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鑿齒蠻

夏日的晚霞紅得像火一樣,把世間的一切塗抹成了嫣紅的顏色,有一種驚心動魄的美豔。從場務裡出來的工人漸漸在街道上匯成洪流,人的臉上映着霞光,透着紅彤彤的色彩,從裡到外都透着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

徐平看着在路上說說笑笑的工人,一時有些出神。自己這一年來所改變的,不僅僅是京城裡百姓的生活用品,還有這數萬人的命運。只要三司的政策不改變,這些場務一直辦下去,這些人就是這個世界上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產業工人。

歷史在慢慢地改變着軌跡,整個社會在慢慢地起着變化,這些變化不是靠着哪一個人登高一呼,而是靠這些普通人,這些點點滴滴。

隨着工人們從場務裡下工出來,附近的街道好像一下子就沸騰了。各種各樣的小販,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鑽了出來,挑着擔子在街道上穿梭。此起彼落的叫賣聲,伴着小販們匆匆地腳步,在這傍晚的霞光裡,給京城別添了一份生氣。

徐平沒有去招呼自己的隨從,就沿着街道邊慢慢前行,看着傍晚五丈河兩岸的風光,感受着這一份生活的氣息。

這是自己帶給這個世界的,一種從來沒有過的生活,一種從來沒有過的精神面貌。

三司鋪子擠來擠去的達官權貴,地主商人,是一種改變。這場務周圍鮮活的生活又是一種改變,在徐平眼裡,場務周圍的改變使自己感到更加親切。

譚虎招呼着兩個衛士,不急不徐地跟在徐平身後。他知道這種時候徐平不想讓人打擾,離得遠了不行,離得過近也不行,這中間的距離是多年形成的默契。

走了一百多步遠,前面河邊的大柳樹下圍着的人羣阻住了徐平的去路。徐平擡頭看看,本想繞過去,突然被人羣裡傳出來的聲音吸引住。

如果自己沒有聽錯,人羣裡說話的是邕州土人?那裡的人語音特別,而且話裡漢蠻夾雜,徐平在邕州六年,一下子就聽了出來。

一時興起,徐平擠進了人羣。

後邊譚虎看見,不敢怠慢,忙帶着兩個隨從擠到徐平身邊。

人羣裡一個四五十歲的漢子,左手拿着一把鉗子,右手一把鑿子,正說得唾沫橫飛。這人的頭上也戴了襆頭,但看起來明顯不習慣,戴得歪歪扭扭。身上的衣襟隨便掩着,腰上隨便一紮,身子一動就能看見胸膛,瘦得骨頭好像隨時就能從那裡刺出來。

尤其是這人一開口說話,便就露出一邊缺了一顆的門牙,話音就聽起來漏風。

譚虎在徐平小聲道:“官人,這是個我們邕州的蠻人,當是鑿齒蠻。他們都在婚娶之前敲掉兩顆門牙,這人當是自己的手段,在這裡招呼給人拔牙呢。”

徐平笑了笑:“我也大略聽出來了。這漢子倒是頭腦靈活,只是不知道怎麼流落到京城裡來討生活,手藝不知道怎麼樣。”

這個年代的人不注意牙齒保養,吃的食物又粗糙,牙齒損毀得厲害。不過因爲牙齒經常得到鍛鍊,後世很多人有的牙病這個時候很少人有,他們常得的牙病在後世也很難見到,牙醫的手段自然也就大不同。用金屬汞齊補牙的技術早就已經有了,不過還僅限於達官貴人使用,街頭牙醫常見的就是這漢子這樣,一手鉗子一手鑿子,哪顆牙不順眼就敲掉哪顆。好在這個年代的人牙也不穩固,敲起來好敲。

徐平就吃了這個虧,讓自己吃了無數苦頭的盡頭牙這個年代根本就沒有危害,成病的也就他這麼一個特例。在前世這是小病,這個年代的醫生卻都沒有見過。

看見有人拔牙,徐平就不自覺地去摸自己的臉。前兩天在宮裡喝了一口冰水,不知怎麼牽動了牙的炎症,這兩又開始疼了起來。

那漢子天南地北地說了一通,也不知道周圍的京城百姓聽懂了沒有,便就把鉗子和鑿子向地上的一塊破布上一放,擼了擼袖子。

正要招呼生意,漢子一扭頭看見了譚虎,吃了一驚,忙上來行個禮道:“小的韋小河,流落到京城裡混口飯吃,沒想到在這裡見到知寨官人。——官人富貴!”

譚虎沒想到這人認識自己,忙扶住他道:“你怎麼認識我!”

“小的生就一雙過目不忘的眼睛,曾在官人的寨裡討過生活,是以記得。——唉呀,這不是提舉官人?小的該死,竟然沒認出來!”

韋小河一邊說着,一邊就向地上跪去,準備要行大禮。

徐平急忙一把扶住:“街道上不便行禮,你不需客氣。”

韋小河急得在原地直搓手:“對我們這些蠻人,官人便如再生父母一般,不能行禮豈不得罪?如何使得!如何使得!”

徐平見圍觀的百姓指指點點,已經有不少人認出了自己,便對韋小河道:“你我到那邊茶棚說話,這裡人多,不是說話的地方。”

韋小河應聲諾,也不管地上自己吃飯的傢伙,隨着徐平便就擠出人羣。

譚虎讓一個隨從去收了韋小河的工具,帶人跟在了後面。

到了茶館坐下,要了幾碗茶來,徐平讓韋小河坐下說話。

韋小河站在桌邊道:“官人說笑,您的面前如何有小人坐的地方?我只是個山裡吃不飽穿不暖的土蠻,官人到邕州之後,才知道人吃飽了是什麼滋味。官人有什麼話只管說就好,我站在這裡聽着,着實是不敢坐。”

徐平笑道:“這裡不是官衙,我們說些閒話,你不需拘謹。”

韋小河連連擺手,無論如何屁股都不沾凳子。

徐平無奈,只好由他。

喝了口茶,徐平問韋小河:“你如何會流落京城來?在邕州遇到難處了嗎?”

“沒有,現在邕州一切都好。小的是以前在山裡面沒見過世面,出了山來看見什麼都稀奇,一時興起立了個志願,要到京城裡來看一看。如今也看過了,準備在這裡呆上一年兩年,什麼時候見天子一面,了了心願,便就回邕州去。”

在京城住着的人,真是有心,見皇上一面也不難。每年總有那麼幾次皇帝出巡或者祭天之類的活動,早早在御街兩邊等着就是。

每個年代有每個年代的風俗,徐平前世也有人一定要出國去看看,或者到哪個風景名勝看看,甚至到哪個人的出生地看看,都是很正常的心理。不過是這個年代皇帝佔了太多的風頭,看一眼就覺得沾了無數福氣罷了。

不過徐平還是有些好奇,問韋小河:“你流落在外,依靠什麼維生?我看你給人拔牙,不會一直就是靠這手藝吧?”

韋小河張開嘴巴讓徐平看:“官人請看,我們蠻人每到要婚娶的時候,便就要鑿掉兩顆門牙。我在山裡的時候,經常做這事,練出了拔牙的手藝,這一路上還真就是靠着這手藝吃穿不缺。——不過,現在邕諒路官府說是這是蠻人陋俗,發了佈告說不許鑿牙了。這兩年好多出山的蠻人,也就跟漢人一樣,真地不鑿了。”

說到這裡,韋小河不好意思地搔了搔頭:“我們山裡人見識少,人多愚昧,好多陳舊規矩。其實山外的漢人都不鑿牙,還不是活得好好的?”

徐平搖了搖頭:“愚昧?也談不上愚昧。只是山裡麪人煙稀少,與外面的人交流不多,便就有好多不好的規矩流傳下來而已。若是覺得不便,改了就是。”

“官人是說,鑿牙這習俗還源遠流長?”

“自然。《山海經》就記有鑿齒之國,依地理方位應是在現在的齊魯地方。那裡不但是現在沒有這習俗了,還是詩書之地,聖人之鄉。古人有這習俗,自然是有必要的理由,世事變幻,現在沒有必要了,改了就是。天子之德,教化四方,邕州既然已經括土爲丁,爲天子管下,自然也該移風易俗,不必死守舊規矩。”

“原來還有這樣一套說法,官人果然是讀過書的人,胸中自有乾坤。我們那裡出山的蠻人不鑿牙,留在山裡的人還說他們呢。等我過兩年回去,把官人的這套說辭講給他們聽,看還有哪個人敢閒話?以前我們蠻人過的都是跟野獸一樣的日子,官人到了邕州,才讓我們吃飽穿暖,出山來見世面,山裡面是神明一樣的人物。”

徐平微笑着搖了搖頭,講真話自己在邕州的時候,還真沒敢覺到有什麼特別。只有到了離開,以及後來所聽到的,才知道自己當年的所作所爲,給那片山川縱橫的地言帶來了多麼大的變化,給他們留下了多麼深刻的印象。

在徐平前世,教化這個詞不好聽,好多時候都讓人覺得帶着貶義。實際上這不就是文明代替愚昧,移風易俗,改變陋習嗎。不過這個年代,總是講聖人教化,從古聖賢說起,徐平前世是從洋人說起。尤記得前世看雜誌,一篇文章說起移風易俗樹新風這個題目,是從自己朋友的侄女嫁給洋人說起,那洋人過年送禮送了一副撲克,然後這就是禮輕情義重,洋人是文明人,用文明代替愚昧,移風易俗不要送重禮。

這個年代不講聖賢,講目四望,想找個比中原更文明的洋人好像也難。想到這裡徐平不由自己也笑,後世的有一天,不知道有沒有人說自己言必稱古人,雖然帶領了一個時代的改革,但也是個食古不化阻礙時代發展的怪物。

誰人能夠知道身後事?只要在自己這一世,能夠看到更多的韋小河這樣的人,知道自己給這個世界真地帶來了進步,貌似也就夠了。

第128章 優遷第14章 茶法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68章 交易第187章 時差第205章 蛻變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3章 屬下第7章 何妨拼一醉第99章 刻書準備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166章 人才濟濟第100章 鑄錢第193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中)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16章 越次入對第241章 有人騙貸?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125章 歸正人第29章 生活不易第107章 新錢之論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324章 党項叛宋第169章 自打嘴巴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53章 秦二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131章 三司歷代條例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76章 增兵第101章 抽血第180章 重召舊部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68章 別有出路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175章 我自有大道第253章 收網第15章 擺攤第37章 階級法第14章 賜名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開始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45章 京城故事第198章 勞動創造價值第86章 考慮問題的角度第125章 搜尋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第104章 多賣酒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58章 升任副使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238章 做事難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22章 星第54章 解散佛社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36章 孟州通判第191章 梁園雖好第272章 換將第3章 洞房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187章 時差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162章 你的尷尬我的機會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42章 遠方的稀罕物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43章 必先利其器第180章 天章閣夜對(上)第159章 物價要漲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161章 開課第11章 清貴之選第60章 致太平(二)第188章 百官圖第43章 熊二焦五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44章 鄉下小鋪子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48章 風波第16章 越次入對第57章 夜戰(上)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315章 亂戰
第128章 優遷第14章 茶法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68章 交易第187章 時差第205章 蛻變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3章 屬下第7章 何妨拼一醉第99章 刻書準備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166章 人才濟濟第100章 鑄錢第193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中)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16章 越次入對第241章 有人騙貸?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125章 歸正人第29章 生活不易第107章 新錢之論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324章 党項叛宋第169章 自打嘴巴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53章 秦二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131章 三司歷代條例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76章 增兵第101章 抽血第180章 重召舊部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68章 別有出路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175章 我自有大道第253章 收網第15章 擺攤第37章 階級法第14章 賜名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開始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45章 京城故事第198章 勞動創造價值第86章 考慮問題的角度第125章 搜尋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第104章 多賣酒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58章 升任副使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238章 做事難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22章 星第54章 解散佛社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36章 孟州通判第191章 梁園雖好第272章 換將第3章 洞房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187章 時差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162章 你的尷尬我的機會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42章 遠方的稀罕物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43章 必先利其器第180章 天章閣夜對(上)第159章 物價要漲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161章 開課第11章 清貴之選第60章 致太平(二)第188章 百官圖第43章 熊二焦五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44章 鄉下小鋪子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48章 風波第16章 越次入對第57章 夜戰(上)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315章 亂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