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緣定三生

“朕已經失去了一個兒子,不想再失去最後一個,元慶,這件事到此爲止。”

這是楊廣最後交代的一句話,楊元慶在回程的路上,細細體會着這句話的含意,他能理解楊廣的心情,長子已逝,如果再追究下去,他這個次子也未必保得住。

楊元慶也忍不住嘆息一聲,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誰能想到楊昭之死竟成爲楊暕的救命稻草。

皇子不同於大臣,楊廣有雷霆魄力處罰虞世基,卻沒有魄力處罰自己的愛子,楊暕躲過了此劫,那就意味着他和楊暕的鬥爭將持續下去。

楊元慶不再想此事,調頭向裴府而去,昨天裴蘊的一紙彈劾,正是壓倒虞世基的最後一根稻草,這應該是裴家對自己的助力,他於情於理都應對裴矩表示感謝。

不多時,楊元慶和幾名手下來到了裴府,也是巧,正好在府門前遇到了裴敏秋的父母,裴文意和妻子王氏,夫妻二人是出門散步納涼,正要返回府中。

“元慶!”

裴文意看見了楊元慶,笑着向他打個招呼,楊元慶連忙上前躬身施禮笑道:“伯父伯母,這是出門散步嗎?”

“嗯!老習慣了。”

裴文意笑了笑道:“謝謝你前天送來的獵物,那隻山豬不錯,肉味鮮美,下次若再有收穫,別忘記給我留一條腿。”

“老爺!”

王夫人在一旁低聲埋怨,“哪有在晚輩面前這樣說話的?”

裴文意捋須呵呵笑了起來,“開開玩笑不妨,元慶也是一個直率的人,沒有那麼多心思。”

楊元慶也忍俊不住地笑了,他發現裴文意從表面看,是很老實木訥,可真正接觸多了,才發現他也有風趣幽默的一面,居然讓自己給他留一條野豬腿,他意識到裴敏秋活潑可愛的一面像誰了,實際上就是像她父親。

他連忙拱手笑道:“伯父喜歡山豬,明天我再去打兩隻來。”

裴文意笑眯眯道;“我只是說着玩,你可千萬別當真,野豬肉吃成習慣了,瞧我這身板子,難道以後還得自己去獵野豬不成?”

衆人都笑了起來,王夫人也忍不住笑着在自己丈夫的肩膀上捶了一記,這時,裴矩的長孫裴晉走出門,對楊元慶拱手道:“楊將軍,祖父請你進去!”

裴晉又給二叔二嬸施一禮,裴文意對楊元慶道:“去吧!若有正事就不耽誤你了。”

楊元慶微微欠身,便跟着裴晉走進了府內,裴文意望着楊元慶的背影,低聲對妻子笑道:“薰娘,如果他做我們的女婿,我覺得倒也不錯。”

王夫人嚇了一跳,連忙問:“公公和你說起敏秋之事了?”

裴文意點點頭,“前兩天和我說起此事,問我有沒有意見?”

王夫人緊張地問:“那你怎麼說?”

裴文意奇怪地看了妻子一眼,“難道你不願意?”

王夫人被說中了心事,臉一紅,不知該怎麼說,其實她倒不是看不上楊元慶,實在是三年前她便已答應了兄長的請求。

王夫人的孃家是太原王氏中地位較低的一房,她只有一個哥哥,三年前哥哥告訴她,王家想和裴家再聯姻,由王家嫡長孫王俊娶裴家嫡女,她哥哥的意思就是想把敏秋嫁給王家長孫,這樣她孃家在家族中的地位就能夠提高,王氏便答應了兄長。

因爲敏秋當時年少,所以這事也暫時不提,現在敏秋漸漸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公公卻想把敏秋嫁給楊元慶,讓王夫人有點不知所措。

裴文意頓時明白過來了,一定是三年前那件事,他搖搖頭笑道:“王俊不過是個小縣令,他能和堂堂的豐州總管相比嗎?”

“老爺,你怎麼也變得這麼勢利了?”王夫人有點不高興,她不願丈夫這樣說自己的孃家。

“我只是這樣說說,我是那樣的人嗎?”

裴文意也收起玩笑之心,鄭重對妻子道:“我也承認王俊那孩子品行端正,也求上進,但讓敏秋嫁給他,是你大哥的意思,你大哥是什麼想法,我很清楚,我不喜歡拿我女兒做家族權斗的籌子,薰娘,女兒的婚事我覺得要聽聽她本人的意願,我也沒有明確答應父親,我只是說,只要敏秋本人願意,我沒有意見。”

“那好吧!我去和女兒談談,如果她願意嫁給楊元慶,而不是王家,我一定尊重她的意願,絕不會勉強她,她也是我的寶貝女兒,我當然希望她能嫁給自己喜歡的人。”

夫妻倆一邊說,一邊向內宅走去。

.......貴客堂內,裴矩正和楊元慶談論着虞世基之事,虞世基被貶,就意味着相權和吏權將均分,而裴家卻是最大得益者,內閣七曹,裴家就佔了兩人,只要他再結盟兩人,那麼裴閥就在內閣中佔了多數,將一躍成爲大隋第一大勢力。

說起來,這件事還得感謝楊元慶,裴矩也不隱瞞楊元慶,直接將這個利益關係給楊元慶分析了,這個結果卻是楊元慶沒有想到,他本意只是想打壓齊王的勢力,虞世基被貶職,齊王勢力至少下降了四成,沒想到卻提高了裴閥的勢力,使楊元慶忍不住笑了起來。

“如果是這樣,那真的就是一箭雙鵰了。”

裴矩也感慨道:“是啊!這兩年我們也是費盡心機想扳倒虞世基,彈劾他的奏摺至少也有幾十本了,可聖上就是置若罔聞,我們也灰了心,卻沒想到你另闢蹊徑,從他妻兒身上着手,竟一舉成功,讓我們都覺得有點匪夷所思。”

“其實這裡面也是有一點偶然,我也沒有料到虞世基竟然不在京城,如果他在府內,他就絕對不會使用刺殺這個方案,而應該是向皇帝告御狀,買兇殺人這種蠢辦法只有那種驕橫而不懂朝廷規則的女人才想得到。”

裴矩微微笑道:“你說得對,這裡面確實有點偶然,不過,你若不殺那一百多名齊王死士,他就不會離開京城,這裡面有果必有因,也是他氣數使然,只能說是天意。”

楊元慶點了點頭,他又問:“虞世基去職,那不知誰會替代他入選內閣?”

裴矩想了想道:“其實這內閣的人員安排是有跡可尋,像蘇威本身是相國,牛弘是代表吏部,張瑾是代表關隴貴族,宇文述是代表晉王舊人,我和裴蘊是代表北方士族,虞世基是代表南朝世家,既然虞世基被貶,那他的接任者必然也是南朝舊臣,我估計會是門下侍郎蕭琮,他是皇后族兄,蕭氏名門,虞世基既然是陳朝舊臣,那一下個必然是樑朝舊臣,聖上自會平衡南方勢力,所以十有八九就是蕭琮。”

這種對朝廷勢力的掌握,楊元慶還沒有入門,無法和裴矩的精明老辣相提並論,他只能虛心聽取裴矩的分析。

但今天裴矩的心思並不是放在對朝廷勢力的分析上,他的心思是放在楊元慶的身上,本來他準備把敏秋帶在身邊,和聖上南巡時再談他們的婚事,不料聖上卻因爲太子病逝而取消了南巡計劃,眼看楊元慶就要北歸五原郡,裴矩心中就有點着急了。

裴矩沉吟一下,便緩緩說出了他的想法,“元慶,上一次請你吃飯,本來是想把喜兒許給你,但我發現你和喜兒沒有緣分,便不再提此事,現在我看你和敏秋頗爲投緣,如果你有心的話......”

裴矩正式向楊元慶提出了婚約,其實裴家准許裴敏秋和楊元慶一同去打獵,便是一種暗示了,否則,以裴家家規之嚴,怎麼可能准許家族未婚之女跟隨一個年輕男人去狩獵,還有過夜的可能,裴家已經在行動上對楊元慶提出了婚約,只不過裴矩是將這個婚約明確提出來.

楊元慶沉思良久,坦率地說,他需要這門婚姻,他需要和裴家這樣的名門世家聯姻,也只有這樣,等天下大亂時,他纔有資本和關隴貴族對抗,也只有聯合北方士族和山東豪傑,纔可能和強大的關隴貴族對抗,裴敏秋溫柔賢惠,是他最好的正妻良配,只是出塵只能委屈她爲次妻了。

他心中嘆息一聲,終於點了點頭,“我願意娶敏秋爲妻,只是祖父新葬,一兩年內都不宜談婚論嫁。”

裴矩也捋須笑道:“其實我也想告訴你,裴府有家規,族女十六歲後方能出嫁,今年敏秋才十四歲,可以現定下這門婚事,這樣就兩全其美,不過我提醒你,元慶,訂婚需要長輩出面。”

這個規矩他知道,楊元慶想了一想,楊家是不可能,他不想讓父親替他出面,舅父倒不錯,可惜太遠了一點,楊元慶心念一轉,便道:“那我請樂平公主替我訂婚,可好?”

“可以!”

裴矩眯着眼笑了起來,“只要你承認她是你長輩,裴家沒有意見。”

.......內室,王氏也在和女兒談心,雖然她是希望能親上加親,女兒嫁給王家嫡長孫,但如果女兒願意嫁給楊元慶,她也不會反對。

“敏秋,估計今天你祖父會和元慶提到你的婚事,當然現在只是意向,最後還是要徵求父母的意見,才能正式訂婚,所以爲娘問你,現在你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太原王氏的嫡長孫,那是一個品行端正,求上進的年輕人,今年二十歲,已出任解良縣令,同樣是前途無量,另一個便是楊元慶,他的人品我不瞭解,不過官做得蠻大,也不知以後會不會有什麼挫折?娘是給你自己選擇,你覺得哪一個你更喜歡一點?”

裴敏秋羞得滿臉通紅,心中怦怦直跳,這還用得着她選嗎?楊元慶從大火中救她一命之時,她的心便已經容不下別人了。

她輕咬着嘴脣,滿面含羞地小聲說:“娘不瞭解楊將軍,可是女兒瞭解他。”

王氏苦笑一聲,無奈地望着女兒,女兒已經做出了選擇,她還能再說什麼呢?

()

第9章 貿易之利第45章 兵壓江陵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6章 北地天鵝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11章 霹靂出擊第44章 當局者迷第26章 奸商本色第23章 世充求救第38章 兵分兩路第2章 帝王失信第12章 初到突厥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19章 關隴雙貴第15章 校場競箭第26章 少郎何人第23章 世充求救第17章 仁壽宮變(九)第29章 豐都事件第24章 汾陽宮監第24章 等待機會第75章 條件苛刻第73章 計賺敵降第33章 拜彌勒教第24章 以信立身第14章 武周示弱第1章 營州之變第23章 都市賣豹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45章 烈火焚城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27章 接風酒宴第34章 緊急應對第6章 王府夜話第61章 動之以情第17章 發現契苾第33章 官場暗鬥第13章 事態蔓延第22章 公主夜宴(下)第44章 公主阿蠻第21章 京城來人第22章 南壓李淵第5章 動之以情第59章 兄弟反目第39章 發現機會第39章 李靖奇謀第11章 花開花落第36章 漏網之魚第8章 太原募兵第88章 爭鋒相對第1章 初使西域第17章 君心難測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39章 泄露天機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23章 唐廷決策第20章 君心似虎第23章 唐廷決策第58章 蕭後心思第7章 大利望族第9章 朝局悄變第64章 宮外之音第43章 苛刻條件第34章 推波助瀾第5章 敦煌布棋第28章 暗箭難防第36章 朝會危機第33章 京城讖語第57章 兩個要求第39章 水師新帥第55章 借風夜襲第25章 野心泄露第77章 楊氏希望第24章 朝堂對質第22章 銀甲小將第42章 局勢複雜第22章 收穫不菲第29章 情理之中第77章 截殺突使第74章 難得一致第118章 咬金請纓第10章 遷都角力第2章 聖旨東至第9章 我想學武第34章 突破之口第16章 重大隱憂第30章 玄感回京第13章 逃兵危機第37章 南郡出事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9章 兵臨洛陽第44章 爾虞我詐第29章 出爾反爾第3章 微妙來訪第23章 楊家禍根第12章 誥命風波第11章 雙雄火併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12章 兵部調令第5章 元慶回京
第9章 貿易之利第45章 兵壓江陵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6章 北地天鵝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11章 霹靂出擊第44章 當局者迷第26章 奸商本色第23章 世充求救第38章 兵分兩路第2章 帝王失信第12章 初到突厥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19章 關隴雙貴第15章 校場競箭第26章 少郎何人第23章 世充求救第17章 仁壽宮變(九)第29章 豐都事件第24章 汾陽宮監第24章 等待機會第75章 條件苛刻第73章 計賺敵降第33章 拜彌勒教第24章 以信立身第14章 武周示弱第1章 營州之變第23章 都市賣豹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45章 烈火焚城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27章 接風酒宴第34章 緊急應對第6章 王府夜話第61章 動之以情第17章 發現契苾第33章 官場暗鬥第13章 事態蔓延第22章 公主夜宴(下)第44章 公主阿蠻第21章 京城來人第22章 南壓李淵第5章 動之以情第59章 兄弟反目第39章 發現機會第39章 李靖奇謀第11章 花開花落第36章 漏網之魚第8章 太原募兵第88章 爭鋒相對第1章 初使西域第17章 君心難測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39章 泄露天機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23章 唐廷決策第20章 君心似虎第23章 唐廷決策第58章 蕭後心思第7章 大利望族第9章 朝局悄變第64章 宮外之音第43章 苛刻條件第34章 推波助瀾第5章 敦煌布棋第28章 暗箭難防第36章 朝會危機第33章 京城讖語第57章 兩個要求第39章 水師新帥第55章 借風夜襲第25章 野心泄露第77章 楊氏希望第24章 朝堂對質第22章 銀甲小將第42章 局勢複雜第22章 收穫不菲第29章 情理之中第77章 截殺突使第74章 難得一致第118章 咬金請纓第10章 遷都角力第2章 聖旨東至第9章 我想學武第34章 突破之口第16章 重大隱憂第30章 玄感回京第13章 逃兵危機第37章 南郡出事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9章 兵臨洛陽第44章 爾虞我詐第29章 出爾反爾第3章 微妙來訪第23章 楊家禍根第12章 誥命風波第11章 雙雄火併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12章 兵部調令第5章 元慶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