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_齊國

齊國

齊國是周初封建時最主要的諸侯國之一,第一任國君是著名的姜太公。齊桓公時期更是任用管仲爲相,對內整頓朝政、厲行改革,對外尊王攘夷,存亡續絕。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春秋末期,齊國田氏部族逐漸強大,並最終廢黜了國君齊康公,姜姓齊國爲田氏取代,仍沿用齊國名號,世稱“田齊”以顯示別於姜姓齊國。

進入戰國,齊國同其他國家一樣邁入變法大潮。齊威王時,任用鄒忌爲相改革政治。在鄒忌的建議下,齊威王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由此大開誹謗之風。軍事上,則任用田忌爲上將軍,孫臏爲軍師,軍威大振。前353年,齊國大敗魏國於桂陵。前342年,齊又大敗魏軍於馬陵。前334年,威王與魏惠王“會徐州相王”,正式稱王,國勢大盛。公元前286年,湣王滅宋國,南侵楚國,西侵三晉,齊國勢到達巔峰,然而也因此引發了各國的強烈不滿,從而孤立於天下。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樂毅爲上將軍,合燕、秦、韓、趙、魏攻齊,攻入臨淄,連下七十餘城,只剩莒城和即墨尚存,幾乎滅國。

在名將田單的帶領下,齊國得以艱難復國。然此後的齊國便再無振作,對外邦交也奉行親秦政策,拒絕參與合縱,只求偏安一方。儘管如此,齊國仍未能躲過秦國兵鋒。公元前221年,秦王在滅亡韓、魏、楚、燕、趙之後,以齊拒絕秦使者訪齊爲由,命王賁率領秦軍伐齊。齊王田建出城投降,齊國滅亡。

君主世系表

齊太公 前1046年—前1015年 周武王十三年封太公於營丘,國得立

齊丁公 前1014年—前976年 姜太公之子

齊乙公 前975年—前932年 齊丁公之子

齊癸公 前931年—前880年 齊乙公之子

齊哀公 前879年—前868年 齊癸公之子

齊胡公 前867年—前860年 周夷王烹哀公,立哀公弟胡公

齊獻公 前859年—前851年 哀公同母弟,攻殺胡公自立

齊武公 前850年—前825年 齊獻公之子

齊厲公 前824年—前816年 齊武公之子

齊文公 前815年—前804年 厲公暴虐,國人怨恨,擁厲公子赤

齊成公 前803年—前795年 齊文公之子

齊前莊公 前794年—前731年 齊成公之子

齊僖公 前730年—前698年 齊前莊公之子

齊襄公 前697年—前686年 齊僖公之子

齊前廢公 前686年 弒父襄公,自立

齊桓公 前685年—前643年 父齊前廢公爲野人殺,爭立。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齊中廢公 前643年 齊桓公之子

齊孝公 前642年—前633年 國人殺其父齊中廢公

齊昭公 前632年—前613年 孝公之子被殺,其弟繼位

齊後廢公 前613年

齊昭公之子

齊懿公 前612年—前609年 殺其兄自立

齊惠公 前608年—前599年 齊懿公被殺,齊桓公之子得立

齊頃公 前598年—前582年 齊惠公之子

齊靈公 前581年—前554年 齊頃公之子

齊後莊公 前553年—前548年 殺太子自立

齊景公 前547年—前490年 齊後莊公之弟

齊晏孺子 前489年 齊景公之子。(從《史記》。《左傳》作安孺子)

齊悼公 前488年—前485年 齊晏孺子之兄

齊簡公 前484年—前481年 齊悼公被殺,國人立之

齊平公 前480年—前456年 齊簡公之弟

齊宣公 前455年—前405年 齊平公之子

齊康公 前404年—前379年 齊宣公之子

田齊太公 前386年—前384年 遷齊康公於海上食一城,田齊始

齊廢公 前383年—前375年 田齊太公之子

田齊桓公 前374年—前357年

齊威王 前356年—前320年 田齊桓公之子

齊宣王 前319年—前301年 齊威王之子

齊湣王 前300年—前284年 齊宣王之子,兵敗,僅得即墨、莒二城

齊襄王 前283年—前265年 齊湣王之子

齊王建 前264年—前221年 齊襄王,降秦,齊亡

(本章完)

第六章 子楚還國_四 峽谷叢林的蒙面馬隊第四章 談兵致禍_一 十六字訣震撼了齊威王第五章 殘政如血_三 飽受蹂躪的李斯終於走完了晦暗的末路第六章 秦軍悲歌_五 各具內憂 章邯刑徒軍與王離九原軍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四 神秘的布衣小弟突然變身第三章 東方龍蛇_六 幾番折衝 大起戰雲第十二章 不寧不令_三 巔峰張儀又出錯第九章 縱橫初局_四 積羽沉舟新謀略秦風_秦軍兵種楔子第四章 鏖兵中原_三 齊王夜入軍營 聯軍橫生波瀾第四章 暴亂潮水_二 芒碭山逃亡者在劉邦率領下起事了第一章 初政颶風_一 歧路在前 本志各斷第五章 殘政如血_一 趙高給胡亥謀劃的聖君之道第十六章 秦風低徊_四 君臣兩茫然 秦風又低徊戰國七雄_齊國四 認知中國原生文明的基本理念第七章 帝國烽煙_二 帝國回光 最後秦王的政變除惡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七 陰謀陽謀萬象生第四章 暴亂潮水_一 大澤鄉驚雷撼動天下第十章 偏安亡齊_四 飛騎大縱橫 北中國一舉廓清第九章 分治亡楚_五 三日三夜不頓舍 項燕大勝秦軍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一 亦正亦奇 呂不韋破了秦國百年法統第二章 商旅大士_二 天府鬼蜮 滄桑陳城第七章 瓦釜雷鳴_四 七百名罪犯一次斬決跋 軸心時代的文明光芒第八章 政俠發難_一 黑色鴿子飛進了神農大山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_一 茫茫大雪裡嬴政皇帝踽踽獨行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六 孟子論劍示射 長歌一抒飄蓬之志第一章 權相變異_一 南望咸陽 一代名將欲哭無淚第七章 帝國烽煙_四 烽煙廢墟 帝都咸陽大火三月不滅第七章 瓦釜雷鳴_七 白氏老族長搬動了大靠山名將_王翦大秦帝國第一部上卷第五章 術治亡韓_四 天生大道之才 何無天下之心哉第八章 連橫奇對_二 第一國王與第一丞相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二 逍遙峰的鼓盆隱者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二 驚蟄大朝 嬴政皇帝向復辟暗潮宣戰大秦帝國第一部中卷第十四章 百年一亂_二 司馬錯講述的軍旅故事第六章 子楚還國_六 長歌當哭兮 大義何殤第七章 瓦釜雷鳴_五 啞巴武士做了貼身護衛第三章 殺戮風暴_二 蒙恬蒙毅血濺兩獄 蒙氏勳族大離散諸子百家_計然家第四章 暴亂潮水_三 江東老世族打出了真正的復辟旗號第四章 談兵致禍_四 雲夢澤訪出了逃隱名將第十四章 對峙上黨_三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名將_樂毅第五章 天地再造_一 異數中山狼第八章 連橫奇對_二 第一國王與第一丞相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_四 將相同心 大將軍負荊請罪第七章 迂政亡燕_一 燕雖弱而善附大國 當先爲山東剪除羽翼經典大戰_鄢郢之戰第七章 迂政亡燕_六 易西戰場多生奇變 王翦軍大破燕代第九章 霹靂手段_四 陰謀與孤獨的老人諸子百家_儒家大秦帝國第四部《陽謀春秋》第十二章 不寧不令_二 蘇秦陷進了爛泥塘第十三章 雨雪霏霏_四 崤山峽谷的神秘刺客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四 稷下學宮的人性大論戰第七章 瓦釜雷鳴_四 七百名罪犯一次斬決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五 東海之濱雷電生名將_趙奢第五章 情變橫生_四 法度精嚴兮 萬綠家邦第二章 大決涇水_五 碧藍的湖畔 搶工決水的烈焰轟然激發第九章 孤城血卜_一 古老鐵籠保全了田氏部族第九章 呂氏新政_四 歲首突拜相 親疏盡釋懷名將_孫臏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五 一錯再錯 雄傑悲歌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四 嬴虔甘龍的詭秘暴亡第一章 鐵腕平亂_四 咸陽老世族的最後時刻第六章 子楚還國_五 一波三折 先機行險四 認知中國原生文明的基本理念名將_田單第七章 瓦釜雷鳴_一 左庶長開府震動朝野第三章 東方龍蛇_五 兩使入秦皆惶惶第九章 縱橫初局_六 聯軍幕府 春風得意第十三章 雨雪霏霏_五 秋風山莊兩情長名將_王翦第二章 國恥昭昭_六 逢澤獵場中陰謀與財富較量第四章 鏖兵中原_六 蒼蒼五丈塬 師徒夜談兵第七章 流火迷離_四 執一不二 正心跬步第五章 冬戰河內_四 大型兵器盡現藍田大營第四章 暴亂潮水_二 芒碭山逃亡者在劉邦率領下起事了戰國七雄_韓國第五章 冬戰河內_一 流言竟成奇謀 齊國僥倖脫險第三章 西出鎩羽_二 關西有大都第八章 失才亡魏_四 特異的滅魏方略震動了秦國廟堂第九章 孤城血卜_四 孤城一片有縱橫第十章 胡服風暴_二 趙奢豪言 險狹鬥穴勇者勝諸子百家_雜家諸子百家_道家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一 秦孝公的大婚盛典大秦帝國第四部上卷第六章 風雲再起_二 奉陽君行詐蘇秦第九章 分治亡楚_三 項燕良將老謀 運籌舉步維艱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五 借得恩仇大周旋《大秦帝國》·史源_第三部 《金戈鐵馬》諸子百家_縱橫家第五章 殘政如血_四 趙高野心昭彰 胡亥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的結局
第六章 子楚還國_四 峽谷叢林的蒙面馬隊第四章 談兵致禍_一 十六字訣震撼了齊威王第五章 殘政如血_三 飽受蹂躪的李斯終於走完了晦暗的末路第六章 秦軍悲歌_五 各具內憂 章邯刑徒軍與王離九原軍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四 神秘的布衣小弟突然變身第三章 東方龍蛇_六 幾番折衝 大起戰雲第十二章 不寧不令_三 巔峰張儀又出錯第九章 縱橫初局_四 積羽沉舟新謀略秦風_秦軍兵種楔子第四章 鏖兵中原_三 齊王夜入軍營 聯軍橫生波瀾第四章 暴亂潮水_二 芒碭山逃亡者在劉邦率領下起事了第一章 初政颶風_一 歧路在前 本志各斷第五章 殘政如血_一 趙高給胡亥謀劃的聖君之道第十六章 秦風低徊_四 君臣兩茫然 秦風又低徊戰國七雄_齊國四 認知中國原生文明的基本理念第七章 帝國烽煙_二 帝國回光 最後秦王的政變除惡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七 陰謀陽謀萬象生第四章 暴亂潮水_一 大澤鄉驚雷撼動天下第十章 偏安亡齊_四 飛騎大縱橫 北中國一舉廓清第九章 分治亡楚_五 三日三夜不頓舍 項燕大勝秦軍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一 亦正亦奇 呂不韋破了秦國百年法統第二章 商旅大士_二 天府鬼蜮 滄桑陳城第七章 瓦釜雷鳴_四 七百名罪犯一次斬決跋 軸心時代的文明光芒第八章 政俠發難_一 黑色鴿子飛進了神農大山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_一 茫茫大雪裡嬴政皇帝踽踽獨行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六 孟子論劍示射 長歌一抒飄蓬之志第一章 權相變異_一 南望咸陽 一代名將欲哭無淚第七章 帝國烽煙_四 烽煙廢墟 帝都咸陽大火三月不滅第七章 瓦釜雷鳴_七 白氏老族長搬動了大靠山名將_王翦大秦帝國第一部上卷第五章 術治亡韓_四 天生大道之才 何無天下之心哉第八章 連橫奇對_二 第一國王與第一丞相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二 逍遙峰的鼓盆隱者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二 驚蟄大朝 嬴政皇帝向復辟暗潮宣戰大秦帝國第一部中卷第十四章 百年一亂_二 司馬錯講述的軍旅故事第六章 子楚還國_六 長歌當哭兮 大義何殤第七章 瓦釜雷鳴_五 啞巴武士做了貼身護衛第三章 殺戮風暴_二 蒙恬蒙毅血濺兩獄 蒙氏勳族大離散諸子百家_計然家第四章 暴亂潮水_三 江東老世族打出了真正的復辟旗號第四章 談兵致禍_四 雲夢澤訪出了逃隱名將第十四章 對峙上黨_三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名將_樂毅第五章 天地再造_一 異數中山狼第八章 連橫奇對_二 第一國王與第一丞相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_四 將相同心 大將軍負荊請罪第七章 迂政亡燕_一 燕雖弱而善附大國 當先爲山東剪除羽翼經典大戰_鄢郢之戰第七章 迂政亡燕_六 易西戰場多生奇變 王翦軍大破燕代第九章 霹靂手段_四 陰謀與孤獨的老人諸子百家_儒家大秦帝國第四部《陽謀春秋》第十二章 不寧不令_二 蘇秦陷進了爛泥塘第十三章 雨雪霏霏_四 崤山峽谷的神秘刺客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四 稷下學宮的人性大論戰第七章 瓦釜雷鳴_四 七百名罪犯一次斬決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五 東海之濱雷電生名將_趙奢第五章 情變橫生_四 法度精嚴兮 萬綠家邦第二章 大決涇水_五 碧藍的湖畔 搶工決水的烈焰轟然激發第九章 孤城血卜_一 古老鐵籠保全了田氏部族第九章 呂氏新政_四 歲首突拜相 親疏盡釋懷名將_孫臏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五 一錯再錯 雄傑悲歌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四 嬴虔甘龍的詭秘暴亡第一章 鐵腕平亂_四 咸陽老世族的最後時刻第六章 子楚還國_五 一波三折 先機行險四 認知中國原生文明的基本理念名將_田單第七章 瓦釜雷鳴_一 左庶長開府震動朝野第三章 東方龍蛇_五 兩使入秦皆惶惶第九章 縱橫初局_六 聯軍幕府 春風得意第十三章 雨雪霏霏_五 秋風山莊兩情長名將_王翦第二章 國恥昭昭_六 逢澤獵場中陰謀與財富較量第四章 鏖兵中原_六 蒼蒼五丈塬 師徒夜談兵第七章 流火迷離_四 執一不二 正心跬步第五章 冬戰河內_四 大型兵器盡現藍田大營第四章 暴亂潮水_二 芒碭山逃亡者在劉邦率領下起事了戰國七雄_韓國第五章 冬戰河內_一 流言竟成奇謀 齊國僥倖脫險第三章 西出鎩羽_二 關西有大都第八章 失才亡魏_四 特異的滅魏方略震動了秦國廟堂第九章 孤城血卜_四 孤城一片有縱橫第十章 胡服風暴_二 趙奢豪言 險狹鬥穴勇者勝諸子百家_雜家諸子百家_道家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一 秦孝公的大婚盛典大秦帝國第四部上卷第六章 風雲再起_二 奉陽君行詐蘇秦第九章 分治亡楚_三 項燕良將老謀 運籌舉步維艱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五 借得恩仇大周旋《大秦帝國》·史源_第三部 《金戈鐵馬》諸子百家_縱橫家第五章 殘政如血_四 趙高野心昭彰 胡亥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的結局