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百官圖

陽光暖洋洋的,空氣裡洋溢着花香,潔白的楊花柳絮在飛舞。盛開的桃花俏立在春天的陽光裡,微微含笑,旁邊的牡丹剛剛張開了花蕊。

晏殊坐在轉運使司的後衙裡,把手中的筆放到旁邊,輕輕嘆了口氣。

杜衍到永興軍後,朝廷裡又恢復了暫時的平靜,雖然任何人都感受到了這平靜之下的暗流洶涌。路過河南府的時候,晏殊跟杜衍見了一面,雖然沒有談論現在京城的局勢,但杜衍的從容鎮靜還是感染了晏殊,讓他從慌亂中慢慢平靜下了心神。

徐平編的《富國安民策》晏殊雖然參與得不如經前多了,但也沒有不聞不問,特別是前面的綱目部分,還是認認真真地審閱過了。

講富國,便就無法不講如何營利,講營利,就無法避過義利之辨。凡是涉及到國家理財,這個年代義利之辨是繞不過去的話題。義利是不是對立的?謀利是否是不義?這是首先要回答的問題,沒有空間逃避。不義則爲賊,不把這個問題講清楚,理財就沒有正當性。

在京城的時候,徐平曾經跟趙禎討論過這個問題,他說過,錢糧爲綱是天下公利,公利是大義。現在編《富國安民策》,依然是循的這個思路,把利分爲私利和公利。私利是人之所欲,無所謂對錯,只有跟公利發生衝突的時候,纔有義與不義的問題。私利跟公利不衝突的時候,就是無害的,跟公利有衝突的時候,公利先行就是義,因私廢公就是不義。

這些只是理論上的說法,爲了佔據道德的制高點,爲了在輿論上不落下風。至於什麼是公利,什麼是私利,什麼情況下是因私廢公,什麼情況下不是,實際上真正說起來可以扯出無數內容,而且永遠也不能分得清清楚。這只是一個原則,是道,怎麼執行原則,是技術性問題,是術,道術之間糾纏不清,遠不是幾句話能說清楚的。

這一部分的文章是徐平所寫,晏殊最近一些日子改的就是這部分內容。徐平的文章說理清楚,有理有據,但是感染力不行,缺少文采氣勢。用這個年代的話來講,就是徐平的文章尚古,屬於尹洙和歐陽修等爲代表的那一個流派。但古文運動從唐朝韓愈提出,到現在都沒有成爲文壇的主流,特別是官員的說理性文章,更是以時文爲尊。這個風氣要等到歐陽修人過中年,成爲文壇領袖之後才扭轉過來,現在還遠得很。

晏殊是時文大家,文壇領袖,這一部分內容他幾乎是按着徐平的意思重新寫過,意思還是那個意思,文字則幾乎沒有相同的。這是徐平欠缺的地方,他雖然也苦學,但駢四驪六的文章一是缺少知識積累,再一個缺少語感,總是寫不出那個味道來。

這就是歐陽修在文學上強於別人的地方,他是古文運動重要的旗手,但時文不比任何一個人差。中進士入館閣全都是靠的時文功底,就連最早受知於時文大家胥偃,娶第一個妻子偃夫人,也都是靠着時文的文采斐然。

古文指的先秦諸子的文意,重在說理,而不講究華麗的辭藻。時文則是從魏晉六朝流傳下來的賦體,講辭藻,講排比,講典故。朝廷最重要的公文制和敕,是時文使用最廣泛的領域,也是知制誥和翰林學士內外製任職資格最重要的考察內容。徐平在這一個方面的欠缺,使他不能走詞臣的捷徑,只能老老實實地靠着政績打拼。

把手中的文章又重新看了一遍,晏殊揉了揉痠痛的雙目,輕輕靠在椅背上,閉目養神。

三月了,在京西路不能一直拖下去,但回京城如何交差,他還是拿不定主意。按照呂夷簡的意思,回去之後罔顧事實,強壓京西路按政事堂的意思行事,他的心裡不願。但是與京西路的官員一起,與呂夷簡針鋒相對,直接掀桌子,他實在下不了決心。

呂夷簡在朝裡的勢力有多大,他是瞭解得最深的人之一,這麼多年出入內外,日子也不是白混的。跟呂夷簡作對,很可能用不了多少時間,自己又得被貶出京城。而且呂夷簡只有六十多歲,在朝堂里根基穩固,一個不好自己就永遠沒有機會再回朝堂了。

晏殊不是政治家,他只是個富貴閒人,這個決心真地不好下。

王堯臣從遠處過來,見晏殊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便走過來看桌子上的文章。讀到最後不由讚了一句:“學士妙筆,此文經你一改,面目迥然不同!”

晏殊睜開眼睛,看了看王堯臣,自嘲地搖了搖頭:“伯庸以爲此文說理可還清楚?”

“豈止是說理清楚,而且文中自有一股氣勢,如山洪之發,氣勢磅礴!說起來徐雲行胸中自有天地,眼光獨到,往往能發前人之未想,但寫到文章上,卻總是缺了點什麼——”

作爲天聖五年的狀元,王堯臣對這位與自己同屆的探花小弟瞭解得足夠深刻。徐平寫文章,唯恐事情說的不清楚,道理說的不詳細,丟了西瓜撿芝麻,氣勢天然欠缺。時間長了徐平自己也知道,奈何知道錯在哪裡容易,改過來卻實在不易。

晏殊卻道:“文詞終究只是錦上添花,有所本纔有用處。不是徐龍圖的文章不行,而是他的心思不在這裡,心中執着於文中道理,文詞上自然就顯得繁雜。其實真正是三兩句的短文,律絕小令,他反而沒有文裡的這些語病。”

說到這裡,晏殊嘆了口氣:“然而,哪怕是能夠妙筆生花,對於不想看的人,又有什麼用處呢?哪怕我們把文章雕琢得字字金玉,對有些人來說,只怕也是不入眼!”

王堯臣知道晏殊說的是呂夷簡,對他道:“學士過慮了,我們只要儘自己人事,最後事情能不能成,終究還是要看天意。但是我們如果連人力也不盡,又如何向自己內心交待?”

晏殊勉強笑了笑,搖了搖頭,沒有說什麼。

正在這時,楊告從前面急匆匆地趕到後衙來,見到晏殊和王堯臣在院子裡,高聲道:“剛剛來的朝報,朝廷裡真地要出大事了!”

晏殊最怕的就是說出大事,聽了這話,不由一下站了起來,緊張地問楊告:“最近上下無事,朝廷裡又有什麼風波?楊副使,朝報上說的什麼?”

楊告看了看晏殊,看了看王堯臣,才壓低聲音道:“知開封府范仲淹,進宮向聖上獻《百官圖》,指明京朝官升官次序,說政事堂呂相公,藉着百官升遷,排斥異已,安插心腹!”

聽了這話,晏殊面如土色,口中喃喃道:“範希文怎能如此?怎敢如此?!”

第247章 大變將臨第52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10章 除害第23章 又想錯了第128章 有什麼訣竅?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21章 黃白朮第76章 那些同年第50章 牛羊滿欄第74章 再堅持一下第15章 分工第307章 來了就要打仗第102章 錢法類書第33章 得失之間第201章 一舉兩得第70章 南下大道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205章 蛻變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53章 查稅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50章 京城故人第18章 徐昌定親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105章 各有道理第26章 峰迴路轉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177章 用番錢的人第69章 國子監第156章 破城第301章 談的人來了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313章 三司編敕第217章 追獵第172章 農事第67章 晾到一邊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10章 巡視河道第1章 宰相第266章 走投無路第19章 宣詔使臣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72章 三個關節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242章 交涉第37章 逼迫第16章 越次入對第59章 掃雪第209章 截斷後路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14章 規劃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199章 三司的難處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230章 約定第51章 菩薩轉世第170章 思家的情緒第50章 京城故人第229章 圍寨第182章 天章閣夜對(下)第26章 慶祝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112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3章 屬下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213章 預算第21章 黃白朮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183章 富國安民策第169章 自打嘴巴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221章 細腰城第81章 準備迎駕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111章 李覯第195章 衝突第2章 這個技術不好細說第28章 文明世界纔有德第63章 瞎氈來歸第76章 那些同年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55章 藥銀第100章 虎威第281章 西北同路人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53章 炭價風波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297章 伎藝人
第247章 大變將臨第52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10章 除害第23章 又想錯了第128章 有什麼訣竅?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21章 黃白朮第76章 那些同年第50章 牛羊滿欄第74章 再堅持一下第15章 分工第307章 來了就要打仗第102章 錢法類書第33章 得失之間第201章 一舉兩得第70章 南下大道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205章 蛻變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53章 查稅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50章 京城故人第18章 徐昌定親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105章 各有道理第26章 峰迴路轉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177章 用番錢的人第69章 國子監第156章 破城第301章 談的人來了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313章 三司編敕第217章 追獵第172章 農事第67章 晾到一邊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10章 巡視河道第1章 宰相第266章 走投無路第19章 宣詔使臣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72章 三個關節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242章 交涉第37章 逼迫第16章 越次入對第59章 掃雪第209章 截斷後路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14章 規劃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199章 三司的難處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230章 約定第51章 菩薩轉世第170章 思家的情緒第50章 京城故人第229章 圍寨第182章 天章閣夜對(下)第26章 慶祝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112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3章 屬下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213章 預算第21章 黃白朮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183章 富國安民策第169章 自打嘴巴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221章 細腰城第81章 準備迎駕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111章 李覯第195章 衝突第2章 這個技術不好細說第28章 文明世界纔有德第63章 瞎氈來歸第76章 那些同年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55章 藥銀第100章 虎威第281章 西北同路人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53章 炭價風波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297章 伎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