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偷襲(三)

見那些兵士一個個面目可憎,儘自嚇的發抖,那辮子垂到腦後,看起來當真是醜陋之極,心中一陣厭惡,也不待張偉下令,將手中斬馬刀一揮,令道:“飛騎聽令,將這些辱沒祖宗,喪盡天良的傢伙,都給我砍了!”

他一聲令下,衆飛騎便揮刀衝上前去,掄起斬馬刀砍將過去,那些遼東原本便已惴惴不安,生恐敵軍殺俘,眼見馬刀砍來,立時慌了手腳,便待站起反抗,只是些時皆已是空手,那伸手去擋的,一刀過來,整隻胳膊都被馬刀砍下,鮮血四濺,慘叫連連,待張偉帶着大隊趕到,三千餘降兵已被全數斬殺。張偉見了到也不氣,他原本也不極不喜歡這些降兵,張瑞盡數殺了,到也正合他意,只是笑罵張瑞道:“你現今膽子越來越大,這種事敢不請示我便做了?下次若是再犯,脫了褲子打你軍棍!”

張瑞知道犯了忌諱,到也不敢吭聲,將頭一低,跟着張偉上了長甸土堡牆頭,極目遠眺,卻見遠方有淡淡煙塵升起,顯是適才逃走的李永芳,因轉頭向張瑞笑道:“宜將剩勇追窮寇,你帶着飛騎去追,追到兩百里外的寬甸乃至,無論是否追上,帶着飛騎於寬甸紮營,等我帶着大隊趕上。派出偵騎四處查看,以防寧陽與廣寧一帶駐軍來襲。”

“那瀋陽方向呢?”

“那是敵人的京師所在,駐有一萬多八旗兵,不會輕易出城遠襲的,放心吧。”

張瑞自領命去了,眼見三千飛騎沿着敵兵逃走方向追擊而去,張偉自領着周全斌等人打掃戰場,點撿本方士卒死傷,再安營紮寨,補充火藥、鐵丸,安排糧草食宿,一直忙到夜間,方纔喘一口粗氣,躺倒安歇。

到了第二日天明,張瑞已追到寬甸,派人回來報信,那李永芳溜的比兔子還快,早已不見蹤影。只是寬甸不比長甸,長甸因靠近江邊,經常有駐紮在各島的明軍前來襲擾,是以堡內外都無有遼民居住,待到了寬甸附近,卻有近萬的遼人圍着土堡居住,張瑞派人問道:“既然是來襲擾,那麼這些百姓該當如何,請大人的示下。”

張偉沉吟片刻,答道:“這些遼人原本都是大明赤子,皇帝不能撫育保全,他們方投向後金,多受欺凌,現今咱們既然打來了,又有大量的船隻,問他們,願不願意被撤往內地,若是願意的,派人將他們送往長甸,我自會安排船隻,送他們回臺灣。若有那不願的,也不勉強,燒了房屋,毀其農具和耕牛,由他們去。”

見那飛騎傳令騎馬去了,張偉令道:“傳諸將來我居處議事!”

他便住在原守堡軍官的府邸之內,到正巧有一大廳以備議事,待三衛將軍與皮島諸將盡皆趕到,張偉擺手令各人坐了,笑道:“昨日一戰打的不錯,咱們死傷不過千餘,滅了整整上萬的敵軍。”,因又問幾個三衛司馬道:“傷兵可都運上船去了?”

“回大人,已將傷兵盡數運回皮島,交由醫生醫治。死者也已初斂,裝入棺木,由船隻運回臺北去了。”

“甚好,兄弟們爲了咱們出生入死的,無論死活,都不能虧待了。”

那孔有德聽到張偉如此體恤下屬,感動道:“大人宅心仁厚,愛士兵如赤子,屬下等當真慚愧。”

張偉淡然一笑,道:“各人有各人的賬,到也勉強不得。”

又向尚精忠、耿仲明道:“三位將軍,自毛鎮死後,三位無人統領,張偉不才,一向與三位交厚,既然三位都願奉我爲主……”

他不顧三人的神情,一副誰要奉你爲主的模樣,仍是侃侃而談,說道:“既然奉我爲主,那自然是要聽我的號令。三位若仍是擁兵自重,以爲小小皮島可以爲基業,那麼我在此先奉勸三位,皮島不成,便是加上週圍所有的小島,仍是不成。不但糧食不能自給自足,還有軍械、餉銀、盔甲、軍馬,樣樣都不能滿足要求,朝廷給諸位的越來越少,而且朝廷對邊將越來越不放心,三位若是聽衆號令,則必然朝廷會將三位調離,剝權奪兵,那也自然是不在話下。若是不聽,則三位與海匪何異?臺灣的財力物力,諸位想來已是清楚,我此番攻伐遼東,必定會受皇帝重賞,到時候保舉一下諸位,也是題中應有之意。是跟隨我,還是自謀出路,三位現在可以慎選之。我不勉強人,不過一旦要跟了我,那自然是要唯我的命令是從,若有異心,那我也是不饒的,如此,請三位將軍現下便做個決斷,給我一個明確的答覆,如何?”

他皺眉長談,看起來是苦口婆心,好言好語的奉勸皮島三將,只是話語中將三人的退路堵的嚴嚴實實,這賬內賬外又都是他的親兵,三人只怕是稍有不從的意思,立時便會被拖將出去,斬於帳外,如此情形下,三人原本的那點小心思立時如夏日冰水般消融,對視一眼,由最年長的孔有德帶頭,一齊跪下,齊聲道:“末將等願奉大人爲主,從今往後,聽從調遣。無論水裡火裡,決不敢皺一下眉!”

“哈!我要你們水裡火裡做甚?既然跟了我,我自然是要讓諸位綿衣玉服,享受榮華富貴,全斌他們跟隨我早,這幾年來我一步步走到今日,其中艱辛又豈是一般人能知道的?饒是如此,我也從未虧待過屬下的兄弟,三位願意跟隨我,從今往後,咱們就是一家人啦!”

說罷又是連聲大笑,將三將扶起,一個個拍上幾下。那孔有德年近四十,原本心中對張偉原是不服,只是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頭罷了,當下見張偉笑咪咪拍將過來,心裡原本頗是抗拒,又不敢不從,他身高比張偉高出一頭有餘,也只得將身子略欠,低下胸來,任張偉在肩頭拍了幾下,方纔做罷。

張偉肚裡暗笑,知道這三將心中並不盡服,他三人貪圖張偉賄賂,又只道張偉前來遼東襲擾後金,只不過是借道皮島,仗打完了自然便要回臺灣,那時候皮島諸將又可以賣好張偉,又可以自朝廷那邊討要封賞,豈不是大發利是?誰料張偉一來,便輕輕鬆鬆將整個皮島接防過去,皮島駐軍雖然人數不少,不過無論戰力裝備,與張偉的漢軍都相差甚遠,諸將卻如何敢與張偉相抗?眼見對方步步緊逼,卻是一點半法也無,三人正自喪氣之際,又親見張偉屬下輕鬆擊敗了過萬的辮子軍,心驚膽寒之餘,也只得正式歸順,低眉順眼之餘,心裡究竟如何,那可就不得而知了。

周全斌等人都是人精也似人物,眼見張偉輕鬆收了這三將,自然湊過來拱手相賀,嘻嘻哈哈一陣恭喜,各人均道:“臺灣人傑地靈,山清水美的,可比遼東苦寒之地強的多了,三位又得大人愛重,將來飛黃騰達,封妻廕子,前途不可限量云云。”

張偉清咳一聲,打斷諸人的寒暄致意,又向三將笑道:“暫且不改編三位的軍隊,皮島島民卻是要先行撤回,咱們這邊還要逗離一月左右,足夠船隊來回,就先用戰艦商船將三十萬皮島遼民盡數運往臺南,臺南現下不到二十萬人,閒置的土地足夠百萬人耕種,至於農具房屋之類,就由臺南官府先帖補,一年之後,與臺北諸人一同交納官糧,臺灣不收賦稅,只需交納畝產的十分之一,以助軍資,也就罷了。”

還不待三人醒過神來,張偉便正容令道:“孔有德、尚可喜、耿精仲聽令!”

三人齊聲道:“末將在。”

“令你三人帶本部兵馬,即刻開拔,由寬甸繞路而行,由薩爾滸直奔鐵嶺,開原

,攻下城池之後,按兵不動,待我的命令行事。沿途的民堡你們不管,鐵嶺開原

附近的遼東漢民,你們傳令曉諭,令願意跟隨的準備好金銀細軟,笨重物品一律焚燬,到了臺北官府自然會補帖他們的損失。至於滿蒙民衆,一律誅殺。田土物資,一律焚燬。收攏願走的漢民,待我肅清了赫圖阿拉,自然會掩護你們帶着漢民撤往皮島,三位,可清楚了麼?”

三人躬身答道:“末將等聽令而行,一切均依大人之命行事,不敢有誤。”

頗爲滿意的將頭一點,笑道:“甚好,三位這便請行吧。我軍昨日大戰,還需休整一天才能拔營,請三位一路小心,若是遇着大股滿兵,請速退待援,不可浪戰,切切。”

孔尚耿三人此時到時欣喜的很,張偉交給他們進攻的乃是遼東之北,原本是明朝統治區的漢人聚集地,南臨葉赫部,東臨建州女真,因遠離明土,便是離海口江邊亦是遙遠的很,這樣的重地要地,偏生又不受危脅,自然是防衛薄弱,再加上張偉允准燒殺掠奪,三人不需多損兵馬,又可以大搶錢財,心裡哪有不高興的道理?當下興沖沖辭了張偉,自去點起本部人馬,開向寬甸方向去也。

張偉見三人如此模樣,肚裡冷笑一聲,心道:“若不是此番就是爲了破壞而來,不與你們計較太多,有這麼容易給你們這塊大肥肉麼。而且,是不是那麼好啃,還得看你們的本事!”

當下又與周全斌劉國軒等人商量了下一步行軍計劃,各人均道瀋陽八旗決不敢輕出,再加上有張瑞在前方哨探,大軍明日便可開拔,直奔赫圖阿拉。張偉笑道:“行軍做戰,還需穩妥爲是,我軍不能沒有左翼護衛中軍,便由萬騎的契力何必帶着本部,在左翼護衛,三衛直攻赫圖阿拉,張瑞帶着飛騎在薩爾滸一地戒備敵情,這樣方可保萬全。”

那劉國軒道:“大人又何必如此小心,昨日一戰,我看那辮子兵也極是平常。都道八旗善射,我看咱們的高山萬騎射術猶在八旗之上,瀋陽附近不過萬餘八旗,咱們又有何懼!”

“你知道什麼!昨日一戰,敵人騎兵原本不多,裡面的滿人可能不過兩百,上萬名萬騎齊射,敵人自然是沒有還手之力。可是若遇着上萬名身着重甲的八旗騎兵,你當咱們能勝的如此輕鬆麼?”

見劉國軒低頭不語,張偉又道:“還有那蒙人,亦是精於騎射,不在八旗滿人之下。雖說留守遼東的滿蒙騎兵加起來不到兩萬,餘者都是步卒,不過只要是他們集中三萬人的兵力,咱們若是沒有這幾百門野戰火炮,誰敢說咱們必勝?”

他又正顏厲色,訓斥諸將萬萬不可輕敵,見各人都是垂頭喪氣,不敢復昨日大勝後恥高氣揚模樣,這才下令諸將退出巡營,準備來日開拔。

軍議過後,張偉乃步行登上土堡高處,眼前正是一隊隊的皮島明軍開拔,前往前線,這些頭戴圓笠,身着紅色胖襖,手持白臘杆槍的明軍看起來到也是行伍整齊,一副殺氣騰騰模樣,張偉卻是深知,此輩明軍跟隨毛文龍多年,打家劫舍,燒殺淫掠自是拿手,若遇着八旗精兵,只怕是逃生有招,做戰無門,心中暗暗打定了主意,待戰事結束,自然需早些將皮島明軍重新改編,一來提升戰力,二來削弱皮島諸將在軍中影響,方可將這支軍隊真正牢牢的握在手裡。

他早就考慮火槍兵肉搏時戰力大減,與滿蒙八旗做戰,肉搏勢不可免,日後自然是要建立一支在陣前防護火槍兵的冷兵器兵種,至於是明軍所使的兩米多的長槍,還是仿馬其頓建立三米五長的長矛方陣,或是仿古羅馬建立龜甲圓陣,此時卻是沒有想好,只是已下定決心,要將皮島明軍選三留一,建立一支萬人的冷兵器軍隊,以用來在火槍或是火炮陣前,設立一道牢固的鋼鐵防線。

友情推薦,清洋新作:《怪獸總動員》

類型:網遊

聽說我在裡面是個SSS級的BOSS,不知道他寫到了沒有。

第66章 北伐(三)第49章 鎮倭(十一)第55章 偷襲(一)第51章 騎射(四)第55章 偷襲(一)第55章 偷襲(十)第38章 歸附(下)第47章 遼東(九)第47章 遼東(六)第30章 械鬥(中)第57章 試探(五)第11章 北港(下)第60章 鼎革(十八)第17章 亂起(下)第34章 開礦(下)第55章 偷襲(二)第18章 平亂(下)第70章 決戰(三)第58章 呂宋(六)第57章 試探(二)第3章 出海第55章 偷襲(二)第71章 定鼎(四)第53章 造反(二)第63章 倭亂(十一)第43章 攻城(下)第46章 制約(中)第七十 間決戰七第61章 伐明(一)第6章 結交(下)第47章 遼東(八)第72章 法度(五)第18章 平亂(上)第15章 臥龍(上)第60章 鼎革(二十七)第66章 北伐(十)第33章 利炮(下)第12章 安身(上)第25章 宗族(下)第60章 鼎革(十一)第57章 試探(七)第55章 偷襲(二)第54章 反間(一)第73章 南洋(十二)第63章 倭亂(二)第69章 相峙(一)第18章 平亂(上)第47章 遼東(七)第68章 滅明(六)第66章 北伐(十一)第24章 論兵(下)第59章 爪哇(四)第67章 激戰(十)第71章 定鼎(七)第43章 攻城(上)第62章 江南(三)第48章 滅鄭(二)第63章 倭亂(一)第70章 決戰(六)第67章 激戰(九)第37章 會晤(中)第69章 相峙(六)第72章 法度(五)第57章 試探(二)第38章 歸附(上)第32章 堅船第45章 設縣(上)第68章 滅明(二)第4章 火拼(下)第12章 安身(下)第62章 江南(一)第22章 新竹(上)第57章 試探(六)第64章 關寧(五)第8章 宴客(下)第49章 鎮倭(一)第21章 招兵(上)第69章 相峙(三)第70章 決戰(一)第12章 安身(上)第51章 騎射(一)第65章 治平(九)第67章 激戰(九)第23章 閱兵(下)第30章 械鬥(中)第23章 閱兵(上)第57章 試探(三)第54章 反間(二)第26章 亂局(下)第60章 鼎革四第27章 協議(上)第63章 倭亂(二)第60章 鼎革(二十一)第22章 新竹(下)第72章 法度(五)第6章 結交(上)第60章 鼎革(二十四)第33章 利炮(下)第72章 法度(四)第59章 爪哇(三)
第66章 北伐(三)第49章 鎮倭(十一)第55章 偷襲(一)第51章 騎射(四)第55章 偷襲(一)第55章 偷襲(十)第38章 歸附(下)第47章 遼東(九)第47章 遼東(六)第30章 械鬥(中)第57章 試探(五)第11章 北港(下)第60章 鼎革(十八)第17章 亂起(下)第34章 開礦(下)第55章 偷襲(二)第18章 平亂(下)第70章 決戰(三)第58章 呂宋(六)第57章 試探(二)第3章 出海第55章 偷襲(二)第71章 定鼎(四)第53章 造反(二)第63章 倭亂(十一)第43章 攻城(下)第46章 制約(中)第七十 間決戰七第61章 伐明(一)第6章 結交(下)第47章 遼東(八)第72章 法度(五)第18章 平亂(上)第15章 臥龍(上)第60章 鼎革(二十七)第66章 北伐(十)第33章 利炮(下)第12章 安身(上)第25章 宗族(下)第60章 鼎革(十一)第57章 試探(七)第55章 偷襲(二)第54章 反間(一)第73章 南洋(十二)第63章 倭亂(二)第69章 相峙(一)第18章 平亂(上)第47章 遼東(七)第68章 滅明(六)第66章 北伐(十一)第24章 論兵(下)第59章 爪哇(四)第67章 激戰(十)第71章 定鼎(七)第43章 攻城(上)第62章 江南(三)第48章 滅鄭(二)第63章 倭亂(一)第70章 決戰(六)第67章 激戰(九)第37章 會晤(中)第69章 相峙(六)第72章 法度(五)第57章 試探(二)第38章 歸附(上)第32章 堅船第45章 設縣(上)第68章 滅明(二)第4章 火拼(下)第12章 安身(下)第62章 江南(一)第22章 新竹(上)第57章 試探(六)第64章 關寧(五)第8章 宴客(下)第49章 鎮倭(一)第21章 招兵(上)第69章 相峙(三)第70章 決戰(一)第12章 安身(上)第51章 騎射(一)第65章 治平(九)第67章 激戰(九)第23章 閱兵(下)第30章 械鬥(中)第23章 閱兵(上)第57章 試探(三)第54章 反間(二)第26章 亂局(下)第60章 鼎革四第27章 協議(上)第63章 倭亂(二)第60章 鼎革(二十一)第22章 新竹(下)第72章 法度(五)第6章 結交(上)第60章 鼎革(二十四)第33章 利炮(下)第72章 法度(四)第59章 爪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