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滅明(五)

張偉因知道洪承疇與孫傳庭等人都是以清節忠忱自詡,定然不會一說就降,想來要費一番功夫。至於皇太極曾經使用的以莊妃勸降,他手頭一無莊妃,二來也並無此需。明朝將亡,洪承疇等人失卻效忠對象,自然方便許多。

他急奔趕赴濟南,就近指揮前方佈防,現下山東全境已被漢軍收復,河南豫東地界八府十二州一百零六縣亦已攻陷,劉國軒與孔有德攻克陝西大半,現下已派兵入大散關,危脅漢中。若不是八旗擺脫了後方被襲危險,十五六萬騎兵全數入關,薊鎮、通化、昌平等畿輔名城重鎮已被滿清所得,吳三桂等人又屯兵通州,漢軍現下只有一衛兵馬駐屯山東,打明軍是綽綽有餘,與滿清對戰實力卻嫌不足。是以停下腳步,整治州府,派駐官府,減免賦稅,安撫流民,開倉放賑。張偉甫至濟南,便命全城開倉放糧,在城門各地開辦粥場,施捨因兵火天災流落的難民。因爲這些舉措,漢軍與張偉名聲大好,此前又有江南治政實績在,士大夫多半歸心,不過一月功夫不到,整個江北山東已然歸附,除了少數治績和官聲都很差的貪官污吏都被抓捕,引發一些比較小的動盪之外,再無反覆。

與李自成得不到地方豪強的支持,下派官員並不能行使職權不同,張偉自江南帶來了大量具有實際行政經驗的官吏,廂軍、靖安司官員,再有地方清要士大夫家族的支持,佔領一個地方,很順遂的就可以得到某地的物力和財力支持。他住進濟南德王的王官之內,每天召見投降明朝官員,地方豪紳,好生安撫勸慰,以定人心。

就他在抓緊時間整軍治民,穩固後方的同時,又命金吾、神策、神威三衛將防線前移,大軍壓向畿輔地界,兵鋒直指通州。又調集一軍的兵力,直奔河南北部,往山西陝西交界一路橫掃,以期與劉國軒等人會師,若是招降袁崇煥部不成,就以強兵猛攻山西,迅速將明朝殘餘勢力掃平。

皇太極駐節於北京東郊城外,此處乃是明朝官員出外任職,陛辭後官員送行之所,也是皇帝出行歸京,或是有大臣回來的迎接之處。他自十一月初深秋叩關,輕鬆擊破只有千多殘卒守護的大明山海關重鎮,又橫掃畿輔諸多強鎮,將所有的重鎮全數拿下。此時明軍主力一敗於鳳陽,二敗於江北,僅有唐通吳三桂等人領着幾萬強兵勉強打了一仗,遠遠覷見八旗兵鋒,便已是落荒而逃。各鎮都已很少有兵把守,而明朝兵部尚書傅宗龍秉承皇帝旨意,要在畿輔編練七十三萬強兵,奈何無餉無糧,又無兵源,等八旗兵攻來之時,除了各城附近的鄉勇豪紳還略做抵抗,其餘官員軍隊或逃或降,根本未嘗一戰。

此時已是十二月中,一月以來,除了京師和南面的幾個強鎮,畿輔所有已全被八旗攻佔,於以前入關搶劫不同,此次八旗兵並不似以往那麼凶神惡煞般四處搶掠,而是張榜安民,並不亂殺亂搶。是以雖然人心惶惶,各府、州縣的市面到也安然,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騷擾和逃難大潮。與歷史上的記錄不同,此時明朝的官員有南方的強勢新漢人王朝可以投效,很難枉顧民族大義投靠滿清,所以儘管皇太極以恢宏的度量和氣魄招攬明朝鄖貴和官員,收效卻是很差,這麼些天,只有幾十個低品雜職官員被迫投降,其餘官員或躲或藏,並不出來做官。

清兵的火炮並不很多,因爲滿人雖然很善於打造鐵甲和兵器,鑄炮的時間卻是很短,鐵材浪費嚴重,工藝對他們來說也太複雜。這兩年來費盡財力物力,才鑄成大炮六十餘門,中小火炮三四百門,又因爲要防備漢軍襲遼,將一部份火炮留在沿海港口和險要之處,鑄成炮臺守備。此次入關,只帶有大小火炮百門左右,已是傾盡了全國之力,方纔成行。待攻到北京城下,崇禎命成國公朱純臣統領三大營出戰,清軍不過沖殺一陣,三大營七八萬京軍已然潰不成師,朱純臣僥倖得脫,帶着一半人逃回城內,其餘敗兵或死或降,帶出城外的幾百門火炮和炮彈火藥白白便宜了清兵,立時與從關外帶來的火炮併成一處,終日向城頭打炮,使得明軍不能駐足城上。

北京城頭而險峻,是成祖花費百萬民工,歷時多年修建增補而成,英宗時十萬京軍面對二十多萬瓦刺強兵的攻擊而巍然不動,就是清兵多次圍城,京師爲之戒嚴多次,而始終不曾擔心京師會不能守。此番卻與往日不同,不但沒有了強兵駐於城外,與城上守兵以爲犄角,就是源源不斷奔來勤王的兵馬也是一個沒有。滿城的百姓成日聽得城外炮聲不停,守城的五六萬明軍來回奔走,還有內操的四五千小太監也在大太監的帶領下匆忙出宮,操刀持箭上城頭守衛。這種情節從未有過,百姓們很是心慌,一方面是覺得大事不妙,一方面很看不起守城的京營兵和太監,各人看着那些耀武揚威持刀弄棍的太監上城,心裡均想:“這種畜生都上了城頭,看來大明離亡國真的不遠啦。”

朱純臣雖然蒼皇敗退,崇禎卻也並沒有怪罪於他,只是命王德化、曹化淳、王之心等大太監一起上城,監視着守將嚴守城池,又令朱純臣爲提督大將,總理城內防務。那朱純臣是鄖貴之後,喝酒聽戲最是拿手,行軍佈陣如何能行?他別無辦法,只是每天縮在府中,下發命令讓京營諸將一併上城,嚴密防守。又命帖出告示,命京師各衙門的差役、雜工一併上城。又使更夫宣諭:賊兵離城不過五里,守城十萬火急,城破之日,百姓必不可免,今命全城丁壯盡數上城,協同防守,不準遲誤!各家門口懸掛燈籠,嚴防奸細;各人不準隨意上街走動,違者立時拿問!

於是全北京都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百姓不堪勞役之苦,上城守備,一無官糧補帖,二無兵器,只是赤手空拳,呼喝納喊。而家中妻兒嗷嗷待哺,無人看顧。各人都是心急如焚,一面擔心城破後被辮子兵屠殺,一面又巴不得早日解脫爲好。

崇禎居於宮城之內,自然不會知道外城情形如何。他雖然每天都擔心城破,自已攻入敵手,辱沒祖宗。又覺得事情未必如此之壞,吳三桂等人整頓軍馬後,自然還會回來救駕,袁崇煥等人亦不會袖手旁觀。他每天帶着周後和田妃等人到皇極殿焚香祈禱,期盼祖宗有靈,能使得勤王兵馬趕到,解此危局。雖然後妃們心中明白,此番再無援兵,各人都是滿眼含淚,卻並不敢在皇上面前哭出聲來,只是低聲啜泣,不知道前途如何。

這一日乃是崇禎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一年之中往常這時候宮中很是熱鬧,除夕和元旦將至,就算是災荒頻乃,宮中用度簡省,卻也免不了要花上五六萬兩銀子,佈置一些花臺、彩坊,再有燈火小戲湊趣,闔宮上下這幾年來覺得國運黯淡,也只有藉着逢年過節時熱鬧一番。此時國事敗壞到如此地步,各宮妃哪有什麼心思慶祝,只是在崇禎面前強顏歡笑,不敢惹他生氣就是萬幸,哪裡還有什麼心思過年。

崇禎一大早便去皇極殿拈香禱告,中午又到乾清宮批閱奏章。這些年來,他每天要處理大大小小過千件的公文奏摺,每天從早到晚,不能歇息。經常累的兩眼佈滿血絲,腰痠腿疼,常常抱怨:“萬曆皇爺和天啓阿哥年間都不理政務,天下一樣太平,宮裡的用度也很湊手,並不緊張。到了朕的手裡,每天忙的不可開交,仍然是兵禍連綿,天災不斷!”

待到了今日此事,乾清宮裡除了幾個大臣言宮的請安奏摺之外,內閣並各部九卿竟然並無一份奏章遞上。他到了這時,才恍然醒悟,不但今天不用辦公,只怕以後也不需要他再辛苦了!

滿心淒涼的崇禎帝在殿內呆坐到傍晚時分,在太監王承恩的陪同下爬上景山,登高眺遠,雖然看不到城外情形,隱約間卻能見到京營官兵和內操太監們在城頭來回巡邏,雖然人影稀疏,卻也是旗幟鮮明,衣甲耀眼,在冬日的斜陽之下,士兵刀刃的寒光直刺崇禎雙目。他看了半天,突然捂着臉向泣聲道:“國家三百年來厚待百官,養育文學之士。到了今日,不但沒有人來宮**商國事,就是連進宮賀歲的人亦是一個也看不到!臣工負恩至此,當真是個個可殺!”

王承恩見他悲傷,忙跪下道:“皇爺不必難過,臣與王德化、曹化淳等人孝敬了家宴,一會請皇爺赴宴,也是臣等的孝心。”

崇禎點頭道:“王伴伴請起。你與曹伴伴等人到底是朕的心腹家奴,比之外臣到底忠心的多!此次守城,也多半要靠內操太監的忠勇。哼,大臣一直勸我不可信任閹人,以朕看來,關鍵時候,還是內官更靠的住!”

王承恩明知道內操操練時多半是唬弄崇禎,只有極少數的太監能夠騎馬射箭,軍餉和裝備的費用大多被曹化淳等人合夥貪污,只是畏懼這幾人在宮中的勢力,卻是一語不敢透露。只引領着崇禎又略逛一圈,就從景山下來,由神武門入內,到乾清宮傳膳。

崇禎即位之初,內宮用度很是奢華,他原本一力要儉省,卻因爲天啓的張皇后尚在,若是減了自已后妃的用度,不免讓張皇后難堪。無奈之下,只得省了自已的膳食用度,一年不過省了幾萬銀子,很是不甘。後來想起萬曆年間,大太監手中都很有錢,皇帝的膳食都是太監們效敬,每天翻新花樣的吃,還不用宮中的一分錢。崇禎因害怕太監貪污,即位後就免了這個規定。後來國用越發緊張,他無奈之下又下令太監們效敬膳食,也不管他們是否會貪污了。

今日的御膳卻是司禮監賞印太監王德化孝敬,雖然城內兵慌馬亂,他卻費盡心思,整治了許多精巧菜食,又親自趕來伺候站班,很是恭謹。自他而下,曹化淳等人亦站班伺候,一直等崇禎用完,撤了御膳和樂班,這才各自上前回話。聽皇帝問及九城防備情形,卻是不肯說出實話,各人都道軍心民氣可用,北京城高堅險,敵人必定不能破城而入。崇禎並不知道王德化與曹化淳已與城外聯繫獻城,還以爲他們忠心可嘉,心中稍安,又特地勉勵幾句,才命他們出宮,仍然去城門附近守備。

待到得晚間,他又特別的心煩意亂。張開耳朵聽取城外的喊殺聲,只覺得心裡毛骨悚然,不能自安。想到城破之後的情形,只覺得又是害怕,又是憤怒。想到大明三百年江山終於亡在自已的手中,而自已又是宵衣盰食,辛苦萬分,只覺得蒼天不公,臣下負恩,而自已,卻是半分錯誤也無。

宮門下鑰之前,他終於下了決定,寫就詔書,並太子憊夜出宮,往嘉定伯周奎府中暫避,命嘉定伯周奎相機將太子送出城外,妥爲保護,以保存明室一脈。至於其他兩位皇子,也分別送到駙馬都尉鞏永固、成國公朱純臣府中,並他們好好保護。到了此時,他不肯再信任大臣,只相信這些鄖臣親貴們是與國同休貴戚,必定會好生保護好太子和兩位皇子,不使他們受苦遇害。

到了子時,他呆坐無事,又不想到后妃宮中,枯坐一晚之後,終覺疲乏之極,命人送上湯沐,洗浴過後便欲休息。睡在乾清宮的暖閣龍牀之上,宮女們閉上帳門,只留下兩根紅燭照明,淡淡的燭光映射在崇禎臉上,顯的十分的蒼白可怕。

第14章 情動(下)第48章 滅鄭(八)第60章 鼎革一第61章 伐明(十)第67章 激戰(四)第73章 南洋(六)第60章 鼎革二第1章 回到明末第59章 爪哇(四)第61章 伐明(九)第37章 會晤(下)第69章 相峙(四)第55章 偷襲(十)第50章 和談(二)第37章 會晤(中)第70章 決戰(二)第29章 官學(上)第56章 返臺(二)第48章 滅鄭(七)第70章 決戰(十三)第47章 遼東(九)第59章 爪哇(一)第60章 鼎革(十八)第60章 鼎革七第47章 遼東(七)第73章 南洋(十)第62章 江南(五)第55章 偷襲(八)第49章 鎮倭(三)第9章 爭拗(下)第39章 賄賂(下)第70章 決戰(十四)第55章 偷襲(十)第68章 滅明(六)第55章 偷襲(四)第73章 南洋(八)第65章 治平(七)第56章 返臺(三)第55章 偷襲(五)第70章 決戰(十五)第37章 會晤(上)第61章 伐明(三)第66章 北伐(六)第42章 圍城(上)第73章 南洋(十)第23章 閱兵(上)第60章 鼎革三第48章 滅鄭(二)第70章 決戰(一)第63章 倭亂(十二)第67章 激戰(十一)第60章 鼎革六第67章 激戰(五)第68章 滅明(三)第59章 爪哇(四)第70章 決戰(九)第55章 偷襲(八)第33章 利炮(下)第66章 北伐(三)第60章 鼎革(十九)第73章 南洋(五)第61章 伐明(六)第66章 北伐(七)第11章 北港(上)第73章 南洋(八)第47章 遼東(一)第64章 關寧(五)第69章 相峙(一)第59章 爪哇(八)第70章 決戰(六)第64章 關寧(五)第59章 爪哇(八)第55章 偷襲(十)第58章 呂宋(三)第38章 歸附(上)第64章 關寧(三)第55章 偷襲(五)第66章 北伐(四)第66章 北伐(四)第70章 決戰(十)第47章 遼東(五)第63章 倭亂(二)第61章 伐明(一)第43章 攻城(上)第49章 鎮倭(十一)第11章 北港(下)第20章 會議(上)第60章 鼎革(十六)第61章 伐明(十四)第51章 騎射(三)第63章 倭亂(六)第6章 結交(上)第28章 保甲(下)第22章 新竹(上)第30章 械鬥(下)第70章 決戰(五)第55章 偷襲(六)第20章 會議(上)第24章 論兵(下)第70章 決戰(十五)
第14章 情動(下)第48章 滅鄭(八)第60章 鼎革一第61章 伐明(十)第67章 激戰(四)第73章 南洋(六)第60章 鼎革二第1章 回到明末第59章 爪哇(四)第61章 伐明(九)第37章 會晤(下)第69章 相峙(四)第55章 偷襲(十)第50章 和談(二)第37章 會晤(中)第70章 決戰(二)第29章 官學(上)第56章 返臺(二)第48章 滅鄭(七)第70章 決戰(十三)第47章 遼東(九)第59章 爪哇(一)第60章 鼎革(十八)第60章 鼎革七第47章 遼東(七)第73章 南洋(十)第62章 江南(五)第55章 偷襲(八)第49章 鎮倭(三)第9章 爭拗(下)第39章 賄賂(下)第70章 決戰(十四)第55章 偷襲(十)第68章 滅明(六)第55章 偷襲(四)第73章 南洋(八)第65章 治平(七)第56章 返臺(三)第55章 偷襲(五)第70章 決戰(十五)第37章 會晤(上)第61章 伐明(三)第66章 北伐(六)第42章 圍城(上)第73章 南洋(十)第23章 閱兵(上)第60章 鼎革三第48章 滅鄭(二)第70章 決戰(一)第63章 倭亂(十二)第67章 激戰(十一)第60章 鼎革六第67章 激戰(五)第68章 滅明(三)第59章 爪哇(四)第70章 決戰(九)第55章 偷襲(八)第33章 利炮(下)第66章 北伐(三)第60章 鼎革(十九)第73章 南洋(五)第61章 伐明(六)第66章 北伐(七)第11章 北港(上)第73章 南洋(八)第47章 遼東(一)第64章 關寧(五)第69章 相峙(一)第59章 爪哇(八)第70章 決戰(六)第64章 關寧(五)第59章 爪哇(八)第55章 偷襲(十)第58章 呂宋(三)第38章 歸附(上)第64章 關寧(三)第55章 偷襲(五)第66章 北伐(四)第66章 北伐(四)第70章 決戰(十)第47章 遼東(五)第63章 倭亂(二)第61章 伐明(一)第43章 攻城(上)第49章 鎮倭(十一)第11章 北港(下)第20章 會議(上)第60章 鼎革(十六)第61章 伐明(十四)第51章 騎射(三)第63章 倭亂(六)第6章 結交(上)第28章 保甲(下)第22章 新竹(上)第30章 械鬥(下)第70章 決戰(五)第55章 偷襲(六)第20章 會議(上)第24章 論兵(下)第70章 決戰(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