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佈局西域

房間很沉默,楊元慶沒有說話,而是端起茶碗慢慢喝茶,彷彿在趁茶水冷卻之前享受一番蒙頂茶的美味,樑忠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不知道他會面臨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對於樑師都而言,北隋的支持實在是太重要,如果沒有北隋的支持,他們熬不過半年。

半晌,楊元慶才淡淡道:“樑師都爲什麼不想着投降北隋,成爲朝廷所封的隴右大都督?”

“這個……”

樑忠不知該怎麼回答,他這才明白楊元慶的意思,原來是希望樑師都投降,這就很難辦了,樑忠心裡很清楚,樑師都做夢都想自立爲帝,讓他投降北隋,成爲北隋,他怎麼可能答應,真要投降的話,投降北隋還不如投降唐朝,雖然樑忠很明白這一點,但他卻不能對楊元慶說實話。

“這個卑職也不知,很難回答,請殿下見諒。”

楊元慶知道樑師都壓根就沒有這個想法,他笑了笑道:“好吧!我就不爲難你們,樑師都想要我怎麼支持他?”

樑忠大喜,連忙道:“殿下,我家大將軍有兩個請求,一個是希望北隋能派使者去出席大將軍的西秦禪讓儀式,幫助穩定西秦五郡的局勢,另一個請求就是希望北隋能提供糧食支援,作爲回報,樑大將軍準備在局勢穩定後發動河西攻勢,大將軍在信中都有詳細說明。”

楊元慶拆開信仔細看了一遍,他心中倒有點動心了,如果樑師都真能佔領河西,斬斷唐朝的馬源地,這倒也不錯,不過楊元慶也知道,樑師都是靈武郡人,一旦他自立,那麼他的長遠目標必然是向靈武郡發展,所謂奪取河西只是他的第一步,一旦讓他坐大,最後自己必將是養虎爲患。

想到這,楊元慶便淡淡笑道:“我雖然有心援助你們糧食,但事實上你們已經被唐朝包圍,糧食也無法運輸過去,這樣吧!一旦你們拿下張掖郡,我會從居延海方向運糧南下,至於使者,我會先派謝思禮前去恭賀樑大將軍登基。”

……

樑忠心事重重地告辭而去,楊元慶卻沒有走,他揹着手站在堂前凝視着遠方的天空,他心中很擔憂,歷史上的樑師都爲了自立不惜賣國投靠突厥,他的骨子裡沒有什麼民族大義,只有利益,這樣的人取代了薛舉,佔據隴右地區,他很可能會使吐谷渾再次強大起來,甚至會使吐蕃走下高原,他會使隋朝千辛萬苦打下的西海郡和河源郡又再次消失,這樣的人他寧可不支持,他寧可讓唐朝滅了樑師都,讓唐朝去費人費力維護河湟各郡。

不過歷史上唐朝的民族自治方略他並不贊同,唐朝和隋朝不同,隋朝是直接佔領西域各地,置郡設官進行統治,而唐朝則是讓當地人自治,臣服於中央朝廷,在全盛時或許可行,可一旦衰弱,各民族便紛紛自立而去。

思來想去,最好的辦法是他在西域也打進一根楔子,保持北隋在西域的影響力,不管是樑師都統治也好,唐朝統治也好,西域都不會輕易失去。

……

沈柏這幾天一直在耐心地等待楊元慶的接見,今天科舉考試正式開始,沈家的幾個子弟參加了考試,沈柏便閒了下來。

沈柏住在城西的悅來客棧,這也是一家在太原很有名氣的客棧,他包下了一座獨院,和六名沈家子弟共住,隨着科舉考試的正式開始,客棧裡變得十分安靜。

溫暖的陽光透過窗紙射進房間,沈柏正坐在窗前悠閒地看書,在等待了幾天無果後,現在沈柏反而不急了,只要楊元慶真的重視沈家,那不管他在不在太原,楊元慶都會找到他,相反,若楊元慶不重視沈家,自己就算是湊在楊元慶面前,他也會視而不見。

就在沈柏平靜下來的時刻,機會卻上門了,院子裡傳來客棧掌櫃焦急的聲音,“沈先生在不在?”

沈柏走出房門,只見院子裡除了掌櫃外,還站着幾名士兵,他心中微微一動,連忙道:“掌櫃找我有事嗎?”

一名軍士上前拱手施禮,“先生可是吳興沈柏?”

“在下正是!”

沈柏拱拱手,很謹慎地回答,儘管對方只是普通士兵,但他禮數卻很周全,沒有一點傲慢的架子。

軍士感受到了沈柏的自謙,臉上露出了笑容,“我們是晉州楊總管的親兵,總管命我們來請先生前去一晤。”

沈柏的心怦怦跳了起來,果然來了,他緊張得聲音有點發抖,“請稍候,我換一身衣服便走。”

沈柏換了一身衣服,便跟着親兵們去了楊元慶的府宅,沈柏畢竟是一個名門望族的家主,有着極深的人情世故,楊元慶竟然在自己的府中會見他,這就向他透露出了一種暗示,楊元慶很可能會把沈家視爲外戚,沈柏心中開始激動起來,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沈家有一天就會成爲北隋的一大政治勢力。

親兵一直將他領到楊元慶的外書房前,有人稟報道:“啓稟總管,沈先生帶到。”

“請進!”房間裡傳來楊元慶的聲音。

沈柏推門走進了房間,不由微微一怔,房間裡竟然有兩人,其中一人他認識,正是前兩天在沈君道家中見過的沈春,他是敦煌沈氏的子弟,沈柏知道,他是楊元慶的記室參軍,屬於心腹人物。而另一人二十七八歲,身材高大,目光銳利,這就應該是聞名天下的楊元慶了。

沈柏慌忙上前施禮,“小民沈柏參見楚王殿下!”

楊元慶微微笑道:“久聞沈家主之名了,早想一見,怎奈前幾天剛從河東歸來,事務繁忙,無暇相見,讓沈家主久等了。”

“那裡!那裡!我小民打擾殿下公務。”

沈柏一邊客氣,一邊偷偷打量一下沈春,心中尋思着沈春出現在這裡的意義,一種直覺告訴他,楊元慶很可能想讓兩沈合併。

“沈家主請坐吧!”

沈柏坐了下來,心中有些不安,他意識到沈家想成爲北隋一大勢力之路可不是那麼簡單。

楊元慶看了他一眼,臉上露出一絲柔和的笑容,對沈柏道:“其實吳興沈氏也是我拙荊的孃家,我乳母沈氏從小撫養我長大,我一直視她爲母,幾次派人去接她來太原,怎奈乳母說離不開她收養的孤兒,不肯前來,她現在還住在吳興沈宅嗎?”

沈柏連忙道:“秋娘冬天會來吳興沈宅,她現在大部分時間都在丹陽郡。”

“那不知她父親留下的田宅還在?”楊元慶又不緊不慢問道。

楊元慶所指的田宅便是沈玄檜一房的一片老宅和幾十頃土地,當初出塵母女就是因爲這片田宅被沈柏之弟所佔,而和沈家關係惡劣。

其實這件事有一半是冤枉了沈柏,房宅被佔不假,但土地卻不是,當年沈玄檜起兵反隋,爲了籌措軍費,便將他名下的幾十頃土地都賣掉了,後來沈氏家族又將這幾十頃土地贖回來,再重新分配時便給了沈柏之弟沈鬆,再沒有考慮沈玄檜後人的利益,不過這片土地已經在十年前重新分出一半給沈秋娘母女,約有二十頃左右。

既然楊元慶專門問起此事,沈柏只得承認田宅的所有權依然歸沈秋娘母女。

“回稟楚王殿下,田宅還在,宅子重新翻修過,土地家族內重新分配,願意分給側王妃。”

楊元慶點了點頭,又笑道:“我之所以過問此事,是我有一個想法,我準備讓敦煌沈氏重新返回吳興老宅,我妻子也同意,將她名下的田宅轉給敦煌沈氏,只要敦煌沈氏一支重歸故里,我相信,吳興沈氏必將重獲振興,這也是我期待已久之事,今天把沈家主請來,就是想商量此事,沈家主那邊有什麼困難嗎?”

沈柏心中嘆息一聲,果然被自己猜中了,楊元慶的目的就是想讓兩沈合併,畢竟敦煌沈氏纔是側王妃的真正孃家,他也知道,一旦敦煌沈氏迴歸,必然會涉及到族權的重新分配,整個沈氏家族必將大調整,他沈柏將不可避免地讓出很多利益。

不過沈柏也明白,沒有敦煌沈氏的迴歸,也就談不上吳興沈氏將來的政治利益,有所失必有所得,而他得到的利益將遠遠大於他所失去。

想到這,沈柏搖了搖頭道:“沒有什麼困難,兩沈合併是一件大好事,我會鼎力支持!”

“好!”

楊元慶很讚賞沈柏的識時務,這種大度纔是江南名門的風範,當然,既然沈柏肯如此識相地配合自己,那麼他也需要有所表示。

楊元慶又笑道:“這次太原科舉我聽說沈家也有子弟參加,可有沈家主的子侄?”

沈柏的長子沈渙現在江南割據軍閥沈法興手下任職,儘管沈法興也姓沈,但他卻不是吳興沈氏正宗,只是一房偏支,沈氏雖然得到沈法興的庇護,但沈柏並不打算支持沈法興,他認爲沈法興難以長久,這次來太原,他便是想尋找另一條出路。

沈柏連忙欠身道:“我這次帶來六名沈家子侄,我的次子沈湛也在其中。”

楊元慶沉吟一下便微微笑道:“這次科舉,我手上有幾個錄取外的名額,如果沈家主願意,令郎可以留在北隋爲官。”

沈柏大喜,這就是他來太原參加科舉目的,他站起身深深施一禮,“沈家願爲楚王殿下效力!”

()

第34章 兩面三刀第63章 一支冷箭第1章 初入楊府第21章 雙猛大戰第46章 褚氏父子第15章 打進楔子第5章 公主請客第7章 賀若之怒第21章 試探底線第19章 贖買條件第33章 拜彌勒教第54章 西域戰略第8章 臨戰前夜第18章 調兵遣將第18章 血腥鎮壓第30章 宮中毒蛇第1章 狡雄尋窟第32章 狼水伏擊第13章 萬春茶莊第33章 金精賭彩第17章 收網之時第59章 心有不滿第52章 死不瞑目第51章 連夜清洗第29章 引蛇出洞第61章 南陽事件第96章 舉國兵策第14章 死地後生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30章 驕將爭功第11章 合縱遇挫第3章 雙瞳之將第35章 衛南漁翁第2章 齊郡召將第8章 合縱抗隋第2章 宇文義子第18章 百戰之功第18章 反間之計第28章 暗箭難防第43章 戰船立威第55章 江陵變天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19章 陰山夜襲第31章 夜授密旨第33章 大軍壓境第53章 暗通消息第10章 糧船不到第61章 南陽事件第47章 獨孤家將第27章 拜訪沈家第70章 北方消息第30章 飲恨弘農第29章 金刀贖奴第51章 草原異變第3章 風雨前夜第58章 宮亂之根第20章 世充密使第27章 線娘夜奔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38章 知微見着第25章 一劍穿心第8章 天下十猛第6章 抽中死籤第15章 有失有得第9章 生死之鬥第29章 引蛇出洞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17章 參軍之謎第65章 蕭後心機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45章 佈局西域第37章 欲加之罪第1章 戍堡聞警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33章 智取宜昌第2章 宇文義子第37章 南郡出事第32章 被迫西撤第30章 兄弟和解第12章 初到突厥第112章 攻破外城第13章 事態蔓延第21章 幽州平寇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36章 漏網之魚第68章 羅藝之慮第79章 南郡兩事第25章 反奪虎牢第9章 兵臨洛陽第3章 微妙來訪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60章 趙郡太守第67章 慷人之慨第56章 遲到樑使第20章 高熲事件第15章 京城讖語第48章 攻破大營第25章 意外收穫第29章 風過雁門
第34章 兩面三刀第63章 一支冷箭第1章 初入楊府第21章 雙猛大戰第46章 褚氏父子第15章 打進楔子第5章 公主請客第7章 賀若之怒第21章 試探底線第19章 贖買條件第33章 拜彌勒教第54章 西域戰略第8章 臨戰前夜第18章 調兵遣將第18章 血腥鎮壓第30章 宮中毒蛇第1章 狡雄尋窟第32章 狼水伏擊第13章 萬春茶莊第33章 金精賭彩第17章 收網之時第59章 心有不滿第52章 死不瞑目第51章 連夜清洗第29章 引蛇出洞第61章 南陽事件第96章 舉國兵策第14章 死地後生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30章 驕將爭功第11章 合縱遇挫第3章 雙瞳之將第35章 衛南漁翁第2章 齊郡召將第8章 合縱抗隋第2章 宇文義子第18章 百戰之功第18章 反間之計第28章 暗箭難防第43章 戰船立威第55章 江陵變天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19章 陰山夜襲第31章 夜授密旨第33章 大軍壓境第53章 暗通消息第10章 糧船不到第61章 南陽事件第47章 獨孤家將第27章 拜訪沈家第70章 北方消息第30章 飲恨弘農第29章 金刀贖奴第51章 草原異變第3章 風雨前夜第58章 宮亂之根第20章 世充密使第27章 線娘夜奔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38章 知微見着第25章 一劍穿心第8章 天下十猛第6章 抽中死籤第15章 有失有得第9章 生死之鬥第29章 引蛇出洞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17章 參軍之謎第65章 蕭後心機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45章 佈局西域第37章 欲加之罪第1章 戍堡聞警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33章 智取宜昌第2章 宇文義子第37章 南郡出事第32章 被迫西撤第30章 兄弟和解第12章 初到突厥第112章 攻破外城第13章 事態蔓延第21章 幽州平寇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36章 漏網之魚第68章 羅藝之慮第79章 南郡兩事第25章 反奪虎牢第9章 兵臨洛陽第3章 微妙來訪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60章 趙郡太守第67章 慷人之慨第56章 遲到樑使第20章 高熲事件第15章 京城讖語第48章 攻破大營第25章 意外收穫第29章 風過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