我手下掛的,剛搬家時就掛上了。”

“你這個手下真的該狠狠揍一頓,他居然把這麼珍貴的東西隨便掛在這裡,你妻子也該罵,我都白教她了。”

楊元慶愕然,他也仔細看了看,字幅頗長,有近千字,但沒有看到印章,不知是何人所寫,字倒是寫得極爲瀟灑,這時,裴敏秋端着茶進來,聽祖父一說,她也連忙湊上前細看,她比楊元慶識貨,看了半晌,她忽然雙手捂住了嘴,裴矩冷冷笑道:“你看出這是誰的書法了嗎?”

“這莫非是王羲之的《十七帖》?”裴敏秋遲疑着道。

“不止是《十七帖》那麼簡單,這是真跡,你們居然就這麼隨隨便便掛在這裡,你們該不該罵?”

此時楊元慶有一種將楊八郎按住重打一頓的衝動,這些字畫都是他掛的,裴矩忿忿然,他拉過桌子,直接爬上桌子,將字幅摘下來,小心地將它慢慢捲起,對一臉愕然的楊元慶夫婦怒道:“作爲對你們的懲罰,這幅字我就沒收了!”

楊元慶再也忍不住,大笑起來,裴矩狠狠瞪他一眼,也終於忍不住笑道:“還有什麼好字畫,還不快帶我去看看?”

楊元慶連忙笑道:“祖父,這字畫我送給你,但我現在有要緊事和你商量。”

裴矩哼了一聲,“你現在想到和我商量了嗎?元家糧鋪之事卻不告訴我,讓我們白白耗費精力去鬥讖語,最後把我們也耍了一場。”

楊元歉然道:“糧鋪之事是昨晚纔想到,已經很晚了,來不及告訴祖父,很抱歉。”

裴矩雖然有些不滿,不過幹掉了元壽,也很不錯,他一口怨氣便稍稍和緩了下來,便坐下道:“你說吧!聖上叫你去做什麼?”

楊元慶示意敏秋也坐下,這才道:“就是今天早朝時聖上說的彭城郡太守張信擅自收稅之事。”

裴矩一怔,連忙道:“莫非....聖上是要你去查江淮官場?”

楊元慶點了點頭,“名義是去巡視漕運,實際上讓我去查江淮官場,我總覺得這裡有點什麼問題,事情似乎不是那麼簡單。”

“當然不是那麼簡單!”

裴矩冷笑一聲,“你知道這個張信是何許人嗎?”

楊元慶想了想,他忽然脫口而出,“難道此人和張瑾有關?”

......

第23章 遼城之殤第45章 兵壓江陵第34章 突破之口第28章 馳援代州第43章 戰船立威第41章 弟高一籌第39章 泄露天機第1章 狡雄尋窟第26章 楊素歸來第31章 蠅頭小利第38章 吳興沈氏第26章 迎頭痛擊(上)第25章 宇文父子第10章 米酒事件第14章 內部奸細第4章 假手於賀第37章 三方對質第19章 離別之酒第24章 略施小計第12章 大事化小?第8章 夜襲敵哨第21章 危機重重第9章 臨危下船第9章 應對危機第13章 河底練刀第20章 高熲事件第25章 掌握主動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51章 玄感之死第110章 頂住壓力第6章 秘密武器第31章 軍機決策第60章 大戰悄至第42章 步步緊逼第9章 應對危機第80章 長孫之策第24章 以信立身第66章 尋找時機第26章 說服李靖第39章 意外來客第27章 義成公主第41章 兵困雁門第3章 意外相遇第26章 大魚落網第52章 南遷定襄第29章 祖孫會談第8章 違規賣酒第12章 兵部調令第15章 史蜀之毒第60章 關鍵人物第17章 被迫決戰第29章 聯合施壓第43章 無妄之災第33章 北邙祭祖第24章 會寧戰起第38章 風起南郡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14章 長孫求救第36章 走出迷惘第38章 吳興沈氏第31章 矛盾激化第33章 攻城前夕第50章 平定幽州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35章 衛南漁翁第3章 盂蘭燈會第54章 把水攪渾第19章 關隴雙貴第22章 娶得佳妻第1章 重返京城第53章 窮途末路第21章 匪夷所思第81章 老孃不幹第73章 計賺敵降第13章 勝利逃亡第24章 河邊誤認第33章 攜子視察第13章 城中暗流第79章 退讓一步第39章 雙女初見第33章 收買人心第28章 時機成熟第17章 收網抓魚第47章 獨孤家將第18章 情報之思第58章 穩住李唐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1章 中元前夕第45章 烈火焚城第30章 三個條件第18章 契苾助力第2章 一戰成名第8章 一點眉目第26章 一戰成名第11章 合縱遇挫第25章 掌握主動第37章 士子云集第41章 楊家之請第5章 重返大利
第23章 遼城之殤第45章 兵壓江陵第34章 突破之口第28章 馳援代州第43章 戰船立威第41章 弟高一籌第39章 泄露天機第1章 狡雄尋窟第26章 楊素歸來第31章 蠅頭小利第38章 吳興沈氏第26章 迎頭痛擊(上)第25章 宇文父子第10章 米酒事件第14章 內部奸細第4章 假手於賀第37章 三方對質第19章 離別之酒第24章 略施小計第12章 大事化小?第8章 夜襲敵哨第21章 危機重重第9章 臨危下船第9章 應對危機第13章 河底練刀第20章 高熲事件第25章 掌握主動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51章 玄感之死第110章 頂住壓力第6章 秘密武器第31章 軍機決策第60章 大戰悄至第42章 步步緊逼第9章 應對危機第80章 長孫之策第24章 以信立身第66章 尋找時機第26章 說服李靖第39章 意外來客第27章 義成公主第41章 兵困雁門第3章 意外相遇第26章 大魚落網第52章 南遷定襄第29章 祖孫會談第8章 違規賣酒第12章 兵部調令第15章 史蜀之毒第60章 關鍵人物第17章 被迫決戰第29章 聯合施壓第43章 無妄之災第33章 北邙祭祖第24章 會寧戰起第38章 風起南郡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14章 長孫求救第36章 走出迷惘第38章 吳興沈氏第31章 矛盾激化第33章 攻城前夕第50章 平定幽州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35章 衛南漁翁第3章 盂蘭燈會第54章 把水攪渾第19章 關隴雙貴第22章 娶得佳妻第1章 重返京城第53章 窮途末路第21章 匪夷所思第81章 老孃不幹第73章 計賺敵降第13章 勝利逃亡第24章 河邊誤認第33章 攜子視察第13章 城中暗流第79章 退讓一步第39章 雙女初見第33章 收買人心第28章 時機成熟第17章 收網抓魚第47章 獨孤家將第18章 情報之思第58章 穩住李唐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1章 中元前夕第45章 烈火焚城第30章 三個條件第18章 契苾助力第2章 一戰成名第8章 一點眉目第26章 一戰成名第11章 合縱遇挫第25章 掌握主動第37章 士子云集第41章 楊家之請第5章 重返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