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誠則明矣 明則誠矣

什麼是誠?清朝曾國藩先生,他在讀書筆記中爲“誠”下了個定義:“一念不生是謂誠。”心裡一個念頭都沒有時就叫誠,所以心裡面還有一念,這個誠就被破壞了,只有把內心裡的念頭放下,正如佛門經典《華嚴經》裡講的放下妄想、執著,然後才能夠讓自性的智慧、德相顯現,那個智慧就是明察。

《中庸》講:“誠則明矣,明則誠矣。”所以能夠真誠到極處,至誠,就是內心一個妄念都沒有,更沒有自私自利的念頭以及貪嗔癡慢的煩惱,那些障礙真誠的東西,全部都沒有了。在無思無慮處感格天地,這就有感應了。爲什麼感應?智慧現前了。這個智慧是本性中本有的,原來被我們的妄想、執著障礙了,現在妄想、執著沒有了,智慧現前了,“誠則明矣”,“明”就是智慧。“明則誠矣”,有了智慧他就會保持他的真誠、保持至誠,而能夠跟天地感通,“至誠感神”,這個“神”也指的是天地,也就是老子講的,他跟天地融爲一體了,他成聖人了。

我們凡人現在要學習聖人,從哪學起?從“誠”下手可以,也可以從“明”下手。《中庸》裡講“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這個“自誠明”就是自性本來真誠,自性的體就是真誠,無思無慮,沒有妄想執著,就明瞭、有智慧,這是“謂之性”。“性”是什麼?聖人的本性,也是我們人人的本性,就是《三字經》講的“性本善”,這個“性”就是本性。聖人本性是本體真誠而自然有智慧,因爲他沒有障礙智慧的那些東西,所以就明。你可以從“誠”下手,“自誠”而達到“明”。

也能從“明”下手,“自明誠”,先明而後誠。“明”是什麼?通過學習、教育,我們學習聖賢之道、學習傳統文化、學習古聖先賢的教誨,就能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自己該怎麼做人,明白如何來處理跟人之間的關係、跟自然的關係、以及跟天地鬼神的關係。明白了以後,心也就真誠了,知道打妄想沒用,妄想執著只有傷害,沒有利益。更不會有自私自利的念頭,有自私自利實際上是對自己最大的傷害。所以損人利己這句話其實是錯的,損人絕對不會利己,損人只有害己,明白了就不會損人了。明瞭,內心就誠了,“自明誠,謂之教”,教育爲什麼這麼重要?它幫助人轉凡成聖。

所以要祈求跟天地的感應,天地降福佑,“福”就是福氣、福分,“佑”是保佑。福和佑不是說外面有什麼神明在主宰,而是自己內心真誠、有智慧,能夠行善、能夠積德,感應得到福報,這叫做上天降下福佑。實際上,上天在哪裡?上天就是我們的這個心所現的宇宙。心和宇宙是一體的,心能夠向善,宇宙也就善了,所以我們就講天降福佑。這就是“彰”的意思,“彰”就是顯露。什麼東西顯露了?自性的光明。對我們人而言,我們的智慧、我們的德能顯露了;對於外面的境界、宇宙而言,福、美、善的境界現前了。

這些道理,實際上古人都瞭解,所以通過至誠行孝,得到不可思議感應的故事有很多。《二十四孝》講到不少千古傳頌的故事,都是真實的、有歷史記載的,如果記載失誤,早就有人提出異議了。《二十四孝》到現在,至少是到民國年間都沒有人質疑,因爲是真實的。而民國以來,不到一百年間,很多人就開始提出疑問,懷疑古聖先賢的這些教誨,懷疑古代孝子的感應故事。這是因爲不懂得感應的道理,沒有至誠心,感應不了,不能“至誠感神”,所以就不能理解這些故事。

第244章 實學活用 如法教化第152章 陳毅元帥 赤子事親第197章 師長慈光 至德化人第15章 事業有成 孝爲本源第129章 家之概念 古今不同第105章 公賦充盈 私養不缺第40章 爲母捐腎 感動中國第33章 天性德本 推及五倫第23章 修德行孝 做人根本第211章 諫而盡誠 正氣浩然第86章 斷惡修善 了凡成聖第202章 孝悌一理 親親仁民第209章 諫諍智慧 信而後諫第109章 地位有異 孝心無別第39章 有機素食 大孝國民第53章 評選孝子 廣推孝行第7章 宇宙本體 自性爲道第214章 天性本有 人人具足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148章 立德行義 大衆效法第103章 謹身守節 不辱其親第39章 有機素食 大孝國民第146章 悖德悖禮 招感災殃第56章 自行愛敬 慕化天下第79章 有恥“不敢”成聖成賢第212章 感應第3章 天台體例 五重玄義第18章 明師賢母 志在聖賢第82章 言語有失 因果自負第40章 爲母捐腎 感動中國第98章 海口服刑 學習孝道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4章 孝親本性 恆常道德第226章 順而行之 克盡本分第119章 隨順性德 效果顯著第76章 卿大夫第219章 孟宗哭竹 至誠神助第62章 修己安人 世界和諧第163章 齋戒沐浴 恭敬赤誠第237章 覺悟生死 毀不滅性第50章 宇宙一體 愛人如己第74章 金融詐騙 導致滅亡第108章 貴賤尊卑 不患不及第47章 天子第31章 先王大舜 孝道圓滿第212章 感應第92章 岳飛秦檜 果報迥異第134章 周朝始祖 棄兒后稷第86章 斷惡修善 了凡成聖第10章 孝有三層 成聖圓滿第1章 孝經第153章 人子事親 難得誠敬第185章 禮外治身 樂內治心第161章 守喪三年 定期祭祀第34章 契入境界 當機受益第16章 恩師導引 志存高遠第3章 天台體例 五重玄義第182章 海口監獄 教化顯著第18章 明師賢母 志在聖賢第125章 上行下效 貴在力行第13章 爲報親恩 效法範公第99章 孝子劉霆 背母上學第114章 聖德不遠 我欲斯至第182章 海口監獄 教化顯著第216章 禮敬自然 順應天地第31章 先王大舜 孝道圓滿第45章 九旬資教 愛心永存第133章 聖治第13章 爲報親恩 效法範公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1)第76章 卿大夫第244章 實學活用 如法教化第13章 爲報親恩 效法範公第34章 契入境界 當機受益第240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1)第178章 聖賢言動 規矩有法第115章 三才(1)第169章 處衆爭鬥 招致禍患第152章 陳毅元帥 赤子事親第76章 卿大夫第192章 廣至德第147章 言行謹慎 三思後行第51章 天子博愛 蒼生如己第25章 成書宗旨 時代背景第23章 修德行孝 做人根本第73章 驕奢淫逸 富貴難保第178章 聖賢言動 規矩有法第103章 謹身守節 不辱其親第27章 諸學總彙 六藝之根第184章 政和樂安 政乖怨怒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92章 岳飛秦檜 果報迥異第167章 上位驕慢 前途消亡第117章 深廣解析 發明義理第239章 聖賢制禮 旨在教化第63章 內若有念 外必有相第56章 自行愛敬 慕化天下第1章 孝經第229章 氣竭而息 聲不委曲
第244章 實學活用 如法教化第152章 陳毅元帥 赤子事親第197章 師長慈光 至德化人第15章 事業有成 孝爲本源第129章 家之概念 古今不同第105章 公賦充盈 私養不缺第40章 爲母捐腎 感動中國第33章 天性德本 推及五倫第23章 修德行孝 做人根本第211章 諫而盡誠 正氣浩然第86章 斷惡修善 了凡成聖第202章 孝悌一理 親親仁民第209章 諫諍智慧 信而後諫第109章 地位有異 孝心無別第39章 有機素食 大孝國民第53章 評選孝子 廣推孝行第7章 宇宙本體 自性爲道第214章 天性本有 人人具足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148章 立德行義 大衆效法第103章 謹身守節 不辱其親第39章 有機素食 大孝國民第146章 悖德悖禮 招感災殃第56章 自行愛敬 慕化天下第79章 有恥“不敢”成聖成賢第212章 感應第3章 天台體例 五重玄義第18章 明師賢母 志在聖賢第82章 言語有失 因果自負第40章 爲母捐腎 感動中國第98章 海口服刑 學習孝道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4章 孝親本性 恆常道德第226章 順而行之 克盡本分第119章 隨順性德 效果顯著第76章 卿大夫第219章 孟宗哭竹 至誠神助第62章 修己安人 世界和諧第163章 齋戒沐浴 恭敬赤誠第237章 覺悟生死 毀不滅性第50章 宇宙一體 愛人如己第74章 金融詐騙 導致滅亡第108章 貴賤尊卑 不患不及第47章 天子第31章 先王大舜 孝道圓滿第212章 感應第92章 岳飛秦檜 果報迥異第134章 周朝始祖 棄兒后稷第86章 斷惡修善 了凡成聖第10章 孝有三層 成聖圓滿第1章 孝經第153章 人子事親 難得誠敬第185章 禮外治身 樂內治心第161章 守喪三年 定期祭祀第34章 契入境界 當機受益第16章 恩師導引 志存高遠第3章 天台體例 五重玄義第182章 海口監獄 教化顯著第18章 明師賢母 志在聖賢第125章 上行下效 貴在力行第13章 爲報親恩 效法範公第99章 孝子劉霆 背母上學第114章 聖德不遠 我欲斯至第182章 海口監獄 教化顯著第216章 禮敬自然 順應天地第31章 先王大舜 孝道圓滿第45章 九旬資教 愛心永存第133章 聖治第13章 爲報親恩 效法範公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1)第76章 卿大夫第244章 實學活用 如法教化第13章 爲報親恩 效法範公第34章 契入境界 當機受益第240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1)第178章 聖賢言動 規矩有法第115章 三才(1)第169章 處衆爭鬥 招致禍患第152章 陳毅元帥 赤子事親第76章 卿大夫第192章 廣至德第147章 言行謹慎 三思後行第51章 天子博愛 蒼生如己第25章 成書宗旨 時代背景第23章 修德行孝 做人根本第73章 驕奢淫逸 富貴難保第178章 聖賢言動 規矩有法第103章 謹身守節 不辱其親第27章 諸學總彙 六藝之根第184章 政和樂安 政乖怨怒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92章 岳飛秦檜 果報迥異第167章 上位驕慢 前途消亡第117章 深廣解析 發明義理第239章 聖賢制禮 旨在教化第63章 內若有念 外必有相第56章 自行愛敬 慕化天下第1章 孝經第229章 氣竭而息 聲不委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