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隋唐大戰(二十三)

長安圍城已經過去了近十天,隋軍始終沒有發動攻勢,從一開始,楊元慶便沒有打算攻城,唐朝已經大勢已去,唐軍已經沒有任何希望,或許剛開始他們還有點茫然,但隨着時間推移,他們只會越來越絕望.......

第十天上午,長安的東、西、南四面城牆外,各出現了十架巨大的投石機,巨型投石機高達兩丈五尺,被數十頭牛拉拽着,轟隆隆向城牆挺進。

城頭的士兵頓時緊張起來,噹噹敲響了警鐘,早已被折磨得筋疲力盡的唐軍士兵再次奔上城頭,張弓搭箭,心中忐忑不安望着城下緩緩靠近的投石機。

“準備牀弩!”

段德操大聲叫喊,一架架牀弩搭上了城垛,對準了數百步外的投石機。

“射擊!”

咚咚鼓聲響起,城頭上的上千架牀弩同時發射,密集的長箭矢射向投石機,力量強勁,射在木架上啪啪作響,不斷有拉拽的牛被射中,倒在血泊之中。

巨型投石機在三百步外停下,一架投石機由百餘名士兵拉挽,長達數長的投擲臂杆被拉彎下來,幾名隋軍士兵將圓球形的皮囊放進了投石機內。

“放!”

數十顆大皮球接二連三向長安城頭投擲而去,在空中,球囊破裂開,一團團傳單鋪天蓋地飄落,紛紛揚揚被風吹進了城內,城頭上的唐軍士兵也停止了射擊,呆呆地望着天空中飄落而下紙片,很多士兵趁軍官不備,抓起一張揣進了懷中。

“不準私藏。所有傳單上繳!”

段德操騎馬在城頭上大喊,但不久他也絕望了,隋軍又繼續投擲,整個城池上空飄蕩着紙片,足有數十萬張之多。。。。。。

獨孤家族在長安城內擺下了二十四座賑粥大棚,晝夜不停地賙濟長安饑民,使很多家貧無存糧、本已絕望的家庭又看到了希望,每天絡繹不絕的人羣在粥棚前排滿了長隊。接受獨孤家族的賑濟。

僅在利人市大門前就擺下了三座粥棚。每天都有數千人趕來排隊領粥,中午時分,一輛馬車在十幾名騎士的護衛下,緩緩在利人市大門前停下。車門開了,穿着一身普通人服色的李建成從馬車裡走出來。

僅僅十天時間,李建成就瘦了一圈。朝廷中請求投降的呼籲此起彼伏,給他施加了極大的壓力,他也漸漸有些絕望了,今天他專門微服私訪,瞭解民間的情況。

遠遠地,他看見了三座巨大的粥棚。粥棚旁插着一面大旗。上寫‘獨孤賑粥’,四個大字。獨孤家族竟然把所有的糧食都用來賑濟平民了,這讓李建成心中暗歎一口氣。

他明明知道獨孤家族用意何在,卻又無法指責他們,獨孤家族雖然沒有參與朝臣逼宮,但他的所作所爲,卻比逼宮更要打擊李建成的內心。

此時正值中午,三座粥棚前人潮洶涌,數千名貧民從四面八方趕來,粥棚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李建成也排進了隊伍中,幾名侍衛想阻攔,卻被他擺擺手,趕去另一邊,隊伍里人聲喧雜,似乎都在議論着一件什麼事,李建成這才發現他們每人手上都拿着一張花花綠綠的紙片。

“這位老伯,這紙片是什麼?”李建成好奇地問旁邊一名老者。

“呵呵!這是今天上午隋軍投進城的單子,上面有十三條承諾,令人期待啊!”

李建成心中詫異,借過單子看了看,正面寫着一行大字‘大隋王朝告長安軍民書’,接下來則是十三條承諾,第一條便是承諾在關中實行均田制,和河東河北一樣,丁男授田百畝,丁女授田八十畝。

第二條則承諾實行低稅負薄勞役,與民休養生息;而第三條則是唐朝官員一概既往不咎,全部赦免;第四條是承諾不殺李唐宗室,不殺他李建成;第五條是隋朝將定都長安,恢復長安的繁榮,儘快擊潰西突厥,恢復絲綢之路;第六條是開倉放糧,承諾將糧價降到鬥米百文以下。

幾乎每一條都有針對性,非常能打動人心,看得李建成心中一陣陣發涼。

老者笑道:“說老實話,長安上上下下都盼望着隋軍進城,重新恢復開皇盛世時的繁榮,這個唐朝趕緊結束!真的讓人有點厭煩了。”

“就是!”旁邊一名婦人忿忿道:“肯定要完蛋了,還死皮賴臉呆在上面有什麼意思,一天天拖下來,那個李建成不是自詡愛民如子嗎?他若真的愛民,就應該順從民意,結束戰爭,不要再自相殘殺了。”

“馬上就要夏收了,可是城門關着,城外的麥子怎麼辦?”

“我二舅家在絳郡,家裡有一百五十畝地,還分了牛羊,蓋了新房,唐朝在關中幾年,給我們什麼了,屁都沒有!”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聽得李建成心中格外沉重,他再也呆不下去了,離開了隊伍,此時他已經沒有心思再視察市場了,長長嘆息一聲,對侍衛們道:“回宮!”

李建成回到東宮,剛進自己書房,一名宦官便上前稟報道:“陛下,蕭相國和陳相國求見。”

“宣他們進來。”

不多時,蕭瑀和陳叔達匆匆走了進來,臉色神情凝重,上前躬身施禮,“參見陛下!”

“發生什麼事嗎?”李建成平靜地問道,這段時間他經歷了太多的事情,已經有點麻木了。

陳叔達上前道:“啓稟陛下,竇軌、裴寂和封德彝三人率領百官集體辭職,一共有一百五十六名官員遞交了辭呈。”

李建成苦笑一聲,總共才一百七十人不到,就有一百五十六人要辭職嗎?”

他又問蕭瑀,“蕭相國也是這件事嗎?”

蕭瑀搖了搖頭:“陛下,剛纔柴駙馬傳來消息,西城發生了內訌。千餘名士兵要開城投降,被柴駙馬及時制止住了。”

李建成長長嘆息一聲,背手來到窗前,他擡頭凝望着天空的悠悠白雲,民心、臣心、軍心已去,大唐就這麼結束了嗎?

“兩位相國!”

李建成緩緩道:“朕打算開城投降了。”

陳叔達和蕭瑀對望一眼,兩人並沒有反對,其實他們也是想勸李建成投降。隋軍發動了強大的心理攻勢。估計今天晚上就會軍隊譁變投降,除了段德操和長孫順德外,下面的軍官們都不可能再效忠唐朝了,民心、軍心已去。肯定會有軍官投降獻城,與其被隋軍攻破城池,還不如談判投降。得到一點政治優勢。

蕭瑀躬身道:“陛下,臣願意爲使者去隋營與楊元慶談判。”

李建成點了點頭,取出一面金牌給他,“你可以全權代表朕去和隋軍談判。”

。。。。。。。

西城金光門緩緩開啓,蕭瑀帶着兩名侍衛騎馬出了城門,向隋軍大營而去。城上上萬士兵注視着他。他們都明白,這是要和隋軍談判了。

蕭瑀來到隋營前。高聲大喊:“我是大唐相國蕭瑀,奉大唐皇帝陛下之命來見楚王殿下,請與我通報。”

士兵們飛奔去稟報,不多時,營門開啓,一隊楊元慶的親兵從營內駛出,爲首校尉拱手道:“楚王殿下有請,請蕭相國跟我們來。”

蕭瑀深深吸一口氣,跟着他們進營了,他沿着馬道緩行,兩邊戒備森嚴,一隊隊隋軍士兵執槍攜弓,冷冷盯着他,一直來到中軍大帳前,幾名親兵上前搜了身,把他請進大帳。

大帳內只有楊元慶一人,正揹着手站在沙盤前,這一張沙盤是天下沙盤,長寬各五丈,幾乎佔據了大帳一半,蕭瑀走上前躬身施一禮,“參見楚王殿下!”

楊元慶瞥了他一眼,微微笑道:“蕭相國免禮,希望我的親兵沒有對相國無禮。”

蕭瑀搖搖頭,“他們沒有無禮。”

楊元慶笑了笑,又道:“我先告訴相國一個好消息!我手下大將蘇定方率領六萬聯軍攻破了西突厥牙帳,斬敵四萬餘人,射匱可汗被蘇定方親手斬首,俘獲突厥貴族五百餘人,怎麼樣,這是好消息嗎?”

蕭瑀臉上露出苦澀的笑容,“這確實是好消息,作爲一個漢人,我深感欣慰。”

“蕭相國能這樣說,足見心胸寬廣,不過,還有一個不好的消息,段志弘已經率軍投降了隋軍,希望這個消息不要太打擊蕭相國。”

蕭瑀咬了一下嘴脣,這本來是他來談判的一個籌碼,可以讓巴蜀軍投降,但這個籌碼現在卻消失了,他深深吸一口氣,“殿下,我們談一談以後的事情!怎麼解決眼前的困局?”

“蕭相國以爲還有什麼談的必要嗎?”

楊元慶取出一疊信扔到他面前,淡淡道:“這是貴方十四名守城郎將的效忠書,都是用箭射下城,其中有八人表示願意今晚獻城投降,說實話,我完全可以不見你。”

蕭瑀只覺眼前一陣眩暈,半晌他才吃力道:“好!我們只有一個要求,請給予大唐皇帝陛下最後的尊嚴。”

楊元慶點點頭,“封閉府庫,保存檔案,關閉宮門,只要李建成能做到這三點,我可以給他最後的尊嚴,他也不用出城投降。”

“那殿下怎麼處置他?”

楊元慶取出一封信遞給他,“這是我的親筆信,你交給他,我將封他爲唐國公,帶着他的家人去唐縣養老!”

........

長安明德門緩緩開啓,十萬隋軍列隊進入長安,隨着太極宮沉悶的鐘聲響起,意味着一個時代的結束。

第28章 局勢複雜第51章 范陽盧氏第32章 致命疏忽第14章 太守師道第40章 三管齊下第30章 禍福相倚第48章 欲迎還拒第16章 月夜雙殺第40章 意外之禮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64章 予民厚禮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42章 要何封賞第11章 夜襲倉城第51章 將星隕落第18章 調兵遣將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16章 夜探胡營第1章 落魄高才第2章 敵蹤初現第35章 弓如霹靂第22章 井陘遇警第7章 羅藝告密第78章 戰略撤退第11章 月圓之夜第35章 計劃有變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64章 予民厚禮第26章 一條記錄第21章 內部生變第75章 謀主之策第10章 捉兇逼宮第44章 西秦使者第8章 趁亂突圍第18章 調兵遣將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20章 留在草原第6章 裴府家宴第51章 一葉知秋第9章 玄感之憂第25章 野心泄露第45章 明智決定第9章 挖掘線索第3章 小妹何名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68章 西域來客第2章 家法伺候第50章 夜營危機第26章 另有深意第35章 孤家寡人第46章 褚氏父子第22章 河東紳商第32章 啓民提議第19章 一封信件第43章 孰敵孰友第35章 越境事件第3章 盂蘭燈會第23章 夜襲飛狐第46章 拖住主力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90章 大戰悄至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43章 無妄之災第2章 齊王供奉第53章 四子巧郎第48章 獨孤家主第40章 南方來人第78章 攻而不克第29章 側翼佈局第8章 弔孝風波第4章 不露聲色第3章 盜馬風波第5章 咬金練箭第48章 集中民力第16章 解囊救窘第15章 求賢若渴第5章 意外來客第21章 長孫又至第33章 洛陽兵變第15章 楊家喜憂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21章 雙猛大戰第12章 大事化小?第16章 何罪之有?第41章 兵困雁門第53章 暗通消息第14章 暗流涌動第31章 夜訪雲氏第39章 發現機會第2章 冤家路窄第24章 略施小計第7章 兵壓關內第37章 三方對質第41章 李密之思第8章 違規賣酒第25章 十猛之計第7章 士信發威第39章 父子攤牌第19章 邙山遇故第21章 北原謀生
第28章 局勢複雜第51章 范陽盧氏第32章 致命疏忽第14章 太守師道第40章 三管齊下第30章 禍福相倚第48章 欲迎還拒第16章 月夜雙殺第40章 意外之禮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64章 予民厚禮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42章 要何封賞第11章 夜襲倉城第51章 將星隕落第18章 調兵遣將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16章 夜探胡營第1章 落魄高才第2章 敵蹤初現第35章 弓如霹靂第22章 井陘遇警第7章 羅藝告密第78章 戰略撤退第11章 月圓之夜第35章 計劃有變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64章 予民厚禮第26章 一條記錄第21章 內部生變第75章 謀主之策第10章 捉兇逼宮第44章 西秦使者第8章 趁亂突圍第18章 調兵遣將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20章 留在草原第6章 裴府家宴第51章 一葉知秋第9章 玄感之憂第25章 野心泄露第45章 明智決定第9章 挖掘線索第3章 小妹何名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68章 西域來客第2章 家法伺候第50章 夜營危機第26章 另有深意第35章 孤家寡人第46章 褚氏父子第22章 河東紳商第32章 啓民提議第19章 一封信件第43章 孰敵孰友第35章 越境事件第3章 盂蘭燈會第23章 夜襲飛狐第46章 拖住主力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90章 大戰悄至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43章 無妄之災第2章 齊王供奉第53章 四子巧郎第48章 獨孤家主第40章 南方來人第78章 攻而不克第29章 側翼佈局第8章 弔孝風波第4章 不露聲色第3章 盜馬風波第5章 咬金練箭第48章 集中民力第16章 解囊救窘第15章 求賢若渴第5章 意外來客第21章 長孫又至第33章 洛陽兵變第15章 楊家喜憂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21章 雙猛大戰第12章 大事化小?第16章 何罪之有?第41章 兵困雁門第53章 暗通消息第14章 暗流涌動第31章 夜訪雲氏第39章 發現機會第2章 冤家路窄第24章 略施小計第7章 兵壓關內第37章 三方對質第41章 李密之思第8章 違規賣酒第25章 十猛之計第7章 士信發威第39章 父子攤牌第19章 邙山遇故第21章 北原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