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薅鼓田漏

鄧州、唐州、隨州和蔡州都是地廣人稀的地方,偏偏土地又肥沃,幾代皇帝都想把那裡開發起來,想盡了各種辦法,卻一直成效不大。營田務設了又廢,廢了又設,不知道折騰了多少次。地方沒有開發沒有成功,卻使營田務招的客戶流落四方。

看看太陽已經高高升起,王素對徐平道:“其他人還沒有來,等不得了,現在插秧要搶節氣,一刻也不能耽誤。”

說完,王素對人羣前的一個老者道:“鍾四,時候不早了,你帶人去田裡!”

老者躬身應諾,招呼一衆莊客準備上工。

兩個年輕力壯的莊客到前面擡着一面鼓,另有兩個人擡着一具簡單的箭漏,昂首挺胸地當先走在人前,如同大軍出征時執着帥旗的將軍。

徐平見了,笑着問王素:“仲儀怎麼想起把這些征戰之器用在農事中?這又不是出兵打仗,還要聞鼓而行。”

“這可不是我想出來的,是這些莊客自己帶着的。據他們說,他們鄉里插秧都是這個樣子,用薅鼓田漏,約束插秧的人,時刻爭先,不敢有絲毫懈怠。”

徐平聽了就覺得新奇,無論在蔗糖務,還是自己家裡的田莊,他都注意採用半軍事化的管理方式,但還從來沒有在做農活的時候真像打仗一樣。卻沒想到這些莊客竟有這種傳承,真地在種田時用戰爭的方式幹活。

中國自古以來,治國都講耕戰,戰爭總是攙着種田,種田又像打仗,兩者緊緊地糾纏在一起,本來就不是那麼涇渭分明的。

帶着劉小乙,徐平和王素兩人跟在莊客的後面,他倒是要看看這些莊客到底是怎麼幹活的,是否像真的戰爭一樣鳴鼓而進,有那樣驚天動地的氣勢。

出了莊子東行沒多遠,便看見了一望無際的水田。此時都已經灌滿了水,在太陽下閃着潾潾的波光。田邊的野花開得正盛,五顏六色,妝點着無邊無際的農田。

王素小聲道:“前些年汴河發水,這裡的土地都被淹過,農田都荒廢了。我買到手裡的時候,周圍數裡之內沒有一戶人家,連田契都找不全了。好說歹說,才以五千貫的價錢買下這三百多頃的地,真是費了不少心力。”

找不到主人的地稱爲絕戶田,荒了三年沒人認領官方便可以發賣,當然賣地錢會再保留幾年,原主人找來了可以從官府要回賣地的錢。不過超過十年,就被當作無主地了,跟原主人沒了關係。王素這裡買的就多數是絕戶田,又是汴河水氾濫過的,斥鹵遍地,稀爛便宜。不過要辦地契還是要交錢,而且還要交稅,絕戶田收入是地方官府不小的進項。

不過這價錢還是比徐平買中牟的莊子高多了,他那裡本來就是半買半送,沾了淳澤監撤銷和開墾荒地的光,再加上自己的白糖鋪子被三司收走而給的補償。

看着莊客涌到田邊,徐平對王素道:“今年時間太緊,開不了多少水田。依我看,你那些荒地還是種些苜蓿和大豆之類的好,用來養牛羊也有不錯的收入,而且能養地力。”

“我也是這樣想,只是還沒下定決心。只聽你說苜蓿和菽豆類養地,也不知道到底效果如何。而且養牛羊也不容易,不好找人。不知道怎麼飼餵,一死起來可是不得了。”

徐平道:“先種起來,少養一點慢慢摸索,有事也可以到我莊子去問。苜蓿和大豆之類又不是不能儲存,存上兩三年一點事都沒有。”

王素還是有些遲疑,買地已經花了五千貫,再加上前些日子在三司商鋪花的錢也不少,他就是大家族拿出這麼多現錢也不容易。再向地裡投錢,真的要咬牙了。

這個功夫,莊客們已經到了水田邊。他們先把那面鼓在田頭的樹上掛好,然後那個叫鍾四的老者不知講些什麼,其他人都靜靜站着聆聽。

徐平很想看看他們的鼓和箭漏是怎麼用的,對王素道:“我們過去看看。”

到了跟前,鍾四的話已經講完,莊客們都下到了田裡。

見王素過來,鍾四躬身行禮:“官人,我們這就開始插秧了。這次插兩個時辰,然後在田裡吃飯,還請官人讓莊裡把飯送來。插秧是個辛苦活,不多吃這一頓,到了下午人就沒有力氣了。而且送來的飯,最好是有點油水,肚裡沒有東西,幹活便就沒有力氣。”

王素點頭:“放寬心,我已經吩咐過莊裡了,到時飯菜管夠。”

這一點王素早就從徐平那裡得了經驗,農忙的時候,不能像平時一樣吃兩頓飯,中午要加一餐,而且又有葷菜,千萬不要讓莊客不沾油星,不然是自己吃虧。

徐平莊裡人多,每天都是一隻羊,或者換換花樣,雞鴨之類其他肉食也是相當於一隻羊的量。不過平時莊客們沒有多少肉吃,只是保證每天一大碗骨頭熬出來的濃湯,到了農忙時節,那些肉也都進他們的肚子裡。

王素這裡做不到,是去八角鎮上賣羊肉的鋪子,常年定了他們剔下來的羊骨頭,再買些肉。骨頭用來熬湯,都是昨晚燒開,然後小火慢熬,今天配着熟肉吃。

大骨頭湯熬得火候到了,裡面的營養不少。再配上面食,既能夠讓人吃飽,還能補充人體必須的營養,花錢又少,對於人多的莊子來說是不錯的辦法。

年初王素的仕途受了點挫折,讓他有了警醒之心,一大家子不能坐吃山空,對現在的這處莊子寄予了不少希望。徐平一家靠着中牟莊園在京城裡面活得遊刃有餘,富貴慣了的王素看着羨慕,有那樣一處不斷向外流出錢來的莊子,得省多少心。所以對自己的莊子事事小心,就連吃喝拉撒這些小事,也儘量以徐平的莊子爲標準。

鍾四得了肯定的答覆,躬身謝過,口中道:“那我們便開始做活了!”

說完,親手把一邊擺着的箭漏調好,又拿起鼓槌,站到了鼓面前。

深吸了一口氣,鍾四手中的鼓槌敲在了鼓上。

隨着鼓響,水田裡的莊客幾乎一起彎腰插秧。

徐平看着眼前的這一切,心中感慨,竟然真有幾分軍隊做戰的樣子。

隨着不緊不慢的鼓聲,莊客排成一排,慢慢向前去。還有送秧的莊客,挑着裝滿秧苗的擔子,晃晃悠悠地走在水田裡,提前把未插的秧苗在每人的路線上分好。

鼓聲清亮,並不像戰鼓那樣雄壯而扣人心絃,顯然只是用來保證插秧的節奏。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防止有人偷奸耍滑,幹活的時候嬉笑說話。鼓聲不停,田裡的人就不能停止插秧,要一直幹下去。

說白了,與振奮人心比起來,鼓更多的是一種維持工作紀律的工具。

徐平看得很認真,心裡仔細想着這種做法的利與弊。在他的前世,也有農忙如打仗的說法,意思是時間緊急,事關重大,如同戰爭一樣。

這種多人一起完成同樣的一件事情,紀律確實很重要,如果插秧的時候人都在田裡嘻嘻哈哈,你插到我的路線上來,我插到你那裡去,整個就亂套了。效果亂七八糟不說,效率就更加談不上,而且最後根本就不知道亂在哪裡。

天時不等人,一旦過了時間窗口,再下種插秧秋天收穫的時候就會面臨重大損失,在這種關鍵時刻,是一點也不能懈怠的。

看來這鼓與箭漏還真是不錯的工具,自己的莊子可以考慮採用。

正在這個當口,王素邀請的其他人也終於到了。

徐平看了一眼,正是歐陽修、梅堯臣和尹洙幾人。他們志氣相投,當年王素在許州任通判的時候便有來往,如今都在京城裡,當然走得更近。

與這些人相比,王素跟徐平更多的是因爲同年關係,還有一些官場和私下的利益才走在一起,政治理念上並沒有多少相通之處。這不奇怪,涉及到政治,思想上跟徐平同路的人本來就不多,他的很多思想別人也不理解。

到了跟前,衆人敘過了禮,歐陽修道:“仲儀找的好地方,這裡離京城又不遠,又清靜,雖然算不上山清水秀,卻別有一番野趣。”

王素心裡苦笑,這裡不是自己建的遊玩的園林,是真真正正用來種地的莊園,要支撐自己一大家子吃用的。什麼山清水秀,野趣什麼的,根本不在自己考慮之內。

以前覺得自己家的財富幾世都用不完,徐平回到京城之後,三司賣出來的東西卻一樣比一樣貴,卻又讓人覺得不買不行,王素才覺得自己這家底未必能支撐多久。再加上現在到了館閣任清閒職事,收入一下減少了許多,讓他對聚斂家財有了很大的急迫性。

官員在地方任官,尤其是任知州長官,一般不會覺得錢不夠花。公使錢有各種來錢的渠道,管得又寬鬆,可以盡情地吃喝玩樂。再加上地方上的大戶巴結,不時的就有奢華的宴請招待,招個女妓也是自己管下的官妓,那種日子實在是逍遙自在。

回到京城就不行了,私人收入沒了職田,又各種折支,不像地方上發實錢,再加上公使錢普遍不多,生活一下子就緊巴巴起來。就是王素這種富貴人家,雖然家底厚,但平時的花銷也大,也覺得有些吃不消。哪裡像歐陽修這些年輕的館閣官員,反正沒什麼家事拖累,發多少花多少,有時還能掙點外快,反而無憂無慮。

從來不用爲錢財擔憂的徐平,讓王素羨慕不已。

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188章 我就是個土包子第274章 邕州軍入京第103章 衆人登門第37章 三頭目第66章 無所建明第113章 遊騎遍佈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94章 春狩防秋第251章 多爭堂除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45章 白砂糖第17章 乾脆搞大第229章 圍寨第21章 舊人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210章 我爲什麼跟個閹人談?第22章 星第44章 往事難回首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28章 月夜第43章 盼盼要定親了第69章 姚黃魏紫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145章 將校營第244章 願爲天子牧牛羊第272章 換將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68章 山雨欲來(上)第56章 錢入戶等第180章 重召舊部第89章 魑魅魍魎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286章 長兄如父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208章 老花鏡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46章 忠州事發第34章 雜事第8章 雪第129章 重貶第186章 小人大惡第124章 死城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158章 三司新人第121章過門不入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180章 天章閣夜對(上)第18章 春忙第9章 變夷爲夏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118章突然遭遇第130章 瘋狂時代(一)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257章 文武之德第297章 伎藝人第78章 提攜第52章 虛開中路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81章 祭奠第111章 根源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76章 稅改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136章 近視眼鏡第11章 德政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105章 先生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180章 重召舊部第141章 大頭在後面第70章 風波起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5章 公路第132章 柳八娘第26章 慶祝第139章 鋤頭要揮好第11章 人選第288章 分岐第262章 戰是義戰第5章 公路第50章 防秋第273章 示威第136章 瘋狂時代(七)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47章 破綻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14章 規劃第29章 攻略(一)
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188章 我就是個土包子第274章 邕州軍入京第103章 衆人登門第37章 三頭目第66章 無所建明第113章 遊騎遍佈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94章 春狩防秋第251章 多爭堂除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45章 白砂糖第17章 乾脆搞大第229章 圍寨第21章 舊人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210章 我爲什麼跟個閹人談?第22章 星第44章 往事難回首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28章 月夜第43章 盼盼要定親了第69章 姚黃魏紫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145章 將校營第244章 願爲天子牧牛羊第272章 換將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68章 山雨欲來(上)第56章 錢入戶等第180章 重召舊部第89章 魑魅魍魎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286章 長兄如父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208章 老花鏡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46章 忠州事發第34章 雜事第8章 雪第129章 重貶第186章 小人大惡第124章 死城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158章 三司新人第121章過門不入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180章 天章閣夜對(上)第18章 春忙第9章 變夷爲夏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118章突然遭遇第130章 瘋狂時代(一)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257章 文武之德第297章 伎藝人第78章 提攜第52章 虛開中路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81章 祭奠第111章 根源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76章 稅改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136章 近視眼鏡第11章 德政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105章 先生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180章 重召舊部第141章 大頭在後面第70章 風波起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5章 公路第132章 柳八娘第26章 慶祝第139章 鋤頭要揮好第11章 人選第288章 分岐第262章 戰是義戰第5章 公路第50章 防秋第273章 示威第136章 瘋狂時代(七)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47章 破綻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14章 規劃第29章 攻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