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誠?清朝曾國藩先生,他在讀書筆記中爲“誠”下了個定義:“一念不生是謂誠。”心裡一個念頭都沒有時就叫誠,所以心裡面還有一念,這個誠就被破壞了,只有把內心裡的念頭放下,正如佛門經典《華嚴經》裡講的放下妄想、執著,然後才能夠讓自性的智慧、德相顯現,那個智慧就是明察。
《中庸》講:“誠則明矣,明則誠矣。”所以能夠真誠到極處,至誠,就是內心一個妄念都沒有,更沒有自私自利的念頭以及貪嗔癡慢的煩惱,那些障礙真誠的東西,全部都沒有了。在無思無慮處感格天地,這就有感應了。爲什麼感應?智慧現前了。這個智慧是本性中本有的,原來被我們的妄想、執著障礙了,現在妄想、執著沒有了,智慧現前了,“誠則明矣”,“明”就是智慧。“明則誠矣”,有了智慧他就會保持他的真誠、保持至誠,而能夠跟天地感通,“至誠感神”,這個“神”也指的是天地,也就是老子講的,他跟天地融爲一體了,他成聖人了。
我們凡人現在要學習聖人,從哪學起?從“誠”下手可以,也可以從“明”下手。《中庸》裡講“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這個“自誠明”就是自性本來真誠,自性的體就是真誠,無思無慮,沒有妄想執著,就明瞭、有智慧,這是“謂之性”。“性”是什麼?聖人的本性,也是我們人人的本性,就是《三字經》講的“性本善”,這個“性”就是本性。聖人本性是本體真誠而自然有智慧,因爲他沒有障礙智慧的那些東西,所以就明。你可以從“誠”下手,“自誠”而達到“明”。
也能從“明”下手,“自明誠”,先明而後誠。“明”是什麼?通過學習、教育,我們學習聖賢之道、學習傳統文化、學習古聖先賢的教誨,就能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自己該怎麼做人,明白如何來處理跟人之間的關係、跟自然的關係、以及跟天地鬼神的關係。明白了以後,心也就真誠了,知道打妄想沒用,妄想執著只有傷害,沒有利益。更不會有自私自利的念頭,有自私自利實際上是對自己最大的傷害。所以損人利己這句話其實是錯的,損人絕對不會利己,損人只有害己,明白了就不會損人了。明瞭,內心就誠了,“自明誠,謂之教”,教育爲什麼這麼重要?它幫助人轉凡成聖。
所以要祈求跟天地的感應,天地降福佑,“福”就是福氣、福分,“佑”是保佑。福和佑不是說外面有什麼神明在主宰,而是自己內心真誠、有智慧,能夠行善、能夠積德,感應得到福報,這叫做上天降下福佑。實際上,上天在哪裡?上天就是我們的這個心所現的宇宙。心和宇宙是一體的,心能夠向善,宇宙也就善了,所以我們就講天降福佑。這就是“彰”的意思,“彰”就是顯露。什麼東西顯露了?自性的光明。對我們人而言,我們的智慧、我們的德能顯露了;對於外面的境界、宇宙而言,福、美、善的境界現前了。
這些道理,實際上古人都瞭解,所以通過至誠行孝,得到不可思議感應的故事有很多。《二十四孝》講到不少千古傳頌的故事,都是真實的、有歷史記載的,如果記載失誤,早就有人提出異議了。《二十四孝》到現在,至少是到民國年間都沒有人質疑,因爲是真實的。而民國以來,不到一百年間,很多人就開始提出疑問,懷疑古聖先賢的這些教誨,懷疑古代孝子的感應故事。這是因爲不懂得感應的道理,沒有至誠心,感應不了,不能“至誠感神”,所以就不能理解這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