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連夜清洗

李世民的軍隊在天黑前終於趕到了潼關,潼關城下,黑壓壓地站着五千騎兵,在隊伍前方,數百根火把將城門照如白晝。

李世民目光陰鶩,這個該死的羅藝,明知道自己到來,竟敢不開城門,他是活得不耐煩了嗎?

李世民卻不知道,羅藝也是要做做樣子,否則李世民一來,他便開門出迎,就算聖上不在意,太子豈會饒他。

李世民的臉沉了下來,冷冷哼了一聲,“一個小小的潼關守將也敢將本王拒之城外嗎?”

旁邊尉遲恭一馬當先,在城下大喝一聲:“秦王殿下駕到,爾等還不開門?”

城頭上一名校尉大聲喊道:“請殿下稍候,我們已經去稟報羅將軍了,即刻就到,我們無權開城門。”

李世民陰沉着臉一言不發,又過了大約一刻鐘,潼關城門才轟隆隆打開,等在城外的李世民近千親衛早已憋了一肚子的火,城門一開,他們一擁而入。

潼關城內,數千守兵手執火把,將潼關城內照如白晝,每個士兵都披甲戴刀,殺氣騰騰。

正中間站着潼關大將軍羅藝,銀盔鐵甲,腰佩利刃,他長得身材魁梧,儼如半截黑塔一樣,目光冷厲,他也在賭,賭自己今晚能否保住性命。

軍權的奪舍從來都是殘酷無情,不會因爲自己的聽話,就對自己網開一面,否則,他李世民怎麼向聖上交代?

儘管潼關守軍態度有些無禮,但李世民的親兵們卻不敢發作了,他們敢怎麼樣,一旦觸發雙方內訌,傷及秦王殿下,這個責任誰擔得起?

親兵們都忍下了怒火,向兩邊閃開,李世民在數百騎兵簇擁下進了潼關城內。

眼前殺氣騰騰的局勢使他微微一愣,他也不得不佩服羅藝的魄力,敢與自己對着幹。置死地而後生。

自己要殺羅藝簡直易如反掌,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也不在意他犯上這一條,但羅藝卻擺出一副拼命三郎的姿態,就是在告訴自己,他軍權可不是那麼好奪。

羅藝見李世民已進城,他深深吸了一口氣。上前單膝跪倒。雙手高高抱拳:“臣燕國公、右武衛大將軍羅藝參見秦王殿下!”

他是在提醒李世民,他可是堂堂的國公、大將軍,要想殺他。得悠着點。

李世民心中冷笑一聲,竟然拿官爵來威脅自己,以爲自己不敢殺他嗎?他眼中閃過一道駭人的殺機。臉上卻不露聲色,淡淡道:“羅將軍守衛潼關,辛苦了。”

“卑職不敢妄稱辛苦,殿下才是辛苦。”

羅藝站起身,回頭大喊一聲,“兒郎們,參見秦王殿下!”

他一聲令下,八千守軍一起單膝跪下,“參見秦王殿下!”

動作整齊劃一。聲勢浩大,聲音響徹全城,令李世民不由暗暗心驚,儘管他知道這是羅藝在自保,但他確實也沒有料到羅藝竟然有這麼強的號召力。

這倒讓李世民警惕起來,如果自己貿然殺羅藝或者囚禁他,很有可能會激發矛盾。造成兵變,還是得用軟刀子割他。

想到這,李世民臉上也有了一絲笑容,他催馬上前,他瘦長的臉龐在火光中時明時暗。他提高聲音,對衆軍朗聲道:“各位弟兄鎮守潼關。身負重責,本王作爲尚書令、天策上將,對各位弟兄的辛勞深爲了解,我會向聖上表彰大家的功績。”

衆軍再一次高喊:“謝秦王殿下!”

。。。。。。。

李世民並沒有過關而去,而是在潼關內駐紮下來,理由很簡單,天色已黑,士兵們一路辛勞,需要休息一夜後再走。

羅藝安排了數百頂大帳,又安排晚飯,一直忙碌近一個時辰,才終於鬆了口氣。

李世民沒有當場殺他,至少他的性命是暫時保住了,羅藝心裡很清楚,是自己在潼關守軍中的威望使李世民有些投鼠忌器。

一聲令下,近萬士兵整齊劃一地單膝跪下,這種軍隊素質,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培養出來,李世民若敢殺自己,他的軍隊當場就會翻臉兵變。

羅藝剛準備回自己的宿地,剛走到自己房門口,這時一名李世民的親兵從後面奔了上來,躬身施一禮,“羅將軍,秦王殿下請你去一趟。“

羅藝心中一緊,現在已經亥時已經過了,這麼晚叫自己去,會有好事嗎?說不定他的夾帳內便已埋伏了刀斧手。

羅藝的額頭已微微見汗,他勉強一笑道:“這麼晚了,不好去打擾秦王殿下休息,明天我再去拜見殿下。”

親兵卻冷笑一聲道:“秦王殿下是何等身份,他若想殺你,還用得着叫你去大帳嗎?羅將軍未免太高看自己了。”

羅藝臉一熱,心中着實有點惱怒,竟然說得如此刻薄,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個親兵確實說得有道理,秦王若要殺自己,沒必要把自己叫去大帳,現在就可以。

“好吧!我這就去。”

羅藝狠狠瞪了親兵一眼,轉身快步向李世民的大帳走去,不多時,他來到了大帳前,立刻有親兵稟報:“啓稟殿下,羅將軍到了。”

“請他進來!”大帳內傳來李世民的聲音。

羅藝走進外帳,大凡主將的大帳都是雙層帳,外帳和內帳之間有一條寬三尺的夾道,可以直接通往後帳,而傳說中刀斧手便是埋伏在夾道內,摔杯爲號,蜂擁而出。

此刻大帳的夾道內空空蕩蕩,憑羅藝的直覺,並沒有埋伏什麼人,這讓羅藝的心一下子鬆了下來,他走進大帳,此時李世民已經脫去盔甲,換了一身白色錦袍,頭戴紫金冠,腰束一條碧玉帶,顯得頗爲俊儒瀟灑,他正坐在榻前看書。

羅藝連忙上前躬身施禮,“參見殿下!”

李世民放下書,笑了笑,“羅將軍今晚辛苦了!”

他的笑容不再像黃昏時那般冰冷,有了一點人情味。語氣也多了幾分感激之意,羅藝連忙道:“卑職爲殿下效勞,這是份內之事,不敢受殿下之誇。”

李世民點點頭,“這‘效勞’兩個字用得很好,不過還有那麼一點點不足,如果把‘勞’字改成‘忠’字,那就完滿了。”

說完。李世民似笑非笑地看着羅藝。等待他的正式答覆,他是看中了羅藝的統帥能力和練兵能力,能把八千士兵訓練得如此協調一致。他從未見過。

在戰場上,這八千人就是一支戰鬥力強大的軍隊,不愧是幽州總管。連竇抗都比不上他,李世民動了愛才之心,他便想將羅藝收爲自用。

羅藝心中猛地一跳,原來李世民竟是想收買自己,讓自己爲他效忠,其實這個問題早在幾個月前他便深思熟慮過了,大唐的政局他也知道,要想在軍方立足,不是投靠秦王。就是投靠太子。

從軍方勢力上看,秦王要明顯強過太子,跟着秦王似乎更加有前途,但羅藝心裡卻明白,秦王手下大將衆多,也有嫡系和旁系之分,嫡系如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人。跟隨他多年,深得他的信任。

旁系如段志玄、劉弘基、殷開山等人,都是職務上跟隨他,而自己是幽州總管出身,沒有後臺背景。基本上成不了什麼嫡系,甚至只能成爲二流旁系。

秦王手下大將衆多。自己難有出頭之日,加上他本人對軍權控制極嚴,跟隨他,最多是個大頭兵罷了。

但太子建成就不一樣了,太子手下文官濟濟,但大將缺乏,如果投靠他,以自己的資歷,必獲重用,成爲他的左膀右臂。

更重要是太子並不領兵,對軍權掌握不嚴,更多是放手讓他去做,因此他才能在潼關用洗腦方法訓練士兵,使一萬潼關駐軍對自己忠心耿耿,在秦王手下是絕不可能辦到。

羅藝心中如明鏡一般,他絕不可能放棄太子的重用而去效忠秦王,這就叫寧爲雞首,不爲牛後。

羅藝跪了下來,恭恭敬敬磕了一個頭,李世民以爲他答應了,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料羅藝卻沉聲道:“多謝秦王殿下對卑職的厚愛,卑職效忠於大唐,效忠於聖上,這是爲臣子的本份,殿下爲大唐親王,尚書之首,天策上將,爲殿下效力也是理所應當,卑職會恪守軍令,做好下屬之道。”

李世民臉色一變,羅藝這就是含蓄地拒絕自己了,他心中一陣惱火,羅藝竟敢敬酒不吃吃罰酒嗎?

“羅將軍,你要考慮清楚了,拒絕本王的後果!”李世民冷冷道。

羅藝心中嘆了口氣,他態度也強硬起來,“殿下,此時還是戰爭時期,潼關守軍執行着一級戒備,倘若我有意外,恐怕會激發兵變,卑職擔心爲危及殿下的安全。”

“你敢威脅我?”李世民眼睛裡閃爍着殺機,他的手已經握住劍柄。

“卑職不敢,如果殿下要殺掉卑職,確實會引發潼關兵亂,如果殿下只是想接管潼關防衛,作爲下屬,卑職自然會遵令。”

李世民的目光狠狠地盯着他,半晌,臉色終於緩和了一點,點點頭,“我並不想殺你,只是我擔心楊元慶會襲擊潼關,你能力不足,難以守住關隘,所以我決定接管潼關防衛,親任潼關主將,至於羅將軍,可暫時出任潼關副將。”

“殿下有令,卑職只能遵從,另外卑職母親身體不好,卑職想請假回京探母,望殿下恩准!”

李世民凝視他片刻,終於點了點頭,“我準你回京探親!”

。。。。。。

一刻鐘後,羅藝一無所取,率領一百多名親兵騎馬衝出潼關城,向長安風馳電掣而去。

當天晚上,李世民連夜清洗潼關諸將,所有校尉以上軍官皆換成自己的親衛心腹,將潼關一萬守軍徹底變成了自己的勢力。

。。。。。。。。

第57章 東宮震怒第19章 壯士秦瓊第38章 上元燈會第11章 花開花落第42章 要何封賞第36章 返回太原第34章 泊舟九江第33章 金精賭彩第25章 宇文父子第26章 大魚落網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27章 奪取河陽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22章 戰略撤退第1章 意外相逢第4章 江淮伏威第53章 四子巧郎第29章 南下清河第26章 大魚落網第40章 意外之禮第14章 戰爭索賠第69章 道高一丈第18章 兩肋插刀第94章 新朝開啓第4章 客棧新友第67章 慷人之慨第44章 爾虞我詐第25章 分憂之臣第63章 一支冷箭第28章 意外消息第26章 商業繁榮第54章 把水攪渾第30章 巡視考場第23章 唐廷決策第31章 矛盾激化第20章 王妃請客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26章 離間之計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41章 弟高一籌第30章 玄感回京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55章 兩座崔府第46章 拖住主力第16章 解囊救窘第5章 元家造反第18章 垂死掙扎第12章 誥命風波第4章 秦母教子第25章 燕城大戰第43章 戰船立威第42章 長安科舉第20章 貨幣之源第2章 出兵風波第86章 最後通牒第3章 兵臨城下第58章 新婚回門第29章 尋找軍資第3章 透露底線第9章 綠茶疑蹤第7章 楊廣之憂第36章 三策選一第1章 中元新夜第13章 萬春茶莊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55章 兩座崔府第38章 拋出誘餌第16章 欲蓋彌彰第39章 發現機會第3章 兵臨城下第48章 圍城打援第17章 參軍之謎第13章 齊王軍師第17章 李淵失言第11章 家廟夜審第18章 人贓俱獲第20章 一夜軍變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4章 江淮伏威第36章 屈突良言第35章 越境事件第9章 恆山之亂第24章 河邊誤認第45章 明智決定第66章 碎葉求救第16章 以毒攻毒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2章 誰是兇手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15章 黑夜突破第61章 聯盟分裂第14章 存心討打第75章 條件苛刻第39章 承天廣場第23章 唐廷決策第12章 血戰突圍第2章 齊王供奉第6章 梳理上谷第8章 暗鬥不息
第57章 東宮震怒第19章 壯士秦瓊第38章 上元燈會第11章 花開花落第42章 要何封賞第36章 返回太原第34章 泊舟九江第33章 金精賭彩第25章 宇文父子第26章 大魚落網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27章 奪取河陽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22章 戰略撤退第1章 意外相逢第4章 江淮伏威第53章 四子巧郎第29章 南下清河第26章 大魚落網第40章 意外之禮第14章 戰爭索賠第69章 道高一丈第18章 兩肋插刀第94章 新朝開啓第4章 客棧新友第67章 慷人之慨第44章 爾虞我詐第25章 分憂之臣第63章 一支冷箭第28章 意外消息第26章 商業繁榮第54章 把水攪渾第30章 巡視考場第23章 唐廷決策第31章 矛盾激化第20章 王妃請客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26章 離間之計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41章 弟高一籌第30章 玄感回京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55章 兩座崔府第46章 拖住主力第16章 解囊救窘第5章 元家造反第18章 垂死掙扎第12章 誥命風波第4章 秦母教子第25章 燕城大戰第43章 戰船立威第42章 長安科舉第20章 貨幣之源第2章 出兵風波第86章 最後通牒第3章 兵臨城下第58章 新婚回門第29章 尋找軍資第3章 透露底線第9章 綠茶疑蹤第7章 楊廣之憂第36章 三策選一第1章 中元新夜第13章 萬春茶莊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55章 兩座崔府第38章 拋出誘餌第16章 欲蓋彌彰第39章 發現機會第3章 兵臨城下第48章 圍城打援第17章 參軍之謎第13章 齊王軍師第17章 李淵失言第11章 家廟夜審第18章 人贓俱獲第20章 一夜軍變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4章 江淮伏威第36章 屈突良言第35章 越境事件第9章 恆山之亂第24章 河邊誤認第45章 明智決定第66章 碎葉求救第16章 以毒攻毒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2章 誰是兇手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15章 黑夜突破第61章 聯盟分裂第14章 存心討打第75章 條件苛刻第39章 承天廣場第23章 唐廷決策第12章 血戰突圍第2章 齊王供奉第6章 梳理上谷第8章 暗鬥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