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

東方露出一抹魚肚白,任福伸着脖子看着定川寨的方向,眉頭皺成一團。那裡一直靜悄悄的,葛懷敏說是要帶軍南撤,可他們在這裡等了一夜,連個鬼影子都沒有。

揉了揉發酸的脖子,任福對身邊的趙瑜道:“到現在依然沒有消息,難道葛四廂不從定川寨撤了?若是不撤,終歸是好,哪怕我們白來一趟也沒有什麼。”

趙瑜道:“想來是如此了。隴右諸軍看看就到,定川寨裡只要咬一咬牙,就能把番賊熬走。現在撤軍,何苦來哉?昨日想來是葛廂使一時發矇,一夜也該想通了。”

任福點頭稱是,安排手下兵馬回城。若是白天走,也就不需要約定狼煙了,定川寨那裡拼殺一起,鎮戎軍裡的兵馬很快就到。周邊的宋軍加起來實際上跟元昊手下兵馬相差不多,全部都出來迎戰勝負猶在未知之數。只是宋軍要守城寨,加上想着等隴右軍到來,不無謂地跟党項軍拼命而已。鎮戎軍和定川寨的兵馬傾城出動,南北對進,元昊其實也沒有辦法。他的兵馬行蹤一露,被宋軍抓住,主動權也就拱手讓出去了。

葛懷敏爲什麼頭腦發熱帶着自己本部中軍向高平寨去,把其他兵馬置之不理,就沒有辦法解釋了。未經大事,腦子一亂,什麼亂七八糟的決定都會做出來。而且在這個時候人還特別地固執,別人勸都勸不住,就像急趕着去送死一樣。歷史上定川寨之戰,葛懷敏就是莫名其妙地在安排撤退,以鳴鼓爲號之後,突然帶着中軍先跑了,也不鳴鼓,把後軍晾在了那裡。也正是因爲如此,那一戰後軍得以保全,沒有跟着葛懷敏落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任福安排兵馬依次回城,心中出了一口氣。只要葛懷敏堅守在定川寨,等到隴右軍到來之後,依靠在壕溝之北的優勢,先行出發拖住党項主力,此戰就可一勞永逸,徹底解決西北的党項威脅。自己作爲徐平認可的方面之將,當記頭功。

到了鎮戎軍城門不遠,後隊已經入城,突然一騎從城中飛一般地奔了出來。到了任福跟前,馬上的騎士翻身下馬,叉手行禮道:“都巡檢司指揮使霍達,奉環慶路副都部署葛四廂軍令,來見任副部署,請求援兵!”

任福愣了一下,問道:“援兵?什麼援兵?我們這不就是援兵!灑家在壕溝這兵自夜裡一直望到天亮,脖子都酸了,鬼影都不見一個,葛四廂要什麼援兵!”

霍達道:“稟副部署,昨夜葛四廂自帶中軍出城,並沒有驚動番賊,向東去了。將近天亮的時候,被大股番賊趕上,圍在了高平寨兩裡之外。現在那**賊四集,兵馬無數,寨裡出兵救援不得,只好回鎮戎軍請求援兵!”

聽了這話,任福氣得差點一下背過氣去。自己在這裡巴巴等了一夜,還以爲葛懷敏不走了,沒想到他不聲不響跑到高平寨去。

壕溝雖然難過,總有自己這裡一兩萬兵馬接應,無論如何,都能夠把他發全接到鎮戎軍來。到高平寨去算什麼?那裡沒有壕溝,可有山有河,能道就比這裡好走了?

任福氣得直咬牙,看看天色,已經等不及再集結兵馬了。葛懷敏深陷番賊重圍,多耽誤一刻就多一分危險,對身邊的趙瑜道:“你隨我帶中軍前去救援,我另派人回城,告知曹知軍和田通判,讓他們安排人守城,再派兵馬來!”

趙瑜叉手應諾,隨着任福一起,也不入城,直接繞城東去,到高平寨去接葛懷敏。

高平寨不遠處,元昊站在一座小山上,看着山下被重重圍住的葛懷敏,大笑道:“葛四廂這廝,不知什麼腦子,偷偷帶了一兩千兵馬出城,竟然差點把我們瞞過!若不是我一再吩咐衆軍小心,還真就被他偷溜進高平寨了!現在四面圍住,他插翅難飛,我看還能如何!”

楊守素道:“這是貴人自有天助,葛四廂若是躲在定川寨裡,我們一時半刻,還真奈何不了他。他自己作死,跑出城來,當是烏珠洪福,有上天庇佑,纔有這大功!”

元昊連連點頭:“拿住一個宋國管軍大將,棄了天都山也抵得過了!”

楊守素附和着點頭,並不說話。他知道元昊的心思,葛懷敏不管是俘是死,有這戰績在手,撤回韋州之後,立即向宋朝求和,一切就都還有轉機。韋州對面的是環慶路,跟徐平影響的涇原和秦鳳兩路不同,那裡的官員未必有徐平的心氣。而且以往慣例,党項跟宋朝打道多是通過延州,其次慶州,這樣做也並不突兀。

正在元昊和衆臣興高采烈的時候,數匹快馬帶着煙塵從北邊滾滾而來,要不了多少時候便就到了山上。見來人是成克賞的手下一位統領,楊守素就覺得心裡一緊。

來人翻身下馬,向元昊行禮道:“稟烏珠,宋軍——宋軍已過沒煙峽!”

“什麼?”元昊直覺得一個晴天霹靂,眼睛瞪了起來。“是遊騎,還是宋軍大隊?”

“是宋軍大隊。來的當有數萬人,成克賞大王留在山谷裡的兵馬已經被殺散,他們一路向南來了!被截在谷裡的洪州兵馬正在南來,小的奉命前來報信!”

見昊暴跳如雷,一副要吃人的樣子,楊守素忙上前問道:“成克賞大王呢?他們有沒有攻下天聖寨?有多少兵在山裡,多少兵馬在山谷?”

“稟太尉,天聖寨已經被攻下了,成克賞大王帶了近萬人入了寨子。剩下的兵馬就全被宋軍殺散在谷裡,一路向南逃,宋軍在後緊追不捨!”

楊守素心裡暗暗出了口氣,奪下天聖寨還好,留下了一線生機。如果成克賞連天聖寨都沒有佔住,兵馬就被殺散,則這一戰就會全軍覆沒,再沒有生還的機會。

元昊在山頂來回轉圈,發泄了一番怒氣,回來厲聲道:“命各軍用命,立即把山下的葛四廂誅殺!而後點齊兵馬,一齊北上,把來的宋軍趕回去!”

楊守素微微搖了頭,示意一邊的嵬名守全,上前去勸住元昊。現在北上迎戰隴右的宋軍,跟山下的葛懷敏差不多,都是昏了頭,自己趕着去送死。

嵬名守全上前道:“烏珠,情勢惡化如此,萬不可自亂陣腳。隴右十萬大軍,一破天都山便如泰山壓頂一般向我們壓來,上前迎戰無異以卵擊石。”

元昊瞪着嵬名守全,惡狠狠地道:“不然如何?難道讓我束手就擒?!”

楊守素面色沉靜,上前道:“烏珠,到了這個地步,只有下下之策了。速速收拾掉山下的葛四廂,我們大軍轉頭東去,在鎮戎軍的宋軍沒反應過來之前,取河東岸的道路去到山裡,過乾興寨去天聖寨。非如此,就真要全軍覆沒於此了!”

嵬名守全急忙附議:“太尉說的是至理!惟今之計,只剩下走乾興寨一條道路,絕不可再有絲毫閃失!烏珠早下決心,大軍立即東去!”

楊守素和嵬名守全都知道,其實元昊心裡也明白,乾興寨雖然能走,但是這數萬大軍卻是過不去的。走那裡,只能是元昊帶着大臣和少量精銳逃走,大隊人馬就留給宋軍了。

爲了葛懷敏一個管軍大將,最後搭上了党項全國精銳,這賬劃不划算,如果讓元昊再選擇一次,只怕他不會再如此做了。

此時太陽已經高升,山下的葛懷敏依然帶着最後的兵馬垂死掙扎。神衛軍是馬軍司的第一主力,兵士身材高大,勇猛無比,而且訓練有素,單兵戰力遠不是党項軍可比的。就是元昊引以自傲的三千鐵騎,跟他們比起來也不值一提。雖然只有兩千人,困獸之鬥,反而逼得他們把自己的潛力全部發揮出來,一時半會數萬党項軍竟然奈何不了他們。

陽昊迎着天邊升起的太陽,看着山下的戰場,一種無力感油然升起。諸般算計,沒想到最後還是這種結果。他拿下了大宋的管軍大將,有了可以議和的戰績,卻把自己的主力全搭進去了,沒了議和的本錢。

向北望去,蜂擁南逃的洪州兵馬已經隱約可見。恍惚之間,元昊甚至看到了如同天兵天將一樣的隴右諸軍。點齊兵馬迎頭殺回去?突然元昊覺得自己有這種想法極端可笑,以山下的葛懷敏還要蠢。隴右十萬大軍現在真如泰山壓頂,已非人力可以阻擋。

元昊不是沒有敗過,河西敗過,在河湟被唃廝囉打得尤其慘。但那些敗仗,不管說得再怎麼誇張,都沒有傷到他的根本。天都山周圍的這十萬主力,完全的專業化軍隊,纔是他的倚仗。有這些人在手,不管敗得多厲害,他都能夠東山再起。

可這一次不同了,十萬精銳全部被隴右軍吃掉,對面的敵人還越打越強,再也沒有機會了。這個時候元昊才猛然驚醒,爲了山下的這個葛懷敏,自己竟然賭了國運。

第73章 地方反應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123章我們不能置之不理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98章 東南茶法第128章 優遷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94章 萬事俱備第152章 橫死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0章 詔旨回京第241章 羈縻還是郡縣?第135章 打探消息第160章 誰的官大?第7章 雜談第74章 再堅持一下第47章 跑了的狀元第330章 你去西北吧第41章 陳公堤徐公路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16章 煤球爐第80章 伏羌寨前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195章 反攻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152章 不可推行第23章 這就是俠客?第129章 重貶第69章 國子監第137章 怒罵御史第88章 南來的漢人一點說明(前面誤發收費章節報歉,補償方法見內容。)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171章 呂夷簡的憂慮第33章 有錢纔好第293章 敕勒川第208章 老花鏡第128章 有什麼訣竅?第24章 談判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146章 泉布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第95章 垂釣黃河第252章 驚夢第204章 國計民生第16章 還錢第318章 解甲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77章 賬目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71章 少取多予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3章 護衛鐵騎第230章 約定第38章 軍法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77章 你倒黴第68章 冬日牡丹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143章 推卸責任第98章 定策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203章 進佔外城第83章 炸城門第212章 薅鼓田漏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擔當!第20章 早朝第73章 田二第54章 買馬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18章 父母妻小第145章 三不朽第173章 夜對第211章 困獸之鬥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189章 連鎖反應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308章 戰爭也要本錢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10章 除害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134章 假于闐國
第73章 地方反應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123章我們不能置之不理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98章 東南茶法第128章 優遷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94章 萬事俱備第152章 橫死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0章 詔旨回京第241章 羈縻還是郡縣?第135章 打探消息第160章 誰的官大?第7章 雜談第74章 再堅持一下第47章 跑了的狀元第330章 你去西北吧第41章 陳公堤徐公路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16章 煤球爐第80章 伏羌寨前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195章 反攻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152章 不可推行第23章 這就是俠客?第129章 重貶第69章 國子監第137章 怒罵御史第88章 南來的漢人一點說明(前面誤發收費章節報歉,補償方法見內容。)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171章 呂夷簡的憂慮第33章 有錢纔好第293章 敕勒川第208章 老花鏡第128章 有什麼訣竅?第24章 談判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146章 泉布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第95章 垂釣黃河第252章 驚夢第204章 國計民生第16章 還錢第318章 解甲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77章 賬目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71章 少取多予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3章 護衛鐵騎第230章 約定第38章 軍法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77章 你倒黴第68章 冬日牡丹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143章 推卸責任第98章 定策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203章 進佔外城第83章 炸城門第212章 薅鼓田漏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擔當!第20章 早朝第73章 田二第54章 買馬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18章 父母妻小第145章 三不朽第173章 夜對第211章 困獸之鬥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189章 連鎖反應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308章 戰爭也要本錢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10章 除害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134章 假于闐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