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帝后臣子

躡雲飛槎上,高聳層疊的宮闕樓臺巍峨恢弘,此刻聚集了文武百官與太玄宮衆多方真高人,只因當今聖上親臨,艦上左右御林軍肅列整齊,已是堪比新年大祭的規模。即便如此,艦上依舊不見逼仄,由此可見躡雲飛槎的龐大。

飛槎共分五層,頂層甲板之上還有與禁宮正殿規制相當,當朝帝后與帝室諸親皆在其中,聽澈聞真人講述躡雲飛槎的諸般妙用。

“陛下請看。”澈聞真人身前有一幅圖卷,圖內捲雲流動,漸漸升騰而起,凝聚成躡雲飛槎的擬化之形。

“這一輪金光便是由通明鑑幻化而出,只要金光不滅,躡雲飛槎便可照徹方圓千里,但凡有強烈氣機,皆可被其感應。”

當今聖上夏正曉已年過半百,但修煉有成、駐容有方,看上去只是而立之年,身披龍袍端坐在上。與他共坐龍榻的一名少婦,秀麗端莊,氣勢較之聖上更爲逼人,正是皇后楚娥英。

便聽皇帝語氣平和地問道:“照徹千里,這恐怕已是仙家修爲了。躡雲飛槎真的能夠做到?還請真人莫要誆朕。”

澈聞真人身材略胖,穿着墨綠色的道袍,鼻樑上架着一對鏡片,頭髮斑白,看上去更像是書齋裡的老學究,而不是方真修士。

“還請陛下恕罪,若要維持通明金光,需要消耗白離雲母。這是臣等試驗數千種天材地寶後,考慮靈材產出消耗,反覆計量辨證,挑選出最適合的靈材。”澈聞真人一點身前飛槎擬形,光影穿透幾重牆壁,能夠看見飛槎內部有一面巨大圓鏡:“此乃爲飛槎特製的通明鑑,由洞景真人親手煉製。發動之時需要六位修士結陣。通明金光照徹方圓所見,亦在鏡中顯現。”

皇帝言道:“太玄宮衆修辛苦了。只是若無必要,通明金光無需終日發動,否則即便朕傾四海五境之力,也不夠這一艘飛槎所耗的。”

“臣等明白。”

皇帝點點頭,望向一旁皇后問道:“皇后,你覺得躡雲飛槎如何?”

當朝皇后權威極盛,朝野傳聞宮闈女禍之言不絕於耳。楚皇后甚至經常與皇帝陛下同朝登殿、受百官朝覲。以至於現在皇帝陛下還要詢問皇后如何看法。

楚皇后自方纔落座後,便一直閉目不語,但滿朝百官無人膽敢小視,只覺得皇后本人都在注視着自己,一陣無形威壓籠罩着全殿內外。

這時楚皇后聽見皇帝詢問,緩緩擡起眼簾,一雙瞳孔竟是妖異的血紅色,她盯着澈聞真人言道:“通明金光可照千里方圓,那千里之外又該如何?”

澈聞真人心裡思忖着答道:“千里之外,呃……可遣調方真修士先行探知,然後借通明鑑回傳于飛槎。”

殿中百官與太玄宮衆修大多都覺得皇后這話問得不妥,通明金光照徹方圓千里,這已是當世人力極限。光是爲了達到這種層次,前前後後耗費了多少天材地寶,今後還會有多少消耗?若無此通明金光,只憑修士自身法術,且不說能洞察百里者已是屈指可數,通明金光帶來的便利,也絕對不是單純只是照徹千里。

但皇后似乎並未饒過澈聞真人,再問道:“本宮昔年聽聞,御劍樓曾鎮壓一口絕世邪兵。邪兵之主以神御劍三千六百里,一擊摧毀南境金鑼灣國都,戮害生靈萬餘。若有此等邪修侵害躡雲飛槎,真人要如何應對?”

澈聞真人額頭微微冒汗,他也確實聽說過這段傳說。

御劍樓乃是東境大宗,卻也是極少數不曾加入太玄宮的方真門派。御劍樓的創立,跟這口絕世邪兵關係密切。

據說九百年前,玄黃洲多處發生劇烈地動,導致地底陰穢之氣升騰,波及人間紅塵。有一位高僧見此人間孽業,發大願心,以自身收攝無窮陰穢之氣,救衆生出離苦海。

然而陰穢之氣何其浩大,這位高僧最終力竭而亡,坐化前反被陰穢之氣侵染心田,生出無窮怨念。高僧坐化後留下一條脊骨舍利,凝聚了萬千陰穢之氣與怨念,被一位路過劍修所得。

劍修得此邪骨舍利十分欣喜,認爲是鑄煉仙劍的無上靈材,於是將其鍛成一口異形飛劍。劍修鑄煉邪骨舍利過程中,便已被怨念所染,邪兵煉成後,屠戮八百生靈作爲開鋒之用。

這位劍修未入道前,曾是南境之人,父母家人被金鑼灣國主迫害投海而亡。劍修煉成邪兵之後,心心念念報仇雪恨,於是留書金鑼灣國都城門,約定何年何月何日,御劍而至。

金鑼灣國主爲此召集國中勇士齊聚國都,還請來許多南疆蠱師異士,本想着佈下陣勢生擒那劍修。誰料劍修本人根本不曾親至,而是自遠方以神御劍三千六百里,邪兵天降國都!

一瞬之間,金鑼灣國都被無窮邪穢怨念所籠罩,轟然崩頹,萬千生民化作腐水,死狀慘烈無比。

此事震驚當時玄黃五境,天下方真修士皆視這位劍修爲魔頭,羣起而攻之。劍修鏖戰天下高人,最終形神俱滅,但方真道中也損失慘重。

劍修最後身死之地在如今東境飛灰原,據說決戰之前,那裡還是一片山林,被劍修以邪兵夷爲平地。粉碎的山川、殞身的修士,化作經年不散的詭異飛灰迴旋飄蕩,成爲一處生靈難近的凶地。

劍修本人雖死,邪兵卻未摧毀。當時方真修士用遍各種方式,也無法將邪兵徹底摧毀,思來想去只能以大法力封印鎮壓,使其不再現世爲害。

然而邪兵散發的怨念極爲駭人,因爲是以佛門高深脊骨舍利煉成,昔年大願心化作大怨恨,除非以更深遠廣大的願心化解包容,否則不能將其封印鎮壓。

不過當時另有一位劍修挺身而出,講述了一番“正劍破邪兵”的道理,願以身試法,鎮壓邪兵,若他自己也被邪兵染化心智,天下修士共誅之。

這位名不見經傳的劍修便是後來御劍樓的祖師,他在飛灰原建立了一座簡陋塔樓,作爲封印邪兵之用。數十年後邪兵不見爲禍,天下修士也漸漸認可此人所言,陸續有些修士前去請教道法。

御劍樓祖師開口所講自然是劍術,久而久之便在飛灰原聚集了一批劍修,他們一生修行奉劍爲尊,創立傳承只爲鎮壓邪兵,修煉正劍之道,以求將來一日能夠徹底摧毀邪兵,印證祖師所言。

澈聞真人在太玄宮中,負責整理了大量方真道故聞舊事,估計除了御劍樓門人,在場沒有人會比他更瞭解這段歷史。他最初聽說御劍三千六百里,也驚歎前人修爲,可仔細一推敲,便察覺不尋常。

方真修士施法御劍,無論有何種變化,飛劍所至無非是元神所及。即便偶有秘法傳承,能使得御劍更遠,千里之遙已是仙家傳說。

放眼當今之世,御劍百步已經算得上高手,即便是御劍樓掌門魏存神親自出手,盡全力也僅能御劍數十里,就這樣還是蓄運多日之功。

御劍三千六百里,絕對不是那位邪兵之主本人的修爲。澈聞真人認定,那是邪兵感應到其主怨念所寄,自行飛往金鑼灣國都,那畢竟也是邪兵之主生養之地,感應更爲強烈。

至於後來鏖戰天下高人、一劍粉碎山川云云,想來也只是邪兵之威,非是劍修本人所能。

澈聞真人正是瞭解這一點,清楚世上幾乎不可能再度重現御劍三千六百里,即便再有人手握邪兵,也不一定能發揮當年之威。畢竟當年那位劍修就是煉製邪兵之人,與邪兵的互感與衆不同。

所以太玄宮製作躡雲飛槎,煉製出這通明金光,假設預想已經大大超越尋常方真修士所達極限。照徹方圓千里,多多少少是有些誇大,因爲實際上根本經不起這樣龐大的消耗。但這終究是澈聞真人與衆多同道辛苦多年的結果,功成之際總歸會有幾分自得意滿,沒想到被楚皇后這般當衆潑冷水。

皇帝似乎看出澈聞真人的爲難,出言道:“故舊傳聞多有誇大不實,或是後世傳人捧擡祖師鎮邪之言,皇后許是當真了,真人不必介懷。”

“謝皇上。”澈聞真人連忙躬身揖拜道。

太玄宮的修士雖並不算朝廷官員,也不算皇帝臣子,皇上對太玄宮衆修也多有禮遇,許他們上朝不拜,但絕大多數方真修士見了帝后二人,也不敢不拜。也說不清是拜哪一位。

“好了,也該談談青衡道的事情了。”皇帝望向一旁侍立的太子,言道:“朕打算讓太子率受邀修士與一衆僚屬,搭乘這躡雲飛槎前往西境,參加青衡道杏壇會。諸卿認爲如何?”

此時文臣班列中有一位鬚髮盡白的老人言道:“陛下,臣以爲不可。太子乃是國本,青衡道割據西境,用心昭然。太子若遠去西境,朝廷天兵難及,一旦發生意外,朝野必將大亂。太子性孝,爲天下垂範,當隨侍君父、立聆恩誨。”

皇帝臉上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失望,言道:“原來是顧老,朕覺得太子尚需歷練,杏壇會正是良機。”

這位顧老在皇帝未襲昶王位時,便是王府執教,如今雖沒有擔任堂部職司,卻身居太傅之位,連皇帝本人也要尊敬三分。

“君父有憂,自當是子弟代勞。陛下不止一位子嗣。”顧老言道。

站在太子身後的,還有幾位皇子,皇帝看着他們說道:“你們誰願意代朕前往西境?”

誰料連同太子在內,幾位皇子個個低着頭不應聲,皇帝心中暗暗嘆氣,正想找其中哪位尚屬機敏,就聽得一人言道:

“父皇,兒臣願往。”

伴隨一陣環佩脆響,玉鴻公主從殿後走出,來到帝后面前行禮。此刻的玉鴻公主身着宮裝,儀態萬方,彷彿天人臨凡。

皇帝看見玉鴻公主,喝斥道:“胡鬧!此等要事,你出來作甚?回去!”

“父皇,請聽兒臣一言。”皇帝雖是呵斥,但左右並無人上前阻攔公主,玉鴻公主端莊言道:“兒臣聽說,當今青衡道掌門淨泉道人,乃是一名女修。兒臣近年來修行上亦有小成,正仰慕天下女修高人,不如讓兒臣以訪道之名去拜會淨泉道人。”

皇帝聽完這番話,臉上浮現滿意之色,望向太玄宮衆修,“諸位仙長認爲如何?”

澈聞真人趕緊說道:“臣等認爲,公主所言正合玄門威儀。”

顧老大聲言道:“陛下不可!”

“哦?顧老此言何意?”

“公主不熟朝野機要,貿然率衆恐生枝節。而且身爲女子,合該……”

還不等他說完,玉鴻公主便打斷道:“父皇,顧太傅通曉經史諸學、博聞廣記,正是兒臣此番西去最合適的副使,還請父皇恩准顧太傅隨行。”

顧老一聽這話,連連反對道:“這大大不可!西境風土殊異,且民風野蠻,老臣、老臣實在經受不住這番勞頓。”

“既如此,顧老便留在江都修養罷。”皇帝說這話時,看見玉鴻公主朝自己做了一個眼色,全無天家儀態。

“傳朕旨意,令左右御林軍調兩千精銳,隨玉鴻公主西行赴會,太玄宮澈聞真人與衆修士隨行。玉鴻公主自擇人選參謀,駕躡雲飛槎,並偵察妖禍異動。賜金索赤絛節,代天巡狩。”皇帝說完這話,問一旁的皇后道:“皇后認爲還有什麼要補充嗎?”

楚皇后擡眼看着玉鴻公主,公主居然有些害怕地低下頭去,聽皇后言道:“此去青衡道,安危難測,尚需得力之人護持。”

“不知皇后欲舉薦何人?”

“同屬太玄宮,霍天成可任此務。”

一聽見皇后提起此人,玉鴻公主面露惱意,正想擡頭反駁,便見母后銳利眼神將自己逼得再次低下頭去。

皇帝也沒料到,說道:“霍天成修爲高深,也算忠勇。只是眼下還在防禦妖禍的邊關。”

皇后言道:“陛下一句調令,霍天成縱使在刀山火海也能趕回。此番西去,非此人不可擔當大局。”

第八十六章 巍巍山崩第二百章 魔心辯機第五十九章 妙宮九素第三百零一章 太極之象第三百四十一章 魔神第二百九十七章 癡男怨女第二百六十章 奪寶第九十章 南海碧波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迷第十二章 肆無忌憚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計將定第一百二十六章 滅絕希望第一百九十一章 周天易變第二百七十七章 虛空第二百六十七章 龍升第十三章 刀窮劍盡第二百三十一章 名相第一百四十六章 靜族舊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決第一百六十九章 仇恨第三百一十四章 佛禍第一百零四章 塵封極惡第一百七十九章 照我第七十章 朝堂暗鬥第三百一十一章 失月第二百三十四章 六道第七十七章 瓊光玉輝第二百二十八章 龍變第三百零九章 創世論第二百二十九章 證法第二百二十六章 萬妖之皇第一百五十七章 靜族三寶第六十七章 湮滅異法第一百五十三章 送終第一章 廣陽湖島第十七章 造化爐鼎第二百二十二章 神藏第一百一十一章 無明煩惱第五十三章 太倉森羅第二百九十七章 癡男怨女第一百六十九章 仇恨第九章 義利之辨第五十八章 彩雲屍蠱第三百二十三章 劫運第一百四十七章 聞法修道第一百八十九章 亂源第一章 廣陽湖島第四十七章 羅霄斬妖第二百零六章 混沌第二百三十三章 失神第九章 義利之辨第三百零一章 太極之象第八十七章 邪神再現第二百七十一章 入輪迴第一百八十五章 真眼第一百六十章 不捨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計將定第七十二章 清明定境第七十七章 瓊光玉輝第一百零四章 塵封極惡第二十九章 混元金身第一百五十三章 送終第五十九章 妙宮九素第三百三十八章 天地靈根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迷第六十一章 無窮流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開天御歷第一百零一章 滄瀾谷寨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羅凌霄第一百五十九章 黃泉奪魂第二十章 仙靈九寶第一百五十一章 解形第一百八十章 期待第九十九章 道高德厚第二百三十八章 猜疑第二百二十八章 龍變第一百三十章 摧城滅國第四十一章 黑廝朱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形蠱第二百三十一章 名相第一百四十六章 靜族舊事第九十八章 太寒星殞第一百五十七章 靜族三寶第六章 紫焰騰霄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雷地火第十四章 寒星霜鋒第三百五十二章 擇法第五十三章 太倉森羅第二百六十八章 終成第五十章 金身不破第二百九十五章 出海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形蠱第三百四十七章 魂王第二百五十四章 仙人第三十八章 璇璣在握第一百二十七章 開天御歷第二百六十二章 迴光返照第二百五十八章 生生不息第一百零七章 符法相應第一百四十六章 靜族舊事
第八十六章 巍巍山崩第二百章 魔心辯機第五十九章 妙宮九素第三百零一章 太極之象第三百四十一章 魔神第二百九十七章 癡男怨女第二百六十章 奪寶第九十章 南海碧波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迷第十二章 肆無忌憚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計將定第一百二十六章 滅絕希望第一百九十一章 周天易變第二百七十七章 虛空第二百六十七章 龍升第十三章 刀窮劍盡第二百三十一章 名相第一百四十六章 靜族舊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決第一百六十九章 仇恨第三百一十四章 佛禍第一百零四章 塵封極惡第一百七十九章 照我第七十章 朝堂暗鬥第三百一十一章 失月第二百三十四章 六道第七十七章 瓊光玉輝第二百二十八章 龍變第三百零九章 創世論第二百二十九章 證法第二百二十六章 萬妖之皇第一百五十七章 靜族三寶第六十七章 湮滅異法第一百五十三章 送終第一章 廣陽湖島第十七章 造化爐鼎第二百二十二章 神藏第一百一十一章 無明煩惱第五十三章 太倉森羅第二百九十七章 癡男怨女第一百六十九章 仇恨第九章 義利之辨第五十八章 彩雲屍蠱第三百二十三章 劫運第一百四十七章 聞法修道第一百八十九章 亂源第一章 廣陽湖島第四十七章 羅霄斬妖第二百零六章 混沌第二百三十三章 失神第九章 義利之辨第三百零一章 太極之象第八十七章 邪神再現第二百七十一章 入輪迴第一百八十五章 真眼第一百六十章 不捨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計將定第七十二章 清明定境第七十七章 瓊光玉輝第一百零四章 塵封極惡第二十九章 混元金身第一百五十三章 送終第五十九章 妙宮九素第三百三十八章 天地靈根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迷第六十一章 無窮流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開天御歷第一百零一章 滄瀾谷寨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羅凌霄第一百五十九章 黃泉奪魂第二十章 仙靈九寶第一百五十一章 解形第一百八十章 期待第九十九章 道高德厚第二百三十八章 猜疑第二百二十八章 龍變第一百三十章 摧城滅國第四十一章 黑廝朱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形蠱第二百三十一章 名相第一百四十六章 靜族舊事第九十八章 太寒星殞第一百五十七章 靜族三寶第六章 紫焰騰霄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雷地火第十四章 寒星霜鋒第三百五十二章 擇法第五十三章 太倉森羅第二百六十八章 終成第五十章 金身不破第二百九十五章 出海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形蠱第三百四十七章 魂王第二百五十四章 仙人第三十八章 璇璣在握第一百二十七章 開天御歷第二百六十二章 迴光返照第二百五十八章 生生不息第一百零七章 符法相應第一百四十六章 靜族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