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西征情報

燕郡醫無閶山,這是一條几乎將燕郡一隔爲二的山脈,這條山脈本身並不長,南北走向,山勢不過百餘里,但因爲燕郡本身地域狹小而顯得格外突出。

在醫無閶山北段,是一望無際的山地草場,這裡曾是高麗戰役中隋軍的養馬之地,馬場方圓數十里,儘管戰爭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還能發現馬場的蹤跡,一些欄杆還依稀可見,絕大部分欄杆都被當地人拿回家當柴燒掉。

高處是灰色的山岩嶙峋裸露,從山腰處開始分佈大片的森林,蒼松翠柏,綠意濃厚,沿着山脈,延綿百里的森林儼如一條綠色的腰帶將高山纏住。

清晨,一隊約五十人的騎兵從森林內衝出,向東方疾奔而去,這是一隊配有雙馬的隋軍斥候,飛馳的騎士個個身披鎧甲,黑亮閃光,動作迅猛。

他們的戰馬高大魁偉,強健威武,四肢勻稱,棕色的馬匹富有光澤,長長的尾巴迎風飛舞,高昂的馬頸密佈齊刷刷的鬃毛。

騎兵和他們胯下戰馬相得益彰,人人高大魁梧,手腳頎長,鷹棱頭盔下黑色濃密的頭髮飄舞,神色嚴峻、目光銳利,手執棗木長矛,背掛牛皮騎盾和弓箭,皮帶上插着橫刀,鋥亮的鎧甲十分堅固。

五十名騎兵成雙人縱隊而行,後面跟着他們的另一匹馬,揹負着他們的毛毯和乾糧,爲首校尉年輕英武,只有十六七歲。明亮的眼睛裡閃爍着一種和他年紀並不相配的成熟光芒。

校尉正是蕭延年,他手中拿着父親給他打造的鳳翅鎦金钂,騎着一匹極爲雄駿的白色戰馬,這匹戰馬是西域進貢朝廷,又被楊廣賞賜給了他的父親宇文成都,連他的一身盔甲也是父親留給他。

儘管蕭延年身上打滿了父親的烙印,但那只是他對父親的追思。他並沒有因爲父親的緣故變得趾高氣揚。

相反,他很低調,他的五十名手下沒有一個人知道他是隋朝左衛大將軍宇文成都之子。不過他這麼年輕就擔任校尉,還是讓一些老兵不服,這不符合隋軍以軍功升職的慣例。

騎兵隊奔行兩個多時辰。漸漸放慢了腳步,前面又是一片茂密的森林,蕭延年馬鞭一指,“去森林內休息!”

騎兵調轉馬頭,越過一條小溪,衝進了森林內,森林佔地數百畝,幽深而寧靜,地上長滿了各種色彩豔麗的小花,樹根則成片分佈着白色菌類。看得出,這裡並沒有人煙蹤跡。

士兵紛紛下馬,在草地上坐下,十幾名士兵拿着葫蘆和水桶去外面的溪水裡打水,戰馬悠閒地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蕭延年則坐在一塊平坦的大石旁查看地圖。他嚴肅的目光像極了他的父親,高挺的鼻子顯示着他南朝貴族的高貴血統。

這次他奉羅士信之命來探查高麗軍的動靜,他在地圖上迅速找到了自己目前所在的位子,用一根木炭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這是位於懷遠鎮北面二十里,再向東走十里便是遼河。

他在這一帶巡查了快七天。依然沒有看見高麗軍的蹤影,只是在前天發現一支數千人的燕軍。

‘難道自己要過遼河不成?’蕭延年暗暗思忖道。

這時,一名隊正湊到他面前,笑嘻嘻道:“校尉,不如找一個村落,有的吃,有的喝,還能打聽消息。”

蕭延年瞥了他一眼,“這裡是高開道的地盤,我們還是不要太張揚好,否則被村民告密,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更重要是會誤了將軍大事。”

“可是,真的會有高麗軍隊嗎?”

隊正猶豫一下,終於忍不住說:“弟兄們都說遇到高麗軍隊的可能性不大,我們已經在燕郡巡視七天了,如果能遇到,早該遇到了,我們都認爲就算查找十天,也不會有消息,不如……不如就此打道回府,是嗎?”

蕭延年冷冷哼了一聲,道:“該什麼時候結束,我心中自然有數,不用你們來提醒!”

隊正神情十分尷尬,只得乾笑一聲,“卑職只是隨便說說,當然是校尉決定。”

隊正退了下去,靠樹根坐下,低低罵了一聲,幾名老兵立刻圍了上來,低聲問:“怎麼說,校尉還要繼續巡視嗎?”

“給老子滾遠點!”

隊正罵了一聲,“都是你們幾個渾蛋多事,害得老子被訓一頓。”

幾名老兵卻不肯走,聚在隊正身旁,七嘴八舌議論道:“這個校尉到底是什麼人,莫名其妙就當了校尉,他是什麼背景?”

“誰知道呢?估計來頭不小,聽說總管視察河東郡時還專門和他比過箭,又姓蕭,我估計是西樑貴族。”

隊正嘆了口氣,“不管是什麼人,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升官會比咱們快,反正你們當隊正的時候,他起碼已經是亞將了,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老老實實聽話,別招惹他。”

衆老兵心中疑惑,卻又不得不聽信隊正之言,就在這時,大樹頂上放哨的士兵大喊:“有幾名騎兵向我們這邊奔來了!”

衆士兵紛紛一躍而起,蕭延年喝令道:“不要慌張,撤進森林深處!”

士兵迅速收拾東西,牽着馬匹,撤進了森林深處,蕭延年帶領十幾名斥候,在附近樹上埋伏起來。

片刻,三名騎兵衝進了森林,都是高開道的士兵,一進森林,其中一人便罵了起來,“把老子當成狗一樣使喚,老子不幹了,狗屎高麗人,有本事他們派自己人送信。”

這時另一名士兵忽然發現了異常,“不對,這裡有人來過,有騎兵來過。”

他們發現了馬蹄和戰馬的糞便,三名燕軍探子立刻意識到了不妙,轉身要奔出森林,就在這時,數支箭嗖地射來,皆射在他們腿上,三人慘叫着倒地,從樹上跳下十幾名隋軍斥候,用長矛頂住了他們。

“饒命!”

燕軍探子驚恐地大聲叫喊,蕭延年快步上前,揪住一人的頭髮,將他拖到一棵大樹下,蹲下來喝問道:“高麗軍在哪裡?”

探子嚇得渾身發抖,一句話說不出來,蕭延年抽出匕首頂住他的咽喉,“快說,不然一刀宰了你。”

“在.....遼河東岸!”探子顫抖着聲音,戰戰兢兢道。

“有多少軍隊,幾時要過遼河,主將是誰?”

蕭延年問出了一連串的問題……遼河,這裡曾是高麗和大隋的界河,也是當年高麗戰爭的第一步,是大隋進攻高麗的前沿陣地,雖然戰爭已經結束多年,但遼河兩岸依舊沒有什麼人居住,這裡曾死亡太多的人,土地上充滿了死亡的氣息。

遼東河岸,當年隋軍戰死數十萬人才佔領的城池已重新被高麗人佔據,如今一條遼水已經擋不住高麗人的野心,他們利用高開道投降的機會,開始向西擴張了。

遼河寬約數十丈,水深波平,此時遼河上已經架上了兩座浮橋,一隊隊高麗士兵正快步渡過浮橋,向河西岸進發,在河東岸,數萬大軍密集排列,聲勢浩大。

儘管蓋蘇文和高開道的談判是出兵三萬人,但在最後決策時,手握軍政大權的高麗宰相淵太祚改變了主意,他認爲三萬軍戰勝隋軍會很艱苦,便決定出兵五萬,由他親自率領,迎戰隋軍。

遼河岸邊,淵太祚目光陰冷地注視着遼河,就在這條河邊,六年前,隋軍發起了對高麗的大舉進攻,一連三次戰役,幾乎毀了高麗的根基,如今六年後,卻反過來,是他高麗軍向隋朝進攻,不!是向中原進攻。

淵太祚等待這一刻已經很久了,這一直是他的夢想,他今年已六十歲,原以爲此生他不再有機會,卻沒有想到在他暮年,這一刻竟然成爲真,他心中異常激動,以至於他決定親自率軍西征,以實現他數十年的夙願。

“父親!”

長子蓋蘇文從遠處飛馳而至,這一次高麗軍西征,他沒有隨軍,而是留在高麗,替父掌管軍政,他特地趕到遼河邊爲父親送行。

“這次西征,父親準備何時歸來?”蓋蘇文擔憂地問道。

“我也不知道,快則兩個月,遲則半年。”

淵太祚對自己的長子非常信任,他親自率軍西征,把手中一切軍政大權都交給了他,他笑着拍了拍兒子的肩膀,“你已經三十歲了,以你的才智,我相信你能夠擔起這份重擔,榮留王剛剛繼位,他還沒有什麼威信,只要你牢牢抓住大權不妨,他就拿你無可奈何。”

“請父親放心,內政之事,我一定會處理好,希望父親能早日實現自己的夙願。”

淵太祚仰頭一笑,“是啊!想到幾十年的夙願即將實現,我就算死也瞑目了,我會在幽州城給你送去捷報。”

淵太祚望着寬闊的遼水,他意氣風發地下令:“穿我的命令,軍隊加快速度過河……河對岸的一片密林中,蕭延年正率領五十名斥候密切地注視着高麗軍渡河,燕軍探子的消息證實了,至少有五萬高麗軍渡過遼河,助戰高開道……()

第34章 兩面三刀第4章 利益之誘第55章 談婚論嫁第19章 邙山遇故第36章 漏網之魚第43章 苛刻條件第35章 孤家寡人第50章 夜營危機第35章 激戰尉氏第19章 離別之酒第50章 平定幽州第1章 狡雄尋窟第24章 酒樓告別第3章 雙瞳之將第32章 誰有骨氣第17章 東山再起第72章 闊綽請客第46章 王庭之變第20章 以命威脅第23章 遠方來人第17章 兩強對陣第23章 斷絕利益第18章 情報之思第34章 知己知彼第6章 出乎意料第50章 鴻門酒宴第28章 殺人無形第41章 爭鋒相對第18章 血腥鎮壓第11章 霹靂出擊第48章 東線突破第26章 柴紹心機第40章 軒然大波第14章 府門遭遇第50章 白衣渡江第28章 俏語解憂第37章 密室收穫第28章 遷都試探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15章 吞併靈武第12章 東都內亂第36章 楚王親書第19章 一封信件第4章 利益之誘第45章 兵壓江陵第64章 趁火打劫第27章 晉陽疑雲第12章 收官之棋第13章 投鼠忌器第27章 留條後路第17章 被迫決戰第3章 烽燧血戰第35章 計劃有變第39章 承天廣場第20章 邊疆奏摺第51章 玄感之死第29章 風過雁門第28章 意外消息第33章 拜彌勒教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10章 將帥交心第16章 識破敵計第39章 重要情報第15章 首鼠兩端第18章 情報之思第16章 伴君如虎第10章 捉兇逼宮第4章 等待消息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14章 武周示弱第8章 突發事件第54章 齊王之危第21章 北原謀生第73章 計賺敵降第60章 趙郡太守第22章 戰略撤退第52章 死不瞑目第13章 引導消費第8章 一點眉目第15章 少年雙猛第11章 發現主力第15章 京城讖語第39章 承天廣場第38章 微服私訪第36章 三策選一第29章 尋找軍資第22章 極度被動第15章 少女遇窘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57章 兩個要求第2章 出兵風波第58章 穩住李唐第15章 化繁爲簡第20章 月夜之戰第37章 欲加之罪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21章 錢貨漏洞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52章 軒然大波第94章 新朝開啓
第34章 兩面三刀第4章 利益之誘第55章 談婚論嫁第19章 邙山遇故第36章 漏網之魚第43章 苛刻條件第35章 孤家寡人第50章 夜營危機第35章 激戰尉氏第19章 離別之酒第50章 平定幽州第1章 狡雄尋窟第24章 酒樓告別第3章 雙瞳之將第32章 誰有骨氣第17章 東山再起第72章 闊綽請客第46章 王庭之變第20章 以命威脅第23章 遠方來人第17章 兩強對陣第23章 斷絕利益第18章 情報之思第34章 知己知彼第6章 出乎意料第50章 鴻門酒宴第28章 殺人無形第41章 爭鋒相對第18章 血腥鎮壓第11章 霹靂出擊第48章 東線突破第26章 柴紹心機第40章 軒然大波第14章 府門遭遇第50章 白衣渡江第28章 俏語解憂第37章 密室收穫第28章 遷都試探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15章 吞併靈武第12章 東都內亂第36章 楚王親書第19章 一封信件第4章 利益之誘第45章 兵壓江陵第64章 趁火打劫第27章 晉陽疑雲第12章 收官之棋第13章 投鼠忌器第27章 留條後路第17章 被迫決戰第3章 烽燧血戰第35章 計劃有變第39章 承天廣場第20章 邊疆奏摺第51章 玄感之死第29章 風過雁門第28章 意外消息第33章 拜彌勒教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10章 將帥交心第16章 識破敵計第39章 重要情報第15章 首鼠兩端第18章 情報之思第16章 伴君如虎第10章 捉兇逼宮第4章 等待消息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14章 武周示弱第8章 突發事件第54章 齊王之危第21章 北原謀生第73章 計賺敵降第60章 趙郡太守第22章 戰略撤退第52章 死不瞑目第13章 引導消費第8章 一點眉目第15章 少年雙猛第11章 發現主力第15章 京城讖語第39章 承天廣場第38章 微服私訪第36章 三策選一第29章 尋找軍資第22章 極度被動第15章 少女遇窘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57章 兩個要求第2章 出兵風波第58章 穩住李唐第15章 化繁爲簡第20章 月夜之戰第37章 欲加之罪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21章 錢貨漏洞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52章 軒然大波第94章 新朝開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