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刀法秘笈(上)

沈秋娘從小廚房端飯菜回來時,兩個小傢伙在院子裡捉螞蟻,頭靠着頭,一起趴在地上,全神貫注,沈秋娘不由欣慰地笑了,以後兩個小傢伙在一起,也能有個玩伴。

“小傢伙們,肚子餓了嗎?”她端着飯菜走進院子,笑吟吟問。

“餓了!”

元慶和妞妞同時跳起來,爭先向小廚房奔去,可跑到一半時,元慶卻停住腳步,讓妞妞先衝進去,妞妞佔據了好位子,高興得直拍巴掌,“元慶哥哥,我贏了!”

“傻妞妞,這是元慶哥哥讓你呢!”

沈秋娘笑着走進廚房,她見元慶磨磨蹭蹭,便有些奇怪地問他:“肚子不是餓了嗎?”

元慶撓撓後腦勺,爲剛纔自己的失態而懊惱,“他奶奶的,自己好歹也是二十幾歲人了,怎麼還和一個三歲的小丫頭搶吃飯,難道自己骨子裡還真有一點童心未泯嗎?”

“元慶,快洗手吃飯。”

沈秋娘在給他們分碗筷,笑着催促他,“小肚子可餓癟了吧!”

望着嬸孃溫柔親切的笑容,元慶心中懊惱頓時一掃而空,自己本來就才三歲嘛!有點童心未泯不很正常嗎?有什麼好沮喪的。

他高興地答應一聲,洗了手,高高興興地擠在妞妞旁邊,拿起筷子便大口刨飯,嘴裡含糊不清地嘟囔着:“嬸孃,我肚子真餓了。”

“餓了就多吃一點。”

沈秋娘見他吃相虎頭虎腦,不由疼愛地將最大一塊肉夾給他,又問他們,“我下午不在的時候,你們有沒有調皮?”

“沒有啊!我們很乖。”

元慶和妞妞相視一笑,那是他們的秘密......

吃過晚飯,沈秋娘收拾好碗筷,便要開始教他們讀書了,小屋裡油燈已點亮,兩個孩子乖乖地坐在木榻上,木榻上有小方桌,一邊坐一個。

丫鬟秋菊給他們送來不少紙筆,課本沈秋娘自己有,她從牀榻下面拖出一隻竹箱子,這是她唯一保住的財產,是一箱書,三四十本,因爲在抄家士兵眼中不值錢而得以保留。

此時雕版印刷術還沒有出現,雖有石板拓印,但主要用於佛經,而書籍則是靠手工抄寫,所以專門有抄書匠這個行當,一般人家能有一本書已是不易,也是因爲沈秋娘出生名門才能擁有這麼多書。

元慶對沈秋娘的書箱非常感興趣,他小腦袋湊上前,涎臉笑道:“嬸孃,給我看看,都有什麼好書?”

沈秋娘在他小腦瓜上輕輕敲了一記,“乖乖坐着去,以後再給你看。”

元慶只得抱着頭坐在妞妞旁邊,妞妞白嫩的小指頭刮刮臉,對他被打幸災樂禍,元慶吐舌頭給她扮個鬼臉,扮了鬼臉又後悔,自己怎麼越活越小了?

“我們開始吧!”

沈秋娘拿了幾本書坐在他們面前,紙和筆都準備好了,她已經教過女兒幾百個字,卻不知元慶識字如何?便笑着問他,“元慶,你識多少字?”

其實這個時代的字儘管不是簡體,但元慶絕大部分都認識,他不敢驚嚇嬸孃,只好撓撓頭笑道:“千把個字吧!”

“比妞妞好一點,那好,我們不識字,直接開始讀書。”

沈秋娘取過一本詩經,隨手翻到她有疊角的一頁,她嫣然一笑,“你們跟我一起讀。”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小屋子裡的讀書聲從此每天響起,不久,楊玄感赴任宋州刺史,鄭夫人不放心丈夫,也跟了去,元慶過得更加逍遙,讀書雖苦,但沈秋娘照顧他無微不至,視他爲己出,使他品嚐到了有母親關愛的童年。

半年後,元慶又長高一截,隨着時間推移,他對楊府的每一個角落都熟悉得了如指掌,除了後院的寢宅,守門的幾個健婦嚴格遵循鄭夫人的命令,不準元慶進去一步。

不久元慶又發現一塊楊府的新大陸。

這天下午他和妞妞在東院玩捉迷藏時,發現一處被高牆圍起的院子,裡面不時傳來喝喊聲。

“妞妞,這裡面是做什麼的?”元慶一臉好奇。

妞妞搖搖頭,她也不知道,元慶隱隱猜到這裡面或許就是楊府的練武場,隋朝武風鼎盛,楊素以武起家,府中怎麼可能沒有練武場,元慶半年來都沒有發現,他猜想很可能就是這裡。

“我們去看看!”

他調頭跑去找門,妞妞已經變成他的小跟屁蟲,一切由他拿主意,“元慶哥哥,等等我!”她跟在元慶身後奔跑。

可他們找了一圈,卻找不到大門,元慶這才反應過來,練武場的大門並不是開在楊府內,而是在外面,要想進練武場,必須先出府門。

“要不,我們爬樹上去。”

元慶雖然週歲才兩歲半,但他體格大,思想成熟,學武的渴望已經非常強烈,他對這個時代的武一無所知,但他知道,亂世將要來臨,要想在亂世生存下去,必須走練武之路。

他找到一棵枝椏稍低的大樹,向手中吐口唾沫,開始向上攀爬,他們住的院子裡就有一株杏樹,他爬樹早已熟練無比。

妞妞卻向後退了幾步,她從樹上摔下過,最害怕爬樹,她轉身便跑,“我先回去了!”

“妞妞!”

元慶叫之不及,眼睜睜看她跑遠了,他自嘲地笑了笑,紅拂女武功很高,可妞妞好像對練武一點興趣都沒有,以後怎麼做俠女?

不等他思緒走遠,他便被院內的一聲喝斥吸引住了。

“你們這是練武嗎?你們這是耍刀!”

他慢慢地向上攀爬,很快便越過牆頭,頓時忍不住一聲驚呼,“真大啊!”

楊府的練武場竟相當於後世兩個足球場大小,空曠無比,長滿了牧草,就像草原一樣,幾十匹馬在東北一角悠閒吃草,草地中央立着十幾個草人靶,用以練習騎射。

而就在他下面的圍牆內,是一處休息場所,地上丟了十幾根大木頭,幾十名約十六七歲的年輕人坐在木頭上休息。

楊府的練武場主要供楊家子弟練武所用,同時也是楊府護宅家丁的練武之地,元慶今天看到的,只是其中一部分練習騎射的楊氏子弟。

楊氏子弟休息的同時也可以切磋武藝,一名楊府聘請的武師正在指導其中一名楊家子弟練習刀法。

元慶趴在一根樹幹上全神貫注看此人練刀,從後世的角度來看,這名楊家子弟的刀法很不錯,非常熟練,寒光閃閃,一氣呵成,沒有半點停滯,武術比賽也不過如此。

但那名武師卻眉頭皺成一團,看得出非常不滿意,他不停喝罵:“氣勢在哪裡去了?力量呢?怎麼像女人繡花一樣!”

“趙師傅,我覺得八郎的刀法非常不錯了。”

一名多嘴的楊家子弟說出了元慶的心聲,他也覺得很不錯呀!哪裡不好?

“狗屁不錯!”

姓趙的武師一聲怒罵,“他這個樣子能和突厥人騎兵打仗?你們上過戰場嗎?萬馬千軍拼殺,幾十斤重大刀,你可以舞動它幾個時辰不累嗎?身高七尺的突厥騎兵和高頭駿馬,你能連人帶馬一刀劈成兩半嗎?你們手中小刀片,他孃的連十斤都不到,不是女人繡花針是什麼?”

趙武師聲如洪鐘,吼得元慶心一陣陣發顫,但他的每一句話都像大錘一樣砸在元慶心上。

他從前聽隋唐演義,說李元霸拿八百斤重大錘,裴元慶的錘重三百斤,宇文成都的鳳翅鎏金鏜是兩百四十斤,小時候他聽得如醉如癡,覺得都是真的,長大後才知道,那不過是小說家的誇張。

可他後來偶然看到一張老照片,是一名兵差拿着據說是吳三桂的七星劍,那把長劍比人還高,起碼重四五十斤,他才意識到,原來歷史上的武功和後世武術完全不是一回事,雖然不是武俠小說中的內功,但也絕不是花拳繡腿。

冷兵器時代,以力量勇猛取勝,人的潛能也被髮揮到極致,真正的武功絕不是會一套刀法或者拳法那麼簡單。

這時,有人不服氣地嘟囔:“怎麼可能戰場上每個人都那麼厲害,你自己不也辦不到嗎?”

趙武師臉一紅,上前就是一腳,“他孃的,老子只是兩百人長,當然不行,但那些大將呢?你以爲他們力殺百人,力殺千人是白叫的嗎?”

趙武師這句話如電光石火般在元慶腦海裡閃過,他忽然明白一個道理,刀法嫺熟不過只是小兵素質,而大將練的纔是真正武功,否則,他們和小兵何以區別?

........

【感謝書友們的支持和打賞】

第28章 洛陽來使第19章 夜攻河內第85章 最大讓步第11章 風險悄至第21章 試探底線第49章 趙郡小村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42章 人棄我用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19章 夜攻河內第57章 共飲合巹第13章 戰爭來臨第24章 聞喜裴氏第22章 獨孤暗線第18章 垂死掙扎第14章 死地後生第46章 糧價危機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18章 少童何人?第43章 苛刻條件第11章 興風作浪第1章 中元前夕第4章 啓用暗線第36章 楚王親書第17章 參軍之謎第5章 元慶回京第2章 帝王失信第20章 倉曹參軍第31章 矛盾激化第3章 雙瞳之將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36章 朝會危機第24章 聞喜裴氏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79章 退讓一步第3章 烽燧血戰第47章 匪亂再起第31章 宿怨爆發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26章 離間之計第24章 添把小亂第7章 楊廣之憂第11章 仇恨深化第49章 趙郡小村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39章 父子攤牌第54章 雨夜獻城第23章 斷絕利益第35章 弓如霹靂第32章 秀才造反第12章 兵部調令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70章 北方消息第10章 李密抉擇第19章 家族利益第31章 裂痕初現第20章 奇恥大辱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8章 臨戰前夜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35章 激戰尉氏第20章 絕戶之計第48章 唐朝密使第38章 風雨欲來第25章 一劍穿心第30章 倒齊暗流第16章 何罪之有?第29章 請君入套第22章 河東紳商第7章 世情冷暖第3章 風雨前夜第36章 千里改錯第31章 清河崔氏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46章 糧價危機第35章 亡國之恨第33章 官場暗鬥第17章 尋找線索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125章 兄弟危情第86章 最後通牒第42章 是功是過第48章 欲迎還拒第26章 少郎何人第2章 齊郡召將第9章 應對危機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15章 吞併靈武第46章 激戰碼頭第11章 秘密協議第98章 兩線危機第8章 暗鬥不息第27章 拜訪沈家第9章 應對危機第25章 搶人事件第23章 殺機暗伏第10章 通風報信
第28章 洛陽來使第19章 夜攻河內第85章 最大讓步第11章 風險悄至第21章 試探底線第49章 趙郡小村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42章 人棄我用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19章 夜攻河內第57章 共飲合巹第13章 戰爭來臨第24章 聞喜裴氏第22章 獨孤暗線第18章 垂死掙扎第14章 死地後生第46章 糧價危機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18章 少童何人?第43章 苛刻條件第11章 興風作浪第1章 中元前夕第4章 啓用暗線第36章 楚王親書第17章 參軍之謎第5章 元慶回京第2章 帝王失信第20章 倉曹參軍第31章 矛盾激化第3章 雙瞳之將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36章 朝會危機第24章 聞喜裴氏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79章 退讓一步第3章 烽燧血戰第47章 匪亂再起第31章 宿怨爆發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26章 離間之計第24章 添把小亂第7章 楊廣之憂第11章 仇恨深化第49章 趙郡小村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39章 父子攤牌第54章 雨夜獻城第23章 斷絕利益第35章 弓如霹靂第32章 秀才造反第12章 兵部調令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70章 北方消息第10章 李密抉擇第19章 家族利益第31章 裂痕初現第20章 奇恥大辱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8章 臨戰前夜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35章 激戰尉氏第20章 絕戶之計第48章 唐朝密使第38章 風雨欲來第25章 一劍穿心第30章 倒齊暗流第16章 何罪之有?第29章 請君入套第22章 河東紳商第7章 世情冷暖第3章 風雨前夜第36章 千里改錯第31章 清河崔氏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46章 糧價危機第35章 亡國之恨第33章 官場暗鬥第17章 尋找線索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125章 兄弟危情第86章 最後通牒第42章 是功是過第48章 欲迎還拒第26章 少郎何人第2章 齊郡召將第9章 應對危機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15章 吞併靈武第46章 激戰碼頭第11章 秘密協議第98章 兩線危機第8章 暗鬥不息第27章 拜訪沈家第9章 應對危機第25章 搶人事件第23章 殺機暗伏第10章 通風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