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48章 叛國的附馬

bookmark

晦日休務,徐平讓剛中進士的蘇頌到家裡來,吩咐一些到地方爲官的注意事項。蘇紳已經離開京城了,到兩浙路去做都轉運使。徐平爲宰相,姻親必須迴避。

шшш¸ttκǎ n¸¢Ο

正是暮春時節,百花齊放,草長鷹飛的時節,各種蝴蝶在花叢中飄浮。

徐平與蘇頌在花樹間的小路上邊走邊談,向他講自己從前爲官的往事。過些日子盼盼就要嫁過去了,跟着蘇頌一起到宿州爲官。蘇頌是進士乙科,初授官是宿州觀察推官,選人中最高的一等兩使職官。跟徐平當年初授官就是京官,做通判當然不能比,蘇頌還要經過軍事、防禦判官和節度判官這兩階,才能進入京官行列。進入京官行列,才能夠跳出選海,真正有政治前途。這個年代大多數官員都在選海沉浮,一輩子升不上來的進士也不少。

做幕職官,最重要的就是刑獄,政績主要是從這上面顯出來。只有做到判官,纔會幫助知州處理政事。州這一級,判官是知州最重要的助手,通判是主官,並不屬於知州屬官的行列。大多數官員的前途,實際上都是在做判官時,被在地方爲官的重臣賞識,而後一直提拔起來。直接放出去做通判的一等進士,都是皇帝和宰相直接留意的,與其他人不同。

徐平沒有經過這一階,於刑獄談不上什麼經驗,理論大於實踐,對蘇頌其實沒有什麼幫助。明明知道幫助不大,還是要談,誰讓女婿是自己的半個兒子呢。

正在徐平談得興起的時候,門房匆匆跑過來,對徐平行禮:“相公,宮中派了中使來家裡。官家手詔,命相公速速進宮!”

休務是假期,沒有緊急公務,一般不會招官員到衙署,進宮議事更少。徐平知道趙禎沒有跟大臣嘮家常的習慣,派人來招自己,一定有重要的軍國大事。

吩咐了蘇頌,徐平急忙換了公服,帶了傔人,騎馬入了皇城。

因爲不知道趙禎爲什麼召自己,先到了政事堂,卻發現晏殊和章得象已經在那裡了。

各自見禮,趙禎問晏殊:“不知因何召我們來?可是北邊有事?”

晏殊點了點頭,拿起案上一封公文,遞給徐平:“樞密院移文,剛剛送來。”

徐平匆匆看了一遍,不由皺起眉頭。原來是契丹的附馬都尉劉三嘏,不知何故,突然逃出契丹,投靠宋朝。雄州知州杜惟序只寫了“與公主不睦”,想來也沒得及細察。

章得象道:“本朝剛剛與契丹新定誓書未久,約定相互不納逃亡。劉三嘏此來,確是有些難辦。送回契丹有違寬恕之道,留他又違國誓,正是兩難。”

徐平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心中想着怎麼處理。契丹雖然經常鬧出動靜,不時想着用武力從宋朝訛詐點好處,但對澶州誓書一直是認真執行的。前幾十年,宋朝也有人叛逃到契丹去,只要移文,契丹都會送回來。不過劉三嘏這種身份的人,不管是宋還是契丹,以前都沒有先例。如何處理,確實是有些棘手。

用徐平前世的話說,以前雙方不納逃亡,各自送回的絕大多數都是刑事犯,遣返沒有道義上的障礙。這次來的是個政治犯,身份地位還很高,跟以前就不一樣了。

簡單商議過後,三人匆匆出了政事堂,從垂拱門進了大內。

到崇政殿,發現呂夷簡和龐籍已經到了,三人站到了他們的對面。

趙禎升殿,賜座,對衆人道:“北境附馬劉三嘏,突然叛入本朝。按以前舊例,我們與契丹不納對方逃亡,該把他送回去。只是樞密太尉言,此次與以前不同。一是劉三嘏身貴位尊,自該鄭重其事。再一個,本朝正與契丹因爲邊境軍馬多少,他設西京,本朝營北京而起爭執。劉三嘏此來,不依舊例送回,也未嘗不可。”

見三位宰相齊刷刷地看着自己,呂夷簡道:“我以爲,先收留劉三嘏,慢慢與契丹打官司。跟營北京的事情捆在一起,非要契丹每年向我們賣馬不可!”

讓契丹賣馬,增強宋朝的軍事實力是一,還可以借些削弱契丹的實力。而且從西北運馬到河北,花費極大,從契丹直接買,確實省錢。契丹不答應,呂夷簡一直耿耿於懷。

龐籍道:“誓書是國誓,已經約定相互不納逃亡,豈可輕違!人無信不立,更何況是一國!是故,不必問劉三嘏逃亡的情由,命雄州直接送回即可!”

這也有道理。龐籍這個人方正嚴明,說過的話就要作數,在他看來是當然之理。正是因爲他與呂夷簡的意見不一,纔不得不請趙禎出面裁決。

呂夷簡和龐籍在樞密院一正一副,不是絕對的上下級關係,必須意見一致,才能處分軍國大事。樞密院發出的宣命,兩個人都簽字用印,纔有效。政事堂一樣,正式敕令必須宰相全部簽字,重要的還要執政也籤,才能生效。

趙禎覺得呂夷簡和龐籍說的都有道理,一時難以決定,把三位宰相叫了過來。

見趙禎先看向自己,章得象捧笏:“臣以爲,龐太尉所言爲是。人無信不立,國豈可失信?真宗皇帝設國信所理北事,其中信字豈無深意?”

趙禎點點頭,又看向晏殊。晏殊捧笏:“臣以爲,國誓不可違,送還劉三嘏於北朝甚有道理。只是其棄國來投,必有不得已之處,若是送還,可能招致殺身之禍。是故,不可遽將其送還,而應與北朝從容理論,以尋兩全其美之道。”

龐籍聽了,就想反駁,強行忍住了。不就是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纔在放假的日子把大家召進宮來嗎。晏殊這話說的,什麼道理都佔住了,就是不說應該怎麼辦。

大家一起看向徐平,他是首相,這個時候,意見就非常關鍵了。

徐平捧笏:“國不可失信,此爲當然之理。只是,信義二字,說得清楚明白,有義纔有信。衆人覺得此事難以處置,根本上說起來,還是不管怎麼做,要麼失信,要麼無義。”

徐平前世,爲什麼大多數國家,都拒絕遣返政治犯,有的國家還拒絕遣返死刑犯,及其他的一些特定罪犯。說到底,是遣返違了他們國家的道義,而不能簡單地看作假惺惺的雙重標準。這種遣返的限制,必然會被某些人利用,但卻是必不可缺的。一個不講道義的政權,不管是內,還是對外,都難以取信於人。

遣返一定要有條件,只是看怎麼確定這些條件,雙方達成什麼樣的共識。

(大家冬至快樂。今天過節,請個假,只有一更,見諒。)

第212章 爭功心切第83章 地形沙盤第324章 各掃門前雪第19章 宣詔使臣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101章 抽血第204章 國計民生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78章 提攜第34章 同年歡宴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306章 貨幣循環第209章 送禮第81章 談不攏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21章 舊人第38章 兩地第34章 同年歡宴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52章 一指點出佛主第270章 震懾第19章 宣詔使臣第10章 野味第6章 書生張載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10章 野味第30章 烈士暮年第199章 我給你換尊佛第40章 從前第173章 佈置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81章 談不攏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1章 再臨鄭州第95章 西瓜種子第143章 新車新炮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193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中)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32章 小縣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12章 空調第68章 別跟着我第47章 跑了的狀元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55章 藥銀第93章 多方牽連第36章 洞房花燭夜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37章 中牟主簿第67章 決心已定第114章 心經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212章 重回三司第187章 攻防第37章 三頭目第134章 救星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142章 想去五臺山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42章 遠方的稀罕物第180章 投名狀第216章 新的貨幣第34章 同年歡宴第10章 野味第93章 王師北來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10章 野味第49章 天津曉月第39章 兄弟夜話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4章 邕州城外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11章 清貴之選第235章 課餘時間第144章 各司其職第98章 一起發財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236章 新的算學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29章 邕諒路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54章 家賊第109章 不如結社第285章 軍制大改第59章 洞若觀火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12章 空調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56章 城狐社鼠第243章 算賬第120章你們都姓趙
第212章 爭功心切第83章 地形沙盤第324章 各掃門前雪第19章 宣詔使臣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101章 抽血第204章 國計民生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78章 提攜第34章 同年歡宴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306章 貨幣循環第209章 送禮第81章 談不攏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21章 舊人第38章 兩地第34章 同年歡宴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52章 一指點出佛主第270章 震懾第19章 宣詔使臣第10章 野味第6章 書生張載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10章 野味第30章 烈士暮年第199章 我給你換尊佛第40章 從前第173章 佈置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81章 談不攏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1章 再臨鄭州第95章 西瓜種子第143章 新車新炮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193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中)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32章 小縣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12章 空調第68章 別跟着我第47章 跑了的狀元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55章 藥銀第93章 多方牽連第36章 洞房花燭夜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37章 中牟主簿第67章 決心已定第114章 心經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212章 重回三司第187章 攻防第37章 三頭目第134章 救星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142章 想去五臺山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42章 遠方的稀罕物第180章 投名狀第216章 新的貨幣第34章 同年歡宴第10章 野味第93章 王師北來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10章 野味第49章 天津曉月第39章 兄弟夜話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4章 邕州城外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11章 清貴之選第235章 課餘時間第144章 各司其職第98章 一起發財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236章 新的算學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29章 邕諒路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54章 家賊第109章 不如結社第285章 軍制大改第59章 洞若觀火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12章 空調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56章 城狐社鼠第243章 算賬第120章你們都姓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