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河北梟雄

宋金剛面對隋軍前堵後追以及糧食即將斷絕的強大壓力,他終於做出了一個無奈的決定,放棄了兩萬軍隊,率領三千精銳騎兵避開隋軍的圍堵,向南穿出了隋軍包圍圈,沿着黃河向東奔逃。

宋金剛心裡很清楚,和隋軍對戰,他沒有半點取勝的可能,不僅全軍潰敗,而且他的三千精銳騎兵也會喪失殆盡,使他沒有了任何本錢,保留三千精騎,至少他在竇建德面前還有說話的餘地。

宋金剛一路向東奔逃,兩天後,他率軍逃到了共縣並在那裡駐紮下來,共縣是河內郡最東面一個縣,再向東走三十幾裡便進入河北汲郡。

宋金剛心裡也明白,他無論如何不能離開河內郡,他要給竇建德一個進入河內郡的藉口,如果他放棄河內郡,竇建德也將棄他如敝履。

汲郡和北面的魏郡緊靠河內郡,但這兩個郡又都有特殊之處,汲郡的黎陽倉被瓦崗軍佔領,而魏郡的安陽城又是洛陽隋廷在河北的一塊飛地,除了這兩個城池外,汲郡和魏郡的其餘地方都已是竇建德的勢力範圍。

竇建德此時尚未稱帝,自立爲長樂王,都城在河間郡南部的樂壽縣,經過數年征戰,整個河北地區除了北部的幽州外,其餘河北各郡幾乎都是他勢力範圍,擁有雄兵四十萬,成爲黃河以北的第一大勢力。

竇建德心裡清楚,他雖有雄兵數十萬,但他聲望及實力還不足以登基稱帝,謀士宋正本也勸他勿爲出頭之鳥,低調謀發展。

竇建德便聯繫青州徐元朗、東海孟海公、鄱陽林士弘、南陽朱桀以及江淮杜伏威等各路義軍,共同推舉瓦崗李密爲義軍盟主,而此時,竇建德的兵力和地盤已經不亞於李密。

隨着楊廣在江都身死,李密進攻洛陽失敗,遭遇王世充反擊。被迫放棄興洛城遷都滎陽,中原的格局發生了鉅變,竇建德也變得不再像從前那樣安靜了。

就在他虎視眈眈中原之時,宋金剛派人來和他聯繫,願獻河內郡,這簡直就是上天安排給他的重禮,讓竇建德喜出望外,河內郡向南渡黃河可直抵洛陽和滎陽。可以說是懸在兩都的一把刀。而向北可以進入河東地區,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竇建德決心奪取河內郡。成爲他逐鹿中原的第一步,爲此他不惜封宋金剛爲河內郡王,而他自己也不過是長樂王。足見他對河內郡的重視。

此時竇建德已經接到宋金剛的緊急求援,他立刻令大將王伏寶爲先鋒,率三萬騎兵急赴河內郡支援宋金剛,他自己則親率五萬大軍,隨後啓程,趕往河內。

夜幕漸漸降臨,竇建德的軍隊在襄國郡鉅鹿縣以南的曠野裡紮下了大營,行軍一天,士兵們都疲憊不堪。早早地倒頭睡覺了,竇建德的王帳內依舊燈火通明。

竇建德站在地圖前沉思不語,從大業六年在老家漳南縣殺官造反以來,竇建德已在河北闖蕩了六年多,已從剛開始打家劫舍、殺人如麻的土匪頭子,慢慢變成一個胸懷雄心壯志,擁有天下視野的一方梟雄。

和楊元慶一樣。竇建德也有着自己的理想抱負,他要把大隋天下變成一個沒有貪官污吏,沒有橫徵暴斂,耕者有其田,農民可以安居樂業的世間天國。這是他的理想,他也這樣去做。在他的努力下,河北各地已經沒有了高雞泊、豆子崗時代的搶掠殺戮,土匪不再兇殘,人民漸漸開始休養生息。

竇建德當然很清楚,河內郡其實是楊元慶的勢力範圍,宋金剛所佔,不過是河內郡一小塊,但竇建德需要的只是一個藉口,他要以救宋金剛爲名佔領河內郡這個戰略之地,即使和楊元慶翻臉,他也在所不惜,在他看來,和楊元慶翻臉是遲早之事,與其翻臉無所得,不如先奪取河內郡。

就在竇建德在地圖前久久沉思之時,有士兵在門口稟報,“王爺,王伏寶將軍緊急送信前來。”

“把信給我!”

竇建德心中有種不妙的感覺,難道河內郡發生大變了嗎?一名士兵匆匆走進大帳,將一封快信呈給了竇建德。

竇建德心中忐忑地將信打開,急急看了一遍,頓時大罵起來,“沒用的東西,才三天就丟了河內郡嗎?”

信中說宋金剛不戰而敗,已逃到共縣,這讓竇建德極爲惱火,竟然是不戰而敗,他還指望宋金剛把隋軍頂在太行山以北,不準隋軍進入河內郡,沒想到這才三天便一敗塗地。

恨歸恨,但他還是得面對現實,竇建德剋制住怒火,沉吟片刻,便令道:“請宋先生來見我。”

很快,帳外傳來幾聲咳嗽聲,一名中年文士走了進來,他身材瘦高,容貌清秀,皮膚蒼白無光,顯得精神不太好,彷彿大病初癒的樣子,此人便是竇建德的謀士宋正本,人送外號‘病諸葛’。

宋正本原是饒陽縣令,博學有才氣,被竇建德俘虜後重用他爲謀士,對他言聽計從,士爲知己者死,宋正本從此忠心耿耿地輔佐竇建德,爲他統一河北立下了汗馬。

“卑職參見王爺!”

宋正本進帳深深行一禮,竇建德極爲看重他,連忙道:“這麼晚還打擾先生休息,真是抱歉!”

“卑職在帳中看書,還未休息。”

竇建德請他坐下,又關切地說:“秋冬交替,特別容易感恙,聽士兵說先生總是咳嗽,我打算從京城請最好的醫生給先生看一看,不可大意了。”

宋正本心中感動,笑了笑道:“也是一些老毛病了,每年都這樣,王爺不用再費心,我自己會好好保養。”

“先生若需要什麼,儘管開口。”

“多謝王爺,不知王爺找卑職來,有什麼事嗎?”

竇建德把信遞給了他,“先生請先看這封信。”

宋正本接過信看了一遍,沉思不語,竇建德便小心翼翼問:“先生以爲,這河東郡是否可以打?”

宋正本嘆了口氣道:“其實任何事情都不會只有利而無弊,關鍵是權衡利弊,就看王爺怎麼權衡這個河內郡的利弊。”

竇建德點點頭,“願聽先生之言。”

宋正本站起身走到地圖前,揹着手凝思良久,回頭對竇建德道:“其實這段時間我一直在考慮,楊元慶的下一個目標在哪裡?是想越過太行山爭奪河北,還是想渡過黃河取弘農郡,抑或是進軍關中?總之,我知道他練兵幾個月後,必然會有動作,王爺以爲他會攻打哪裡?”

竇建德想了想道:“他原來是幽州總管,在幽州有人脈,我覺得他取幽州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卑職也是這樣認爲,畢竟取關中他不一定站得穩,取弘農會造成兩隋相爭,如果兩線作戰,他兵力也不足,所以取幽州的可能性最大,他的下一個目標應該是魏刀兒,而王爺現在和他爭奪河內郡,很可能會使他目標轉向王爺。”

竇建德沉吟一下道:“先生的意思是讓我放棄爭河內郡嗎?”

“非也!”

宋正本搖搖頭笑道:“我只是在分析利弊,這是弊的一面,王爺是否做好了和楊元慶全面對抗的準備?”

“那利的一面呢?”竇建德眼中閃過一絲期盼的神色。

“利的一面從短期說,可以奪取河內郡這個戰略地位極高之地,從長期來說,王爺或許能拿下河東,率先統一北方。”

竇建德有點明白宋正本的意思了,以河內郡爲跳板,進攻河東,統一河東河北,如果是這樣,他的霸業便成了一半。

雖然是這樣想,但做起來卻很難,且不說楊元慶實力強勁,他未必能打贏,而且河北北部還有羅藝、高開道和魏刀兒三股勢力,甚至還會面臨李密的趁機北上,這些因素他都要考慮,竇建德一時沉吟不語。

宋正本卻意味深長地笑道:“所謂遠交近攻,王爺應該和李淵結盟,我想,李淵一定會非常樂意。”

“爲何?”竇建德不解問。

宋正本指了指弘農郡,“李世民從這裡撤兵回關中,足見弘農郡對他們的重要,我認爲李淵一定對這裡非常感興趣,既然王爺在河內郡替他牽制住楊元慶,那麼他便可以從容不迫奪取弘農郡,我們和李淵之間的結盟,是符合雙方的利益。”

竇建德還是有點不理解宋正本的意思,他眉頭一皺道:“可是李淵取弘農郡,對我有什麼好處?”

宋正本眯着眼笑了起來,“李淵出關中取了弘農郡,李密不就不敢北上了嗎?”

竇建德這才恍然大悟,還是軍師高明,他緩緩點頭,“我明白了,先生的意思是,河內郡還是要打。”

宋正本捋須點了點頭,“是這樣,攻打河內郡利弊皆有,我認爲是五分一的利和四分九的弊,雖然很冒險,但可以一試。”

竇建德揹着走了片刻,箭已上弦,不可不發,他終於下定了決心。

“就依先生所言!”

........

次日一早,竇建德起兵浩浩蕩蕩殺向河內郡,他的先鋒王伏寶率三萬軍抵達了臨淇縣,這裡是魏郡和河內郡的交界.

與此同時,楊元慶率三萬大軍也進入了太行陘,戰爭的陰雲籠罩在河內郡上空。

.........

【老高的單章實際上只有十二個小時的效力,白天都沒有,望大家能支持老高,支持本書】

第26章 少郎何人第89章 胡馬煙塵第28章 關鍵小人第23章 再見故人第51章 長安警報第36章 三策選一第12章 練武第5章 公主請客第50章 波詭雲譎第18章 諫臣之死第43章 階下之囚第43章 無妄之災第23章 都市賣豹第10章 師傅是誰?第65章 北市買珠第31章 宿怨爆發第33章 拜彌勒教第6章 牽制荊襄第49章 唐軍西撤第2章 宇文義子第25章 野心泄露第27章 奇貨可居第42章 捉虎不易第22章 河東紳商第49章 蕭家試探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68章 羅藝之慮第14章 三面受敵第35章 隔牆有耳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40章 意外之禮第56章 下婿催妝第27章 留條後路第3章 雙瞳之將第28章 洛陽來使第24章 會寧戰起第11章 河北梟雄第14章 引而不發第72章 請功負罪第16章 宇文告密第22章 一生一死第16章 夜探胡營第8章 假途滅虢第19章 去功贖罪第46章 棋輸一着第31章 重磅加碼第30章 倒齊暗流第53章 七星寶刀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47章 雁門初戰第47章 災情初現第67章 兵壓漢中第35章 佳人同舟第26章 一戰成名第42章 違禁生意第29章 南下清河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10章 李密抉擇第39章 李靖奇謀第6章 抽中死籤第1章 重返京城第31章 船中飛箭第43章 戰船立威第19章 虎牢之危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48章 攻破大營第29章 南下清河第20章 絕戶之計第16章 月夜雙殺第28章 人心難測第41章 盧氏橋樑第20章 以命威脅第69章 一觸即發第24章 添把小亂第32章 千金一箭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16章 資源危機第21章 危機重重第45章 兵壓江陵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44章 被迫抉擇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5章 元慶回京第12章 引君入甕第24章 安撫江南第24章 草原天鵝第44章 再讓一城第40章 孤膽英雄第36章 連夜撤軍第7章 國事家事第36章 走出迷惘第21章 雙猛大戰第17章 尋找線索第19章 家族利益第57章 楊家有女第39章 夜襲江城
第26章 少郎何人第89章 胡馬煙塵第28章 關鍵小人第23章 再見故人第51章 長安警報第36章 三策選一第12章 練武第5章 公主請客第50章 波詭雲譎第18章 諫臣之死第43章 階下之囚第43章 無妄之災第23章 都市賣豹第10章 師傅是誰?第65章 北市買珠第31章 宿怨爆發第33章 拜彌勒教第6章 牽制荊襄第49章 唐軍西撤第2章 宇文義子第25章 野心泄露第27章 奇貨可居第42章 捉虎不易第22章 河東紳商第49章 蕭家試探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68章 羅藝之慮第14章 三面受敵第35章 隔牆有耳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40章 意外之禮第56章 下婿催妝第27章 留條後路第3章 雙瞳之將第28章 洛陽來使第24章 會寧戰起第11章 河北梟雄第14章 引而不發第72章 請功負罪第16章 宇文告密第22章 一生一死第16章 夜探胡營第8章 假途滅虢第19章 去功贖罪第46章 棋輸一着第31章 重磅加碼第30章 倒齊暗流第53章 七星寶刀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47章 雁門初戰第47章 災情初現第67章 兵壓漢中第35章 佳人同舟第26章 一戰成名第42章 違禁生意第29章 南下清河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10章 李密抉擇第39章 李靖奇謀第6章 抽中死籤第1章 重返京城第31章 船中飛箭第43章 戰船立威第19章 虎牢之危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48章 攻破大營第29章 南下清河第20章 絕戶之計第16章 月夜雙殺第28章 人心難測第41章 盧氏橋樑第20章 以命威脅第69章 一觸即發第24章 添把小亂第32章 千金一箭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16章 資源危機第21章 危機重重第45章 兵壓江陵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44章 被迫抉擇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5章 元慶回京第12章 引君入甕第24章 安撫江南第24章 草原天鵝第44章 再讓一城第40章 孤膽英雄第36章 連夜撤軍第7章 國事家事第36章 走出迷惘第21章 雙猛大戰第17章 尋找線索第19章 家族利益第57章 楊家有女第39章 夜襲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