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上行下效 貴在力行

大舜終生都敬慕父母,這是一種至孝的心。而我們要養成這種至孝的心,這種純淨、純善的心,這種真摯的愛心,然後以這顆心對待一切人,就能夠起到感化大衆的效果。正所謂“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因此,教育的成敗,關鍵就在於教育者、領導者自己有沒有做到,做到之後再說。所以這裡是講,要先行“博愛”,然後才能“陳說德義”。如果先“陳說德義”,沒有去行博愛,大家怎麼可能敬服?就像父母讓孩子學習《弟子規》,自己沒有學,更做不到,孩子怎麼可能服氣。

一個父親,知道孩子要準備期末考試,督促自己的孩子說:“你趕快上樓去學習,不準看電視。”這個孩子上樓了,父親就在下面把電視打開,電視的聲音傳到樓上,孩子邊準備功課,邊聽着電視情節,他的心怎麼能安住得下來,可能忍不住還會偷偷打開門,下樓瞄幾眼。所以當父母的,首先要學《弟子規》,要把《弟子規》做出來給孩子看,孩子才能夠學到真實的《弟子規》。《弟子規》不是讓孩子背的,而是讓父母做的,它好比是一個劇本,父母把這個劇本演出來,孩子就學到了。

孔子說:“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孝經》是孔子的行門。孔子說的很多,這六經都是孔子述說的。真正落實,就在《孝經》。所以,《孝經》就是孔子的行門。《弟子規》又是《孝經》的落實,這真是落到了實處。《弟子規》雖然是個蒙學教材,講的都是日常生活小事,但是小事當中有大道理。把這些德行都落實了,《孝經》就自然能夠做到,聖賢也能夠成就。

《正義》的“先王又以身行敬讓之道,以率先之”,都是要自己做個好榜樣,做出表率,先自己做到,自己“行敬讓”,“則人漸其德而不爭競也”。“敬讓”是德,當我們看到領導能夠行敬讓之德,自然就不爭了。領導都不爭,我們還爭什麼?“爭競”就是競爭,不搞競爭了。

“又導之以禮樂之教,正其心跡。”是指用禮樂來教化,用樂正其心,用禮正其跡。這“心”、“跡”是分別對“樂”和“禮”而言的。以禮治身,以樂治心,“則人被其教,自和睦也”。這個“被”是念pī,通“披”字,“被其教”就是蒙、接受這種教化,接受禮樂的教化,自自然然就和睦。對自身而言,身心和睦,乃至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世界和平。

“又示之以好者必愛之。”“好”,這是喜好,但也可以當“好(音郝)”字講。我們對善的、好的方面,表現出喜愛,願意去行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做好人。“惡者必討之”,“惡者”就是不好的,它念“惡(音餓)”念“惡(音悟)”都可以,兩個意思都具有。“惡(音餓)”是不好的,“惡(音悟)”是厭惡,不好的我們就厭惡。“討”,是討伐、批評。通過褒貶善惡,表現出自己的喜好和厭惡,讓人見到以後,“則人見之,而知國有禁也”,人民百姓見到領導不喜歡,知道不好,自然就會收斂,就不肯去做、不敢去做,這是自自然然的禁令,比法律更有效果,這是讓人在心地上建起一道防火牆,人民知道不符合禮法,自己就能禁止惡行、惡的心念。所以禮樂之治,比法治高明。當然,法治還是要作爲輔助,禮治作爲主要的治理天下的方法。

第7章 宇宙本體 自性爲道第86章 斷惡修善 了凡成聖第24章 曾子請益 夫子述作第208章 謙益滿損 受諫養德第245章 千經萬論 孝爲行門第3章 天台體例 五重玄義第232章 服飾華麗 內心不安第78章 志道修德 迴歸本性第194章 行孝於內 化自流外第2章 本經概要第131章 敬妻重教 家道綿延第90章 忠於職分 天地護佑第60章 地方領導 孝親愛民第212章 感應第221章 祭祀祖先 鬼神感應第58章 媒體工作 治亂攸關第17章 回首前路 慈母舵手第21章 三才孝綱 大小不二第121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2)第72章 恢復古寺 養親之志第205章 幾諫父母 見志不從第3章 天台體例 五重玄義第148章 立德行義 大衆效法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66章 母慈子孝 立志聖賢第25章 成書宗旨 時代背景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166章 在醜不爭 和順從衆第121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2)第197章 師長慈光 至德化人第161章 守喪三年 定期祭祀第231章 痛惜哀傷 言語無文第17章 回首前路 慈母舵手第91章 安親盡忠 流芳百世第7章 宇宙本體 自性爲道第192章 廣至德第45章 九旬資教 愛心永存第205章 幾諫父母 見志不從第132章 一心恭敬 家國同理第159章 菏澤孝子 創造奇蹟第128章 孝治第22章 子承親志 繼往開來第112章 一事可稱 行成名立第136章 詳解配天 深體聖意第106章 繳稅利國 庶民有責第50章 宇宙一體 愛人如己第166章 在醜不爭 和順從衆第191章 敬君臣悅 一體相連第93章 憂樂爲公 聖賢示範第165章 爲下不亂 恭謹事上第180章 廣要道第87章 士第58章 媒體工作 治亂攸關第166章 在醜不爭 和順從衆第241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2)第70章 孝德誠信 事業有成第222章 至誠孝悌 無所不通第91章 安親盡忠 流芳百世第196章 師志己志 不疲不厭第241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2)第125章 上行下效 貴在力行第189章 愛敬存心 推及其親第181章 媒體同仁 推廣孝道第33章 天性德本 推及五倫第71章 基金如子 報恩不溢第18章 明師賢母 志在聖賢第211章 諫而盡誠 正氣浩然第239章 聖賢制禮 旨在教化第83章 禮法道德 約束媒體第4章 孝親本性 恆常道德第184章 政和樂安 政乖怨怒第2章 本經概要第204章 諫諍第41章 少小受教 親嚴子孝第38章 自律自重 修身養德第198章 廣揚名第129章 家之概念 古今不同第43章 孝無始末 終身奉行第39章 有機素食 大孝國民第135章 祭祀先祖 培養孝道第241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2)第172章 賢母慈悲 捐獻獨子第30章 孝親尊師 謙卑受教第59章 天子庶人 奉親無二第172章 賢母慈悲 捐獻獨子第51章 天子博愛 蒼生如己第52章 博愛廣敬 四海效法第228章 喪親第149章 服飾舉止 禮儀有加第41章 少小受教 親嚴子孝第134章 周朝始祖 棄兒后稷第150章 紀孝行第15章 事業有成 孝爲本源第52章 博愛廣敬 四海效法第102章 德能兼具 落實孝親第199章 中華文化 家教爲根第55章 多行恕道 克己復禮第179章 遵循法則 迴歸本善第129章 家之概念 古今不同
第7章 宇宙本體 自性爲道第86章 斷惡修善 了凡成聖第24章 曾子請益 夫子述作第208章 謙益滿損 受諫養德第245章 千經萬論 孝爲行門第3章 天台體例 五重玄義第232章 服飾華麗 內心不安第78章 志道修德 迴歸本性第194章 行孝於內 化自流外第2章 本經概要第131章 敬妻重教 家道綿延第90章 忠於職分 天地護佑第60章 地方領導 孝親愛民第212章 感應第221章 祭祀祖先 鬼神感應第58章 媒體工作 治亂攸關第17章 回首前路 慈母舵手第21章 三才孝綱 大小不二第121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2)第72章 恢復古寺 養親之志第205章 幾諫父母 見志不從第3章 天台體例 五重玄義第148章 立德行義 大衆效法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66章 母慈子孝 立志聖賢第25章 成書宗旨 時代背景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166章 在醜不爭 和順從衆第121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2)第197章 師長慈光 至德化人第161章 守喪三年 定期祭祀第231章 痛惜哀傷 言語無文第17章 回首前路 慈母舵手第91章 安親盡忠 流芳百世第7章 宇宙本體 自性爲道第192章 廣至德第45章 九旬資教 愛心永存第205章 幾諫父母 見志不從第132章 一心恭敬 家國同理第159章 菏澤孝子 創造奇蹟第128章 孝治第22章 子承親志 繼往開來第112章 一事可稱 行成名立第136章 詳解配天 深體聖意第106章 繳稅利國 庶民有責第50章 宇宙一體 愛人如己第166章 在醜不爭 和順從衆第191章 敬君臣悅 一體相連第93章 憂樂爲公 聖賢示範第165章 爲下不亂 恭謹事上第180章 廣要道第87章 士第58章 媒體工作 治亂攸關第166章 在醜不爭 和順從衆第241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2)第70章 孝德誠信 事業有成第222章 至誠孝悌 無所不通第91章 安親盡忠 流芳百世第196章 師志己志 不疲不厭第241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2)第125章 上行下效 貴在力行第189章 愛敬存心 推及其親第181章 媒體同仁 推廣孝道第33章 天性德本 推及五倫第71章 基金如子 報恩不溢第18章 明師賢母 志在聖賢第211章 諫而盡誠 正氣浩然第239章 聖賢制禮 旨在教化第83章 禮法道德 約束媒體第4章 孝親本性 恆常道德第184章 政和樂安 政乖怨怒第2章 本經概要第204章 諫諍第41章 少小受教 親嚴子孝第38章 自律自重 修身養德第198章 廣揚名第129章 家之概念 古今不同第43章 孝無始末 終身奉行第39章 有機素食 大孝國民第135章 祭祀先祖 培養孝道第241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2)第172章 賢母慈悲 捐獻獨子第30章 孝親尊師 謙卑受教第59章 天子庶人 奉親無二第172章 賢母慈悲 捐獻獨子第51章 天子博愛 蒼生如己第52章 博愛廣敬 四海效法第228章 喪親第149章 服飾舉止 禮儀有加第41章 少小受教 親嚴子孝第134章 周朝始祖 棄兒后稷第150章 紀孝行第15章 事業有成 孝爲本源第52章 博愛廣敬 四海效法第102章 德能兼具 落實孝親第199章 中華文化 家教爲根第55章 多行恕道 克己復禮第179章 遵循法則 迴歸本善第129章 家之概念 古今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