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家祭一

14.家祭 (一)

吳世璠、夏國相等人的首級高懸於北京城樓之後,康熙即命內大臣馬思喀準備奉先殿祭祀以告世祖章皇帝之靈。所有皇子,一律隨行祭謁,祭祀之前,照例是沐浴更衣,禁食,胤禛被餓的兩眼冒金星,而且第二天又是一個大清早就被弄醒了來,三層全套的皇子禮服就套在了身上。冬日裡的禮服特別的沉,尤其是冠帶,足足有好幾斤重,把脖子都壓彎了,胤禛實在覺得古人們是在自己作踐自己。

由康熙帶着,胤禛排在太子和幾位年長的阿哥後面,於奉先殿門口侍立。康熙先是在太祖太宗畫像面前略一停頓,就來到世祖皇帝牌位前,左手拈起三支馨香,跪了下來。衆阿哥也都跟着一起跪下。

康熙朗聲道:“兒臣愛新覺羅.玄燁敬告諸位列祖列宗並先皇世祖章皇帝,自吳匪三桂逆天地,棄盟約,盡起雲南之軍,結盟三藩而反,兒臣雖苦心以教化,無奈三藩咄咄進逼,爲保我愛新覺羅氏之大清江山,兒臣傾舉國之力以平叛,至此歷盡八年,如今,三藩已平,吳逆授首,兒臣玄燁值此以告,從此與民生息,海內生平。”

胤禛跪在後面,只能看到康熙的背影,但是從康熙略帶顫抖的聲音中聽出,康熙十分激動,幾乎不能自已。好不容易熬到儀式結束,康熙吩咐幾個兒子去上書房跪候,自己先去接見來賀的安南使臣。

於是,幾位阿哥也只好忍住轆轆飢腸,去到上書房中,個個都是垂頭喪氣。大阿哥首先就憋不住抱怨起來:“太子,幾位弟弟,咱們都餓了兩天了,這時候都還滴水未進呢,也不知道皇阿瑪葫蘆裡賣的什麼藥,非要讓咱們來這裡等着,等着也便罷了,還要跪候,不就是安南的使臣嗎?藩屬小國而已,何必如此認真呢?”大阿哥這時已經分府另居,也已經指了正福晉,每天都在溫柔鄉中,這次祭奉先殿,他頭一個受不住。

太子和三阿哥只是笑笑,也不答話。胤禛卻一臉認真,道:“大哥,您這話不對。”

大阿哥一聽,臉上就變了顏色,道:“老四,你還乳臭未乾呢,現時就跟我叫上板了,你倒說說,我怎麼說的不對了?”

胤禛依舊不依不饒,道:“師傅教說,君有命,臣必從之,是爲貞,父有命,子必從之,是爲孝。皇阿瑪既是父,又是君,我們既是子,又是臣,當然應該聽從皇阿瑪的吩咐,怎麼能因此而抱怨呢。”

胤褆臉上有些掛不住,惱羞成怒,道:“我要你管教我?你纔讀書幾年啊?”

胤禛也不客氣,反擊道:“大哥難道沒有讀過師說?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小弟雖然年少,不過佔了個理字而已。”

大阿哥還要再爭,侍衛諾敏一掀門簾,走了進來,輪流打了個千,道:“太子爺,幾位爺們,皇上吩咐了,幾位爺們這兩天都辛苦了,命奴才帶了祭祀的祚肉來賞給爺們。”說着話,幾個蘇拉太監就捧着四隻條盤,魚貫而入。太子領頭,幾人都正正衣冠,跪下謝了賞。然後一人一個條盤,狼吞虎嚥起來。一時無話,只徑自顧着大快朵頤。

吃了一陣,又進來兩名太監,搬着一塊玉雕進來,放在案上,說是安南進貢之物。這塊整玉仿靈芝狀,通體翠碧,晶瑩剔透,頂蓋處如水樣細紋,煞是奪目。幾人都圍了過去,嘖嘖稱奇。

太子看着玉,眉眼之間滿是喜愛之情,大阿哥乘機道:“太子,您拿起來瞧瞧啊,也給兄弟幾個長長眼。”

太子搖搖頭,道:“這是安南的貢品,咱們沒有皇阿瑪的旨意,不能隨便動的。”

大阿哥撇撇嘴:“您可是太子,大清朝的儲君啊,就拿起來看看有什麼打緊?”

太子有些心動,但是仍不肯伸手去拿。

大阿哥又存心激道:“太子爺不是不敢吧?”

這回太子像是賭上了氣,憤憤道:“誰說我不敢,不就是塊玉嗎?”伸手就去拿,不想玉身既重且滑,太子畢竟人小力單,玉靈芝竟然脫手,“砰”的一聲重重的砸在了地上,頓時碎成了數片。兄弟幾個驚呆了,一時的也愣在了當場。

三阿哥胤祉本就文弱,看到這個場面,嚇得哭了起來,太子也沒了辦法,一臉的驚慌。大阿哥倒是很快恢復了常態,面上甚至帶着些戲謔的神色。他本來就有心出太子的洋相,此番正合着他的意思,於是便假意呵斥三阿哥道:“老三,哭什麼,成何體統?有太子鎮着局面,怕什麼?有點爺們的樣子!”

胤礽畢竟已經做了這些年的太子,再不濟也知道大阿哥這番話明擺着就是說他作爲太子應該承擔所有責任。他覺得很委屈,不是大阿哥總是拿話撩撥他,他纔不會動那個勞什子的玉靈芝呢。這個是安南的貢品,出了茬子可不是好玩的,康熙一貫要求太子十分嚴格,除了這個紕漏,他也不知道可能等待他的懲罰是什麼。他甚至想到了最糟糕的結局,有大阿哥在一旁挑撥離間,康熙會不會龍顏大怒,從而因此動搖自己的儲君位置?

胤禛面對這個局面吃了一驚,但是看着那兩個兄弟的明爭暗鬥,他從心底裡慨嘆:“真是天家無骨肉啊,現時就已經是狗咬狗一嘴毛了,以後又會是怎樣一種局面?真的會像自己在小說中讀到的那樣,兄弟鬩牆,九王奪嫡?自己在這種紛爭之中,又何以自保,甚至,如何取勝呢?”滿腦子都是這些,面上露出的思索的神色,卻沒有旁人的那些愁容。

太子也注意到了胤禛的表現,他突然靈機一動,有了主意。他把大阿哥拉到一旁,耳語道:“大哥,稍後皇阿瑪如若問起,你當如何應答?你可是準備回皇阿瑪實情嗎?”

胤褆尷尬的一笑,道:“請太子您示下。”

胤礽一笑:“我也不是不肯擔這個責任,不過兩個弟弟都看到了,我動那個靈芝,是因爲大哥您攛掇的,皇阿瑪什麼脾氣,大哥你最清楚了。”說罷衝着大阿哥一笑。

胤褆可不想投機不成蝕把米,沉吟了片刻,道:“那太子您說,咱們該怎麼說?”

胤礽悄悄指指還在發呆的胤禛,小聲道:“不如叫老四扛了吧,他年齡小,皇阿瑪頂多教訓兩句,沒什麼大不了的。大哥,你說呢?”

胤褆從來就不喜歡胤禛,覺得他怎麼都不貼心,而且還總是和自己較勁,加之胤禛從小被樣子佟貴妃那裡,佟氏又是極受康熙寵愛的貴妃,大有以後入主中宮的意思,真的到了那個時候,胤禛便也是自己的一大勁敵。便點點頭道:“太子所言甚是,那老三那邊怎麼說?”

胤礽笑笑道:“老三本就不是多事之人,大哥你去跟他說一聲,我料他不會說出去的。”

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238章 渾水(十九)10 喜訊二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121章 波瀾橫生(四)第71章 從軍(二)第156章 洗三第301章 意動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381章 問鼎(五)第175章 南巡(六)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109章 嫌隙(四)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188章 風雨欲來(一)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75章 從軍(六)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205章 驚變(一)第75章 從軍(六)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325章 萬壽(二)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207章 驚變(三)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117章 家宴(五)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176章 南巡(七)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26 兄弟三第77章 從軍(八)第70章 從軍(一)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110章 嫌隙(五)第23章 兄弟(一)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247章 渾水(二十八)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158章 河務(一)第68章 何去何從(九)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71章 從軍(二)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164章 國事家事(二)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379章 問鼎(三)第89章 首戰葛爾丹(五)第28章 傷逝(二)第44章 麻煩(四)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251章 議儲(四)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329章 萬壽(六)第149章 二徵葛爾丹(十六)第144章 二徵葛爾丹(十一)第230章 渾水(十一)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237章 渾水(十八)第28章 傷逝(二)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174章 南巡(五)
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238章 渾水(十九)10 喜訊二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121章 波瀾橫生(四)第71章 從軍(二)第156章 洗三第301章 意動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381章 問鼎(五)第175章 南巡(六)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109章 嫌隙(四)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188章 風雨欲來(一)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75章 從軍(六)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205章 驚變(一)第75章 從軍(六)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325章 萬壽(二)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207章 驚變(三)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117章 家宴(五)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176章 南巡(七)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26 兄弟三第77章 從軍(八)第70章 從軍(一)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110章 嫌隙(五)第23章 兄弟(一)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247章 渾水(二十八)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158章 河務(一)第68章 何去何從(九)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71章 從軍(二)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164章 國事家事(二)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379章 問鼎(三)第89章 首戰葛爾丹(五)第28章 傷逝(二)第44章 麻煩(四)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251章 議儲(四)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329章 萬壽(六)第149章 二徵葛爾丹(十六)第144章 二徵葛爾丹(十一)第230章 渾水(十一)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237章 渾水(十八)第28章 傷逝(二)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174章 南巡(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