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狡雄世充

楊元慶站在臺階前,凝視着天空的烏雲,烏雲遮蔽了天空,星月無蹤,天空已經飄起了絲絲細雨,若在北方,這應該是第一場雪了,可南方,空氣裡還飄蕩着一絲暖意。

身後的門開了,傳來王世充一連串的抱歉聲,“不知楊御史到來,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楊元慶轉過身,只見王世充和三年前相比,白胖了不少,不再是那個狡黠瘦高的兵部員外郎,而是一個又高又胖,頗有幾分官相的王郡丞。

“王郡丞,三年不見,別來無恙乎!”楊元慶拱手笑道。

王世充苦笑着躬身施禮,“三年前之事,楊御史就不要再提了,想起來就令人慚愧。”

“我倒是不想再提,可王郡丞似乎並沒有吸取教訓,讓元慶倍感失望。”

王世充聽楊元慶話中有話,他沉思片刻,便道:“外面不是說話之地,楊御史請到書房一敘!”

“王郡丞請!”

“請!”

楊元慶跟隨王世充來到他的書房坐下,王世充的妻子已經收去了桌上的酒菜,又端來兩杯茶。

王世充端起茶碗笑道:“江都不像北方,還有酪漿,這裡基本上都是煎茶,已經習慣了。”

楊元慶點點頭笑道:“其實酪漿對人的健康也有好處,茶也不錯,都不應單一飲用,混合起來最好。”

兩人寒暄幾句,王世充心中有些不安,話題便轉到正事上,“剛纔楊御史說我尚未從武舉案中吸取教訓,能否請楊御史賜教?”

楊元慶沉吟一下,試探着問道:“王郡丞知道我今曰前來是爲何嗎?”

王世充點點頭,“我心裡明白,請楊御史不吝賜教。”

王世充的回答令人振奮,他知道自己今晚來找王世充的這步棋走對了,他立刻振作起精神笑道:“我覺得王兄最大的失誤就是沒有把握好大勢,看得不夠長遠,一個月前,元家還權傾朝野,可一個朝會便煙消雲散,虞世基被貶黜得默默無聞,據說連住宅漏雨都沒有人肯修,可一眨眼,他又重新登上高位,這些起起伏伏,王兄難道沒有發現它的規律嗎?”

王世充低頭沉默良久,最後他嘆了口氣道:“其實我也明白聖上在刻意打壓關隴貴族,但我總覺得聖上需要建立權力平衡,他不可能將關隴貴族斬盡殺絕,就像楊將軍剛纔所言,元氏家族倒下,獨孤氏又興起,總是以一個關隴世家取代另一個關隴世家,而是不是山東士族,所以我就認爲關隴貴族依然是強勢,楊將軍以爲呢?”

兩人不知不覺便換了稱呼,其實說起來,兩人今天還是第一次會面,但雙方都明白對方的心思,知道他們更多將是合作,所以兩人在談話時都比較坦誠。

楊元慶是希望王世充能配合自己的江都之行,成爲自己大獲全勝的關鍵人物,而王世充則是希望從楊元慶那裡找到自己的正確仕途,使自己不再陷入靠山倒臺的尷尬境地。

楊元慶取下一把劍放在桌上,笑問道:“王兄說這是何物?”

“這是尚方天子劍啊!”王世充無比羨慕地嘆息一聲道。

“如果算上盤郢劍,實際上我已經是第三次拿到天子劍了,大業一朝,無人能和我比,王兄知道這原因在哪裡嗎?”

王世充搖搖頭,“我確實不知,很多人說楊將軍當年有救駕之功,所以聖眷不衰,也有人說楊將軍是有樂平公主的後臺,所以蒙聖上另眼相看,但我總覺得大家都沒有說到點子上,如果楊將軍願意告訴我這個秘密,世充感激不盡。”

楊元慶笑了起來,語重心長道:“其實並不是什麼秘密,都是公開的事情,簡單地說就是一句話,‘一貫堅持,絕不改變’,無論是對齊王還是對關隴貴族,我都是堅持這八個字,所以贏得了聖上的信任,所以三次賜我天子劍。

王兄,愚笨之人只看眼前,待大樹倒時才驚慌覓路,而聰明之人是留有後路,早早爲自己鋪路搭橋,待事情來時,便可從容退卻,再另起爐竈,王兄從前是靠宇文述,現在靠張瑾,如果張瑾再倒下,王兄還會再靠誰,考慮過嗎?”

王世充苦笑一聲,“我就是不知該從武舉案中吸取什麼教訓,才請教楊將軍,楊將軍說了很多,卻沒有告訴我最後的答案。”

“我沒有告訴你答案麼?”

楊元慶輕輕將尚方天子劍向前一推,眯着眼笑了起來,“我執天子劍來江南,難道是來遊玩嗎?”

王世充默默點頭,他明白楊元慶的意思了,聖上在所謂權力平衡的掩飾下,依然在對關隴貴族進行嚴厲打壓,剛剛在朝廷中扳倒元壽,目標一轉,又對準了張瑾,只不過戰線從朝廷轉到地方。

楊元慶給他的答案很簡單,不要再依靠關隴貴族,協助楊元慶扳倒張雲易,轉而投靠皇帝,這纔是最大最堅固的靠山。

他王世充怎麼可能爲了一個張瑾來和皇帝作對?

王世充想通了這一點,便毅然下定決心,站起身道:“楊將軍請跟我來,我帶你去見一個人。”

“誰?”

“楊將軍跟我來便知道了。”

王世充帶着楊元慶向東院走去,走到一座小院前,院門口站着兩名大漢,一左一右站在門口,格外警惕。

“他們怎麼樣了?”

“回稟使君,很安靜!”

王世充點點頭,帶着楊元慶走進了院子。

院子裡一個三四歲的男孩正歡快地玩着竹馬,旁邊蹲着一名年輕婦人,忽然見有人走進,婦人一把孩子抱進懷中,警惕地注視着楊元慶,王世充拾起竹馬遞給孩子,對婦人笑了笑道:“你若想爲丈夫報仇,這是最好的機會。”

他指了指楊元慶,“這是京城來的高官。”

婦人抱着孩子跪倒在楊元慶面前,痛哭流涕,“青天老爺啊!我丈夫被人害死了。”

楊元慶疑惑地看了一眼王世充,王世充淡淡笑道:“這就是殺害韋御史兇手王順郎的妻兒,王順郎已經被張雲易滅口了,他妻兒也險些在丹陽郡被殺,我派人搶先把他們救走。”

“你知道?”楊元慶注視着王世充。

王世充點點頭,“事實上從一開始我就知道了,韋御史寫的奏摺被人掉了包,而火盆裡的碳還沒有點燃,顯然是在換火盆時動手殺人,只能是王順郎,而且他或許猜到自己可能會被滅口,所以留了一手。”

王世充取出一本奏摺遞給楊元慶,“韋御史一共留下三本奏摺,王順郎將兩本交給張雲易,他把另外一本,也是最關鍵的一本藏在驛館的樹洞裡,他事先告訴了妻子。”

楊元慶翻了翻這本奏摺,他又取出那本僞造的奏摺,不得不驚歎僞造者的高明,完全一模一樣,看不出有任何差異。

王世充微微一笑,“這個僞造者我認識,此人姓趙,如果楊御史有興趣認識他,我可以找到此人。”

楊元慶眼睛一挑,目光盯住了王世充,半晌,他搖了搖頭,淡淡道:“王郡丞想多了,我怎麼會做這種事情,若犯下欺君之罪,我楊元慶可得不償失。”

楊元慶又笑了起來,“其實我是有另外一件正事來找王郡丞。”

此時王世充已完全配合了,他恭敬地行了一禮,“楊御史儘管吩咐!”

“希望從明天開始,王郡丞能主持江都大局。”

王世充渾身一震,他明白楊元慶的意思了,緩緩點頭,“下官遵命!”

....離開王世充了府邸,楊元慶坐上馬車,在百餘名侍衛的護衛下,緩緩向自己住處而去,楊元慶又看了看奏摺,低喊了一聲,“三郎!”

楊三郎出現在馬車旁,“公子有什麼事嗎?”

楊元慶把僞造奏摺遞給他看了看,“僞造奏摺之人姓趙,你和四郎想辦法替我找到此人,行事隱秘一點,不要驚動任何人。”

楊三郎點點頭,向楊四郎一揮手,兩人身影迅速消失在黑暗之中,楊元慶凝視着天空,夜空中的雨勢越下越大了。

......時間已經漸漸到了三更時分,江都城內一片漆黑,淅淅瀝瀝地下着冬雨,雨霧瀰漫,整個城池被一種灰色的霧靄籠罩,這時,數百名黑影出現在太守府前,迅速將太守府包圍起來。

太守府內依然亮着一點光,光亮是從書房裡透出,張雲易還沒有睡,坐在桌前奮筆疾書,他是在給父親寫信,講述江都局勢,楊元慶控制了江都地方軍,使他處於一種捱打被動的局面,他感覺早晚會出事,希望父親能及時做好應對準備。

今天傍晚,他的人從丹陽郡趕回來,告訴了他一個不妙的消息,沒有找到王順郎的妻兒,他們竟離奇地失蹤了,這個消息令張雲易的心懸了起來,儘管王順郎的妻兒有可能是逃走,但一種直覺使他感到危險臨近了。

張雲易嘆了口氣,放下筆凝神沉思,就在這時,院子裡傳來一聲悶叫,儘管聲音很小,但夜深人靜時聽得格外清楚。

張雲易大吃一驚,他騰地站起身,大步向牆邊走去,企圖去取牆上的劍,這時,窗戶‘咔嚓!’一聲撞響,幾名士兵從窗戶跳了進來,舉起弓弩對準他,厲聲喝道:“不準動!再動就放箭!”

張雲易停住了腳步,書房門隨即被‘砰!’地一聲踢開,幾十名士兵衝了進來,舉矛團團將他圍住,張雲易冷笑一聲,“楊元慶就這麼急不可耐嗎?”

一名銀盔軍官走了進來,微微拱手笑道:“我家將軍覺得張太守住在這裡不安全,要給張太守另外換個地方。”

這時,一名旅帥走進稟報道:“稟報蘇將軍,我們在後宅地下室內找到了兩名男子,他們承認是萬記船行的東主!”

張雲易的臉色刷地變得慘白。

()

第40章 朝堂之議第35章 亡國之恨第7章 國事家事第22章 庶叔積善第54章 彭城兵變第63章 一支冷箭第34章 尋找突破第70章 北方消息第53章 脣槍舌劍第12章 東都內亂第37章 三方對質第36章 形勢嚴峻第40章 意外之禮第23章 火油風波第40章 南方來人第29章 情理之中第27章 壟斷漕運第37章 一招險計第20章 倉曹參軍第37章 一招險計第47章 雁門初戰第47章 線娘進京第17章 收網之時第25章 意外收穫第1章 營州之變第5章 敏秋心事第10章 李密抉擇第52章 軒然大波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16章 何罪之有?第70章 漢中內訌第58章 宮亂之根第50章 心結難解第3章 情報暗戰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15章 貌合神離第45章 明智決定第4章 客棧新友第39章 雙女初見第10章 遷都角力第1章 上洛隱梟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18章 人贓俱獲第18章 血腥鎮壓第28章 交換戰俘第30章 禍福相倚第8章 夜襲敵哨第30章 尉遲抉擇第36章 楚王親書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18章 緊急情報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7章 古怪心思第11章 鐵腕奪位第60章 關鍵人物第45章 不爲我用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26章 少郎何人第11章 雙雄火併第28章 局勢複雜第12章 裴閥老謀第21章 初次談判第6章 瓦崗分家第7章 金剛引狼第21章 幽州平寇第5章 公主承諾第3章 盂蘭燈會第19章 蠢蠢欲動第38章 知微見着第46章 斷臂之仇第4章 天下大變第23章 唐廷決策第6章 戰前會議第40章 意外之禮第12章 引君入甕第18章 緊急情報第20章 以詐對詐第28章 捉姦在牀第30章 娶妻當慎第19章 李氏父子第24章 酒樓告別第58章 穩住李唐第4章 不露聲色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14章 暗流涌動第15章 黑夜突破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41章 不惹小人第53章 脣槍舌劍第12章 仁基北歸第25章 初查齊郡第32章 被迫西撤第18章 血腥鎮壓第3章 唐魏結盟第43章 丹陽公主第38章 關鍵小賊第7章 世情冷暖第8章 臨戰前夜第22章 極度被動第40章 三管齊下
第40章 朝堂之議第35章 亡國之恨第7章 國事家事第22章 庶叔積善第54章 彭城兵變第63章 一支冷箭第34章 尋找突破第70章 北方消息第53章 脣槍舌劍第12章 東都內亂第37章 三方對質第36章 形勢嚴峻第40章 意外之禮第23章 火油風波第40章 南方來人第29章 情理之中第27章 壟斷漕運第37章 一招險計第20章 倉曹參軍第37章 一招險計第47章 雁門初戰第47章 線娘進京第17章 收網之時第25章 意外收穫第1章 營州之變第5章 敏秋心事第10章 李密抉擇第52章 軒然大波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16章 何罪之有?第70章 漢中內訌第58章 宮亂之根第50章 心結難解第3章 情報暗戰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15章 貌合神離第45章 明智決定第4章 客棧新友第39章 雙女初見第10章 遷都角力第1章 上洛隱梟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18章 人贓俱獲第18章 血腥鎮壓第28章 交換戰俘第30章 禍福相倚第8章 夜襲敵哨第30章 尉遲抉擇第36章 楚王親書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18章 緊急情報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7章 古怪心思第11章 鐵腕奪位第60章 關鍵人物第45章 不爲我用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26章 少郎何人第11章 雙雄火併第28章 局勢複雜第12章 裴閥老謀第21章 初次談判第6章 瓦崗分家第7章 金剛引狼第21章 幽州平寇第5章 公主承諾第3章 盂蘭燈會第19章 蠢蠢欲動第38章 知微見着第46章 斷臂之仇第4章 天下大變第23章 唐廷決策第6章 戰前會議第40章 意外之禮第12章 引君入甕第18章 緊急情報第20章 以詐對詐第28章 捉姦在牀第30章 娶妻當慎第19章 李氏父子第24章 酒樓告別第58章 穩住李唐第4章 不露聲色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14章 暗流涌動第15章 黑夜突破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41章 不惹小人第53章 脣槍舌劍第12章 仁基北歸第25章 初查齊郡第32章 被迫西撤第18章 血腥鎮壓第3章 唐魏結盟第43章 丹陽公主第38章 關鍵小賊第7章 世情冷暖第8章 臨戰前夜第22章 極度被動第40章 三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