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我想學武

高熲對元慶那句‘若連幾個紈絝子弟都打不過,將來何以滅突厥!’一直念念不忘,這句話說得霸氣無比,而且出自一個五歲小兒之口,使他忍不住對楊素提起此事。

雖然元慶初來時頗得楊素喜愛,但楊素子孫太多,又加上他一年前接替蘇威出任尚書右僕射,朝務繁忙,他很快便將元慶忘記,以至於高熲提到元慶這個名字時,他愣了半天,想不起是自己哪個孫子?

虧得封德彝提醒,他纔想起是兩年前那個私生子,他這才慢慢回憶起兩年前初見元慶那一幕,那個孩子是有點與衆不同,也不知他近況如何?居然被高熲誇讚,使他也極想見到元慶。

這時,門開了,元慶快步從門外走進,他很乖巧地跪下,給楊素磕了三個頭,又給高熲磕了一個頭,主客分明。

“孫兒元慶給祖父請安,給高相國見禮!”

楊素輕捋長鬚,心中暗暗點頭,“這孩子連磕頭這種細節都注意到了,難怪高熲說他知禮,不錯!”

他立刻笑眯眯道:“好孩子,起來吧!”

元慶站起身,楊素又仔細打量他一眼,見他身材高壯,皮膚雖然很白皙,但並不文弱,氣勢十足,顯得渾身很有力量,難怪能以一打六,而且他好像才五歲,卻長得像七八歲一般,記得兩年前初見此子,就覺得他長得比常人高大,倒是個可築之才。

“元慶,這兩年祖父沒有管你,你都學了什麼?”

元慶躬身施禮,恭恭敬敬說:“回稟祖父,孫兒一直在府中讀書習字,閒時去練武場,看武師教授家丁武藝。”

旁邊高熲聽元慶口齒清晰,條理清楚,忍不住問道:“元慶,可學過《論語》?”

元慶連忙回答:“回稟相國大人,《論語》去年已學完,《詩經》也學完,現正在學寫詩。”

元慶倒沒有說謊,從上個月開始,沈秋娘開始嘗試着教他們寫短詩,元慶雖然對後來的唐詩宋詞知之不少,但真要他自己寫詩,卻寫得一團糟,而且他對寫詩不感興趣。

高熲聽他學得頗多,便有心想考他一下,他微微一笑,“既然學寫詩,那有沒有寫出幾首詩來?”

元慶有點猶豫,他是寫了兩首,雖然自我感覺不錯,但嬸孃說他寫的詩不是詩,是拼字,如果真的拿出來,恐怕會讓祖父丟臉,可讓他盜用後人的詩,他又覺得不恥。

他偷偷看一眼楊素,見捋須笑而不言,好像無所謂,但他眼中卻充滿了熱切,又有一絲緊張,就像封德彝所說,祖父在等他爭面子。

他知道祖父楊素是一個極要面子之人,如果今天他演砸,給楊素丟了面子,恐怕他以後就再無出頭的機會,想反,如果他今天成功,那他可以趁機提出築基的要求,他已經盼望了一年半,想到從此可以學武,他心中便一陣激動。

既然寫詩只是一種手段,是一塊達成自己願望的墊腳石,又何必太在意是否是自己所寫,關鍵是築基,只要能達到自己的目標,莫說是剽竊一兩首唐詩,就算把唐詩三百首全部佔爲己有,他也毫不內疚。

他負手一步步走着,彷彿在學曹子建七步成詩,實際上他在考慮用哪一首詩較好,現在還是古體詩時代,他不能隨口吟出唐詩宋詞,他還沒有開宗立派的資格。

上個月他倒是整理出了十幾首,本來想向嬸孃炫耀,但最後放棄了,他的老底嬸孃比誰都清楚,根本不會相信是他寫的,今天倒是可以一試。

他記得有一首詩很應景,就是隔了一個多月,他有點忘記了,他一步步走着,遠遠不止七步,至少走了三十步,這才終於想起。

“現在可以開始嗎?”他歪着頭問高熲。

高熲見他模樣可愛,便笑着點點頭,“你說吧!我洗耳恭聽。”

元慶沒有直接說那首詩,而是先預熱一下,他便朗聲誦道:“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這是駱賓王七歲時寫的詩,倒符合他現在的年齡,高熲呵呵笑了,誇讚道:“不錯,很有童趣!”

楊素還是笑而不言,他心中卻有一點失望,這首詩雖然清新,但還是缺乏一種霸氣,他希望孫子寫出何以滅突厥之類的霸氣之詩,讓高熲徹底呆住,而不是說很有童趣之類的話。

楊素一直在和高熲暗中較量,高熲文武全才,治理天下的才能更是他遠遠不及,不僅如此,高熲的幾個兒子都非常爭氣,長子高表仁才學出衆,幾年前娶了太子楊勇之女爲妻,讓楊素頗爲嫉妒,他的兒孫大多是平庸之才。

難得高熲誇讚他的一個孫子有霸氣,他就希望元慶能給自己好好爭臉,把高熲的氣勢壓下去,但元慶這首詠鵝的詩太讓他失望。

楊素忍不住問:“元慶,還有別的詩嗎?”

元慶連忙躬身答道:“回稟祖父,這首詠鵝詩是孫兒一年前的趣作,但最近孫兒心念軍功,又寫了一首明志之詩,我只是擔心高相國可能不感興趣。”

“你這個小滑頭,我幾時不感興趣了?”

高熲笑罵他,“你快說明志之詩,寫得好,我有賞!”

“那孫兒就獻醜了!”

元慶凝神想了想,便緩緩吟道: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爲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好!”

楊素忍不住高聲讚道:“好一個‘寧爲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他得意非常,回頭問高熲:“高相,此詩如何?”

高熲在凝神思索,他不太相信這首詩五歲小兒能寫,可不管他怎麼想,就是想不起自己曾讀過這首詩,應該不是抄襲之作,他當然想不起,這首詩是數十年後由唐朝詩人楊炯所寫。

高熲臉上終於露出一絲苦笑,他能感受到楊素的得意,他輕輕撫摸元慶的小腦袋,輕輕一嘆:“真神童也!”

他蹲下按住元慶稚嫩的肩膀,凝視着他的眼睛道:“你是天才美玉,當以良匠雕琢,我渤海高氏,乃世家名門,兄長高峮,更是名滿天下大儒,我讓他收你爲關門弟子,你意下如何?”

楊素見高熲終於被孫兒之才所折服,他心中大喜,如果能成爲名儒高峮的關門弟子,那也不錯,他正要替元慶答應,卻見封德彝拼命向自己施眼色,意思是讓自己不要答應,雖然不知原因,但楊素對封德彝一向信任有加,他便改變了主意,笑道:“元慶,你按自己的想法來,不必勉強自己。”

元慶聽出祖父有讓自己拒絕之意,而且他自己也不願意,便緩緩搖頭,“我不想學文,我想學武!”

高熲覺得元慶在文才上更有發展,小小年輕就能寫出如此大氣的詩句,此子若善加培養,將來是大隋的棟樑之才,他也聽出楊素不太願意讓元慶跟自己學文,但高熲還是想再試一試,又誘導元慶,“爲什麼一定要學武,現在天下已定,正是百廢待興之時,學文更能輔佐君王,治理天下,不是更能實現你心中的抱負嗎?”

元慶還是堅決搖頭,“我抱負是寧爲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突厥未滅,西域未取,相國怎敢說天下已定?”

高熲愣住了,良久,他慨然長嘆,“我高熲輔佐君王十四年,被譽爲開國第一相,可見識竟不如一個五歲的小兒,慚愧啊!”

楊素暗暗讚歎,不卑不亢,膽識過人,竟敢直斥相國,這纔是他楊素的孫子,他心中既後悔,又是慶幸,後悔自己糊塗,竟然不知道自己有如此佳孫,慶幸是他還是及時發現,還來得及好好培養。

這一刻,楊素也認定了元慶,這個孫子將來一定會是楊家的希望。

.........

第34章 推波助瀾第43章 苛刻條件第18章 調兵遣將第32章 雪夜離京第67章 慷人之慨第32章 誰有骨氣第2章 水火楊家第3章 勸降建德第16章 館驛見賢第47章 江都驚魂(上)第28章 盛名之禍第29章 再提條件第45章 兵壓江陵第14章 新的兵器第41章 盧氏橋樑第24章 以信立身第12章 血戰突圍第13章 引導消費第26章 少郎何人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11章 仇恨深化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26章 嚴厲警告第112章 攻破外城第39章 水師新帥第39章 齊府隱憂第26章 一條記錄第16章 危機前夜第10章 窮途出路第7章 生死之約第49章 引發上怒第38章 親情如水第31章 野心漸露第29章 金刀贖奴第16章 軍心不穩第22章 鄭家春水第12章 練武第47章 獨孤家將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32章 壯士斷腕第37章 凌晨偷襲第20章 以命威脅第43章 戰船立威第32章 有喜有憂第11章 合縱遇挫第22章 極度被動第33章 大軍壓境第33章 緣定三生第6章 戰前會議第57章 兩個要求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17章 被迫決戰第36章 千里改錯第12章 血戰突圍第32章 道士軍師第23章 切斷退路第69章 殺機四伏第4章 假手於賀第31章 果斷殺伐第35章 真相揭開第27章 京城家信第14章 殺雞儆猴第22章 一生一死第67章 當即立斷第5章 元慶回京第6章 西秦霸王第6章 出乎意料第18章 調兵遣將第22章 一生一死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36章 霹靂行動第17章 發現契苾第16章 識破敵計第30章 宮中毒蛇第1章 狡雄尋窟第21章 初次談判第6章 秘密武器第29章 情理之中第95章 隱患爆發第25章 狹路相逢第36章 太原之變第28章 洛陽來使第44章 公主阿蠻第60章 大戰悄至第42章 步步緊逼第33章 棒打貴客第41章 局面被動第8章 斬斷後路第23章 男扮女裝第43章 催風助火第25章 狹路相逢第58章 北市偶遇第20章 倉曹參軍第31章 野心漸露第16章 三股勢力第9章 利益之爭第54章 雨夜獻城第11章 仇恨深化
第34章 推波助瀾第43章 苛刻條件第18章 調兵遣將第32章 雪夜離京第67章 慷人之慨第32章 誰有骨氣第2章 水火楊家第3章 勸降建德第16章 館驛見賢第47章 江都驚魂(上)第28章 盛名之禍第29章 再提條件第45章 兵壓江陵第14章 新的兵器第41章 盧氏橋樑第24章 以信立身第12章 血戰突圍第13章 引導消費第26章 少郎何人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11章 仇恨深化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26章 嚴厲警告第112章 攻破外城第39章 水師新帥第39章 齊府隱憂第26章 一條記錄第16章 危機前夜第10章 窮途出路第7章 生死之約第49章 引發上怒第38章 親情如水第31章 野心漸露第29章 金刀贖奴第16章 軍心不穩第22章 鄭家春水第12章 練武第47章 獨孤家將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32章 壯士斷腕第37章 凌晨偷襲第20章 以命威脅第43章 戰船立威第32章 有喜有憂第11章 合縱遇挫第22章 極度被動第33章 大軍壓境第33章 緣定三生第6章 戰前會議第57章 兩個要求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17章 被迫決戰第36章 千里改錯第12章 血戰突圍第32章 道士軍師第23章 切斷退路第69章 殺機四伏第4章 假手於賀第31章 果斷殺伐第35章 真相揭開第27章 京城家信第14章 殺雞儆猴第22章 一生一死第67章 當即立斷第5章 元慶回京第6章 西秦霸王第6章 出乎意料第18章 調兵遣將第22章 一生一死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36章 霹靂行動第17章 發現契苾第16章 識破敵計第30章 宮中毒蛇第1章 狡雄尋窟第21章 初次談判第6章 秘密武器第29章 情理之中第95章 隱患爆發第25章 狹路相逢第36章 太原之變第28章 洛陽來使第44章 公主阿蠻第60章 大戰悄至第42章 步步緊逼第33章 棒打貴客第41章 局面被動第8章 斬斷後路第23章 男扮女裝第43章 催風助火第25章 狹路相逢第58章 北市偶遇第20章 倉曹參軍第31章 野心漸露第16章 三股勢力第9章 利益之爭第54章 雨夜獻城第11章 仇恨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