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捉虎不易

如果說長淵縣之戰只是讓徐世績出了一口悶氣,還不足以讓他徹底在軍紀事件中翻身,那麼襄城郡能否保住則關係到他的仕途前程,關係到他在隋軍中的地位。

在整個中原戰役中,徐世績並沒有擔任主攻,而是擔任兩個主戰場之間的紐帶和側應,相當於人體中的腰部。

毫不諱言,正是徐世績這支兩萬人的軍隊,使隋軍在整盤棋中的佈局活了起來,以後發而制人,取得了整個戰役的主動權。

徐世績一直在關注李孝恭大軍動靜,當屈突通率兩萬軍西進之時,他便得到了斥候的情報,這場應對屈突通的戰役,他實際上就是以暗對明,他在暗處,屈突通在明處。

從一開始他便搶到先機,處於一種有利的位置,或隱或現地引誘屈突通,利用屈突通糧食不足的弱點,在汝南縣佈下了圈套,最終將這位身經百戰的老將引進了汝南縣這座佈下了圈套的小城之中。

事實上這也是屈突通輕敵所致,他在唐軍中已漸漸取得了軍神的地位,洞察犀利,目光深遠,引得李世民和李孝恭兩大軍方頭目都把他尊上神位。

再加上他智奪虎牢關,不費一兵一卒便迫使隋大將羅士信棄關而走,這樣的驕人成績使他也有些飄飄然。

在襄城郡之戰中,他並沒有把徐世績這位出身瓦崗寨的大將放在心上,以兩萬軍對陣兩萬軍,他認爲只要找到隋軍,這一戰他就必勝無疑,這就是一種明顯的輕敵了。

驕兵必敗,屈突通的輕敵最終使他落入了徐世績的圈套,此時,徐世績心中也按耐不住激動,如果他能擊斃或者活捉屈突通,他徐懋功就將名震天下。步入名將之列。

徐世績目光銳利地盯住唐軍出城,唐軍刀盾軍五人一排,列成長長的隊伍,手執巨盾,大約有三千人,這是前鋒,他們的任務是衝破隋軍的弓弩陣,以便讓後面的騎兵軍突圍而出。

徐世績也不得不佩服屈突通的作戰經驗。這是突圍的最佳辦法。以刀盾軍爲前鋒,騎兵爲中鋒,後面是長槍兵。很有章法,這就不是一種突圍了,而是一種進攻。

但屈突通卻想不到徐世績帶來了對付盾牌的利器。徐世績冷笑一聲,喝令左右:“重弩五排射,準備!”

兩千重弩兵分爲五排,刷地舉起了冷冰冰的一千部重弩,鋒利的鐵箭對準城洞處的唐軍刀盾兵,箭尖在濃重的黑暗中散發着死亡的氣息。

唐軍刀盾兵已經出了吊橋,在百步外,徐世績一聲令下,“射!”

“咚!咚!咚~”密集的鼓聲敲響。緊接着一片咔咔聲,兩百支鐵弩箭帶着無以倫比的強勁力量向唐軍正面和兩側撲去。

只聽見一片盾牌的破裂聲,隨即是唐軍的嘶聲慘叫,鐵弩箭射穿了盾牌,射透了唐軍士兵的身體,甚至穿身而過。

最前排五人和兩側數十人紛紛慘叫倒地,緊接着第二排兩百支鐵箭脫弦而出。閃電般射向唐軍,又是數十唐軍被射翻。

一連五輪,唐軍死傷近兩百人,由於隋軍幾乎是一氣呵成,在極短的時間內唐軍並沒有反應過來。

當五輪箭畢。唐軍頓時被嚇得魂飛魄散,這種能射透盾牌、穿肌透骨的鐵箭。它所產生的強大殺傷力令唐軍士兵膽寒了,他們調頭向城內亡命奔逃,後面的軍官再三喝喊也止不住。

隋軍的另一輪箭攻又開始,這一次徐世績改成三排射,密集而強大的鐵箭射進城洞之中,黑黝黝的城洞內,哀嚎和慘叫之聲響成一片,屍體堆積,粘稠的鮮血彙集成泉,從門洞裡流淌而出。

徐世績目光冷漠地注視着對敵軍士兵的殺戮,他又下達了命令,“點火!”

數十支火箭騰空而起,射進旱溝之內,汝南縣是小城,沒有護城河,只是象徵性地在吊橋下挖了一條兩丈寬的旱溝。

此時,旱溝內已被隋軍注滿了火油,數十支火箭射入旱溝,烈火沖天而起,濃煙滾滾,迅猛燃燒起來。

汝南城內的火勢越來越大,隋軍不斷將火油桶投入城池之中,大火燃燒的速度遠遠超過屈突通的預料。

他原本認爲需要一個時辰,大火纔會吞沒縣城,可照眼前的火勢蔓延速度看來,最多半個時辰,大火便會吞噬一切。

大火前鋒已距唐軍只有百步,赤焰之舌舔噬着一座座民宅,火光沖天,滾滾熱浪炙烤着唐軍士兵,戰馬驚恐嘶鳴,騎兵拼命拉拽着繮繩,所有士兵的內心都生出一種恐懼,一種絕望。

屈突通額頭上的汗珠滾滾落下,這並不是炙熱,而是緊張和焦急,巨大的壓力使他心亂如麻,這是他從軍三十年來從未遭遇的慘敗,早聞隋軍善於火攻,他將又一次敗在大火之下。

此時屈突通已經不指望能反敗爲勝,他知道軍中士氣已喪失殆盡,現在只能指望能保存住多少兵力,屈突通縱馬在軍隊中奔跑,嘶啞聲音大喊:“不要亂,穩住陣腳,大家就可以活命!”

屈突通以他的個人威望勉強保住了唐軍士兵的陣型,這時,城門處一陣大亂,數千刀盾軍士兵潰敗逃回,衝亂了陣腳,屈突通大怒,衝上去吼罵:“爲何逃回來!”

一名偏將飛奔上前,將一支鐵箭呈上,“老將軍,隋軍弓弩強勁,弟兄們死傷慘重!”

屈突通接過鐵箭,赤紅的火光下,鐵箭彷彿染上一層血色,屈突通倒吸一口冷氣,這至少是七石以上強弩才能射出,隋軍竟然攜帶了如此重弩,此時他的心中也升起一種絕望的情緒,看來今天將凶多吉少了。

“將軍!”

又一名校尉飛奔而至,驚恐大喊:“隋軍在壕溝內點火了,大火吞沒了吊橋!”

屈突通大吃一驚,心中一陣慌亂,手中鐵箭竟拿捏不穩,跌落下地。

如果吊橋被燒燬,壕溝大火不滅,他們所有人都將喪身火海,這一刻屈突通已經顧不上什麼戰術章法,能逃出多少算多少了。

他當即一聲喝令:“騎兵衝鋒,不準回頭!”

刀盾士兵迅速後撤,將三千騎兵換上前,隨着鼓聲大作,三千騎兵一聲吶喊,催動戰馬向城外衝去。

城外箭矢如雨,騎兵被射得人翻馬仰,死傷慘重,但爲了活命,他們依舊不顧一切向前衝鋒,企圖衝出一條生路。

此時,徐世績知道是改變戰術的時候了,他毅然下令道:“弓弩兵後撤,騎兵殺上,長矛兵撤回!”

號角連天,鼓聲大作,數千弓弩兵迅速向後撤去,三千騎兵迎戰而上,操縱投石機的兩千長矛兵也掩殺過來,一部分弩軍也轉變爲長矛軍,他們開始截殺唐軍的突圍。

儘管唐軍以死傷一千騎兵的代價衝出了汝南縣城,但此時他們已無心戀戰,鬥志喪失殆盡,所有人的心中都只有兩個字:‘逃命!’

他們已經沒有隊列、沒有章法,像密密麻麻的無頭蒼蠅,拼死突圍,四散奔逃,這種求生慾望所產生的拼命之力,竟使隋軍也抵擋不住。

徐世績見唐軍已經完全崩潰,用截殺的辦法反而會造成自己軍隊不必要的死傷,此時應該改爲追殺,他又下達命令:“撤開通道!”

號角聲再次響起,這是讓道的命令,隋軍各個將領紛紛命令士兵閃開道路。

儼如暴漲的河水終於找到宣泄之處,唐軍從各個缺口潰逃而出,一瀉千里,隋軍在後面追殺,殺得屍橫遍地,投降者不計其數。

徐世績卻盯死了屈突通,他見屈突通在百餘士兵的護衛下從側面逃出,他大喝一聲,“第一騎兵營跟我來!”

徐世績率領五百騎兵向屈突通殺去,騎兵馬速如飛,漸漸追上了屈突通,隋軍騎兵在後面不斷放箭,使得屈突通的隨從越來越少,屈突通率領隨從在一片荒蕪的麥田內拼命奔跑。

忽然,屈突通的戰馬一腳踩進田鼠洞裡,馬腿頓時折斷,戰馬一聲慘嘶,摔倒在地,將屈突通摔出數丈遠。

而他的親兵卻一時沒有停住戰馬,衝出數十步遠,當他們調轉馬頭奔回時,隋軍騎兵已經趕到,瞬間將屈突通和他的親兵們隔開,將數十名親兵包圍起來,一陣矛刺刀劈,一片慘叫聲,親兵們全部被殲滅。

屈突通畢竟已六十餘歲,他幾乎骨頭都被摔斷,當他痛苦地要掙扎起身時,一根長槊頂住了他的咽喉,徐世績冷冷道:“再敢動一下,我就刺斷你的喉嚨!”

屈突通長長嘆息一聲,仰面躺了下來,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悲涼,天道循環,報應不爽,他最終還是慘敗在隋軍的手中。

這時,他忽然想起當初投降唐王后去勸降堯君素的情形。

那時的他又是傷感又是羞愧,站在城下滿臉淚水,大喊:“君素,隋軍已敗,唐王興起,隋朝大勢已去,你歸降吧!”

堯君素站在城頭冷冷道:“你所騎戰馬是聖上所賜,現在你還有什麼臉再騎這匹馬?”

屈突通悲喊:“君素,我是力盡圖窮才投降!”

“哼!力盡圖窮當殉國而死,而不是當唐人走狗,總有一天,你會有報應,蒼天自有公道!”

。。。。。。

屈突通痛苦地閉上了眼睛,屈辱的淚水從他眼中洶涌流出,他大喊一聲,“徐世績,你殺了我吧!”

徐世績卻出人意料地收回了馬槊,淡淡道:“我是很想殺你,但我沒有這個權力,你去向楚王殿下求饒吧!”

。。。。。。。。

第45章 唐相之危第22章 心理毒箭第47章 雁門初戰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4章 客棧新友第44章 被迫抉擇第34章 斷然拒絕第26章 商業繁榮第17章 被迫決戰第12章 初到突厥第41章 想走不易第66章 碎葉求救第3章 小妹何名第28章 二次談判第56章 遲到樑使第13章 引導消費第10章 捉兇逼宮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51章 連夜清洗第9章 我想學武第3章 勸降建德第8章 臨戰前夜第33章 跨境剿匪第78章 戰略撤退第22章 心理毒箭第12章 平亂奪權第57章 楊家有女第33章 官場暗鬥第11章 雙雄火併第41章 兄弟爭功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47章 雨夜追擊第24章 安撫江南第1章 中元前夕第23章 再見故人第8章 違規賣酒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59章 獨孤之憂第47章 金榜題名第69章 一觸即發第53章 暗通消息第29章 側翼佈局第55章 江陵變天第19章 邙山遇故第2章 家法伺候第61章 聯盟分裂第79章 南郡兩事第48章 攻破大營第29章 引蛇出洞第27章 線娘夜奔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46章 斷臂之仇第26章 少郎何人第80章 長孫之策第3章 微妙來訪第14章 死地後生第41章 楊家之請第23章 遠方來人第26章 大魚落網第35章 爭奪人口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3章 兩猛相鬥第16章 三千奇兵第11章 興風作浪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59章 獨孤之憂第8章 趁亂突圍第31章 船中飛箭第4章 反客爲主第99章 意外收穫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33章 拜彌勒教第12章 最後抉擇第18章 血腥鎮壓第34章 突破之口第3章 微妙來訪第42章 要何封賞第45章 送君高招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12章 收官之棋第7章 智取伊吾第62章 雞肋之城第17章 雄信之災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14章 貌忠實奸第1章 重返京城第58章 宮亂之根第18章 隋胡大戰(下)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31章 蠅頭小利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39章 父子攤牌第49章 趙郡小村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17章 京城遊俠第11章 月圓之夜第5章 動之以情第43章 孰敵孰友第44章 公主阿蠻
第45章 唐相之危第22章 心理毒箭第47章 雁門初戰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4章 客棧新友第44章 被迫抉擇第34章 斷然拒絕第26章 商業繁榮第17章 被迫決戰第12章 初到突厥第41章 想走不易第66章 碎葉求救第3章 小妹何名第28章 二次談判第56章 遲到樑使第13章 引導消費第10章 捉兇逼宮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51章 連夜清洗第9章 我想學武第3章 勸降建德第8章 臨戰前夜第33章 跨境剿匪第78章 戰略撤退第22章 心理毒箭第12章 平亂奪權第57章 楊家有女第33章 官場暗鬥第11章 雙雄火併第41章 兄弟爭功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47章 雨夜追擊第24章 安撫江南第1章 中元前夕第23章 再見故人第8章 違規賣酒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59章 獨孤之憂第47章 金榜題名第69章 一觸即發第53章 暗通消息第29章 側翼佈局第55章 江陵變天第19章 邙山遇故第2章 家法伺候第61章 聯盟分裂第79章 南郡兩事第48章 攻破大營第29章 引蛇出洞第27章 線娘夜奔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46章 斷臂之仇第26章 少郎何人第80章 長孫之策第3章 微妙來訪第14章 死地後生第41章 楊家之請第23章 遠方來人第26章 大魚落網第35章 爭奪人口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3章 兩猛相鬥第16章 三千奇兵第11章 興風作浪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59章 獨孤之憂第8章 趁亂突圍第31章 船中飛箭第4章 反客爲主第99章 意外收穫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33章 拜彌勒教第12章 最後抉擇第18章 血腥鎮壓第34章 突破之口第3章 微妙來訪第42章 要何封賞第45章 送君高招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12章 收官之棋第7章 智取伊吾第62章 雞肋之城第17章 雄信之災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14章 貌忠實奸第1章 重返京城第58章 宮亂之根第18章 隋胡大戰(下)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31章 蠅頭小利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39章 父子攤牌第49章 趙郡小村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17章 京城遊俠第11章 月圓之夜第5章 動之以情第43章 孰敵孰友第44章 公主阿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