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恭敬老師 尊重道業

經文:【汝知之乎?】

夫子講到至德要道,就問曾參,“汝知之乎?”你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麼嗎?曾子立即從座位上起來,因爲原來是坐着的,現在聽到老師提問,馬上就起來了,這是對老師的恭敬。“參不敏,何足以知之?”我並不是聰敏的人,怎麼可能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曾子是如此的恭敬,所以才能謙卑受教。如果是態度傲慢,對老師不尊敬,就學不到真實的東西,得不到真實的學問、利益。

◎不尊師道學無所成

茂森也在美國和澳洲教過書,在美國大學教過四年,在澳洲大學教過四年。現在回國來,不在大學教書,覺得大學裡的學生很難真正學到東西,因爲他們對老師沒有恭敬心。美國的大學生們,能把老師當作朋友就算不錯了,不會把你當作真正意義上的老師,甚至上課還拿着可樂,邊喝邊吃着零食。更有甚者,老師站在臺上講,他把兩腿放在前面的椅子上,就這麼大大咧咧的坐在臺下聽。這樣的心態,能學到什麼?所學的都是皮毛常識而已,對他的人生恐怕沒有多大益處,所以一個人真正能夠尊師重道纔有受教的基礎。我們從事傳統文化的教學,發現很多人對老師很尊敬,尊敬老師,其實是尊重道業。所以作爲老師,孔子看到曾子恭敬謙卑的態度,必定是把平生所學和盤托出,悉心教導,成就這樣的好學生。

曾子說:【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這句話意思是說,我並不聰敏,怎麼可能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呢?多好的受教態度,既謙虛,又真誠。確實曾子雖然有大學問,而且行孝也做得很好,但是跟老師孔子的境界還有差距,所以對孝的體會還並不是那麼圓滿,對先王的至德要道能體會一些,還沒有達到“足以知之”。“足”就是滿足,不是圓滿的體會。能體會得一部分,但是不圓滿。誰能體會得圓滿?只有聖人。曾子當時還不是聖人,他是賢人,賢人跟聖人還有差距。所以曾子請教先王的至德要道,請老師爲他詳細地解說。孔子見到曾子如此的謙敬,那必定是毫無保留的說出來了。

第144章 悖道得志 君子不貴第2章 本經概要第182章 海口監獄 教化顯著第121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2)第213章 至誠有孝 通曉天地第89章 有智有義 保身保國第62章 修己安人 世界和諧第8章 德爲道相 道爲德體第17章 回首前路 慈母舵手第247章 源頭活水 此母此子第245章 千經萬論 孝爲行門第71章 基金如子 報恩不溢第110章 孝無終始 超越時空第54章 漢文嘗藥 孝感天下第163章 齋戒沐浴 恭敬赤誠第56章 自行愛敬 慕化天下第179章 遵循法則 迴歸本善第128章 孝治第167章 上位驕慢 前途消亡第148章 立德行義 大衆效法第80章 閔損蘆衣 成就孝德第197章 師長慈光 至德化人第142章 親而有禮 愛漸成敬第211章 諫而盡誠 正氣浩然第74章 金融詐騙 導致滅亡第192章 廣至德第140章 親嚴有度 中庸有立第104章 節用愛親 同胞一體第91章 安親盡忠 流芳百世第212章 感應第217章 誠則明矣 明則誠矣第207章 益者三友 損者三友第38章 自律自重 修身養德第154章 孝順親心 是謂有敬第1章 孝經第209章 諫諍智慧 信而後諫第219章 孟宗哭竹 至誠神助第236章 節制哀情 不傷不毀第105章 公賦充盈 私養不缺第32章 恭敬老師 尊重道業第219章 孟宗哭竹 至誠神助第184章 政和樂安 政乖怨怒第71章 基金如子 報恩不溢第104章 節用愛親 同胞一體第189章 愛敬存心 推及其親第241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2)第159章 菏澤孝子 創造奇蹟第196章 師志己志 不疲不厭第133章 聖治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243章 孝無終始 人初一體第110章 孝無終始 超越時空第79章 有恥“不敢”成聖成賢第177章 聖人法則 垂訓後世第225章 退而省思 忠諫改過第63章 內若有念 外必有相第72章 恢復古寺 養親之志第210章 太宗魏徵 君臣佳話第111章 廣大無方 塞乎天地第134章 周朝始祖 棄兒后稷第62章 修己安人 世界和諧第232章 服飾華麗 內心不安第159章 菏澤孝子 創造奇蹟第122章 邢昺《正義》總結《御注》第175章 倡立“孝法”以法護孝第104章 節用愛親 同胞一體第56章 自行愛敬 慕化天下第98章 海口服刑 學習孝道第152章 陳毅元帥 赤子事親第9章 慈孝存心 行而有德第189章 愛敬存心 推及其親第13章 爲報親恩 效法範公第224章 進而事君 當思忠節第105章 公賦充盈 私養不缺第66章 母慈子孝 立志聖賢第57章 天子匹夫 爲仁由己第185章 禮外治身 樂內治心第81章 修己安人 不見他過第79章 有恥“不敢”成聖成賢第51章 天子博愛 蒼生如己第136章 詳解配天 深體聖意第127章 先禮後財 天下息爭第64章 述而不作 言必有據第30章 孝親尊師 謙卑受教第230章 喪親之悲 禮而無容第201章 愛親敬人 大孝爲民第244章 實學活用 如法教化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133章 聖治第220章 修身慎行 不辱祖先第211章 諫而盡誠 正氣浩然第50章 宇宙一體 愛人如己第12章 十一齡童 淺解《孝經》第74章 金融詐騙 導致滅亡第63章 內若有念 外必有相第98章 海口服刑 學習孝道第109章 地位有異 孝心無別第62章 修己安人 世界和諧第81章 修己安人 不見他過第127章 先禮後財 天下息爭
第144章 悖道得志 君子不貴第2章 本經概要第182章 海口監獄 教化顯著第121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2)第213章 至誠有孝 通曉天地第89章 有智有義 保身保國第62章 修己安人 世界和諧第8章 德爲道相 道爲德體第17章 回首前路 慈母舵手第247章 源頭活水 此母此子第245章 千經萬論 孝爲行門第71章 基金如子 報恩不溢第110章 孝無終始 超越時空第54章 漢文嘗藥 孝感天下第163章 齋戒沐浴 恭敬赤誠第56章 自行愛敬 慕化天下第179章 遵循法則 迴歸本善第128章 孝治第167章 上位驕慢 前途消亡第148章 立德行義 大衆效法第80章 閔損蘆衣 成就孝德第197章 師長慈光 至德化人第142章 親而有禮 愛漸成敬第211章 諫而盡誠 正氣浩然第74章 金融詐騙 導致滅亡第192章 廣至德第140章 親嚴有度 中庸有立第104章 節用愛親 同胞一體第91章 安親盡忠 流芳百世第212章 感應第217章 誠則明矣 明則誠矣第207章 益者三友 損者三友第38章 自律自重 修身養德第154章 孝順親心 是謂有敬第1章 孝經第209章 諫諍智慧 信而後諫第219章 孟宗哭竹 至誠神助第236章 節制哀情 不傷不毀第105章 公賦充盈 私養不缺第32章 恭敬老師 尊重道業第219章 孟宗哭竹 至誠神助第184章 政和樂安 政乖怨怒第71章 基金如子 報恩不溢第104章 節用愛親 同胞一體第189章 愛敬存心 推及其親第241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2)第159章 菏澤孝子 創造奇蹟第196章 師志己志 不疲不厭第133章 聖治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243章 孝無終始 人初一體第110章 孝無終始 超越時空第79章 有恥“不敢”成聖成賢第177章 聖人法則 垂訓後世第225章 退而省思 忠諫改過第63章 內若有念 外必有相第72章 恢復古寺 養親之志第210章 太宗魏徵 君臣佳話第111章 廣大無方 塞乎天地第134章 周朝始祖 棄兒后稷第62章 修己安人 世界和諧第232章 服飾華麗 內心不安第159章 菏澤孝子 創造奇蹟第122章 邢昺《正義》總結《御注》第175章 倡立“孝法”以法護孝第104章 節用愛親 同胞一體第56章 自行愛敬 慕化天下第98章 海口服刑 學習孝道第152章 陳毅元帥 赤子事親第9章 慈孝存心 行而有德第189章 愛敬存心 推及其親第13章 爲報親恩 效法範公第224章 進而事君 當思忠節第105章 公賦充盈 私養不缺第66章 母慈子孝 立志聖賢第57章 天子匹夫 爲仁由己第185章 禮外治身 樂內治心第81章 修己安人 不見他過第79章 有恥“不敢”成聖成賢第51章 天子博愛 蒼生如己第136章 詳解配天 深體聖意第127章 先禮後財 天下息爭第64章 述而不作 言必有據第30章 孝親尊師 謙卑受教第230章 喪親之悲 禮而無容第201章 愛親敬人 大孝爲民第244章 實學活用 如法教化第118章 天明恆常 地義利物第133章 聖治第220章 修身慎行 不辱祖先第211章 諫而盡誠 正氣浩然第50章 宇宙一體 愛人如己第12章 十一齡童 淺解《孝經》第74章 金融詐騙 導致滅亡第63章 內若有念 外必有相第98章 海口服刑 學習孝道第109章 地位有異 孝心無別第62章 修己安人 世界和諧第81章 修己安人 不見他過第127章 先禮後財 天下息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