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借兵突厥

夜幕降臨,白天的歡宴告一段落,衆人都醉醺醺地各自回了寢帳,染干已經想休息了,但長子咄吉卻走進了染干的寢帳,他在父汗面前跪下道:“突厥之兵怎能交給隋將統帥,兒臣願爲副帥,統帥兩萬騎兵前去契丹。”

咄吉卻有自己心思,這次出擊契丹,父汗準備派出的兩萬騎兵中,其中一萬人是父汗的近衛軍,咄吉的目光就盯住了這一萬近衛軍,這是突厥最精銳的騎兵,都是從突厥各部落中挑選出的勇士,咄吉想趁機把這一萬軍據爲已有,如果父汗去世,就算他繼任爲可汗,這一萬近衛軍也未必能落在他的手上。

現在父汗已喝得半酣,不一定能明白自己的心思,咄吉便想趁這個機會說服父汗答應。

染干儘管已是半醉,但一些最基本的原則卻沒有忘記,他擺擺手笑道:“你是葉護,你怎麼能居於隋將之下,你不可去,你若惹惱了楊元慶,你鬥不過他,反而削了你的威信。”

染干還記得兩年前,咄吉和史蜀胡悉密殺楊元慶之事,他知道兒子和楊元慶關係不好,這件事他不想再節外生枝,便不再給咄吉機會,果斷道:“你回去休息吧!這件事就不要再說了。”

咄吉無奈,只得慢慢退下去了,染干仰頭望着穹帳想了半晌,他想找一個合適的人選統帥自己的近衛軍,同時又能配合楊元慶完成任務,最後他想到一人,便命左右道:“去把烏圖給我找來!”

......咄吉返回自己的寢帳,儘管父汗拒絕了他隨行的要求,但他心中並不甘,他總覺得應該還有辦法,在近衛軍中,他有一名心腹大將,就算謀不到一萬近衛軍,但他至少可以契丹身上撈取一份豐厚的戰利品。

“去把阿魯達找來!”咄吉吩咐一聲。

他剛回到大帳,他的一名親兵便匆匆跑來,在他耳邊低語幾句,咄吉會意,他翻身下馬,向另一座小帳走去。

咄吉走進帳中,一名身材中等的肥胖中年男子連忙起身對他施一禮,“參見葉護殿下!”

說得一口熟練的突厥語,咄吉笑着點點頭,“王掌櫃什麼時候到的?”

“回稟殿下,今天下午剛到,帶來不少新貨物,這是貨物清單,請殿下過目。”

咄吉看了一遍清單,他眉頭一皺,“我要的生鐵呢?怎麼沒有。”

“回稟殿下,京城那邊出了一點事,生鐵現在正查得緊,不敢妄動,宇文公子說,過了風頭再送貨來。”

“過了風頭究竟是多久?”咄吉有些不高興道。

“幾個月或者半年吧!”

咄吉沉吟片刻,便點頭答應了,“我可以等幾個月或者半年,但我一次就需要十萬斤生鐵。”

中年男子一驚,“殿下,這太多了吧!以前都是兩萬斤一送。”

咄吉搖搖頭,“我確實急需,這樣吧!若一次送十萬斤,價格上我再翻一倍,我用黃金支付。”

中年男子想了想,這風險很大,關鍵看宇文公子怎麼拿主意了,他不敢答應,便躬身道:“卑職不能做主,我回去和宇文公子商議,須公子決定後才能做,而且馬邑郡倉庫內沒有這麼多存貨,我們還需要從各地調貨。”

“我知道,我相信宇文公子一定會很樂意做這筆好買賣。”

咄吉很自信,他出的價錢相當於中原生鐵價格的十倍,以宇文化及的貪婪,他怎麼擋得住十倍暴利的誘惑。

咄吉從小帳出來,這時他的心腹手下阿魯達已經等候多時了,阿魯達是咄吉手下五名萬夫長之一,勇猛善戰,深得咄吉信任,現在可汗近衛軍中擔任左殺將軍,統帥三支千人隊。

見咄吉走上前,阿魯達連忙躬身施禮,“參見葉護!”

咄吉點點頭,“到我營帳來,我有事情交代你。”

.......盛大的宴席並沒有持續三天,兩天後,楊元慶便率一萬突厥精騎兵向東而去,浩浩蕩蕩殺向契丹的領地。

染干交給楊元慶的兩萬騎兵,一支是染干近衛軍,是染干極爲精銳的軍隊,由楊元慶的老朋友,突厥駙馬烏圖統領,聽從楊元慶指揮,而另一支軍隊來自靠近契丹的一個突厥部落,叫蒙兀部,這支部落常和契丹人打交道,很適合執行這次任務。

行軍八天後,隊伍離開突厥牙帳已近兩千裡,這天上午,軍隊抵達了位於克魯倫河中游的蒙兀部落。

蒙兀部落在突厥諸部中是一個大部,有部族近十萬人,可以組成一支三萬人的軍隊,烏圖向蒙兀酋長出示啓民可汗的金箭和竹筒令,要求蒙兀部出騎兵一萬,接受主帥楊元慶的統帥。

蒙兀酋長名叫完答,和其他突厥部落一樣,他也見利而行,可汗的金箭和竹筒令是一回事,更重要是有利可圖,如果沒有可汗的命令,他們也不敢出兵攻打契丹,他們也害怕契丹的報復,但既然有突厥牙帳在後面給他們撐腰,他們就毫無顧忌地出兵了。

他派出一萬軍隊,交給了楊元慶,楊元慶開始着手整頓並訓練這一萬蒙兀軍隊,準確地說,這並不是一萬騎兵,而是一萬牧民,裝備落後,身着粗糙的皮甲,手執自制長矛和刀,紀律散漫。

楊元慶並沒有接受蒙兀部落的千夫長和萬夫長,只接受百夫長,千夫長和萬夫長他需要自己任命,作爲對蒙兀部的補償,他答應再從隋軍的戰利品中分給蒙兀部三萬頭羊,完答酋長便欣然答應了楊元慶的交換條件。

楊廣這次交給楊元慶的任務中有兩個目的,一是狠狠教訓契丹小丑,給他們留下血的記憶,其次便是嘗試由突厥人成爲隋朝僱傭軍的方式,用草原人來對付草原人,這種方式並不是丟個任務給突厥人,由突厥人去完成那麼簡單,而是必須由隋將來統領,要讓突厥軍隊絕對服從隋將的指揮。

從單純軍事作戰上講,楊元慶沒有必要再重新整頓軍隊,突厥人有嚴密的軍隊建制,十人、百人、千人、萬人,各有軍隊首領,他只要能控制住兩個萬夫長,那他就能控制整支軍隊。

但楊元慶有自己的想法,他之所以去齊郡借來秦瓊、程咬金和羅士信,他的目的也是想通過這次戰爭籠絡住他們,等一天他們能爲自己所用,既然帶他們出征,他就要給他們率軍上陣的機會。

大帳裡,楊元慶正在給衆人交代他的整兵方案。

“這一萬突厥蒙兀騎兵紀律散漫,基本上都是牧民,我需要用十天時間對他們進行強化訓練,這個任務就交給諸位,從現在開始,你們就是突厥人的千夫長,可以按照隋軍的方式簡單訓練他們,關鍵是令行即止,我們對契丹人戰役極可能是在夜間,所以還要訓練他們夜戰能力。”

楊元慶看了一眼秦瓊,見他似乎有話要說,便笑道:“秦千夫長有什麼建議,請直言。”

衆人都笑了起來,秦千夫長這個稱呼着實有趣,秦瓊站起身,向楊元慶躬身施一禮,“卑職有兩個建議想稟報將軍!”

楊元慶笑着點點頭,這就是他想看到的效果,衆人稱呼他爲將軍,以卑職自稱,這樣一來,秦瓊等人就成爲了他的部將,他們心中有了這個烙印,不管他們身在何方,只要是天下大亂,他們都會自動來投靠自己,而不是去投靠瓦崗寨或者王世充之流,這就是一種極重要的歸屬感,楊元慶心中也有一點後悔,他應該把單雄信也一同帶來。

“秦將軍請說!”

秦瓊沉吟一下便道:“卑職首先擔心我隋軍的夜戰方法和一些軍事手段,比如聽鼓辨旗幟,比如一些基本的搏擊之術等等,會不會因此泄露給突厥人。”

楊元慶笑了起來,“秦將軍是第一次和突厥人打交道,有這個擔心可以理解,但我要告訴你,你說的這些軍事手段,突厥人早就知道了,想知道這些很容易,隨便從一些被俘隋軍那裡都可以瞭解到,而且當年啓民兵敗,撤入馬邑郡,先帝曾派隋軍訓練他們,啓民可汗可能瞭解得比我還清楚,這個你大可不必擔心,儘管用正常的方法訓練他們。”

秦瓊臉一紅,突厥人想知道這些確實很容易,他是想多了,他又躬身道:“卑職第二個問題,就是語言上如何溝通,突厥士兵說突厥語,不會漢語,我們也不懂突厥語,訓練很難辦。”

不僅秦瓊擔心,其他幾人也竊竊私語起來,裴行儼也道:“將軍,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我們無法交流。”

楊元慶早想到了,他指着自己的八名親兵笑道:“我這八名親兵都能說突厥語,很複雜的不會,但簡單溝通沒問題,他們會每人跟隨你們一個,作爲你們的裨將,幫助你們和突厥人溝通。”

楊元慶考慮得很周全,十名千夫長,除了秦瓊、程咬金、裴行儼和羅士信四人外,還有自己的六名鐵衛也可擔任一職,鐵衛中楊大郎和楊八郎會說幾句突厥語,可以不需翻譯,其他八人正好每人配一名自己的親兵,而剩下的人則跟隨自己。

在這幾人中,秦瓊和程咬金沒有問題,裴行儼當過一年左衛侍衛,也勉強能訓練突厥士兵,他唯一擔心的就是羅士信,小夥子才十二歲,儘管武藝很高,但未必鎮得住突厥人,而且軍隊的訓練方式他也不一定清楚。

楊元慶走到羅士信面前,拍了拍他肩膀笑道:“要不然你就跟着我吧!”

羅士信搖搖頭,“將軍小瞧我了,我父親就是一名府兵軍官,我從小就在軍隊中長大,去年開始正式參加郡兵訓練,我沒有問題。”

楊元慶回頭想秦瓊望去,秦瓊點點頭,意思是羅士信沒有問題。

這樣最好,楊元慶便欣然笑道:“好吧!那你就算一個,羅千夫長,不要讓我失望。”

第36章 鬥智鬥狠第22章 遼東亂戰第22章 獨孤暗線第16章 以毒攻毒第35章 被俘權相第7章 生死之約第8章 一點眉目第6章 借兵突厥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25章 一劍穿心第78章 攻而不克第29章 祖孫會談第12章 兵部調令第58章 穩住李唐第2章 先攻內部第30章 酒樓遇故第9章 應對危機第36章 千里改錯第30章 太子殺招第59章 獨孤之憂第33章 第一回合第92章 李靖初戰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39章 齊府隱憂第30章 丹陽來客第9章 敵後戰線第7章 國事家事第65章 緊急情報第30章 丹陽來客第14章 死地後生第12章 平亂奪權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24章 海寺之戰第50章 鴻門酒宴第17章 收網之時第25章 海底之針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42章 被迫求援第10章 糧船不到第17章 大舉東進第32章 有喜有憂第37章 秦王求援第7章 賀若之怒第11章 霹靂出擊第56章 遲到樑使第38章 觸犯利益第33章 洛陽兵變第33章 緣定三生第14章 意外之箭第7章 羅藝告密第29章 南下清河第3章 意外相遇第26章 離間之計第66章 羅家有喜第7章 世情冷暖第18章 裴閥態度第11章 河北梟雄第18章 調兵遣將第34章 發現敵蹤第13章 收復齊郡第54章 把水攪渾第32章 有喜有憂第18章 垂死掙扎第29章 陌刀之秘第35章 激戰尉氏第31章 矛盾激化第6章 裴府家宴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8章 斬斷後路第8章 趁亂突圍第14章 存心討打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67章 兵壓漢中第8章 違規賣酒第21章 內部生變第1章 重返京城第37章 內衛情報第97章 僞漢毒計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84章 連夜出擊第35章 隔牆有耳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26章 少女憫秋第24章 聞喜裴氏第7章 戰略對抗第27章 金口已開第29章 情理之中第38章 八方酒肆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24章 小男養家第17章 路遇李淵第29章 金刀贖奴第48章 家族之弊第3章 雙瞳之將第71章 北市試錢第19章 虎牢之危第26章 離間之計第51章 一葉知秋第24章 目光深遠
第36章 鬥智鬥狠第22章 遼東亂戰第22章 獨孤暗線第16章 以毒攻毒第35章 被俘權相第7章 生死之約第8章 一點眉目第6章 借兵突厥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25章 一劍穿心第78章 攻而不克第29章 祖孫會談第12章 兵部調令第58章 穩住李唐第2章 先攻內部第30章 酒樓遇故第9章 應對危機第36章 千里改錯第30章 太子殺招第59章 獨孤之憂第33章 第一回合第92章 李靖初戰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39章 齊府隱憂第30章 丹陽來客第9章 敵後戰線第7章 國事家事第65章 緊急情報第30章 丹陽來客第14章 死地後生第12章 平亂奪權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24章 海寺之戰第50章 鴻門酒宴第17章 收網之時第25章 海底之針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42章 被迫求援第10章 糧船不到第17章 大舉東進第32章 有喜有憂第37章 秦王求援第7章 賀若之怒第11章 霹靂出擊第56章 遲到樑使第38章 觸犯利益第33章 洛陽兵變第33章 緣定三生第14章 意外之箭第7章 羅藝告密第29章 南下清河第3章 意外相遇第26章 離間之計第66章 羅家有喜第7章 世情冷暖第18章 裴閥態度第11章 河北梟雄第18章 調兵遣將第34章 發現敵蹤第13章 收復齊郡第54章 把水攪渾第32章 有喜有憂第18章 垂死掙扎第29章 陌刀之秘第35章 激戰尉氏第31章 矛盾激化第6章 裴府家宴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8章 斬斷後路第8章 趁亂突圍第14章 存心討打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67章 兵壓漢中第8章 違規賣酒第21章 內部生變第1章 重返京城第37章 內衛情報第97章 僞漢毒計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84章 連夜出擊第35章 隔牆有耳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26章 少女憫秋第24章 聞喜裴氏第7章 戰略對抗第27章 金口已開第29章 情理之中第38章 八方酒肆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24章 小男養家第17章 路遇李淵第29章 金刀贖奴第48章 家族之弊第3章 雙瞳之將第71章 北市試錢第19章 虎牢之危第26章 離間之計第51章 一葉知秋第24章 目光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