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恢復古寺 養親之志

李嘉誠很孝敬母親,他母親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文革後回到故鄉潮州,走訪親人,發現潮州開元寺在文革當中受到破壞,就有意想要修復潮州開元寺這座千年古剎。李嘉誠瞭解母親的心意後,立即慷慨解囊,捐資修復開元寺。他給開元寺住持的信函說:“本人此次提出對貴寺重建稍盡綿力,緣於家慈信佛多年,體念親心,斯有以略盡人子養志之責。”李嘉誠養親之志,幫助母親實現恢復千年古寺的願望。這個寺院是重點的文物保護單位,是文化傳承的地方,也是佛陀教育的場所,可以幫助淨化一方的人心。李嘉誠實現母志,盡了人子的孝道,他之所以有今天的財富和成就,根在於德行。

《四書·大學》雲:“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一個君子最注重的就是德行、修養,不是追逐財富,只有小人才捨棄德行,追逐財富。君子明白德行是根本,“有德此有人”,有好的德行,自然就有人跟隨、幫助,就像跟隨李嘉誠創業的一班老臣,都是三十多年的,忠心耿耿,沒有離開過,即使在公司低潮時也不肯舍離,因爲他們信服李嘉誠的德行,所以有德的人,自然就有一批真心跟着他幹事的人,這是事業的基礎;“有人此有土”,有了人,自然要創業,就會有資產,“土”泛指是資產,就像房地產等,都是資產,房地產也是李嘉誠發家的一方面;那有了這些資產就能夠生財了,“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賺得的財產,不是自己驕奢淫逸,用來享受的,要把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這是真正的智慧。

李嘉誠在一次被記者採訪的時候說,自己的財產八輩子都用不完,現在還在努力經營,因爲希望用這些財富爲社會做貢獻,所以李嘉誠的財是“有用”。如果只爲自己享受,財不是真正的“有用”,那麼財也保不長久。所以,“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因此,要成就一番事業,德是最根本的,財富都是枝末,一個企業的領導懂得這個道理的話,會把德行擺在第一位,肯定自己會修德,他的企業必定能夠長久,他的富貴也能長久。

三、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第175章 倡立“孝法”以法護孝第135章 祭祀先祖 培養孝道第116章 三才(2)第27章 諸學總彙 六藝之根第195章 網絡教化 衆生受益第87章 士第234章 哀痛悲咽 食旨不甘第130章 禮敬之心 德之所聚第199章 中華文化 家教爲根第187章 聖人之禮 反求諸己第10章 孝有三層 成聖圓滿第203章 敬事愛物 行成名立第69章 諸侯第29章 曾子大孝 與母感通第7章 宇宙本體 自性爲道第167章 上位驕慢 前途消亡第138章 榜樣示範 德教推行第141章 慈母親愛 有禮有節第158章 文王侍父 行色有憂第79章 有恥“不敢”成聖成賢第194章 行孝於內 化自流外第58章 媒體工作 治亂攸關第105章 公賦充盈 私養不缺第184章 政和樂安 政乖怨怒第93章 憂樂爲公 聖賢示範第154章 孝順親心 是謂有敬第35章 領袖德教 愛民大孝第17章 回首前路 慈母舵手第21章 三才孝綱 大小不二第58章 媒體工作 治亂攸關第113章 衆之本教 敬養慎行第233章 聞樂不樂 悲哀在心第114章 聖德不遠 我欲斯至第200章 落實孝行 養成孝德第204章 諫諍第247章 源頭活水 此母此子第162章 感念祖德 慎終追遠第202章 孝悌一理 親親仁民第192章 廣至德第44章 孝親愛民 殉職垂範第10章 孝有三層 成聖圓滿第21章 三才孝綱 大小不二第66章 母慈子孝 立志聖賢第52章 博愛廣敬 四海效法第109章 地位有異 孝心無別第123章 領導博愛 員工愛親第63章 內若有念 外必有相第204章 諫諍第144章 悖道得志 君子不貴第16章 恩師導引 志存高遠第18章 明師賢母 志在聖賢第97章 蔡順拾椹 孝感盜賊第155章 清苦克己 敬在隱微第47章 天子第127章 先禮後財 天下息爭第5章 天經地義 法寶民行第130章 禮敬之心 德之所聚第135章 祭祀先祖 培養孝道第96章 庶人第47章 天子第106章 繳稅利國 庶民有責第223章 事君第100章 孝悌相感 捐資助學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188章 天下興亡 我的責任第72章 恢復古寺 養親之志第242章 解析精妙 多學善導第130章 禮敬之心 德之所聚第33章 天性德本 推及五倫第114章 聖德不遠 我欲斯至第152章 陳毅元帥 赤子事親第125章 上行下效 貴在力行第51章 天子博愛 蒼生如己第29章 曾子大孝 與母感通第60章 地方領導 孝親愛民第244章 實學活用 如法教化第160章 孝女至誠 啞父講話第142章 親而有禮 愛漸成敬第139章 父嚴遠子 問一得三第78章 志道修德 迴歸本性第157章 海外打工 克己奉親第28章 開宗明義第207章 益者三友 損者三友第103章 謹身守節 不辱其親第200章 落實孝行 養成孝德第135章 祭祀先祖 培養孝道第164章 居上不驕 謙敬臨下第240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1)第27章 諸學總彙 六藝之根第1章 孝經第38章 自律自重 修身養德第183章 君能孝悌 臣民效法第219章 孟宗哭竹 至誠神助第99章 孝子劉霆 背母上學第81章 修己安人 不見他過第20章 歷代帝王 首重《孝經》第106章 繳稅利國 庶民有責第169章 處衆爭鬥 招致禍患第8章 德爲道相 道爲德體第73章 驕奢淫逸 富貴難保
第175章 倡立“孝法”以法護孝第135章 祭祀先祖 培養孝道第116章 三才(2)第27章 諸學總彙 六藝之根第195章 網絡教化 衆生受益第87章 士第234章 哀痛悲咽 食旨不甘第130章 禮敬之心 德之所聚第199章 中華文化 家教爲根第187章 聖人之禮 反求諸己第10章 孝有三層 成聖圓滿第203章 敬事愛物 行成名立第69章 諸侯第29章 曾子大孝 與母感通第7章 宇宙本體 自性爲道第167章 上位驕慢 前途消亡第138章 榜樣示範 德教推行第141章 慈母親愛 有禮有節第158章 文王侍父 行色有憂第79章 有恥“不敢”成聖成賢第194章 行孝於內 化自流外第58章 媒體工作 治亂攸關第105章 公賦充盈 私養不缺第184章 政和樂安 政乖怨怒第93章 憂樂爲公 聖賢示範第154章 孝順親心 是謂有敬第35章 領袖德教 愛民大孝第17章 回首前路 慈母舵手第21章 三才孝綱 大小不二第58章 媒體工作 治亂攸關第113章 衆之本教 敬養慎行第233章 聞樂不樂 悲哀在心第114章 聖德不遠 我欲斯至第200章 落實孝行 養成孝德第204章 諫諍第247章 源頭活水 此母此子第162章 感念祖德 慎終追遠第202章 孝悌一理 親親仁民第192章 廣至德第44章 孝親愛民 殉職垂範第10章 孝有三層 成聖圓滿第21章 三才孝綱 大小不二第66章 母慈子孝 立志聖賢第52章 博愛廣敬 四海效法第109章 地位有異 孝心無別第123章 領導博愛 員工愛親第63章 內若有念 外必有相第204章 諫諍第144章 悖道得志 君子不貴第16章 恩師導引 志存高遠第18章 明師賢母 志在聖賢第97章 蔡順拾椹 孝感盜賊第155章 清苦克己 敬在隱微第47章 天子第127章 先禮後財 天下息爭第5章 天經地義 法寶民行第130章 禮敬之心 德之所聚第135章 祭祀先祖 培養孝道第96章 庶人第47章 天子第106章 繳稅利國 庶民有責第223章 事君第100章 孝悌相感 捐資助學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188章 天下興亡 我的責任第72章 恢復古寺 養親之志第242章 解析精妙 多學善導第130章 禮敬之心 德之所聚第33章 天性德本 推及五倫第114章 聖德不遠 我欲斯至第152章 陳毅元帥 赤子事親第125章 上行下效 貴在力行第51章 天子博愛 蒼生如己第29章 曾子大孝 與母感通第60章 地方領導 孝親愛民第244章 實學活用 如法教化第160章 孝女至誠 啞父講話第142章 親而有禮 愛漸成敬第139章 父嚴遠子 問一得三第78章 志道修德 迴歸本性第157章 海外打工 克己奉親第28章 開宗明義第207章 益者三友 損者三友第103章 謹身守節 不辱其親第200章 落實孝行 養成孝德第135章 祭祀先祖 培養孝道第164章 居上不驕 謙敬臨下第240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1)第27章 諸學總彙 六藝之根第1章 孝經第38章 自律自重 修身養德第183章 君能孝悌 臣民效法第219章 孟宗哭竹 至誠神助第99章 孝子劉霆 背母上學第81章 修己安人 不見他過第20章 歷代帝王 首重《孝經》第106章 繳稅利國 庶民有責第169章 處衆爭鬥 招致禍患第8章 德爲道相 道爲德體第73章 驕奢淫逸 富貴難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