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道高一丈

楊元慶接過小碗,裡面的液體有點像蒲桃酒,呈淡褐色,清亮透徹,散發出一股濃烈的味道。

“是火油!”楊元慶一下子聞出這股味道。

但又不是火油那樣氣味難聞,而且也不像火油那樣粘稠得像黑色的糖漿,這種火油更像酒,雖然不像後世汽油那樣透明輕質,但比起火油確實好得多。

“殿下,這就是他們二人所煉製,原料是和隋軍一樣的火油,但這種輕火油烈度更大,燃燒更迅猛,羅馬軍中普遍使用這種火油。”

康巴斯點燃一小團紙,扔進小碗中,只聽‘轟!’的一聲,熊熊烈火燃起,完全不像隋軍火油那樣濃煙滾滾,旁邊的楊巍也看得目瞪口呆。

康巴斯得意地介紹道:“這就是二人在康國煉製的火油,燃燒很猛烈。”

楊元慶注視着碗中的熊熊燃燒的火油,一言不發,現在隋軍的火油從井中採出後,經過池子簡單沉澱,便直接使用了,幾乎還是一種原生態的石油,濃煙太大,燃燒效率並不高,甚至還出現了用火箭遠射點不燃的情況。

一方面固然是因爲延安郡出產的火油品質不太好,太過於粘稠濃厚,另一方面也是因爲火油沒有經過提煉的緣故,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隋軍。

而唐軍從巴蜀也開採出火油後,他們火油品質明顯優於隋朝,燃燒力更大,上次盟津登陸時,唐軍用火油封鎖河面,燃燒的氣勢確實令人震撼,要比隋軍的火油更加猛烈。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唐軍後來居上,在火油的運用上已經超過了隋軍,他們甚至還發明瞭火油噴射器。

唐軍的火油噴射器實際上就是利用針筒積壓的原理。用木箱將火油擠射出去,原理很簡單,但隋軍卻因爲火油太粘稠,容易凝固封口。而無法使用這種火油噴射器。

康巴斯帶來的這種火油煉製技術無疑是雪中送炭,來得太及時,楊元慶心中大喜,此時,他的心已經不在羅士信的婚禮上了,他要立刻去軍器監。

楊元慶吩咐了楊巍幾句,返回了婚宴。他坐回自己位子,對裴敏秋低聲道:“我要回晉陽宮,要一起回去嗎?”

裴敏秋愣了一下,這剛來就要走嗎?這時羅父匆匆上前,躬身施禮道:“士信從秦府派人傳來消息,新娘要重新化妝,回來恐怕要很晚了,殿下去留隨意。士信感謝殿下前來參加婚禮。”

這個消息來得實在太及時,楊元慶微微笑道:“那好吧!晉陽宮還有重要事情等我處理,我就先告辭了。”

“既然如此。殿下請隨我來。”

楊元慶和裴敏秋並沒有從正門離去,那會驚動太多的人,他們二人在侍衛的保護下,跟隨羅父走了後門,悄悄地離開了。

婚宴上依舊熱鬧,喝酒划拳,喧囂熱鬧,誰也沒有注意到楚王的離去。

。。。。。。。。

晉陽宮軍器監,十幾名軍器監官員都紛紛趕回官署,軍器監令韓筠。少監張雷也紛紛趕到了。

此時天色已晚,夜幕籠罩在軍器監試驗上,楊巍帶着康巴斯和兩名來自東羅馬的工匠也已趕到,他們帶來了十幾壺煉製的火油。

幾名士兵將火油倒在一口鐵鍋裡,足足裝滿了半鍋,放置到百步外。在旁邊的一口鐵鍋中,也一樣盛上半鍋火油。

兩名神箭手站高臺上,手執弓箭,等待着楊元慶的命令,楊元慶也站在百步外,注視着黑暗中的兩口鐵鍋,鐵鍋旁邊插着火把,火光獵獵,照亮了兩口鐵鍋。

這樣的場景曾經不止一次演練過,火箭射入火油鍋中,如果火油很淺,只有一到兩寸左右,不要淹沒箭上的火焰,那麼可以燃燒起來。

但如果火油厚度超過三寸,粘稠厚重的火油淹沒了火箭,就很難燃燒起來,那今天呢?兩鍋火油的厚度都超過了四寸。

每個人的心中都十分緊張,但也充滿了期待,一名校尉奔至楊元慶面前,單膝跪下稟報,“一切已準備就緒,請總管下令。”

楊元慶點了點頭,“可以射箭!”

校尉站起身,高舉令旗,大聲喝道:“射箭準備!”

兩名箭手旁邊,一名手執火把的士兵點燃了他們的火箭,箭頭上火焰燃燒起來。

箭手慢慢拉開了弓,弓弦一鬆,兩支火箭騰空而起,兩團火焰在空中劃出一條弧線,精準地射進了油鍋裡,箭的速度太快,箭上的火焰瞬間沒入火油中,‘嗤!’的一聲,火焰熄滅了,左邊鐵鍋沒有燃燒起來,和從前的試驗一樣。

但火箭熄滅並不令人失望,在大家的意料之中,能燃燒起來纔是奇怪之事。

此時,所有人的目光都盯住了右邊鐵鍋,這纔是今天的重點,西域胡人所帶來的新火油能否有突破。

火箭射進了鐵鍋之中,只在一眨眼,鐵鍋內‘轟!’地燃燒起來,烈火熊熊燃燒,赤紅的火焰舔向夜空,並沒有出現滾滾黑煙的情形。

試驗場內鴉雀無聲,沒有歡呼,每個人的眼睛裡都十分複雜,隋軍火油熄滅了,但西域胡人帶來的火油卻燃燒了。

楊元慶慢慢走上前對衆人道:“尺有所長,寸有所短,西方人的火油確實比我們厲害,我們應該承認,但我們要學習,要學會他們怎麼煉製火油,這便是我把大家召集起來的原因,大家去議事堂吧!”

衆人來到了議事堂內,各自坐了下來,楊元慶笑着給衆人介紹康巴斯,“這位粟特大叔最早也是隋軍,當年我在豐州爲火長時,他是我手下一名小兵,後來做了茶酒生意,他的女兒也就是楊將軍的妻子,這次他從粟特回來,帶來兩名西方大秦國人,曾經是大秦國軍中的工匠,我們今天看到的火油就是他們煉製。”

楊元慶向康巴斯一擺手,康巴斯上前向十幾名軍器監官員拱拱手,用極爲熟練的漢語笑道:“各位,在下康巴斯,其實只是一個小胡商,蒙楚王殿下看得上,深感榮幸,由於語言的問題,就由我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西域火油煉製的過程,他們煉製時,我也在場,看得很清楚。”

他對衆人介紹道:“其實煉製火油很簡單,分爲四個步驟,第一是沉澱,火油從井中採出來後,需要挖一座沉澱池,先沉澱雜質,和現在咱們的辦法一樣。”

康巴斯喝了一口茶,又道:“第二是過濾,用極細的網將火油中的粘稠物體過濾掉,然後是第三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他舉起一張圖,圖上是一個球狀的容器,容器上有一根管子,“這是一個鐵甕,裡面裝滿火油,然後架火在下面燒,火油沸騰後,就會蒸出比較清亮的火油,順着管子流出來,其實和蒸酒是一回事,第四步還是和第三步一樣,再蒸第二遍,這樣就能得到大家今天看到的火油。”

康巴斯的介紹令衆人連連點頭,其實說破了確實很簡單,這時,楊元慶又對衆人道:“方法大家都大致明白了,但光明白還不行,關鍵是要做出來,明天開始,在城外西軍營內進行試驗,打製各種器具,張少監何在?”

軍器監少監張雷立刻站起身,躬身施禮道:“殿下,卑職在!”

“此事就由你負責,我希望在一個月之內,看到我們隋軍煉製出來的新火油。”

張雷連忙躬身答應,“卑職遵命!”

。。。。。。。。。

夜已經深了,沉沉的烏雲遮蔽着天空,使夜晚變得格外漆黑,兩名羅馬工匠被送去鴻臚寺館舍休息,而康巴思則跟着楊元慶來到了紫微閣的官房。

侍衛將官房內的蠟燭點亮了,康巴斯跟着楊元慶進了房間,楊元慶笑道:“隨意坐吧!”

康巴斯雖然和楊元慶有舊,但他是一個極爲精明的商人,懂得尊卑有序,他知道楊元慶已經身爲楚王,幾乎就是一國之主,他不能真的隨意,那樣會給他帶來殺身之禍。

他必須保持足夠的尊敬,他知道東方人很講禮,禮就是尊卑有序,只有他遵從這個禮,他才能得到相應的尊嚴。

他恭恭敬敬道:“康巴斯不敢隨意!”

楊元慶拿他沒辦法,只得正式請他坐下,又命親兵上了茶,這才問道:“我想了解一下西突厥的情況,你知道多少?”

“我知道一點,西突厥射匱可汗確實是一個非常有雄才大略的人,他又將四分五裂的西突厥又重新統一起來,從蔥嶺以西到幾乎整個粟特地區,都被他控制住了,他在粟特各國設立官員收稅,獲取西方的鐵器,武裝自己軍隊,據說有三十萬大軍。”

“那蔥嶺以東的情況呢?”楊元慶又問道,他很擔心西突厥再次向東擴張,如果西突厥向東擴張,必然會侵犯到大隋的利益。

康巴斯搖了搖頭,“蔥嶺以東的情況也不樂觀,原來鐵勒各部在契苾的率領下,和西突厥對抗,但契苾又逐漸衰落了,鐵勒內部爲了爭領導之權,內部鬥很厲害,從我個人的感覺,西突厥很可能要向東擴張了,殿下,恕我直言,西突厥入侵伊吾郡已是必然會發生之事。”

。。。。。。。。。。

第6章 牽制荊襄第19章 蠢蠢欲動第23章 都市買禮第21章 幽州平寇第45章 烈火焚城第2章 意外收穫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15章 強攻榆關第39章 雙女初見第43章 戰船立威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48章 圍城打援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41章 想走不易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20章 以詐對詐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21章 幽州平寇第53章 窮途末路第20章 緊急受命第48章 唐朝密使第3章 微妙來訪第32章 啓民提議第1章 漳南小村第18章 人贓俱獲第92章 李靖初戰第50章 波詭雲譎第4章 苛刻條件第39章 水師新帥第41章 意外情況第16章 內部決裂第61章 動之以情第14章 新的兵器第30章 關中應對第26章 少郎何人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3章 勸降建德第65章 蕭後心機第57章 楊家有女第7章 楊府貴客第31章 野心漸露第13章 收復齊郡第48章 獨孤家主第49章 敦煌風動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33章 智取宜昌第4章 入伍斥候第22章 心理毒箭第37章 凌晨偷襲第40章 釜底抽薪第13章 城中暗流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21章 初次談判第44章 中秋異月第76章 裴府問策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17章 接受密旨第21章 初次談判第11章 月圓之夜第18章 少童何人?第122章 被迫求和第31章 夜訪雲氏第32章 圍魏救趙第36章 鬥智鬥狠第19章 邙山遇故第38章 楊廣之怒第48章 集中民力第70章 北方消息第44章 公主阿蠻第54章 齊王之危第92章 李靖初戰第61章 動之以情第8章 突發事件第11章 仇恨深化第9章 一名小兵第2章 欺人太甚第88章 爭鋒相對第68章 西域來客第32章 圍魏救趙第13章 萬春茶莊第77章 截殺突使第6章 陰山可汗第17章 路遇李淵第16章 內部決裂第139章 戰利之品第41章 不惹小人第25章 反奪虎牢第47章 獨孤家將第16章 三千奇兵第35章 激戰尉氏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29章 再提條件第33章 大軍壓境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30章 飲恨弘農第37章 秦王求援第20章 月夜之戰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34章 楊諒投降第33章 第一回合
第6章 牽制荊襄第19章 蠢蠢欲動第23章 都市買禮第21章 幽州平寇第45章 烈火焚城第2章 意外收穫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15章 強攻榆關第39章 雙女初見第43章 戰船立威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48章 圍城打援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41章 想走不易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20章 以詐對詐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21章 幽州平寇第53章 窮途末路第20章 緊急受命第48章 唐朝密使第3章 微妙來訪第32章 啓民提議第1章 漳南小村第18章 人贓俱獲第92章 李靖初戰第50章 波詭雲譎第4章 苛刻條件第39章 水師新帥第41章 意外情況第16章 內部決裂第61章 動之以情第14章 新的兵器第30章 關中應對第26章 少郎何人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3章 勸降建德第65章 蕭後心機第57章 楊家有女第7章 楊府貴客第31章 野心漸露第13章 收復齊郡第48章 獨孤家主第49章 敦煌風動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33章 智取宜昌第4章 入伍斥候第22章 心理毒箭第37章 凌晨偷襲第40章 釜底抽薪第13章 城中暗流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21章 初次談判第44章 中秋異月第76章 裴府問策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17章 接受密旨第21章 初次談判第11章 月圓之夜第18章 少童何人?第122章 被迫求和第31章 夜訪雲氏第32章 圍魏救趙第36章 鬥智鬥狠第19章 邙山遇故第38章 楊廣之怒第48章 集中民力第70章 北方消息第44章 公主阿蠻第54章 齊王之危第92章 李靖初戰第61章 動之以情第8章 突發事件第11章 仇恨深化第9章 一名小兵第2章 欺人太甚第88章 爭鋒相對第68章 西域來客第32章 圍魏救趙第13章 萬春茶莊第77章 截殺突使第6章 陰山可汗第17章 路遇李淵第16章 內部決裂第139章 戰利之品第41章 不惹小人第25章 反奪虎牢第47章 獨孤家將第16章 三千奇兵第35章 激戰尉氏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29章 再提條件第33章 大軍壓境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30章 飲恨弘農第37章 秦王求援第20章 月夜之戰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34章 楊諒投降第33章 第一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