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仁壽宮變(五)

楊元慶也剛剛奉旨來到楊堅的寢宮前,在等候楊堅宣他進去,剛纔一名宦官告訴他,聖上身體不適,太醫正在救治,讓他稍等片刻,就在這時,楊元慶忽然聽見身後有人叫他。

一回頭,只見一名身着皇袍的男子快步向自己走來,楊元慶一下子便認出來了,是太子楊廣。

楊元慶在四年前的開皇二十年見過楊廣,那時楊廣是作爲西路軍主帥進攻西突厥,祖父楊素是副帥,雖然當時只見了兩次,時隔四年,楊元慶還是一眼認出了他。

他連忙上前單膝跪下行禮,“卑職楊元慶叩見太子殿下!”

楊廣連忙將他扶起,在他耳邊迅速低聲道:“聖上已崩,你不要聲張!”

楊元慶大吃一驚,聖上竟然已經駕崩了?儘管消息非常突然,但楊元慶還是剋制住了內心的緊張。

“我能爲太子殿下做什麼?”

“你做我的貼身侍衛,隨我進寢宮,誰敢阻攔,立刻殺之!”

楊元慶還在考慮怎麼給楊堅講述他搏殺達頭可汗的經過,儘量言簡意賅,不影響病人休息,不料楊廣的出現卻忽然使他改變了任務,聖上已崩,楊元慶心中一片茫然,但楊廣不給他任何考慮的時間,拉了他一把,兩人一前一後便向臺階上快步走去。

他現在還處在寢宮大門處,再向裡走,還有兩重宮門,此時楊堅駕崩的消息還沒有傳出,寢宮門口一如往常般平靜,二十名執戟左衛軍士站在門口執勤,楊廣和楊元慶快步走到門口,門口的直殿長攔住了他們。

“太子殿下,聖上未宣,請在門口稍候!”

“聖上宣楊將軍覲見,你們不知道嗎?”楊廣厲聲喝道,卻迅速給楊元慶使了個眼色。

楊元慶身上沒有兵器,他目光盯在直殿長腰間的長刀上,戟是真鐵戟,那刀也應該是真刀,那應是一把十分鋒利的儀刀,刀柄距離他五尺遠,楊元慶決定賭上這一把。

直殿長態度堅決,“沒有聖上宣召,任何人不得入內!”

忽然,楊廣一指殿內,“你們看,宣旨人不是來了嗎?”

就在直殿長一扭頭的剎那,楊元慶陡然發動,他動作迅疾無比,一把抽出直殿長腰間戰刀,一道寒光閃過,直殿長脖子上血光迸出,慘叫倒地,鮮血噴了楊廣一身。

突來的變故使其他十九名守衛都驚呆了,不等他們反應,楊元慶身如迅雷,刀似閃電,連殺數人,剎那間,離大門最近的四人死在他刀下,楊廣也配合默契,在直殿長倒地瞬間,他衝進了寢宮。

其他十五名守衛都反應過來,他們大吼一聲,揮戟向楊元慶刺來,楊元慶腳一挑,直殿長的鐵戟已入他手,他左手揮刀,右手舞戟,左劈右刺,兇猛無比,片刻間,又有八九人慘叫着倒在血泊之中。

剩下幾人見他勇猛無比,勢不可擋,都嚇得大喊一聲,轉身逃走,楊元慶從守衛腰間拽下兩把刀,手握長戟向楊廣追去。

寢宮大門口雖然只有二十名守衛,但廣場和對面走廊上卻有近百左衛士兵,楊元慶殺死十幾人只是在兔起鶻落之間,將所有人都驚呆了,等他們反應過來,楊元慶和楊廣已經先後衝進宮去。

宮門外頓時一陣大亂,‘當!當!當!’的警報聲響起,有守衛在大喊:“抓刺客啊!”

喊聲雖響,士兵們卻不敢輕易衝進寢宮,他們在等直閣將軍賀少康的命令.......

賀少康年約三十歲,身材魁梧,膀大腰圓,武藝極爲高強,號稱左右衛第一將,他的弓箭百發百中,一杆蛇矛使得神出鬼沒,最早他是皇帝楊堅的貼身侍衛,後來進入左衛,成爲左衛將軍元旻的心腹,逐漸升爲直閣將軍,他擔任直閣將軍近八年,資格很老,準備今年秋升爲左衛將軍。

賀少康是今天宮中當值的最高指揮官,他左衛將軍下屬六名直閣將軍之一,本來今天不是他當值,但皇帝楊堅這兩天病情加重,時機已經成熟,柳述便命他換成今天值班,準備今晚動手。

賀少康正在房間內思考今天動手的具體方案,殺楊廣很容易,關鍵是他的上司,左衛將軍史祥那一關,他很可能今晚會進宮值守。

就在賀少康低頭沉思之時,一名太醫緊張地走到房間門口,敲了敲門,賀少康打開門,見太醫表情古怪之極,不由愣了一下,“怎麼,出事了嗎?”

“快去稟報...柳尚書,聖上....已經...駕..崩!”太醫緊張得話都說不清楚了。

“什麼!”

賀少康大吃一驚,他呆了半響,猛地轉身奔回屋,從牀頭取出一張事先準備好的紙條,招手將一名心腹叫上前,“你立刻把這張交給柳尚書,立刻去!”

心腹接過紙條便飛奔而去,賀少康揹着手在房間內焦急地來回踱步,聖上的忽然駕崩,意味今晚的計劃打亂了,他該怎麼辦?是現在就動手嗎?

可是事關重大。沒有柳述指令,他不敢貿然行動,賀少康也不知在房間裡走了多少圈,他在焦急地等待心腹的消息,心腹應該早到了,怎麼還不回來。

賀少康心急如焚,忽然,大寶殿方向傳來了‘當!當!當!’的敲鐘聲,這是警報鐘聲,賀少康愣住了,發生了什麼事?

片刻,一名士兵飛奔而至,“將軍,太子殿下,還有另外一人,殺進大寶殿了。”

賀少康眼睛驀地瞪大了,他忽然大吼一聲,“立刻命弟兄們集中去大寶殿,給我堵住他們!”

........

楊元慶飛奔進殿,片刻追上了楊廣,將一把刀遞給了他,此時楊廣除了楊元慶外,他不敢相信任何人,任何一名守衛都可能已被楊勇餘黨收買,連他派去看守楊勇之人都被收買,他還敢再相信誰?

此刻楊廣已經豁出去了,他拔出長刀,扔掉刀鞘,殺氣騰騰向內宮疾步走去,楊元慶跟在他身後,手中執戟,一邊疾走,一邊警惕地望着四周。

楊堅的寢宮叫大寶殿,呈‘同’字型結構,外面大宮殿套着裡面的小宮殿,十二根硃紅描金大柱分兩排矗立在宮殿中間,宮內有上百名宦官和宮娥,他們嚇得尖聲大叫,跌跌撞撞向兩邊跑開,躲在大柱後,驚恐萬分地望着渾身是血的太子和楊元慶。

楊廣和楊元慶一路疾奔,就在‘抓刺客’喊聲剛剛叫起,而警報鐘聲還沒有敲響之時,他們已經衝到了楊堅的內宮門前,房門外同樣站着十二名侍衛,個個身材魁梧,都是武藝高強之士,他們不是左衛軍士,而是楊堅的貼身侍衛。

他們見太子渾身是血,手握長刀,後面還跟着一名執戟軍官,他們都驚得不知所措,不知發生了什麼事?

楊廣知道這十二名侍衛是父皇的心腹侍衛,不可能被收買,楊廣刀一指他們,厲聲喝道:“柳述造反,你們願跟我護駕否?”

十二名侍衛其實已經聽到宮內傳來哭聲,他們都知道聖上已不妙,卻又不敢擅離職守,太子一聲厲喝,讓他們面面相覷,忽然,他們一起跪倒,“願爲太子效力!”

楊廣大喜,他一指楊元慶,“你們可聽楊將軍命令!”

他快步向內宮衝了進去,楊元慶此時已經明白自己在扮演什麼角色了,他心中一陣苦笑,卻又無可選擇,誰讓他是楊素的孫子,他只得低聲令道:“左邊六人守住宮門,不得放任何人入內,其餘六人跟我來!”

他是沙場百戰之將,言語間自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威嚴,侍衛們不敢不從,右邊六人跟着楊元慶闖進內宮。

楊堅的內宮並不大,被垂地的帷幔一分爲二,外間站着十幾名太醫和二十幾名宦官宮女,個個神色悲慼,尤其太醫們更是神色惶恐,他們誰也沒有料到聖上就這樣駕崩了,他們還以爲聖上和昨天一樣,暈厥後會醒來,沒想到這次暈厥便是去了。

帷幔內傳來幾個女人的悲哭,隨即傳來陳貴人的驚呼,“太子殿下,你要做什麼?你不能拿......”

楊元慶衝進內帳,迎面見幾名宦官和太醫驚恐地跑出來,他閃身讓開,只見牀榻上楊堅枯瘦如骨,面似金紙,已經閉目長逝,幾名宮裝婦人坐在牀榻前哭泣,但此時她們都捂住嘴,神色恐慌望着牀頭邊上的太子。

楊廣已經將劍扔到一邊,在一隻靠牆的檀木櫃子裡焦急地翻找什麼,儘管父皇就死在他身旁,但心急如焚的他已經顧不上哭拜父皇,他要找到玉璽兵符。

一名三十餘歲的美貌女子被推倒在地,正是陳貴人,她爬起身,死勁撕扯楊廣的胳膊,阻止他,“太子,你不能亂來!”

“給我滾開!”

楊廣一腳將她踢倒,陳貴人倒在地上,捂住肚子,臉色露出痛苦之色,楊廣這一腳極狠,幾乎將她踢成內傷。

忽然,楊廣找到了,他捧出一隻紫玉匣,激動得渾身發抖,他打開玉匣,匣內分兩層,上層是皇帝的硃筆和玉璽,下層是十隻虎符,這就是皇帝的軍國大權,玉匣旁還有一份擬好的遺旨,傳位太子登基。

玉璽虎符等物一般是由符璽郎來保管,但楊廣知道,這段時間父皇彌留之際,特地將它們放在自己身旁,就怕最後關頭出亂子。

楊廣緊緊將紫玉匣抱在懷中,又將遺旨收好,他擦去額頭上的大汗,這才緩緩跪在父皇面前,他磕一個頭,垂淚道:“請恕孩兒不孝,不能守在父親身旁,待孩兒剷除叛逆,穩定朝綱,再向父親請罪!”

他抱着紫玉匣對楊元慶喝令道:“我們走!”

楊元慶雙膝跪下,默默向楊堅的遺體磕了三個頭,起身跟着楊廣而去。

.........

【別忘記投票啊!】

第25章 燕城大戰第56章 王妃煩惱第43章 無妄之災第37章 疑兵之計第26章 考場意外第85章 最大讓步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23章 奸佞之計第31章 軍機決策第12章 平亂奪權第57章 高調姿態第29章 情理之中第27章 京城家信第4章 等待消息第7章 義成公主第9章 一名小兵第39章 水師新帥第34章 發現敵蹤第3章 蘇威密謀第32章 啓民提議第12章 引君入甕第33章 大軍壓境第39章 西路使者第55章 陰差陽錯第35章 孤家寡人第1章 落魄高才第3章 意外相遇第20章 毒心李淵第42章 捉虎不易第8章 太原募兵第48章 圍城打援第15章 少年雙猛第65章 北市買珠第33章 拜彌勒教第5章 兩個使者第20章 倉曹參軍第29章 危機漸至第92章 李靖初戰第27章 金口已開第28章 意外消息第38章 吳興沈氏第28章 人心難測第4章 天下大變第10章 窮途出路第4章 以小欺老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49章 引發上怒第34章 兩面三刀第30章 飲恨弘農第52章 人心難測第7章 楊廣之憂第23章 奸佞之計第9章 我想學武第29章 陌刀之秘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75章 條件苛刻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8章 欲速不達第26章 咬金爭功第6章 牽制荊襄第2章 帝王失信第7章 古怪心思第17章 仁壽宮變(九)第14章 三個女人第4章 假手於賀第15章 京城讖語第70章 漢中內訌第6章 夜襲柔遠第43章 關鍵人物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77章 楊氏希望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46章 棋輸一着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3章 情報暗戰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17章 勇闖縣獄第17章 君心難測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10章 除夕意外第8章 被迫換帥第20章 奇恥大辱第51章 長安警報第56章 士信之擇第36章 各有選擇第22章 一生一死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72章 闊綽請客第48章 獨孤家主第17章 君心難測第34章 夜攻太原第40章 羅高離心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25章 意外收穫第16章 解囊救窘第9章 兵臨洛陽第48章 東線突破第18章 反間之計
第25章 燕城大戰第56章 王妃煩惱第43章 無妄之災第37章 疑兵之計第26章 考場意外第85章 最大讓步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23章 奸佞之計第31章 軍機決策第12章 平亂奪權第57章 高調姿態第29章 情理之中第27章 京城家信第4章 等待消息第7章 義成公主第9章 一名小兵第39章 水師新帥第34章 發現敵蹤第3章 蘇威密謀第32章 啓民提議第12章 引君入甕第33章 大軍壓境第39章 西路使者第55章 陰差陽錯第35章 孤家寡人第1章 落魄高才第3章 意外相遇第20章 毒心李淵第42章 捉虎不易第8章 太原募兵第48章 圍城打援第15章 少年雙猛第65章 北市買珠第33章 拜彌勒教第5章 兩個使者第20章 倉曹參軍第29章 危機漸至第92章 李靖初戰第27章 金口已開第28章 意外消息第38章 吳興沈氏第28章 人心難測第4章 天下大變第10章 窮途出路第4章 以小欺老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49章 引發上怒第34章 兩面三刀第30章 飲恨弘農第52章 人心難測第7章 楊廣之憂第23章 奸佞之計第9章 我想學武第29章 陌刀之秘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75章 條件苛刻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8章 欲速不達第26章 咬金爭功第6章 牽制荊襄第2章 帝王失信第7章 古怪心思第17章 仁壽宮變(九)第14章 三個女人第4章 假手於賀第15章 京城讖語第70章 漢中內訌第6章 夜襲柔遠第43章 關鍵人物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77章 楊氏希望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46章 棋輸一着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3章 情報暗戰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17章 勇闖縣獄第17章 君心難測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10章 除夕意外第8章 被迫換帥第20章 奇恥大辱第51章 長安警報第56章 士信之擇第36章 各有選擇第22章 一生一死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72章 闊綽請客第48章 獨孤家主第17章 君心難測第34章 夜攻太原第40章 羅高離心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25章 意外收穫第16章 解囊救窘第9章 兵臨洛陽第48章 東線突破第18章 反間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