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馬、熬鷹、打沙雞(野雞的一種)、打獾和野豬都是大人們的事,大亮這些小孩們是靠邊站的,也就指望着分點野味,解解饞,說實話沙雞、獾和野豬肉遠不如家養的好吃,肉硬並且不香。
狼是國家保護動物的,只趕不打,除非把那達村的鄉親們得罪緊了,吃了很多的羊,再說村裡早已沒了狼,除非東北方向100裡外的林場失了火。小夥伴們喜歡鷹,牧民也是,喜歡的不得了,渴望哪一天能夠像鷹一樣自由的翱翔。
村裡的狐狸、燕子、大雁也是受保護的,燕子是絕對的益鳥,如果誰家來了一窩巧燕子(燕子有泥燕子和巧燕子之分,從壘的窩就可分辨的出,巧燕子的窩大,成半葫蘆形,更加防風、暖和,而泥燕子的窩只是簡單的碗狀半球形),鄰居都的誇半天。
民間相傳:燕子只在富貴的人家築巢。開春的時候,燕子回來了,預示着今年日子會更加紅火,如果沒有,大亮爹媽往往會念叨幾天,他姐姐更是會每天盯着燕子窩看,燕子已經成了家裡的一份子。
可能好些人不知道的是,燕子還是小村的護衛,入夏的時候,我們經常見到鋪天蓋地的燕子在驅趕村莊上空盤旋的鳥鷹,它們是那麼的勇敢、團結、優美、靈活、無所畏懼、具有靈性,敵人往往會落敗而逃,一個小鳥、小雞都叼不走,經常也會見到燕子搭救鄰居麻雀的義舉。而麻雀則差的遠了,鷹一來,只顧四處逃竄,被其各個擊破。沒有人見過燕子的葬禮,否則你就會對它們有更深的認識。
大亮有幸親眼見到過那麼一次。
那一年夏天,他家的燕子窩塌了,五六隻半大的小燕子就那麼摔死了,那天下午,數以百計的燕子在院子裡徘徊,久久不散,拯救未果,一聲聲哀鳴,彷彿呼喚着小燕子的乳名,回來吧,回來吧,也彷彿在送別那些幼小的生靈,又彷彿在安慰着那一對年輕燕子的心。
叫聲讓人揪心,那一對燕子爹媽更是在晾衣架上久久不肯離去,守護屋檐下小鳥的遺體,直到天黑。它們不知是內疚自責還是傷心,應該都有一些吧。
老爹說,今年雛鳥太多,燕子窩超載,於是悲劇就發生了。那天的院子裡的雞嚇的要死,躲的遠遠的。
夜晚,大亮才小心翼翼的把那些小鳥葬在了果園中。
而那一年,屋檐下塌了的窩就那麼空着、破着,大亮時常能看見晾衣架上蹲着一對成燕,它們瑟縮着腦袋,好像是在守望着什麼。
次年,它們終於回來了,窩也被啄來的泥和着唾液修補上,它們又開始孵育幼鳥,這一年很成功,窩很結實。
時間,可能是治癒傷痛最好的良藥。燕子,多麼浪漫、專情、有愛、勇敢的精靈啊!
大雁,是吉祥的象徵,風調雨順的好兆頭,對那達村有着永久居民權的絕大多數農民而言,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的嗎?好雨水,意味着好年頭,好年頭意味着好光景,所以,每年南歸時,儘管它們飛的低,村裡是不允許拿槍打的。
而吃雞黃鼠狼(俗稱:黃皮子)的倖免遇難,是因爲其獨特的迷信色彩,在小村的某些人家(比如小迷糊的爺爺老迷糊家)有着超乎尋常的地位。
據說黃皮子有一定的機率會修成仙,它們成仙后,會治病救人,通過村中的有緣人,顯出靈來,這就是大家所說的神婆,如住在隔壁村、大熊的四姨姥姥白四娘,就是專業跳大神的。所以,它們居然贏得了一定的供奉和香火,據說它們也會降災,因爲報復心很強,所以萬不得已不要得罪它們,比如小迷糊家一夜之間就死了二十多隻雞,大熊四姨姥姥家一夜就死了十隻鴨子,這些死去雞鴨身上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傷口都在脖子的血管上,血盡而死,爲此,許半仙和白四娘接連上香唸叨了好久。
長大後,當大亮講起這些故事,他的朋友們就開始好奇了:怎麼越聽上去,越像《新白娘子傳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