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太子殺招

這是一場沒有任何懸念的戰爭,一萬精銳騎兵對陣近五千步兵,狹窄的山道上擺不開陣型,步兵無法形成對付騎兵的槍陣。

加之唐軍遭遇偷襲,軍心已大亂,衝殺幾次後,軍隊便迅速崩潰了,成了一邊倒的屠殺,四周逃跑之路都被堵死,除了投降之外別無他途。

走投無路的唐軍紛紛舉手投降,地上跪滿了求饒的唐軍士兵,柴紹的包圍戰也迅速結束,親衛或死或降,柴紹大腿中了一槍,翻身落馬。

此時,柴紹坐在地上,臉色陰沉如水,一名隋軍女護兵正迅速給他腿上傷口包紮止血,周圍站着數十名手執橫刀的隋軍士兵。

一名郎將飛奔而至,拱手向裴行儼稟報:“啓稟將軍,唐軍已悉數投降,共四千餘人,我軍死傷不足百人,其中戰死者二十二人。”

裴行儼點點頭,“收拾陣亡弟兄屍首,帶上戰俘,立刻返回涼川縣。”

抓住了柴紹這條大魚,隋軍開始向西撤軍了,他們押送着四千餘戰俘,浩浩蕩蕩向西行軍,柴紹被關在一輛馬車內,數百騎兵左右看押着馬車,混雜在隊伍之中。

柴紹無力地靠在車壁上,呆呆地望着兩邊丘陵,他心中充滿了一種難言的苦澀,他被隋軍抓住,這就意味着他爭取關內道之事沒有了希望。

。。。。。。。。。

一個時辰後,一隊三千餘人的騎兵從東面風馳電掣而至,趕到了隋軍伏擊之地,隋軍撤軍匆忙,很多戰死者的屍體來不及掩埋,地上隨處可見損壞的兵器和大片觸目驚心的血跡。

李秀寧翻身下馬,茫然無措地打量着四周的慘象,隋軍早已撤離,她來晚了一步,李秀寧畢竟是女人。雖然她派人給丈夫送信不要來支援她,但她還是不放心,又派出幾名騎兵報信,不料騎兵在半路上遇到了逃出戰場的敗兵,李秀寧這才知道丈夫遭遇了伏擊。

這時,幾名唐軍從樹林裡找到一名敗兵校尉,這名校尉僥倖逃上山,見隋軍走遠。他才悄悄下山。士兵們將此人帶到李秀寧面前,“公主殿下,此人知道一點情況。”

李秀寧快步走到他面前。見他似乎有點眼熟,好像是當初跟隨自己的一名老兵,女人的最大特點是她能記住很多過去的事情。尤其是人名和細節方面,一般女人的記憶力要遠遠超過男人。

“你是。。。。張順兒?”李秀寧終於想起了他的名字。

校尉跪在她面前哭了起來,“小人正是,公主殿下。”

李秀寧急問他道:“唐軍是怎麼敗的?你們沒有收到我的信嗎?”

“駙馬正是收到了公主的求救之信,才趕來救援啊!還有公主的手鐲爲憑。”

李秀寧呆住了,她只覺得一陣陣天旋地轉,不用說她也明白了,一定是她派出的信使被隋軍抓住,她的手鐲反而被利用。半晌,她才強迫自己回過神,又問道:“那駙馬呢?他有沒有逃脫?”

校尉悲傷地搖搖頭,“駙馬被隋軍包圍,他最後被俘虜了,公主,五千多弟兄。大部分都成了戰俘,我們根本不是對手。”

校尉被帶下去了,李秀寧走了幾步,走到丈夫被俘的地方,黃昏的山風將樹林吹拂得嘩嘩作響。望着空空蕩蕩的馳道,淚水從李秀寧的眼中涌出。她慢慢坐在在地上,頭埋在膝蓋裡,無聲地飲泣起來,三千士兵默默地望着公主,沒有人敢上前勸她。

哭泣片刻,李秀寧站起身,她抹去眼淚,翻身上馬,催馬到尉遲恭面前道:“尉遲將軍,你率軍去隴西找秦王殿下,我要立即回長安向父皇稟報。”

尉遲恭沉聲道:“公主殿下,隋軍帶着戰俘行軍不快,我們能追上,而且雲天堡還有數千唐軍,或許還能一戰。”

李秀寧搖了搖頭,“多謝尉遲將軍仗義,但駙馬在隋軍手中,我們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還是想辦法讓父皇營救。”

尉遲恭見她不肯和隋軍一戰,只得放下這個念頭,向李秀寧拱手道:“卑職這就去隴西郡,望公主殿下保重!”

“尉遲將軍一路當心!”

李秀寧也像男人似的拱手施禮,她調轉馬頭,對自己親兵大喊:“跟我回長安!”

她猛抽一鞭戰馬,戰馬疾奔,李秀寧帶着五百家兵向長安疾奔而去。

。。。。。。。

柴紹軍遭遇伏擊而被隋軍俘虜的消息很快便傳到朝廷,儘管朝廷上下已對唐軍之敗習以爲常,但柴紹被俘依然震驚朝野。

這是隋唐交戰以來被隋軍俘獲的最高級別官員,柴紹被俘所帶來的惡劣影響遠遠超過獨孤懷恩和屈突通。

柴紹的被俘使李淵特遭受沉重打擊,柴紹和李建成一樣,很早以前便是李淵的左膀右臂,在太原起兵時,李淵甚至把柴紹定位爲僅次於建成和世民的第三統兵大將。

現在柴紹的被俘使李淵對未來幾乎有點失去了信心,一個下午,李淵便將自己關在御書房裡,誰也不見,御書房門口站滿了焦急的大臣,他們議論紛紛,不知道該怎麼勸說聖上。

這時,有侍衛大聲喊道:“太子殿下駕到!”

大臣們紛紛向兩邊閃開,李建成步履匆匆地走了過來,他也知道了柴紹被俘之事。

雖然這件事影響很大,但對唐朝的利益傷害,還比不上屈突通之死,更比不上李叔良陣亡,所以只要把這件事看淡一點,其實也並沒有什麼大不了。

李建成走到書房門前,衆人紛紛圍住他,七嘴八舌道:“殿下,要勸陛下想開了一點,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要傷了龍體。”

李建成拱拱手對衆人道:“多謝大家關心,我會勸好父皇,請大家各回朝房,穩定住朝廷情緒,明天早朝正常舉行。”

衆人又說了幾句,便各自散去了,李建成快步走到御書房門前,高聲道:“父皇,建成求見!”

過了片刻,房間裡傳來李淵疲憊的聲音,“進來吧!”

李建成推門進了御書房,房間裡沒有宦官,只見父皇李淵負手站在窗前,仰頭望着天空的白雲藍天發呆,李建成連忙上前施禮,“兒臣參見父皇!”

李淵半晌問道:“他們走了嗎?”

“回稟父皇,他們都被兒臣勸回朝房了。”

李淵長長嘆了口氣,“屢戰屢敗,奈之如何?”

“父皇,昔日劉邦十敗於項羽,終於在垓下一戰成功,建立四百年漢朝,這次柴紹被俘,其實不過是小敗,未傷及唐軍主力,父皇何必這麼悲觀?”

李建成柔聲勸說着父親,他明白父親的心情,屢戰屢敗,他已經失去信心了,現在必須要讓父親重新建立信心。

李建成說的這些李淵都知道,可問題是他不是劉邦,楊元慶也不是有勇無謀項羽,唐軍的戰鬥力要弱於隋軍,這是不爭的事情。

更重要是,楊元慶手下能征善戰的大將極多,李靖、徐世績、羅士信、秦瓊、裴行儼、蘇定方等等,可是他手下卻沒有這樣的大將,全靠次子世民東征西戰。

再加上隋朝文臣也很有能力,治國有方,現在隋朝只是因爲河北和中原的拖累而暫時國力不濟。

可一旦河北和中原開始走向復甦,隋朝就會變得強大,那時唐朝還能抵擋得住隋朝統一天下的腳步嗎?

“建成,朕的危機感很強,也很願意勵精圖治,可是朕真的不知道怎樣才能保住大唐社稷,朕連做夢也夢到了隋軍殺入長安。”李淵捂住臉,他心中沮喪之極,幾乎要老淚縱橫。

李建成緊咬嘴脣道:“父皇,我們不是沒有機會,只是因爲楊元慶不給我們勵精圖治的時間,時不時來騷擾我們,兒臣有一個方案,或許能爲我們挽回頹勢。”

李淵心中升起一線希望,連忙道:“皇兒儘管說,是什麼方案?”

“父皇,第一步我們需要認輸,答應楊元慶的一切條件,把戰俘和大臣要回來,儘管結束談判,結束中原之戰的噩夢。”

“可是,楊元慶是要五十萬石糧食,幾乎是我們府庫的一半。”李淵還是有些不甘心。

“父皇,就給他,若不答應他,他還會生出事端,我們要學習勾踐,卑躬屈膝,臥薪嚐膽,然後勵精圖治,強軍富國。”

儘管李淵心中不甘,但他也明白建成說得有道理,現在就是唐朝夾起尾巴做人之時,他不得不接受現實。

李淵只得一咬牙答應了,“好吧!朕給他,他要什麼朕都給他,甚至要朕的公主,也給他!”

李建成又道:“父皇,卑躬屈膝只是態度,但楊元慶並不是夫差,他也一樣會勵精圖治,所以我們必須要尋找強大的盟友,幫助我們對付隋軍,抑制隋朝的發展。”

李淵遲疑一下,“你是說....李密?”

“不!”

李建成搖了搖頭,“兒臣說得是突厥。”

“突厥!”

李淵一下子愣住了,突厥對他來說,彷彿已是很遙遠之事,令他一時有些迷惘了。

但李建成卻異常清醒,他早有北聯突厥想法,只是他也知道道義上有點不妥,父皇未必會答應,他一直在等待機會,今天便是勸說父皇最好的機會。

。。。。。。。

【二月第一天,】

第29章 危機漸至第38章 兩個時辰第22章 鄭家春水第35章 衛南漁翁第9章 朝局悄變第41章 屈突中計第8章 暗鬥不息第42章 捉虎不易第27章 元家之慾第33章 北邙祭祖第24章 安撫江南第21章 建德逼反第28章 捉姦在牀第32章 有喜有憂第27章 迎頭痛擊(中)第8章 天下十猛第28章 俏語解憂第17章 勇闖縣獄第7章 楊廣之憂第35章 隔牆有耳第32章 有喜有憂第112章 攻破外城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122章 被迫求和第1章 如期而至第43章 苛刻條件第31章 新的靠山第39章 意外來客第20章 毒心李淵第32章 圍魏救趙第18章 垂死掙扎第27章 留條後路第7章 生死之約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36章 各有選擇第8章 怒極生誓第15章 少女遇窘第14章 三個女人第36章 朝會危機第5章 上兵伐謀第4章 等待消息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52章 人心難測第29章 運籌帷幄第7章 秋風至楊第14章 三面受敵第35章 弓如霹靂第37章 疑兵之計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25章 搶人事件第8章 趁亂突圍第28章 洛陽來使第15章 更深之秘第48章 東線突破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8章 弔孝風波第3章 蘇威密謀第27章 回府風波第6章 梳理上谷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6章 裴府家宴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7章 古怪心思第1章 狡雄尋窟第17章 李淵失言第9章 兵臨洛陽第25章 狹路相逢第58章 李淵出事第41章 盧氏橋樑第2章 一言九鼎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30章 飲恨弘農第42章 要何封賞第10章 將帥交心第73章 計賺敵降第33章 收買人心第3章 神秘使臣第47章 雁門初戰第36章 漏網之魚第6章 裴府家宴第19章 夜攻河內第3章 透露底線第56章 漁翁李密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15章 吞併靈武第24章 略施小計第33章 棒打貴客第73章 計賺敵降第14章 意外之箭第26章 一條記錄第30章 太子殺招第13章 城中暗流第43章 河口反擊第43章 西秦內訌第21章 初次談判第16章 軍心不穩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26章 奸商本色第95章 隱患爆發
第29章 危機漸至第38章 兩個時辰第22章 鄭家春水第35章 衛南漁翁第9章 朝局悄變第41章 屈突中計第8章 暗鬥不息第42章 捉虎不易第27章 元家之慾第33章 北邙祭祖第24章 安撫江南第21章 建德逼反第28章 捉姦在牀第32章 有喜有憂第27章 迎頭痛擊(中)第8章 天下十猛第28章 俏語解憂第17章 勇闖縣獄第7章 楊廣之憂第35章 隔牆有耳第32章 有喜有憂第112章 攻破外城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122章 被迫求和第1章 如期而至第43章 苛刻條件第31章 新的靠山第39章 意外來客第20章 毒心李淵第32章 圍魏救趙第18章 垂死掙扎第27章 留條後路第7章 生死之約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36章 各有選擇第8章 怒極生誓第15章 少女遇窘第14章 三個女人第36章 朝會危機第5章 上兵伐謀第4章 等待消息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52章 人心難測第29章 運籌帷幄第7章 秋風至楊第14章 三面受敵第35章 弓如霹靂第37章 疑兵之計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25章 搶人事件第8章 趁亂突圍第28章 洛陽來使第15章 更深之秘第48章 東線突破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8章 弔孝風波第3章 蘇威密謀第27章 回府風波第6章 梳理上谷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6章 裴府家宴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7章 古怪心思第1章 狡雄尋窟第17章 李淵失言第9章 兵臨洛陽第25章 狹路相逢第58章 李淵出事第41章 盧氏橋樑第2章 一言九鼎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30章 飲恨弘農第42章 要何封賞第10章 將帥交心第73章 計賺敵降第33章 收買人心第3章 神秘使臣第47章 雁門初戰第36章 漏網之魚第6章 裴府家宴第19章 夜攻河內第3章 透露底線第56章 漁翁李密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15章 吞併靈武第24章 略施小計第33章 棒打貴客第73章 計賺敵降第14章 意外之箭第26章 一條記錄第30章 太子殺招第13章 城中暗流第43章 河口反擊第43章 西秦內訌第21章 初次談判第16章 軍心不穩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26章 奸商本色第95章 隱患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