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楚王親書

這家旅舍雖然寬大,但顯得比較陳舊了,房子都是木製,整個旅舍呈現一種灰黑色的調子,令人心情有些不爽,所以旅舍的生意也不是太好,只稀稀疏疏住了一點客人。

但這批商人住進後,立刻使旅舍熱鬧起來,衆人安排了住宿,五六名夥計開始忙碌地準備晚飯。

這時爲首商人取出一面銅牌,無意在一名夥計面前晃了一下,夥計的臉色立刻變得嚴肅起來,低聲道:“請跟我來!”

竟是一口流利的漢語,這家旅舍實際上是隋朝安插在高麗的情報堂,正如高麗在隋朝蒐集情報一樣,隋朝同樣在高麗也設置了情報點。

這家雅旅舍便是隋朝內衛所開設,一共安插了二十幾名軍士,都是遼東人,能說一口流利的高麗語,他們冒充高麗人,於半年前買下了這座經營不善的旅舍。

而這支商人其實也是隋軍裝扮,他們一共有三十五人,都是武藝高強的精銳斥候,喬裝成商人進入平壤。

首領姓吳,叫做吳階,是遼東隋軍中的一名斥候校尉,奉命來平壤,他跟隨夥計穿過幾處門,來到了一間院子裡。

“請隨我來,我們掌櫃就在這裡。”

他們走進院子,只見一名皮膚黝黑的中年男子從房間裡走出來,此人便是客棧的掌櫃,也是情報堂的負責人,姓李,真名叫什麼大家都忘了,所有人都稱呼他的李黑炭。

李掌櫃剛纔已經見過吳階。現在見他居然被領來後院,不由一怔,夥計上前對他附耳低語幾句,李掌櫃頓時一陣驚喜,他伸出手,“請把銅牌再給我看看。”

吳階取出銅牌遞給他,李掌櫃仔細看了一遍。頓時變得熱情起來,“原來是自己人,快請進屋說話。”

吳階微微一笑。跟他走進了房間,兩人坐了下來,李掌櫃給他倒了一碗涼茶。笑問:“除了銅牌,應該還有信吧!”

吳階從懷裡取出一封信,這是燕郡太守孫嘉延的信,他將信遞給了李掌櫃,“你想知道的事情信裡都有,我就不多說了。”

李掌櫃接過信看了一遍,臉色頓時變得凝重起來,他緩緩點頭,“我明白了,你們就安心住下來。一切由我來安排……豫章郡,蕭銑和來護兒的權力鬥爭已經進入白熱化,爲了奪取來護兒手中的軍權,蕭銑不惜使用了一種荒誕的手段,自封爲天下兵馬大元帥。率領八萬大軍御駕親征盤踞在建安郡的林士弘殘部。

同時任命來護兒爲兵馬副帥,但不准他隨軍出征,而是命他率兩萬人駐紮九江郡,防禦唐軍東犯。

就在中原大戰漸到尾聲之時,蕭銑率領八萬西樑精兵也抵達了建安郡,進擊林士弘最後五萬餘軍。

此時林士弘已經勢衰,軍糧不足,軍心渙散,和蕭銑軍隊一戰即潰,軍隊大敗,林士弘死在亂軍之中,這一戰斬首兩萬人,生俘三萬餘人,林士弘的勢力徹底被剿滅。

但蕭銑的真正目的並不是剿滅林士弘,而是要奪取軍權,御駕親征確實是一種很有效地奪取軍權手段。

通過這一戰,蕭銑牢牢掌握住了八萬軍隊大權,來護兒的兩個兒子也被清洗出軍隊,一個任命爲建安郡太守,一人任命爲臨川郡太守。

但兄弟二人並不敢去上任,他們只要去上任,必死在路上無疑,兄弟二人連夜逃往九江郡和父親匯合。

此時西樑十萬大軍,蕭銑已掌握了八萬,來護兒明顯落了下風,他手上只有兩萬部屬,只要蕭銑回兵九江,這兩萬軍估計也保不住了。

夜晚,來護兒正和長子來楷商量應對之策,此時來楷比他父親還焦慮,“父親,蕭銑從來都是一個心狠手辣之人,他絕不會手下留情,父親既然已經和他翻臉,那麼結局只有一個,他要殺死父親,以絕後患。”

來護兒揹着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他知道兒子說得有道理,這次蕭銑奪取成功,主要就是因爲自己不夠心狠,不敢殺了蕭銑,但蕭銑卻敢殺他,這令來護兒沮喪不已。

他嘆了口氣,語氣中有些意志消沉,“看來我們得考慮後路了,你們幾兄弟先商量一下吧!商量好了,把結果告訴我一聲。”

來楷一驚,“那父親怎麼辦?”

“我準備隱退了,帶着你們母親回丹陽郡安度晚年,忘記所有煩惱之事。”

“可是父親,林欲靜而風不止,父親雖有心隱退,但天下未安定,恐怕父親想隱退也辦不到,這些南方羣雄都盯着父親呢!李密會第一個找到父親,這不容質疑。”

來護兒眉頭一皺,這確實是一件討厭之事,李密居然要在東南發展,不習水戰的中原之兵居然在江淮割據,他們能放過自己嗎?

就在這時,艙門外有親兵稟報:“啓稟老將軍,船下有隋使求見,就是上次的謝先生,說是千里迢迢趕來,請老將軍務必見他。”

來護兒一怔,快步走出船艙,探頭越過船舷向下望去,只見不遠處岸上站着幾人,在火把的照耀下,好像就是上次來的謝思禮,來護兒點了點頭,“請他上來吧!”

來護兒和謝思禮算是同鄉,謝思禮是江南名門謝氏家族的後人,隨父遷去敦煌郡,祖籍江寧,而來護兒是江都人,老家就在長江邊,和謝思禮的老家隔江相望。

所以兩人相處頗爲融洽,這次楊元慶又派謝思禮前來,就有一種勢在必得之意。

很快,謝思禮在士兵的引領下,走進了船艙,躬身行一禮,“晚輩思禮參見老將軍!”

“原來是謝先生,我們又見面了。”

謝思禮笑了笑,又向來楷拱手見禮,來楷急道:“先生請坐下談吧!”

來護兒感覺到兒子的心急,他不由瞥了兒子一眼,對謝思禮道:“先生請坐!”

謝思禮坐了下來,他也不含蓄,開門見山道:“我聽說蕭銑率八萬大軍剿滅了林士弘,現正在回兵途中,不日將到九江郡,老將軍應該明白蕭銑回來的後果,恐怕連岑文本也勸不住他,老將軍有沒有考慮自己的退路?”

來楷接口道:“父親打算去丹陽郡隱居,但我們都認爲這不太現實,逃不過李密之手,現在父親感到很難辦,不知謝先生有沒有好的辦法?”

謝思禮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給來護兒,“這是楚王殿下給老將軍的親筆信,老將軍請看一看吧!”

來護兒接過信,只見信皮上寫着:‘隋尚書令、天下兵馬大元帥、楚王楊元慶致隋來大將軍。’

楊元慶至今只認他爲隋朝大將軍,而並不認可他在西樑朝的身份,來護兒暗暗嘆息一聲,取出了信。

信的內容令他微微吃了一驚,隨即心中有些興奮起來,楊元慶竟然要攻打高麗,召喚他回大隋效力。

來護兒此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東征高麗的失敗,以至於引發天下大亂,隋失其鹿,東征高麗的失敗已成了他最大的恥辱,成了他畢生的憾事。

他以爲自己這輩子再沒有機會挽回遺憾了,卻沒有想到,楊元慶居然要征伐高麗。

來護兒也知道楊元慶在遼東大敗高麗軍之事,他對楊元慶很有信心,現在楊元慶邀請他再次出征高麗,來護兒真的心動了。

謝思禮又繼續勸說道:“當年楚王殿下也參加了第二次東征高麗,不料因爲玄感造反使他失去了攻打高麗的機會,也成爲殿下最大遺憾,這次殿下準備再徵高麗,他希望老將軍做的副將,共同彌補當年的遺憾。”

來護兒雖年過六旬,但頭腦異常清醒,思路敏捷,他立刻猜到了幾分,楊元慶這麼拉攏自己,他一定是要走海路。

來護兒隨即又問道:“楚王殿下有海船嗎?”

“有!在北平郡濡河口,已經有千餘艘大海船。”

來護兒又沉默片刻,嘆了口氣道:“謝先生可留宿船上,讓我想一想,明天一早,無論結果如何,我都會給先生一個說法……夜晚,江水拍打着大船,大船有節奏地輕微搖晃着,來護兒負手站在船舷邊,久久凝視着黑亮亮的江面,他的心潮儼如江面一樣起伏。

他已年過花甲,這一生中經歷了太多的波折,他命運也隨着天下的動盪而起伏。

但他這一生最大的轉折,卻是在他的晚年到來,也就是現在,他面臨人生最大的選擇。

他心中當然明白,楊元慶現在控制的新隋朝,已經不是從前的隋朝,隋失其鹿,已隨楊廣一起在江都滅亡了。

現在的隋朝是一個新的王朝,而這個王朝的主人,楊元慶竟然親筆寫信給自己了,語氣誠懇,請求自己再度出山,復興大隋,重現開皇盛世。

開皇盛世,來護兒想到的是大隋強盛的武力,東滅北齊,南掃樑陳,北逐突厥,建立不世之戰功。

這一刻,來護兒心中涌起凌雲壯志,他胸中竟有一種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波瀾壯闊之感。

來護兒‘嗖!’地抽出戰刀,凝視着森冷的刀鋒,眼睛眯成一線,誰說他來護兒寶刀已老……

第53章 建德求和第29章 出爾反爾第11章 花開花落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11章 仇恨深化第8章 臨戰前夜第19章 夜攻河內第14章 武周示弱第42章 局勢混亂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25章 燕城大戰第24章 遼東反擊第12章 收官之棋第25章 十猛之計第7章 金剛引狼第26章 說服李靖第14章 暗流涌動第29章 祖孫會談第44章 江陵蕭氏第5章 敏秋心事第69章 道高一丈第37章 三方對質第25章 宇文父子第2章 冤家路窄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28章 洛陽來使第39章 妥協援兵第52章 北平船所第40章 先禮後兵第26章 離間之計第33章 棒打貴客第30章 蛇打三寸第26章 咬金爭功第38章 觸犯利益第18章 舊情難動第13章 深巷小宅第47章 災情初現第46章 王庭之變第88章 爭鋒相對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99章 意外收穫第24章 真假使者第38章 上元燈會第45章 佈局西域第30章 飲恨弘農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22章 收穫不菲第32章 雪夜離京第30章 宮中毒蛇第6章 發現端倪第29章 金刀贖奴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10章 師傅是誰?第39章 李靖奇謀第2章 齊王供奉第19章 蠢蠢欲動第7章 初遇敵情第41章 李密之思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52章 請君入甕第24章 草原天鵝第35章 軟硬兼施第31章 淵突之盟第19章 東巡長城第38章 親情如水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9章 底線突破第6章 玄感起事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32章 狼水伏擊第14章 太守師道第38章 上元燈會第42章 踏平瓦崗第12章 誥命風波第9章 兵臨洛陽第27章 線娘夜奔第49章 唐軍西撤第24章 小男養家第8章 趁亂突圍第17章 收網之時第21章 內部生變第2章 出兵風波第33章 兄弟生隙第7章 國事家事第34章 京城來信第56章 漁翁李密第38章 楊廣之怒第14章 殺雞儆猴第47章 災情初現第29章 太原王氏第27章 各有心思第17章 雄信之災第12章 兵部調令第5章 敏秋心事第22章 極度被動第40章 朝堂之議第77章 截殺突使第23章 都市賣豹第10章 一路追殺
第53章 建德求和第29章 出爾反爾第11章 花開花落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11章 仇恨深化第8章 臨戰前夜第19章 夜攻河內第14章 武周示弱第42章 局勢混亂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25章 燕城大戰第24章 遼東反擊第12章 收官之棋第25章 十猛之計第7章 金剛引狼第26章 說服李靖第14章 暗流涌動第29章 祖孫會談第44章 江陵蕭氏第5章 敏秋心事第69章 道高一丈第37章 三方對質第25章 宇文父子第2章 冤家路窄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28章 洛陽來使第39章 妥協援兵第52章 北平船所第40章 先禮後兵第26章 離間之計第33章 棒打貴客第30章 蛇打三寸第26章 咬金爭功第38章 觸犯利益第18章 舊情難動第13章 深巷小宅第47章 災情初現第46章 王庭之變第88章 爭鋒相對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99章 意外收穫第24章 真假使者第38章 上元燈會第45章 佈局西域第30章 飲恨弘農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22章 收穫不菲第32章 雪夜離京第30章 宮中毒蛇第6章 發現端倪第29章 金刀贖奴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10章 師傅是誰?第39章 李靖奇謀第2章 齊王供奉第19章 蠢蠢欲動第7章 初遇敵情第41章 李密之思第十一章 痛下狠手第52章 請君入甕第24章 草原天鵝第35章 軟硬兼施第31章 淵突之盟第19章 東巡長城第38章 親情如水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9章 底線突破第6章 玄感起事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32章 狼水伏擊第14章 太守師道第38章 上元燈會第42章 踏平瓦崗第12章 誥命風波第9章 兵臨洛陽第27章 線娘夜奔第49章 唐軍西撤第24章 小男養家第8章 趁亂突圍第17章 收網之時第21章 內部生變第2章 出兵風波第33章 兄弟生隙第7章 國事家事第34章 京城來信第56章 漁翁李密第38章 楊廣之怒第14章 殺雞儆猴第47章 災情初現第29章 太原王氏第27章 各有心思第17章 雄信之災第12章 兵部調令第5章 敏秋心事第22章 極度被動第40章 朝堂之議第77章 截殺突使第23章 都市賣豹第10章 一路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