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發現真相

楊元慶的內書房從來不準任何下人進入,所以他又換到了外書房,儘管一路趕路使身體着實有些疲憊,但後園出現異物之事還是使他異常重視。

他當然知道這是怎麼回事,說得好聽點,這是瑞兆,是讓他登基的天意,但問題是,這個瑞兆竟然在他府中後園出現,而且被一個掃雪的下人輕易發現,這就不得不讓楊元慶警惕了。

肯定不會是有人翻牆進來埋物,楚王府是‘回’字型結構,後園位於‘回’字的內口裡,牆外面還有外圍府,外府內戒備森嚴,明哨暗哨層層佈防,插翅也難入。

只可能能是內部人所爲,而且肯定是丫鬟或者管家婆之類,男僕是進不了後宅。

此時,後園的異物就擺放在楊元慶面子,是一隻五寸見方的青銅盒,上面長滿了深綠色的銅鏽,就彷彿在土中埋藏千年。

楊元慶打開盒蓋,裡面是一方碧玉印璽,方圓約四寸,上紐交五龍,玉是極品青玉,雕工精湛,細膩圓潤,顯然是出自名家之手。

事實上,真正的傳國玉璽就在楊元慶手中,當年楊廣服毒自盡前,命沈光將玉璽帶回了太原,傳給其孫楊侑。

這隻從後園挖出的玉璽就是仿造傳國玉璽,從玉的用料做工,都可以和真的傳國玉璽一拼,由此可以推斷,這幕後的策劃者,絕不是一個等閒之人。

在下方站着發現玉璽的劉大嬸和負責打理內宅管家婆,她們二人都十分緊張,尤其是劉大嬸,兩腿戰慄,嚇得幾乎要跪倒了。

楊元慶看了她們一眼,感覺到了她們的緊張,便儘量把語氣放得溫和一點。問劉大嬸道:“你先告訴我,是怎麼發現這隻銅盒?”

“回稟。。。老爺。。。”

劉大嬸聲音發抖,戰戰兢兢道:“大概在三天前,下了。。。大雪,我和以前一樣掃雪,掃除一個東西,我以爲是石塊,伸手去撿。不料就是這隻銅盒上的紐子。我。。。我趕緊報告了管家婆。”

“是在哪裡發現?”楊元慶追問道。

“在小徑旁邊,那。。。株百年老桂樹下。”

楊元慶想了想又問:“你每天都清掃嗎?我想知道,和你上一次清掃相隔多久?”

“只隔了一夜,我下午掃時還沒有,在第二天上午再掃就發現了。”

裴敏秋站在另一邊,她的表情十分平靜。就像和丈夫一樣聽取下人的稟報,但她心中卻有一點點不太舒服,因爲楊元慶問的事情都是她已經問過。丈夫爲什麼不問自己,難道還不相信自己嗎?

裴敏秋儘量向好的方面想,或許這是元慶的習慣。他喜歡親自審問,這時,楊元慶又轉向了管家婆,銳利的目光盯着她,緩緩問道:“這幾天丫鬟們誰比較異常?”

楊元慶並沒有考慮是男僕所爲。有侍衛嚴密把守,男僕根本進不了後宅,只能是丫鬟或者婆子,甚至是眼前這個管家婆。

或許是楊元慶眼光太過於銳利,管家婆的兩腿劇烈戰慄起來,腿一軟,竟跪在地上,萬分緊張道:“老爺,這幾天我仔細觀察過,真的。。。沒有人異常,也沒有誰出入府門。”

“一個人都沒有嗎?出入府門。”

“就是。。。。老婆子前天出去一次,但。。。老爺,此時和我無關,我不知道。”管家婆嚇得語無倫次,她發現自己成爲了最大嫌疑人。

楊元慶並沒有懷疑管家婆,他看得出來,不是管家婆所爲,他陷入沉思,這應該是下雪前所埋,而且就是下雪的前一天晚上所埋,那麼寒冷的天氣。。。。。

“第二天有沒有誰受寒感恙?”楊元慶又緩緩問道。

管家婆連忙道:“是有兩個丫鬟感恙了,一早沒有起來。”

這時,裴敏秋忽然臉色一變,她似乎想到了什麼?心中開始怦怦跳了起來,她努力剋制住了自己的緊張,儘量表現得若無其事。

楊元慶當然知道,埋東西的人不一定會感冒,但苦無線索,只能往這種偶然性上去考慮。

其實這也並不是什麼壞事,是有人希望他登基,而且是不少人希望他登基,只是竟然買通自己府上人,又把此物埋在王府後園裡,這令他心中頗爲不爽。

當然,如果此事傳出去,效果確實很好,只是。。。。。

楊元慶又回頭問妻子,“這件事城中傳開了嗎?”

裴敏秋搖搖頭,“我也不知,這幾天我沒有出門,也沒有人向我稟報這種事。”

楊元慶沉思片刻,這件事他倒要好好關注一下……裴敏秋陰沉着臉一路匆匆而行,直接回了自己的院子,她上了二樓,來到了兒子楊寧的房門前。

“你們在外面等着!”裴敏秋怒氣衝衝對幾名丫鬟道。

幾名丫鬟都止步不前,她們心中都有點害怕,很少見主母這麼生氣,也不知發生了什麼事。

裴敏秋推門進了兒子的房間,房間裡很暖和,他坐在桌前練字,旁邊有幾本他正在讀的書。

前天,楊寧忽然有些受涼,病得還不輕,所以這兩天他都請假在家,沒有去弘文館讀書。

聽見了開門聲,楊寧一擡頭,卻見是母親,他連忙起身,恭恭敬敬垂手而立,“母親!”

“你現在感覺怎麼樣了,頭還痛嗎?”裴敏秋坐了下來,語氣淡淡地問道。

“回稟母親,頭已經不痛了,今天見了爹爹,感覺一點影響都沒有。”

“嗯!”

裴敏秋點點頭,又問道:“那你怎麼受涼的,我一直想不通,好好地呆在屋子裡,怎麼會受涼?”

裴敏秋緊緊地注視着兒子的表情,楊寧低下了頭,一句話都不敢說。裴敏秋又忍住氣問道:“我記得前些天,你拿回來一個布包裹,裡面是什麼東西,拿給我看看。”

“沒。。。沒什麼?”楊寧緊張得聲音發抖。

“砰!”裴敏秋重重一拍桌子,怒斥道:“逆子,你敢對我說謊嗎?”

楊寧嚇得跪了下來,帶着哭腔說:“娘,孩兒不敢說謊。”

裴敏秋已經氣得滿臉通紅。厲聲喝問道:“那好。你告訴我,那包裹裡是什麼?你又是怎麼感恙的?”

楊寧嚇得臉色慘白,他深深低下頭,小聲道:“求求娘別問了,我真的不能說。”

裴敏秋已經明白了大半,她見兒子到現在還不肯說。恨得一咬牙道:“那好,我去告訴你爹爹,讓你爹爹來審你。看你說不說!”

說完,裴敏秋站起身向外便走,楊寧一下子抱住母親的腳。放聲大哭起來,“別告訴爹爹,我會被打死的。”

裴敏秋見兒子哭得可憐,她的心一下子軟了,兒子不過才八歲。還是個孩子,真正可恨的是背後唆使他的人,自己跟孩子計較什麼?

她嘆了口氣,又坐了下來,略略平靜下來,這才柔聲問道:“你告訴娘,後園那個東西是你埋的嗎?”

楊寧其實這兩天心中也很害怕,他前天去後院,才發現東西已經沒有了,但家中誰都不提此事,就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

他心中忐忑不安時,沒想到父親會忽然回來了,此時他正心慌意亂,不料卻被母親先發現了。

楊寧知道已經瞞不過去,只得抹去淚水,點了點頭,裴敏秋見真是兒子所爲,心中的怒火騰地燃起來。

“是你師父讓你做的嗎?”裴敏秋當然知道不是兒子,兒子沒有那麼貴重的東西。

楊寧慌忙搖頭,“和師父沒有關係。”

裴敏秋心中一愣,不是他師父,那會是誰?這時裴敏秋心中忽然想到一個人,心中儼如墜入冰窟,她盯着兒子一字一句道:“是外祖公讓你乾的,是不是?”

楊寧見母親已經猜到,他緊咬一下嘴脣,小聲解釋道:“母親,外祖公真的沒有惡意,滿朝文武都是這樣期盼,希望父親登基,外祖公說,這是製造瑞兆,連杜相國也這樣說過,希望父親儘快登基,孩兒覺得沒有錯,所以才。。。。。”

裴敏秋已經出離憤怒了,她恨得心中滴血,自己的祖父竟然利用了自己的兒子,一個才八歲的孩子,利用他的懵懂和無知,讓他做這種事,他是在害自己的兒子,這會害死他。

“母親,孩兒做得不對嗎?”楊寧怯生生問道。

望着兒子清澈而無辜的眼睛,裴敏秋心疼地將他摟在懷中,“孩子,你還小,還不懂大人的事情,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簡單,該不該登基,你爹爹心裡有數,你不要再給爹爹惹禍,知道了嗎?”

楊寧輕輕點頭,“孩兒明白了,娘,你會告訴爹爹嗎?”

楊寧擡起小腦袋,一臉可憐地問道。

“我……裴敏秋這才反應過來,祖父就是吃準了自己不會告訴元慶,纔敢這麼肆無忌憚,她心中恨極,卻又無可奈何。

“娘暫時不會說。”

裴敏秋無奈地嘆了口氣,“但娘也不會一直瞞着你爹爹,我會找個合適的時機告訴他。”

裴敏秋蹲下來,注視着兒子的眼睛,鄭重地告訴他,“寧兒,你一定要記住孃的話,你是姓楊,而不是姓裴,明白嗎……()

第4章 入伍斥候第71章 血色之夜第48章 圍城打援第6章 小事化大第1章 初入楊府第57章 共飲合巹第27章 李思楊慮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4章 露出破綻第30章 驕將爭功第16章 識破敵計第63章 一支冷箭第34章 發現敵蹤第1章 漳南小村第81章 老孃不幹第38章 楊廣之怒第37章 回京前夕第40章 意外之禮第10章 李密抉擇第17章 西征情報第4章 等待消息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42章 長安科舉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24章 朝堂對質第38章 親情如水第7章 義成公主第17章 西征情報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23章 火油風波第14章 長孫求救第35章 激戰尉氏第2章 帝王失信第39章 父子攤牌第17章 路遇李淵第48章 家族之弊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7章 生死之約第14章 臨榆關下第27章 接風酒宴第4章 江淮伏威第21章 匪夷所思第3章 盂蘭燈會第3章 勸降建德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32章 龍有逆鱗第49章 蕭家試探第36章 返回太原第6章 養虎生患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77章 截殺突使第34章 兩面三刀第17章 西征情報第1章 如期而至第14章 貌忠實奸第14章 太守師道第14章 府門遭遇第29章 南下清河第11章 鐵腕奪位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47章 獨孤家將第19章 夜攻河內第1章 漳南小村第34章 知己知彼第23章 世充求救第14章 死地後生第47章 線娘進京第1章 灞橋秋色第14章 死地後生第54章 彭城兵變第60章 大戰悄至第47章 匪亂再起第43章 催風助火第12章 初到突厥第28章 洛陽來使第12章 誥命風波第41章 不惹小人第25章 秦王心計第30章 巡視考場第2章 世充登基第12章 練武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17章 尋找線索第43章 戰船立威第36章 各有選擇第39章 發現機會第31章 矛盾激化第34章 京城來信第8章 一點眉目第30章 巡視考場第4章 入伍斥候第29章 南下清河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3章 微妙來訪第34章 發現敵蹤第6章 夜襲柔遠第36章 返回太原第10章 遷都角力第7章 幽州之憂第5章 公主承諾
第4章 入伍斥候第71章 血色之夜第48章 圍城打援第6章 小事化大第1章 初入楊府第57章 共飲合巹第27章 李思楊慮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4章 露出破綻第30章 驕將爭功第16章 識破敵計第63章 一支冷箭第34章 發現敵蹤第1章 漳南小村第81章 老孃不幹第38章 楊廣之怒第37章 回京前夕第40章 意外之禮第10章 李密抉擇第17章 西征情報第4章 等待消息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42章 長安科舉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24章 朝堂對質第38章 親情如水第7章 義成公主第17章 西征情報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23章 火油風波第14章 長孫求救第35章 激戰尉氏第2章 帝王失信第39章 父子攤牌第17章 路遇李淵第48章 家族之弊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7章 生死之約第14章 臨榆關下第27章 接風酒宴第4章 江淮伏威第21章 匪夷所思第3章 盂蘭燈會第3章 勸降建德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32章 龍有逆鱗第49章 蕭家試探第36章 返回太原第6章 養虎生患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77章 截殺突使第34章 兩面三刀第17章 西征情報第1章 如期而至第14章 貌忠實奸第14章 太守師道第14章 府門遭遇第29章 南下清河第11章 鐵腕奪位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47章 獨孤家將第19章 夜攻河內第1章 漳南小村第34章 知己知彼第23章 世充求救第14章 死地後生第47章 線娘進京第1章 灞橋秋色第14章 死地後生第54章 彭城兵變第60章 大戰悄至第47章 匪亂再起第43章 催風助火第12章 初到突厥第28章 洛陽來使第12章 誥命風波第41章 不惹小人第25章 秦王心計第30章 巡視考場第2章 世充登基第12章 練武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17章 尋找線索第43章 戰船立威第36章 各有選擇第39章 發現機會第31章 矛盾激化第34章 京城來信第8章 一點眉目第30章 巡視考場第4章 入伍斥候第29章 南下清河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3章 微妙來訪第34章 發現敵蹤第6章 夜襲柔遠第36章 返回太原第10章 遷都角力第7章 幽州之憂第5章 公主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