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突厥野心

片刻,突厥士兵將魏徵和三名從事帶到偏帳,突厥人很講究規矩,豐州只是隋朝一域,豐州使者沒有資格進入王帳,偏帳內也沒有別的突厥官員,只有咄吉一人,他是以私人身份接見豐州使者。

魏徵走進偏帳,不卑不亢地行禮道:“豐州戶曹參軍事魏徵參見突厥可汗!”

咄吉會說漢語,他們不需要翻譯,咄吉揹着手背對魏徵等人,半晌,他冷冷問道:“楊元慶讓你們來做什麼?”

魏徵微微一笑,“豐州還有五千突厥戰俘,難道可汗不關心他們的死活嗎?”

咄吉不是不關心,而是顧不過來,他驀地轉身,注視着魏徵道:“你是來談贖金嗎?”

“不要贖金,我們只想換一個人。”

咄吉沉吟一下,便明白過來,“你們是想換裴矩,是吧!”

魏徵點點頭,“就是這個買賣,如果可汗同意,我們把裴矩帶回去,然後五千突厥戰俘全部放回,可汗以爲如何?”

咄吉沉思半晌,抓裴矩不過是想教訓他分裂突厥,但五千突厥戰俘卻是他實實在在的利益,用一個裴矩換回五千戰俘,他怎麼可能不願意?但他有些不相信,又回頭問魏徵:“就這麼簡單?”

魏徵笑了笑,“就這麼簡單!”

咄吉總覺得事情不會那麼簡單,但他又一時想不到還會有什麼問題,便緩緩道:“裴矩不在牙帳,我派人去把他接來,要等幾個時辰,你們就稍微休息一吧!”

咄吉立刻命人把魏徵及隨從送去休息,又派人去把裴矩送來。

大帳內,咄吉揹着手來回踱步,其實他想找的答案就在他心中,西突厥、烏圖部、隋朝和契丹,這四者中。最有利可圖便是隋朝。

這幾年大量隋朝人北上草原,使知道了隋朝內部發生了大亂,他心中便有了南侵的野心,這次雁門失利讓他遭受重挫,同時也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突厥還沒有實力直接征服隋朝。

但咄吉並不甘心失敗,他開始轉變了思路,既然不能直接去征服隋朝。那麼他爲什麼不尋找代言人。就像當年隋朝用他父親啓民可汗爲代言人一樣,他也可以反過來扶持忠於他的隋朝人,讓他的代言人奪取隋朝天下。然後向他稱臣進貢,他用最小的代價便可以實現隋帝未答應他的條件。

咄吉已經考慮成熟了,現在他需要着手實施。

這時。帳外傳來侍衛稟報,“王先生來了。”

“讓他進來!”

片刻,帳外走進一名肥胖的中年漢人,名叫王金富,此人便是當年負責替宇文述賣生鐵給突厥的大管事,宇文化及因生鐵出事後,宇文述便要殺他滅口,他得到消息連夜逃離京城,他無路可去。便投奔了突厥,咄吉頗爲器重他,命他替自己管帳,王金富效忠他多年,深得咄吉的信任。

王金富走進大帳,躬身行禮道:“參見可汗!”

咄吉呵呵一笑,“王先生。找你來,是有一件重要之事想麻煩你。”

“請可汗儘管吩咐,卑職萬死不辭!”

咄吉對他的態度很滿意,點點頭道:“是這樣,我打算在隋朝設立一個情報點。想讓一個人全權替我收集隋朝情報,這個人必須是漢人。又必須是我信得過,我想來想去,只有你最爲合適。”

王金富當即應允,“卑職願爲可汗效勞!”

“好!”

咄吉走到隋朝地圖前,看了半晌,問他,“你認爲情報點設在哪裡最爲合適?”

王金富想了想說:“卑職是馬邑郡人,對馬邑郡非常熟悉,而且馬邑郡有突厥人往來也很正常,不會被人懷疑,卑職建議就把這點設在馬邑郡,卑職開一家商行來掩護。”

“很好!”

咄吉欣然道:“就按照你的方案來辦,你可以從北投的漢人中挑一些信得過的人做你的幫手,所以錢物,一概我由我來負擔。”

咄吉又低聲道:“關鍵是要替我找到願意臣服突厥的隋朝造反勢力。”

“卑職明白了,不會辜負可汗的期望,卑職準備一下,明天就出發。”

“去吧!”

咄吉將王金富送走,他看了一眼站在帳門口,“是裴矩帶來了嗎?”

“回稟可汗,把他帶來了。”

“把他帶去偏帳,再讓楊元慶的使者來見我。”

.......

片刻,魏徵等人匆匆趕來,在偏帳,魏徵見到了被擄來突厥的裴矩,裴矩從雁門縣談判破裂被扣留,到現在也就一個多月的時間,但他卻像一下子老了十歲,頭髮全白了,裴矩今年本來就已經六十九歲,年近七十之人,北擄突厥,遭受看守打罵虐待,使他的身心遭受了極大的摧殘。

他不僅頭髮全白,而且瘦成一把骨頭,他坐在帳內,腰卻挺得筆直,絕不會因爲突厥人的折磨就使他低下自己高傲的頭顱。

衆人走進大帳,一名隨從認識裴矩,連忙給魏徵說了一句,魏徵上前施禮,“下官豐州戶曹參軍事魏徵參見裴相國。”

裴矩眼睛眯了起來,“你是元慶派來的?”

“下官是楊總管派來,特來接相國回去。”

“元慶開出什麼條件,竟然能說服胡酋放我?”

“楊總管是用五千戰俘來交換相國。”

裴矩呵呵笑了,他輕蔑地瞥了一眼咄吉,“始畢可汗,你可以不放我回去,放我走你多沒面子,就讓五千突厥人替豐州挖礦吧!老朽覺得這樣更有意義,可汗,你說是不是?”

咄吉重重哼了一聲,不理睬裴矩的譏諷,他對魏徵道:“人就在這裡,你把他帶走吧!我隨後派人去接戰俘。”

魏徵倒沒有想到,竟然這麼簡單,直接把人帶走便可,他問道:“不簽署一個協議嗎?”

“不用了,我和楊元慶打交道不是一天了,他知道說話不算數的後果是什麼,你把人帶走。”

魏徵施一禮,讓一名隨從背上裴矩,他低聲道:“老爺子,我們回家了。”

裴矩仰天笑道:“可惜啊!未能效仿蘇武,以示我裴矩的貞節。”

咄吉在身後冷笑一聲,“讓你去牧羊,我的羊早晚會被狼吃掉,還有你這把老骨頭。”

裴矩眯眼道:“咄吉,你放我走,總有一天你會後悔!”

咄吉鐵青着臉,惡狠狠對魏徵道:“趁我沒有反悔殺這個老匹夫之前,你立刻帶他走。”

........

回來非常順利,半個月後,魏徵便帶着裴矩返回了大利縣,望着遠處平靜流淌的北黃河,那裡便是大隋的疆土,一路談笑風生的裴矩忽然沉默了,他蒼老的眼睛露出了一絲淚痕。

他原以爲自己會獨孤地死在草原,卻沒有想到,他孫女婿沒有忘記他,把他又從草原接了回來,用五千戰俘贖回了他這個風燭殘年的老人。

五千戰俘,那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可楊元慶卻毫不猶豫地拿出來,甚至沒有討價還價,這讓裴矩感到一種親情的溫暖,楊元慶的心中,並沒有冷酷到只要江山和利益的程度,他的心中還保留那麼一絲良善。

遠處一隊騎兵疾馳而來,有士兵認出大旗,大喊道:“魏參軍,總管來了!”

片刻,騎兵駛近,魏徵也看見了,最前方之人,果然是總管楊元慶,他對裴矩笑道:“閣老,總管親自來迎接了。”

裴矩笑眯眯道:“他是我孫女婿,他不來接我怎麼行?”

楊元慶風馳電掣般疾駛而來,他看見了裴矩,心中大喜,上前激動道:“祖父終於回來了!”

裴矩微微點頭,“多謝你有心,否則,我可能熬不過今年冬天。”

楊元慶見裴矩雖然精神不錯,但頭髮全白了,容顏蒼老,可以想象他被擄去草原所受的折磨,歉然道:“是孫兒救祖父來遲!”

“哎!都別提了,讓我先去大利好好休息兩天,再去九原看望我孫女。”

楊元慶笑着向魏徵點點頭,眼睛裡充滿了對他的讚許,又立刻下令:“回大利城!”

衆人簇擁着裴矩向黃河而去。

........

房間裡,裴矩已經沐浴更衣,坐在桌前細細地品茗大利城最好的蒲桃酒,在他對面,楊元慶拎起酒壺給他滿上一杯。

“祖父覺得這蒲桃酒的味道如何?”

裴矩微微嘆道:“在草原,突厥人給我喝的是已經酸臭的馬奶,吃咬不動的羊肉,有一天,他們大發慈悲,給了我一袋清水,我就慢慢地喝,喝了整整十天,你說這蒲桃酒的滋味怎樣?”

“路上魏參軍沒有給祖父喝酒嗎?”

“他說我身體太差,不給我喝酒,整天讓我喝粥,喝得我反胃,不過身體倒好了很多,路上我還罵他,現在想想,他其實是爲我好,改天我要向他道歉。”

裴矩又笑道:“此人不錯,目光高遠,頭腦清醒,是個難得的人才,元慶,你要好好重要此人。”

楊元慶點點頭,這時,裴矩又急問:“說說朝中最新情況,魏徵說他也不清楚,現在中原局勢如何?”

楊元慶本來想等裴矩身體好一點,再告訴他,既然他現在問起,楊元慶便不再隱瞞,道:“一個月前,中原發生了一件大事,李密率領瓦崗軍攻破了黎陽倉。”

........

第39章 水師新帥第16章 欲蓋彌彰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4章 秦母教子第17章 李淵失言第22章 一生一死第75章 條件苛刻第36章 駕臨江夏第25章 初有收穫第37章 士子云集第1章 中元新夜第25章 海底之針第35章 弓如霹靂第24章 酒樓告別第45章 送君高招第35章 弓如霹靂第31章 以刀代令第22章 鄭家春水第16章 月夜雙殺第11章 鐵腕奪位第16章 危機前夜第55章 兩座崔府第14章 存心討打第26章 初戰王薄第20章 世充密使第56章 下婿催妝第48章 獨孤家主第18章 百戰之功第43章 戰船立威第35章 衛南漁翁第18章 諫臣之死第1章 漳南小村第23章 楊家禍根第10章 除夕意外第45章 不爲我用第50章 縣衙對質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40章 軒然大波第2章 帝王失信第23章 殺機暗伏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74章 難得一致第53章 四子巧郎第23章 夜襲飛狐第73章 計賺敵降第15章 強攻榆關第14章 存心討打第5章 深藏不露第31章 被迫受命第35章 衛南漁翁第10章 窮途出路第48章 欲迎還拒第22章 戰略撤退第14章 意外之箭第7章 秋風至楊第46章 王庭之變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29章 回馬一槍第112章 攻破外城第58章 新婚回門第52章 死不瞑目第7章 楊廣之憂第39章 意外來客第8章 合縱抗隋第42章 局勢混亂第10章 糧船不到第54章 彭城兵變第10章 師傅是誰?第21章 誰威脅誰第40章 三管齊下第2章 出兵風波第8章 夜襲敵哨第12章 最後抉擇第15章 安撫江都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39章 西路使者第31章 軍機決策第29章 請君入套第68章 西域來客第47章 匪亂再起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34章 夜攻太原第26章 一條記錄第4章 不露聲色第2章 一言九鼎第35章 軟硬兼施第10章 米酒事件第34章 知己知彼第41章 李密之思第46章 糧價危機第5章 公主承諾第8章 分配不公第5章 咬金練箭第60章 大戰悄至第27章 元家之慾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27章 監察御史第19章 誘敵之計第11章 新官上任
第39章 水師新帥第16章 欲蓋彌彰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4章 秦母教子第17章 李淵失言第22章 一生一死第75章 條件苛刻第36章 駕臨江夏第25章 初有收穫第37章 士子云集第1章 中元新夜第25章 海底之針第35章 弓如霹靂第24章 酒樓告別第45章 送君高招第35章 弓如霹靂第31章 以刀代令第22章 鄭家春水第16章 月夜雙殺第11章 鐵腕奪位第16章 危機前夜第55章 兩座崔府第14章 存心討打第26章 初戰王薄第20章 世充密使第56章 下婿催妝第48章 獨孤家主第18章 百戰之功第43章 戰船立威第35章 衛南漁翁第18章 諫臣之死第1章 漳南小村第23章 楊家禍根第10章 除夕意外第45章 不爲我用第50章 縣衙對質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40章 軒然大波第2章 帝王失信第23章 殺機暗伏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74章 難得一致第53章 四子巧郎第23章 夜襲飛狐第73章 計賺敵降第15章 強攻榆關第14章 存心討打第5章 深藏不露第31章 被迫受命第35章 衛南漁翁第10章 窮途出路第48章 欲迎還拒第22章 戰略撤退第14章 意外之箭第7章 秋風至楊第46章 王庭之變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29章 回馬一槍第112章 攻破外城第58章 新婚回門第52章 死不瞑目第7章 楊廣之憂第39章 意外來客第8章 合縱抗隋第42章 局勢混亂第10章 糧船不到第54章 彭城兵變第10章 師傅是誰?第21章 誰威脅誰第40章 三管齊下第2章 出兵風波第8章 夜襲敵哨第12章 最後抉擇第15章 安撫江都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39章 西路使者第31章 軍機決策第29章 請君入套第68章 西域來客第47章 匪亂再起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34章 夜攻太原第26章 一條記錄第4章 不露聲色第2章 一言九鼎第35章 軟硬兼施第10章 米酒事件第34章 知己知彼第41章 李密之思第46章 糧價危機第5章 公主承諾第8章 分配不公第5章 咬金練箭第60章 大戰悄至第27章 元家之慾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27章 監察御史第19章 誘敵之計第11章 新官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