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落井下石

楊廣也有些猶豫了,宇文成都對自己的忠誠他心裡明白,但宇文成都會不會爲了家族而背叛忠誠,他也不能肯定,不過確實是死無對證,這有點難辦了。

宇文成都率一萬驍果爲內衛,守衛江都宮,職責極爲重要,這麼重要的職位,楊廣容不下一點點不忠,本來是獨孤盛爲內衛將軍,但因爲獨孤盛是獨孤氏的家將,而獨孤氏投降了李淵,這便使楊廣撤銷了獨孤盛的軍權,而現在,宇文成都居然又和蕭銑有了瓜葛,這讓楊廣心中有點不舒服了。

這時,旁邊宦官李忠良插口道:“陛下,醫正張愷和蕭銑打過交道,或許他認識這封信是真是假。”

楊廣也依稀有點印象,蕭銑幾年前曾患過大病,蕭後求自己派御醫去羅縣,當時好像就是張愷前去,李忠良提醒了楊廣,楊廣立刻令道:“宣張愷覲見!”

片刻,醫正張愷被領進御書房,他上前施禮,“臣參見陛下。

楊廣瞥了一眼他,張愷是主張返回京城的積極者,楊廣不是很喜歡他,他淡淡道:“張愛卿,你曾經給蕭銑治過病嗎?””“

張愷連忙道:“陛下,那是大業四年還五年的往事了,臣已記不太清楚。”

“那你還認識蕭銑的筆跡嗎?”楊廣繼續不露聲色問道。

“這個……如果回憶一下,或許還有點印象。”

楊廣給李忠良使了一個眼色,李忠良將信遞給了他,宇文成都也異常緊張地看着他。

張愷接過信看了半晌,眉頭微皺道:“陛下,有一點熟悉的感覺,可能是蕭銑的筆跡,但臣還是有點記不清了,畢竟年代久遠,但臣知道,羅縣每年都有給民部的賦稅及人口報告,洛陽民部文書庫中應該有,陛下可派人去京城覈對,最遲一個月就能知道真相。”

楊廣沉思良久,對宇文成都道:“朕不想冤枉你,如果你確實無辜,朕一定會還你一個清白,但在確認筆跡這段時間,你就暫時在家中休息等候吧!內衛就暫時由你的副將虎賁郎將宇文晶暫時統領。”

宇文成都心中嘆息一聲,他太瞭解楊廣,楊廣嘴上說不想冤枉他,可實際上,他已經懷疑自己了,就這麼辮奪了自己軍權,宇文成都萬般無奈,只得躬身謝恩,“臣謝陛下明鑑!”

司馬德戡暗暗讚歎柳慶的計策高明,對帝王之心看得之透,不需要明確的證據,只要在楊無心中留下一個不信任的陰影,那麼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宇文成都的副將有兩人,一個是獨孤開遠,此人是宇文成都心腹,也是獨孤盛的侄子,楊廣肯定不會用他,而另一人便宇文晶,一個膽小無能之輩,但楊廣信任他,肯定會用他。

司馬德戡簡直將軍師柳慶佩服的五體投地,宇文化及是從哪裡得到這麼一個諸葛亮,一切都被他算準了。

當江都宮的消息傳到江都城內宇文化及府上時,宇文化及簡直歡喜欲狂,僅僅只用了一個時辰,便將他最大的攔路虎宇文成都扳倒了,宇文晶不足爲慮,他可以輕易掌控住此人,現在江都五萬大軍基本上都被他控制住了,可以說大勢已定,他急忙命人把柳慶請來柳慶走進房間,宇文化及上前向他深深施一禮,“一切多虧先生妙計,宇文成都已經被解職了。”

柳慶呵呵笑了起來,“這在我的意料之中,楊廣天性多疑,連自己的妻兒都信不過,他還能信得過同是蕭家的宇文成都嗎?就像當初楊玄感造反,楊元慶已經發表了討反賊楊玄感檄文,宣佈脫離父子關係,他還是信不過楊元慶,硬生生將他逼去了豐州,就這叫孤家寡人,他還以爲大家都忠於他,殊不知他早已衆叛親離。”

宇文化及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先生認識楊元慶嗎?”

柳慶笑了笑,“我見過他一次,不過不認識他,只聽過他不少事蹟,算得上是一個梟雄人物。”

“他算什麼梟雄,不過是仗着祖父的餘蔭,運氣稍好一點罷了。”

宇文化及酸溜溜地回了一句,又將話題轉回來,“現在宇文成都被停職,先生認爲我該何時動手?”

柳慶沉吟一下道:“我很擔心楊廣回過味來,又重新啓用蘋文成都,此事宜早不宜遲,明天也是休朝日,我主張明天晚上就動手。”

宇文化及想到明天晚上就能實現自己夙願,他心中又是緊張,又是期盼,“我覺得還有很多事情都沒有準備好,比如我的龍袍,我的冠冕,還有軍隊怎麼指揮,怎麼部署,這些我都沒有想好,是不是再等幾天?”

柳慶明白宇文化及的緊張,便笑着安慰他道:“我們已經準備了兩個月,陳棱已經效忠你,司馬德戡也願意跟你打天下,現在只剩一個宇文晶,你只要控制住他,命他把內衛軍隊帶離江都宮,那麼一切大事已成,不過我要提醒公子,公子現在還不能登基,必須立皇族爲新帝,否則你指揮不動五萬大軍,五萬大軍只是想回家,而並非想跟你造反。”

“可是我若不能登基,我費這麼多力做什麼,我父親的遺志就是要我重建北周,當初先生也告訴我,我宇文化及有登基的一天。”

宇文化及臉沉了下來,他心中極爲不滿,本來說得好好的,他宇文化及將直接推翻隋朝,建立自己的王朝,柳慶也拍胸脯保證,一定可以,現在卻又說不能登基,只能扶立皇族,這不是給別人做了嫁衣裳嗎?

柳慶微微笑道:“公子不用擔心,最終是要讓公子登基,只是剛開始不行,只要公子將楊氏皇族殺絕,只留下一個扶立爲傀儡,公子爲攝政王,等時機成熟,這個皇帝突然死了,又沒有了皇族繼承,那麼大家只能擁立攝政王登基,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宇文化及凝神想了片刻,終於點了點頭,如果是這樣,他可以接受這個方案,先不登基,做攝政王。

夜已經很深了,一輪明月依舊清亮地掛在天空,孤獨地遊弋在一碧無際的深藍穹頂之中,江都城已完全安靜下來,幾乎所有的人家都入睡了,路上的巡邏士兵也很難看到,這個時候已沒有人會再出門。

這時,靠北城牆處卻出現了一個黑影,動作敏捷矯健,他用一根飛索套住城頭上的一根楔子,儼如猿猴般地攀上城頭,城頭上沒有士兵,他飛奔兩步,直接跳下了數丈高的城牆,無聲無息消失了,令人不可思議。

此人正是散朝大夫沈光,大業七年,楊廣看中了他翻牆如走平地的絕技,將他留在身邊爲供奉,也沒有擔任什麼職務,不過他依然是豐州軍的鷹揚郎將,他的這個身份在兵部備案中還可以找到,他來楊廣身邊,從來就沒有辦理過任何調動手續。

沈光在黑夜中匆匆奔行,行走約兩裡,來到一座村莊內,走進了一戶大宅,這裡位於江都城外,是官府監控薄弱之地,生活很多來歷不明之人,而江都安府也無暇顧及。

沈光來到的這座大宅便是豐州軍在江都的一個情報點,之所以將情報點放在這裡,是因爲這裡可以養鷹,而城內則不行。

養鷹是大隋王朝一個極爲繁盛的職業,大業四年,楊廣爲西征吐谷渾,向天下招募最優秀的鷹奴,應募者達萬人以上,打獵和傳信是對鷹最大的需求,很多大商家也是用鷹來傳遞重要商業情報。

沈光一躍翻進了圍牆,立刻有四五把軍弩對準了他,“站住!”有人在黑暗中低聲喝道。

沈光笑着舉起了手,“別緊張,是我!”

黑暗中走出一名年輕男子,豐約十八九歲,身材挺拔,步履矯健,雖然很年輕,但他目光裡卻有着同齡人沒有的沉穩,他名叫陳暮,是南陳王族的一個偏房子弟,七歲時成爲孤兒,被沈秋娘養大,兩年前投身豐州軍,因爲他的精明能幹,現在已升爲江都情報點的斥候隊正。

陳暮苦笑一聲道:“沈將軍下次能不能敲門,你總這樣翻牆進來讓我們都快麻痹了,萬一下次是真的官兵進來,我們也會以爲是你。”

沈光打了個哈哈,“下次一定記得敲門。”

陳暮無可奈何,這位沈將軍每次都這樣說,可沒有一次是敲門進來,他也知道沈光今晚前來的目的,便點點頭,“總管的信到了。”

沈光大喜,他這段時間一直等楊元慶的信,每天晚上都來問一下,結果都沒有,他今天本來並不抱希望,不料居然來了。

“信在哪裡?”沈光急不可耐問道。

“沈將軍,進屋再說吧!”

走進房間,陳暮從盒子裡取出一管鷹信,還封着石蠟,沈光雖然看似漫不經心,可事實上他心中非常焦急地等待楊元慶的信,眼看江都局勢越來越嚴重,他急於得到楊元慶的指示。

沈光剝掉石蠟,從竹管裡抽出一份薄薄的絹綢,上面是楊元慶的字跡,只寫了一行字,‘救出燕王和丹陽公主’。

第36章 朝會危機第48章 獨孤家主第27章 京城家信第67章 當即立斷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23章 殺機暗伏第16章 解囊救窘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14章 臨榆關下第26章 少女憫秋第27章 李思楊慮第4章 露出破綻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36章 連夜撤軍第40章 痛苦抉擇第9章 利益之爭第14章 意外之箭第7章 羽翼已成第42章 長安科舉第15章 貌合神離第40章 朝堂之議第6章 牽制荊襄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7章 秋風至楊第49章 蕭家試探第11章 合縱遇挫第9章 臨危下船第5章 意外來客第42章 局勢混亂第70章 北方消息第9章 綠茶疑蹤第21章 居安思危第32章 秀才造反第2章 世充登基第40章 禍水東引第36章 漏網之魚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14章 武周示弱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26章 少郎何人第14章 龍鳳美玉第45章 唐相之危第14章 龍鳳美玉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33章 金精賭彩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33章 收買人心第33章 棒打貴客第77章 楊氏希望第4章 以小欺老第36章 朝會危機第19章 贖買條件第8章 斬斷後路第13章 御房嘉獎第11章 興風作浪第5章 出海遠征第40章 釜底抽薪第8章 合縱抗隋第7章 楊府貴客第58章 北市偶遇第31章 蠅頭小利第18章 情報之思第23章 斷絕利益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71章 血色之夜第60章 關鍵人物第27章 會寧換帥第9章 一名小兵第3章 南華之會第28章 洛陽來使第56章 雙相辭呈第31章 夜訪雲氏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51章 玄感之死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6章 玄感起事第56章 下婿催妝第29章 回馬一槍第12章 兵部調令第30章 驕將爭功第27章 接風酒宴第55章 兩座崔府第74章 難得一致第25章 搶人事件第32章 龍有逆鱗第14章 貌忠實奸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34章 卿卿我我第31章 果斷殺伐第16章 以毒攻毒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74章 意外發生第48章 圍城打援第34章 卿卿我我第52章 請君入甕第39章 泄露天機第19章 勢力擴張第22章 南壓李淵第8章 違規賣酒
第36章 朝會危機第48章 獨孤家主第27章 京城家信第67章 當即立斷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23章 殺機暗伏第16章 解囊救窘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14章 臨榆關下第26章 少女憫秋第27章 李思楊慮第4章 露出破綻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36章 連夜撤軍第40章 痛苦抉擇第9章 利益之爭第14章 意外之箭第7章 羽翼已成第42章 長安科舉第15章 貌合神離第40章 朝堂之議第6章 牽制荊襄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7章 秋風至楊第49章 蕭家試探第11章 合縱遇挫第9章 臨危下船第5章 意外來客第42章 局勢混亂第70章 北方消息第9章 綠茶疑蹤第21章 居安思危第32章 秀才造反第2章 世充登基第40章 禍水東引第36章 漏網之魚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14章 武周示弱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26章 少郎何人第14章 龍鳳美玉第45章 唐相之危第14章 龍鳳美玉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33章 金精賭彩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33章 收買人心第33章 棒打貴客第77章 楊氏希望第4章 以小欺老第36章 朝會危機第19章 贖買條件第8章 斬斷後路第13章 御房嘉獎第11章 興風作浪第5章 出海遠征第40章 釜底抽薪第8章 合縱抗隋第7章 楊府貴客第58章 北市偶遇第31章 蠅頭小利第18章 情報之思第23章 斷絕利益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71章 血色之夜第60章 關鍵人物第27章 會寧換帥第9章 一名小兵第3章 南華之會第28章 洛陽來使第56章 雙相辭呈第31章 夜訪雲氏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51章 玄感之死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6章 玄感起事第56章 下婿催妝第29章 回馬一槍第12章 兵部調令第30章 驕將爭功第27章 接風酒宴第55章 兩座崔府第74章 難得一致第25章 搶人事件第32章 龍有逆鱗第14章 貌忠實奸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34章 卿卿我我第31章 果斷殺伐第16章 以毒攻毒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74章 意外發生第48章 圍城打援第34章 卿卿我我第52章 請君入甕第39章 泄露天機第19章 勢力擴張第22章 南壓李淵第8章 違規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