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

陽光穿過花樹,透過窗格子射進來,灑在地上斑斑駁駁。經過這重重阻隔,暑氣都被擋在了外面,屋裡透着清涼。

徐平坐在椅子上,看着面前站着的白面無鬚的中年人,說道:“原來就是你任諒州的監軍,那仗交趾打得可不好。”

李明信心裡五味雜陳,不久以前,在諒州前線,他還意氣風發,想着一戰下諒州,再戰下淥州,把宋重新趕回山北去。這纔多少時間,當時對面的這位少年主帥已經到了交趾王城裡,自己只卑躬屈膝。

面上陪着笑,李明信道:“提舉官人說笑,小的見識淺薄,如何是官人的對手?當時不知天高地厚,現在想想真是無地自容。”

如今這個時候,徐平也就免了那些俗禮,對一個即將成爲自己階下囚的人,什麼上茶看座都免了。

手扶着桌子,徐平問道:“你喬裝易服,到我這裡來,是有什麼事要商量?看你的樣子,也不是李佛瑪派來的。”

李明信左右看看,小聲問道:“小的前來,自然是有重要事情與官人商量。不知官人這裡,說話方不方便?”

“當然方便,有話你就直說。”

“這次前來,我是受了義父的囑託——”

徐平卻不知道他那些拐彎的親戚,問道:“你義父是哪個?”

“當今交趾第一重臣,姓李諱仁義。”

“原來是他,——你接着說。”

李明信說他義父是交趾第一重臣,倒不算誇張,而且簡單明瞭,比拋出一大堆各種頭銜來明白多了,徐平一聽就懂。這種大人物,徐平自然早已打聽得明白,也知道李仁義如今在李佛瑪面前失勢,心裡對李明信來意猜到了幾分。

李明信道:“如今大宋重兵圍城,只要稍具理智的人,都明白此次大宋對交趾王城志在必得。只有交趾王李佛瑪,冥頑不靈,心存僥倖,依然負隅頑抗。如果官人帶宋軍強行攻城,必然殺傷衆多,官民受苦。我們都是吃齋唸佛的人,如何能夠眼睜睜地看着李佛瑪如此作死!”

徐平笑笑,沒有說話。

交趾重佛法,從上到下,大多都信佛唸佛。尤其到了李朝,太祖李公蘊能夠上位,多虧了半神仙一樣的萬行老和尚,對佛家特別優待。至於李明信說的什麼吃齋唸佛,或許是真,但心善卻就未必了。

說起萬行老和尚,那也是位奇人,能掐會算,真是神仙一樣,前看五百年後看五百年,李公蘊上位後被封爲國師。不過這人的事蹟聽在徐平耳朵裡,卻別有一番味道,怎麼聽怎麼覺得是交趾人和這和尚抄了宋太祖和陳摶的故事。

這個地方在徐平前世自稱小中華,對中原王朝那是亦步亦趨,聽到什麼就學來什麼。李公蘊上位簡直就是宋太祖的翻版,再學個陳摶也沒什麼。

李明信偷眼看着徐平,見他態度溫和,心裡安定一些,理理思緒道:“我義父和城裡的幾位王公大臣眼看李佛瑪如此倒行逆施,冥頑不靈,徒令百姓受苦,於心何忍?命小的出來與官人商量,廢了李佛瑪,迎宋軍入城!”

說到這裡,李明信心裡忐忑不安,小心翼翼地偷眼看徐平。

徐平揮揮手:“有這想法好啊,你接着說。”

李明信猶豫了一會,加倍陪着小心,問徐平:“小的斗膽問一句,官人佔了升龍府後,是要把交趾郡縣其地呢,還是別立新蕃?”

徐平看着李明義,嘴角翹起來:“你們想的還真多,交趾是大宋天子親封的蕃國,就是李佛瑪,也有朝廷親封的官爵在身。若不是他倒行逆施,不守臣禮,屢次三番地侵犯大宋屬地,我怎麼會來到這裡?”

“官人還是明言告訴小的,會不會撤蕃立郡縣,不然我沒法回去回話。”

太祖太宗兩朝,自然是想把交趾郡縣其地的,最少也要如同嶺南一般,爲此太宗還徵過一次交趾。但到了真宗朝,尤其是澶州之戰後,便沒了開疆拓土的雄心,沒了這心思。劉太后當政,基本延續真守朝政策。

現在的大宋朝堂上,完全沒有撤交趾藩王,在交趾行郡縣制的心思。徐平作爲一個地方官,這種事更加作不了主,他打到這裡,哪怕把交趾全滅了,怎麼處理還是要聽朝廷的意見。實際上徐平也沒實力佔着這地方等到哪一天,撤兵之後交趾依然是大宋的蕃國,只是留下一個什麼樣的蕃國能讓徐平選擇。

不過這是徐平手上的籌碼,可不能隨便就給李明信什麼承諾。

看着李明信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徐平微微一笑:“交趾這裡,千百年前就是朝廷故地,不管是設蕃國,還是立郡縣,總還是天子屬下。至於以後——要如何還是看你們交趾人,如果後續再如李佛瑪一般,不修臣禮,擾得大宋境內不得安寧,怎麼立藩國?所謂屏藩,自然當爲天子藩屏,做不到這一點,怎麼可能還立藩國?”

聽着徐平這模棱兩可的話,李明信只覺得頭暈。說起來都是道理,但沒有個確切的結果,他回去怎麼交待?東征王和開國王就憑這句話就與李佛瑪鬧翻,開城門迎徐平的大宋進城?

傻愣愣地站了一會,李明信道:“官人這話說了,小的心裡還是沒底,回去無法交待啊!小的不懂這些道理,但事情不就看官人一句話嗎?”

“怎麼可能看我一句話?當然是要看交趾這裡什麼樣子!若要論說得好聽,李佛瑪也多次派使節到汴梁,不一樣說得天花亂墜?結果邕州這裡他鬧成什麼樣子?這還是屏藩嗎?”

李明信就是來談判的,哪裡想到徐平跟他講什麼道理,心中想一下,再說下去只怕還是沒結果。講道理有用,有本事你別帶兵來啊!

理一理思緒,李明信乾脆把話明講:“官人,義父派我出來,是要官人一句話。如果打開了城門,迎大軍入城,能不能立一位新王?”

徐平不置可否:“說來聽聽。”

“官人的兵馬這幾天日夜不停進攻南正門,城內的兵馬都調到了那裡防守,其他幾門空虛。如果我們開西城門,放官人兵馬入城,官人要許我們另推交趾王出來,不知官人意下如何?”

徐平笑道:“你們有這心思,我記下了。不過我爲天子之臣,帶天子之兵下蕃國,豈有不走正門的道理!你回去告訴派你來的人,要爲天子效力當誠心正意,朝廷自然不會虧待了他們。動不動就提條件,你們這些小國的人啊,眼皮子也太淺,不是個做臣子的道理!”

第291章 兩路會師第11章 人選第153章 攻城(上)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82章 別機機杼第149章 應急措施第2章 父老第73章 童大官人第106章 邕州之茶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236章 堵截第39章 待以客禮第180章 天章閣夜對(上)第115章 詩文精進第49章 天津曉月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34章 土豪的地盤第68章 別有出路第203章 換相(中)第316章 大火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17章 回聲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111章 李覯第58章 怪人知縣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24章 大動作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101章 七源州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181章 錢明逸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203章 換相(中)第41章 意外第59章 洞若觀火第204章 國計民生第144章 僵局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127章 這屆言官不行第53章 秦二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129章 你回京去吧第10章 巡視河道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88章 改制第28章 文明世界纔有德第96章 改天換地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138章 馬踏諒州(下)第70章 風波起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75章 世道變了第79章 一劍平亂第203章 換相(中)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88章 棄杖不殺第128章 換相第38章 青苗貸第106章 敗在哪裡?第147章 破綻第302章 青冢第5章 報恩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71章 北巡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46章 外戚第279章 破城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39章 黃師宓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81章 談不攏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212章 爭功心切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39章 文理荒謬第127章 素手解煩憂第1章 再臨鄭州第65章 永寧侯府第28章 竹筐裡的少女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73章 點將第34章 一城二虎
第291章 兩路會師第11章 人選第153章 攻城(上)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82章 別機機杼第149章 應急措施第2章 父老第73章 童大官人第106章 邕州之茶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236章 堵截第39章 待以客禮第180章 天章閣夜對(上)第115章 詩文精進第49章 天津曉月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34章 土豪的地盤第68章 別有出路第203章 換相(中)第316章 大火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17章 回聲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111章 李覯第58章 怪人知縣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24章 大動作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101章 七源州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181章 錢明逸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203章 換相(中)第41章 意外第59章 洞若觀火第204章 國計民生第144章 僵局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127章 這屆言官不行第53章 秦二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129章 你回京去吧第10章 巡視河道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88章 改制第28章 文明世界纔有德第96章 改天換地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138章 馬踏諒州(下)第70章 風波起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75章 世道變了第79章 一劍平亂第203章 換相(中)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88章 棄杖不殺第128章 換相第38章 青苗貸第106章 敗在哪裡?第147章 破綻第302章 青冢第5章 報恩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71章 北巡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46章 外戚第279章 破城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39章 黃師宓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81章 談不攏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212章 爭功心切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39章 文理荒謬第127章 素手解煩憂第1章 再臨鄭州第65章 永寧侯府第28章 竹筐裡的少女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73章 點將第34章 一城二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