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井陘殲敵

“殿下,恐怕突厥人這一次突圍非同尋常。”李靖凝視着山道的盡頭沉聲道。

“何以見得?”

“殿下請看烽火便明白。”

楊元慶轉頭向懸崖上的烽火臺望去,他這才意外地發現,原來三柱烽煙不知何時,竟然變成了四根,在他設立的烽火制度中,還沒有四根烽火的情況出現。

“這是怎麼回事?”楊元慶微微有些不悅地問道。

李靖也知道自己有擅設軍規之罪,他歉然道:“回稟殿下,主要是突厥人出來突圍的兵力總是有多有少,而且大多是晚上,敵軍人數總是在不斷增加中,所以卑職就訂了一個追加兵力的烽火,如果敵軍連續大規模追加兵力,超過五千人,就用四柱烽煙來警示,現在四柱烽煙就意味着敵人出來了兩隊以上兵力,超過了五千人。”

楊元慶勉強地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目光依舊注視着遠處山道盡頭,這時,李靖又退一步,深深施一禮,“卑職擅改制度,願受殿下處罰!”

半晌,楊元慶才淡淡道:“軍隊規制既然訂立,就應該全軍遵守,否則徐世績改一處,秦瓊改一處,你再改一處,最後弄得全軍將士無所適從,軍隊會出現混亂,如果確有不合理之處,可以提交兵部,由兵部審覈後,全軍統一更改,李總管,希望你把它改回來,這一次我就不追究了,但不準再有下一次。”

李靖羞愧地點點頭。“卑職確實考慮不周,不會再有下次。”

楊元慶見他態度誠懇,又笑道:“李總管的帶兵能力我從不質疑,等過完年,我希望你去一趟漠北草原。”

李靖先是一怔,隨即反應過來,驚喜道:“殿下是要徹底剷除突厥嗎?”

楊元慶緩緩點頭。“突厥已經勢力微弱,回紇和薛延陀蠢蠢欲動,我們徹底滅掉突厥。讓那兩頭狼自相殘殺去。”

李靖這才明白楊元慶的思路,還是以挑撥草原內鬥爲主,他又連忙問道:“殿下。那西突厥怎麼辦?”

提到西突厥,楊元慶眉頭微皺,眼睛裡也閃過一絲疑惑的神情,“我接到蘇定方的報告,似乎西方出了什麼事,西突厥並沒有大舉進攻伊吾郡,反而又撤軍回去了,具體原因不知,蘇定方已經派人去伊吾打聽了,應該會有消息傳來。”

兩人正說着話。忽然有士兵指着遠處大喊:“殿下,敵軍出現了。”

楊元慶擡頭向山道上望去,果然出現了大羣黑壓壓的軍隊,相距大約五六裡遠,都是幾乎都是步兵。只有前面的一千多人是騎兵,由於山道狹窄,他們無法衝鋒,正沿着山道向這邊緩緩而至,有數千人之多。

楊元慶的腦海裡忽然閃過一個念頭,突厥軍這一個多月都是靠屠馬爲生。可眼前這些士兵只有一千多匹戰馬,那意味着戰馬幾乎死亡殆盡,有足有的肉食,那麼突厥士兵到底死了多少,纔會使他們堅持不到春天,翻山越嶺而逃,楊元慶有點懷疑,恐怕突厥軍只剩下三成了。

楊元慶的猜測其實並沒有錯,幾場大雪連續降下,三萬突厥軍被凍死近萬人,加上傳染疫病流行,井陘內的突厥士兵死傷慘重,倖存者尚有一萬兩千人,而戰馬卻因爲草料斷絕而幾乎全部餓死。

而在一萬兩千士兵中又有數千人帶病帶傷,奄奄一息,等待着死亡,實際上能戰鬥之人只剩下七千人,如果再不突圍,剩下的突厥軍將全部被病魔吞噬,他們已經等不到春天來臨。

正是不願意束手待斃,主將郭子和才決定突圍,從五天前開始,一次又一次地突圍,一次次絕望,而今天,他孤注一擲,率領最後的五千士兵衝擊井陘關,無論如何要衝殺出去。

隊伍中,郭子和變得又黑又瘦,但眼睛裡流露的兇光比豹子還要殘忍,一個多月來,不斷有突厥大將指責將軍隊帶入絕路,不應該去河北,而應該直接西去黃河,沿黃河向北回草原,大將們指責他有私心。

但所有指責他的人都被他殘忍地殺死了,甚至一名反對最強烈者還被活活烤熟,但郭子和確實有私心,當可汗在馬邑郡戰敗的消息傳來時,他的第一個反應便是把這支軍隊佔爲己有。

他不可能回漠北草原,他想到的是遼東,先佔領遼東,然後攻打已被隋軍嚴重削弱的高麗,他郭子和佔高麗爲王。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當他進入井陘後沒多久,隋軍便從兩邊將井陘堵住,使他的軍隊在井陘內渡過了地獄般的一個多月。

郭子和已經絕望了,但他不想死,他要讓剩下的突厥軍做他的攻城武器,替他衝破關隘,殺出去,然後他找個地方隱居起來,後半生做一個富家翁,只是郭子和做夢也想不到,他今天的突圍正好遇到了前來視察井陘的楊元慶。

這時,他們離井陘關只有兩裡的距離,郭子和瞪着血紅的眼睛,緊緊地盯着遠處的井陘關城牆和城下的防禦工事,他抽出戰刀用突厥語嘶聲大喊:“想活下去就給我拼命,騎兵衝鋒!”

“殺啊!”

一千多突厥騎兵爆發出驚天動地般的喊聲,手舉長矛和盾牌,如狂潮般向關城衝去,他們身後,四千突厥士兵徒步奔逃,跟隨着騎兵向關城衝去。

此時井陘關和關下的三道工事內已部署了一萬名隋軍,士兵們早已準備就緒,他們手執弓弩,密集地對準從山道上狂奔而至的突厥騎兵,等待射擊的命令。

李靖將指揮旗恭敬地舉起,“請殿下指揮!”

楊元慶搖了搖頭,“我只是來視察。你纔是主將。”

李靖精神一振,他不再謙讓,高舉黃色令旗,這是準備射擊的命令,隨着令旗舉起,沉重的鼓聲敲響,‘咚——咚——咚’。鼓聲並不急促,五千隋軍弩手刷地舉起了軍弩,弩箭平端。對準了已殺到一里外的突厥騎兵,一支支銳利的弩箭在陽光和白雪映照下,閃爍着冷冷的金屬光澤。

山道在靠近官城約一里處變寬了。寬約五丈,可並排奔騰十幾匹戰馬,突厥騎兵越來越近,三百步。。。。。兩百步。。。。。。,所有突厥騎兵都意識到了最後的一刻到來,他們高高舉起盾牌,雙腿夾馬疾奔,拼命大喊起來。

李靖目光嚴厲地盯着漸漸奔進殺傷距離的突厥士兵,他們已經進入一百步了,李靖舉起了紅色令旗。鼓聲陡然間變得急促,就像由漫步變成了疾奔,‘咚!咚!咚!咚!’,這就是射擊的命令。

隨着一片弩機聲響,第一排一千五百支弩箭密集地射向迎面奔來的突厥騎兵。密集弩箭組成的箭網如黑色烏雲般向突厥騎兵撲去。

楊元慶眉頭卻微微一皺,李靖用的是三排射,他能理解,但一千五百支弩箭一齊射擊,這無疑只能射倒前面的幾排數十名騎兵,這是否太浪費了?

但他疑惑的念頭只在一瞬間。他立刻便明白了,一千五百支弩箭,除了前面五百支是平射外,後面的一千支弩箭都是仰射,弩箭越過前幾排敵軍頭頂,向後面的突厥騎兵射去。

密集的箭雨呼嘯而至,只聽見一片啪啪啪的聲響,緊接着戰馬慘嘶,一片人仰馬翻。。。。。

突厥騎兵的盾牌頂不住隋軍弩軍強勁的弩箭,盾牌被射穿,透甲箭射入身體,血光四濺,頃刻之間便有兩百餘人被射倒,

這時,第二輪箭和第三輪箭又先後呼嘯而至,突厥騎兵死傷慘重,剩下的七百餘騎兵終於頂不住隋軍弩箭強大的壓力,紛紛調轉馬頭向回奔逃,而後面數百步外便是追隨奔來的突厥步兵。

郭子和大怒,舉矛戳死了率先逃回的一名騎兵,他的百餘名親兵也一起動手,刺死了數十名逃亡騎兵,郭子和揮舞長矛厲聲喊道:“給我衝過去!”

萬般無奈,騎兵只得調轉碼頭繼續衝鋒,李靖卻注視着後面的數千步兵,見他們一半衝進了開闊地帶,另一半還在山道上,他冷笑一聲,卻舉起了一隻藍色令旗,一支火箭騰空而起,發出尖嘯之聲。

這使楊元慶一怔,不明白李靖是什麼意思,就在這時,兩邊山坡上忽然巨石翻滾,裹夾着積雪,向山道上呼嘯衝來,聲勢浩大,儼如雪崩一般,這是李靖事先埋伏的三千士兵發威了,撬動數百塊巨石滾下。

巨石向後面的兩千餘突厥士兵迎頭砸下,士兵們措不及防,他們狂呼慘叫,卻無法躲過這滅頂之災,隨着一片轟隆隆巨響,兩千多人被巨石和積雪淹沒了,突厥士兵後路被徹底堵死。

突來的變故使前面士兵一片混亂,大多數士兵都被驚得魂飛魄散,無頭無腦地亂跑,郭子和急得連殺帶喊:“衝出城去,衝出去!”

李靖向楊元慶指了指遠處的郭子和,“殿下,那個金盔之將便是突厥軍主將郭子和,這三萬軍就是由他率領。”

楊元慶對此人有了幾分興趣,他一伸手,“拿我的弓來!”

一名親兵將強弓鐵箭遞給了楊元慶,楊元慶已經大半年沒有射箭了,他張弓搭箭,強弓慢慢張開,張弓如一輪滿月,楊元慶眼睛慢慢眯起,弦一鬆,‘崩!’一聲巨響,鐵箭脫弦而出,以一種開金裂石般的力量向一百五十步外的郭子和射去。

郭子和若有所感,他一回頭,鐵箭驀地出現在他眼前,他躲閃不及,大叫一聲,只聽‘噗!’的一聲,鐵箭從他眉心射入,透腦而過,紅白腦漿迸出,箭尖從他後腦穿出,郭子和張大了嘴,仰面載倒下地。

楊元慶放下弓,冷冷一笑,箭獵人頭,他好久沒有這樣痛快的手感了。

“殿下好箭法!”

李靖由衷地讚歎一聲,他又舉起了紅色令旗,鼓聲大作,鋪天蓋地般的箭矢密集地射向敵羣……()

第25章 野心泄露第34章 卿卿我我第2章 家法伺候第71章 血色之夜第19章 陰山夜襲第14章 長孫求救第52章 請君入甕第10章 師傅是誰?第31章 野心漸露第25章 寸步不讓第35章 激戰尉氏第41章 屈突中計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58章 北市偶遇第19章 東巡長城第7章 秋風至楊第20章 以命威脅第47章 線娘進京第35章 弓如霹靂第42章 是功是過第29章 危機漸至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15章 少年雙猛第14章 三個女人第7章 秋風至楊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44章 中秋異月第12章 最後攤牌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38章 親情如水第32章 雪夜離京第37章 三方對質第2章 計取飛狐第34章 斷然拒絕第69章 殺機四伏第19章 勢力擴張第94章 新朝開啓第4章 利益之誘第37章 內衛情報第74章 難得一致第17章 東山再起第5章 敏秋心事第42章 是功是過第20章 留在草原第38章 關鍵小賊第4章 客棧新友第3章 兩猛相鬥第34章 楊諒投降第44章 西秦使者第26章 奸商本色第47章 意外潰營第21章 藉口送禮第4章 威逼利誘第23章 都市賣豹第24章 朝堂對質第16章 夜探胡營第13章 引導消費第31章 宿怨爆發第6章 一劍之情第14章 戰爭索賠第46章 落井下石第17章 大舉東進第20章 一夜軍變第27章 義成公主第25章 意外收穫第21章 危機重重第7章 楊廣之憂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26章 嚴厲警告第8章 被迫換帥第7章 大利望族第5章 意外來客第7章 兵壓關內第89章 胡馬煙塵第6章 養虎生患第21章 誰爲主將第15章 貌合神離第26章 裴氏父子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6章 養虎生患第112章 攻破外城第1章 上洛隱梟第43章 催風助火第75章 謀主之策第5章 突厥野心第20章 貨幣之源第47章 金榜題名第42章 被迫求援第34章 楊諒投降第17章 雄信之災第13章 收復齊郡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56章 王妃煩惱第2章 計取飛狐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21章 錢貨漏洞第2章 欺人太甚第39章 夜襲江城第9章 一名小兵第27章 關中之變
第25章 野心泄露第34章 卿卿我我第2章 家法伺候第71章 血色之夜第19章 陰山夜襲第14章 長孫求救第52章 請君入甕第10章 師傅是誰?第31章 野心漸露第25章 寸步不讓第35章 激戰尉氏第41章 屈突中計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58章 北市偶遇第19章 東巡長城第7章 秋風至楊第20章 以命威脅第47章 線娘進京第35章 弓如霹靂第42章 是功是過第29章 危機漸至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15章 少年雙猛第14章 三個女人第7章 秋風至楊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44章 中秋異月第12章 最後攤牌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38章 親情如水第32章 雪夜離京第37章 三方對質第2章 計取飛狐第34章 斷然拒絕第69章 殺機四伏第19章 勢力擴張第94章 新朝開啓第4章 利益之誘第37章 內衛情報第74章 難得一致第17章 東山再起第5章 敏秋心事第42章 是功是過第20章 留在草原第38章 關鍵小賊第4章 客棧新友第3章 兩猛相鬥第34章 楊諒投降第44章 西秦使者第26章 奸商本色第47章 意外潰營第21章 藉口送禮第4章 威逼利誘第23章 都市賣豹第24章 朝堂對質第16章 夜探胡營第13章 引導消費第31章 宿怨爆發第6章 一劍之情第14章 戰爭索賠第46章 落井下石第17章 大舉東進第20章 一夜軍變第27章 義成公主第25章 意外收穫第21章 危機重重第7章 楊廣之憂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26章 嚴厲警告第8章 被迫換帥第7章 大利望族第5章 意外來客第7章 兵壓關內第89章 胡馬煙塵第6章 養虎生患第21章 誰爲主將第15章 貌合神離第26章 裴氏父子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6章 養虎生患第112章 攻破外城第1章 上洛隱梟第43章 催風助火第75章 謀主之策第5章 突厥野心第20章 貨幣之源第47章 金榜題名第42章 被迫求援第34章 楊諒投降第17章 雄信之災第13章 收復齊郡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56章 王妃煩惱第2章 計取飛狐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21章 錢貨漏洞第2章 欺人太甚第39章 夜襲江城第9章 一名小兵第27章 關中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